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罕见!褚遂良墨迹,这就是大唐范儿!

罕见!褚遂良墨迹,这就是大唐范儿!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 访问量:2361 更新时间:2023/12/17 11:10:28

褚遂良(596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1],祖籍

褚遂良的楷书代表作品主要有《

褚遂良的楷书作品出现前后两种不同的风格,前期的《伊阙佛龛碑》和《孟法师碑》书体大致相同,均用方笔,起笔露锋,钩等笔画的收笔直出未回锋,字画提按不明显,保持了欧、的书体特色。在风格上,吸取了虞世南楷书的宽绰典雅的结体特点和欧阳询楷书锋利刚劲的运笔特点。同时,将他们瘦长的字形进行了压缩。褚遂良前期的作品不仅残留北碑的影响,而且在运笔和结体上,大量掺入了隶书的体势,但也并非照搬硬套,而是选择性的吸收创新、化为己用。

唐太宗死后,传位高宗李治,在李治册封武曌皇后之前,大臣们有很多是坚决反对的,其中就以河南公兼大书法家褚遂良、赵公长孙无忌、英公徐世勣等反应最为强烈。

他们想力谏高宗,长孙无忌想第一个进去劝谏,因为李治决心已下,这个时候谁去阻挡他,无异于去送死。褚遂良拦住了他说道:“长孙太尉是国舅,如果事情不顺利,就会让皇上背上一个向舅舅发怒的名声,这不好!”李勣说:“请让我李勣先进去吧!”褚遂良说:“李司空是国家的重臣,一旦事情难办,就会让皇上背上一个治罪大臣的坏名声,这样就不好了。我褚遂良出自布衣,没有立下一点功勋,只不过受太宗宠遇,这才有了今天,况且今天正是我报答太宗的恩情之时,如果我不去,何以面对先帝的在天之灵啊!”

于是褚遂良就第一个冲了进去。结果,褚遂良妙语连珠,竟然把高宗暂时说服了,册封皇后之事,就暂时束之高阁,武后入宫,也就后延了一段时间。

标签: 褚遂良

更多文章

  • 9岁李静训古墓,堆满绝世珍宝,连专家都不敢碰,只因为这4字诅咒

    历史人物编辑:程彪说历史标签:李静训

    自古以来,西安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也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之一。很多人也喜欢逛西安,吃面食,吃凉皮等各种美食。同时还喜欢看秦始皇兵马俑之类的历史古迹,在西安也有着诸多帝王陵墓和历史遗址。其中有一处是9岁女孩的陵墓,挖出一件国宝级项链。一、古墓发现事情发生在1957年的陕

  • 9岁女孩李静训之墓,堆满绝世珍宝却无人敢碰,皆因4字诅咒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李静训

    每一座墓葬,都像是巨大的时空胶囊,生前的荣华富贵,爱恨情仇,悲欢离合,都在封印在这座小小的坟墓之中。亲人的怀缅渐渐被岁月尘封,褪色,消融,只有巨大而沉默的墓伫立在那里,无声地诉说着或忧伤或悲戚的往事。1957年,在西安城西发现了一座迄今为止保存最为完整,墓葬等级规格最高的隋朝墓葬,随之出土的殉葬品包

  • 西安小女孩李静训的墓地堪比帝王,这是什么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李静训

    李静训虽然去世时年仅九岁,但其墓葬却是目前发现的保存最完整、规格登基最高的隋代墓葬,其墓穴规模虽然不大,但其墓葬的精美程度和陪葬品之奢华,说媲美帝王墓穴是一点也不为过的。而之所以她的墓葬如此奢华,主要还是由于其家世太过显耀,而其又太受宠爱。历经两朝,无比显耀的家族李静训的出身到底有多么显贵,我们来看

  • 东王杨秀清有多神,不识字却能处理朝政,带领太平天国走向辉煌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杨秀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宣布起义,并建立国号太平天国,自称太平军。太平军起义之后经过一些列的战斗占领了广西永安,并且在这里进行了分封。洪秀全当时下诏,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列一等;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列二等;石达开为翼王,列三等。西王以下皆受东王节制。可见,东王在太平天国里

  • 杨秀清:让石达开下跪,抢洪秀全美貌女官,被韦昌辉斩首示众

    历史人物编辑:薇言浅谈标签:杨秀

    在拜上帝会成立初期,几位首领曾亲如兄弟,一团和气,大家齐心协力地抗击清王朝,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大起义。可是,随着太平天国的不断壮大,领导层也开始暗生嫌隙,各自为政,相互攻击,最终引发了手足相残的悲剧——天京变乱。 杨秀清剧照 天京变乱的发生,与杨秀清的狂妄有着莫大关系。在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洪

  • “天京事变”前,杨秀清曾遇奇事,可惜他没放心上,否则不会被杀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杨秀

    “太平天国”运动,是19世纪中叶中国最大的一场大规模反清运动,清朝的统治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但是后来太平天国内部却出现了严重的内斗,东王杨秀清在“天京事变”之前,曾经遇到了奇事,可惜他没有放在心上,否则或许不会被杀。杨秀清虽然是太平天国的东王,但是却掌握了大量的权力,就连洪秀全都要忌惮他三分。不过杨秀

  •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只是一个烧炭工,哪来的军事指挥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大胃王标签:杨秀

    导言出身贫民家庭,以耕山烧炭为业。加入拜上帝会,参与发动金田起义。咸丰元年,受封“东王”,称“九千岁”,位居天王洪秀全之下,权倾朝野。太平军攻破清军江南大营后,已经集教权、政权和军权于一身,成为太平天国实质上的首领。杨秀清是烧炭工出身,从没读过书,认字也很少。但杨秀清的军事才能不容置疑是优秀的,他也

  • 神权军权政权都没有,为何洪秀全还能扳倒杨秀清,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杨秀

    轰轰烈烈的天平运动,鼎盛的快速,逝去的也快速,其实,早在洪秀全在拿下永安城后进行封王,建立规章制度开始,他手中的权力就越来越少了,在定都天京后,洪秀全的权力则更进一步地失去了,那么为什么这样说呢?太平天国曾称“上帝天国”,而且在封王前,杨秀清还曾假扮“天父下凡”,洪秀全还承认了,说明天平天国运动并没

  • 为什么杨广做了皇帝没有杀他的四弟杨秀?

    历史人物编辑:啾啾看电视标签:杨秀

    是最狠的帝王一家!在历史上,为了皇位杀兄杀父是家常便饭。隋朝皇帝杨广,作为被视为类似于“夏桀商周”的暴虐君主,为何在称帝后不杀掉反对他为太子的四弟杨修呢?一起来看看吧。杨广的皇位之路与兄弟争锋隋文帝杨坚共有五个儿子,均为文皇后所生,即杨勇、杨广、杨俊、杨修、杨梁。隋文帝即位后,册封长子杨勇为太子,杨

  • 从博弈角度看:为何杨秀清不杖责石达开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杨秀

    杨秀清想杖责石达开,表演“天父下凡”即可,石达开不敢有怨言。但是,杨秀清为了平衡各派力量,故意放过石达开。一、被杨秀清杖责过的王侯说起杖责,不由得想起明朝的“廷杖制度”,大庭广众之下打官员的臀部,是一种侮辱,是皇帝专制独裁的表现,也是暴君的典型。太平天国的杖责,类似明朝的“廷杖制度”,却又不一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