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北齐开国皇帝高洋,很多人应该都会想到这样一句话:“前半生天使,后半生魔鬼。”从史书上的评价来看,高洋的前半生,绝对可以与任何一个优秀帝王相提并论,因为他拥有优秀帝王所具备的一切品质。但后来的高洋,却变得越来越像昏君和暴君,而且他的疯狂和残暴程度,丝毫不逊于史书上的任何一位昏君和暴君。那么,高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会拥有如此两极分化的性格特征?又因为什么导致他的性格会如此大变?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高洋出生时,相貌极其丑陋,母亲娄昭君十分厌恶,当别的孩子都依偎在母亲怀中撒娇卖萌,他得到的只是母亲的冷漠疏远。缺乏母爱已经不幸,更不幸的是,高洋出生在大家族,兄弟之间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他没有依靠,也没有实力,稍不留神就会从这个世界上彻底消失。
早年,为了避免兄长高澄的猜忌和陷害,高洋习惯于装傻充愣,企图用这样的形象蒙蔽高澄。少年高洋选择了最简单却又最有效的一招就是装傻。明明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却在人前反应迟钝,宛如智障。明明口齿伶俐,谈吐不凡,却与人交际时吞吞吐吐,到后来,干脆沉默寡言。自此以后,这个外表丑陋,举止木讷的少年,经常被兄弟们嘲笑愚弄,对此,他仿佛从不在意,没有人知道,他有多么庆幸和感谢这些鄙夷轻视,因为他的自尊虽然不再,可是他离危机越来越远。
高洋的韬光养晦和大智若愚,最终让他得到了命运的垂青,其父高欢死后,其兄高澄被重用,成为了东魏丞相,不久后,高澄遇刺身亡,整个东魏六神无主,21岁的高洋不再伪装,将自己隐藏的一面展现了出来。高洋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平定风波,自此,他被封为丞相,齐王。
人们这才明白,之前的高洋不过是在韬光养晦,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高澄的猜忌和陷害才故意装傻充愣的。年轻的高洋开始崭露头角,相比高澄的锋芒外露,死于非命,高洋比他的哥哥更加完善周密。
高洋雷厉风行,平定混乱后,他作为帝国实际统治者的地位,也无可争议地确定了。没过多久,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禅位,遂登基称帝,改国号为齐,史称北齐,开始了自己最为辉煌的帝王时刻。
他在位初期,励精图治,厉行改革,劝农兴学,编制齐律,雷厉风行,赢得了天下人的信服,他被认为怀有圣主气范,被称为“英雄天子”,为北齐一代英主。
《资治通鉴》曾记载:“齐主初立,励精为治。始立九等之户,富者税其钱,贫者役其力。丙申,齐主伐库莫奚,大破之,俘获四千人,杂畜十馀万。”将高洋描摹成一个英明强干的君主。
但是后来高洋的所作所为简直与之前判若两人,达到了疯狂的程度,高洋统治的后期完全成为了一个暴君。这个时期的高洋总是沉迷于酒色,如果有人有一丁点的触犯了高洋,高洋就会立即将其杀死。甚至是没有任何过错也会遭到灭顶之灾。
据说高洋有一个非常宠爱的妃子薛贵嫔,高洋非常喜欢她,高洋又与薛贵嫔的姐姐通奸,于是薛贵嫔的姐姐仗着高洋对自己的宠爱要求高洋让其父亲做司徒,高洋于是勃然大怒,亲自动手用锯子将其锯死。之后高洋又怀疑薛贵嫔与高岳有染,于是用毒酒毒死了高岳,并且又砍下了薛贵嫔的人头,并且将其头颅血淋淋的就放在了怀中去参加宴会,宴会上将薛贵嫔的人头掏出来抛在桌子上,所有人都大惊失色。
这时候高洋好像有些后悔了,他抱着爱妃骨头做成的“琵琶”,居然唱起了“情歌”, 一边唱还一边流泪,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后来薛嫔出葬时,高洋嚎啕大哭,“被发步哭而随之”。
皇后李氏,才色俱佳,是高洋为公侯时的妻子,也是唯一能被高洋以礼相待的女人。可高洋对她的姐姐就没有这样的礼遇了。
李皇后的姐姐是魏安乐王元昂的妻子,因为生得香艳迷人,高洋早就垂涎于她了。一次,高洋借口到元昂家饮酒,乘着酒兴故意将酒洒在身上,便让李氏为他擦拭。他却趁机在李氏身上摸摸捏捏,还一把抱住,企图调戏。元昂和李氏拒不受辱,面呈不快之色。这一次高洋虽然欲火中烧,却也无法下手。为了得到李氏,高洋居然利用召元昂进宫之时,将其乱箭射死。当李氏设灵堂祭奠亡灵时,高洋假意前往吊唁,就在元昂的灵前,高洋将李氏奸污了。
高洋前后判若两人的性格,动不动就做出禽兽不如的事情,后世推测很有可能是高洋患了精神病,而且这种精神病是家族遗传性,所以后面的北齐皇帝都像高洋一样,动不动就做出禽兽不如的事情。
由于高洋的疯狂行为,群臣都战战兢兢,高洋疯癫的越来越严重,整天喝的烂醉,后来由于喝酒过度已经不能吃饭,只能是依靠酒精维持生命,后来就死掉了。可以说高洋是疯癫而死也不为过。
高洋的杀人方式花样繁多,要么肢解,要么烧死、淹死。宰相杨愔不愿见他滥杀无辜,只好在监狱里找了一些死囚,装扮成仪仗人员跟在身边。每次高洋想杀人的时候,就拉这些人出来顶包。为了安抚这些死囚,杨愔许下承诺,如果过了三个月还没被抽中的,就可以被免去死刑、宽大处理。
“事极猖狂,昏邪残暴”,这是后人给此君的评价。古时桀、纣,荒唐也不过如此。
类似的荒唐事,高洋干的数不胜数。但奇葩的是,即使疯癫如此,但一旦遇上正事,他还是能保持头脑清醒。
比如他听说境内某些地方遇到自然灾害,会及时下令官员赈济灾民,免除税负。
虽然喝得毫无人形,但他对朝廷里的事和人记得一清二楚,对大事的判断极其精准,让官员无不战战兢兢,不敢为非作歹。
他任人以才,眼光独到,甚至在行为荒唐到无以复加的公元559年,他还提拔了一大批能臣,其中既有勋贵之后,也有身份低微的寒族人才。
高洋晚年虽动辄杀戮大臣,但对名相杨愔却极为器重,将国家大小事务悉数委托,保持了北齐政权的有序运行。
对于高洋在位后期北齐政权的表现,当时有这么个说法:“主昏于上,政清于下”。虽然皇帝疯疯癫癫,但得益于他高明的用人政策,北齐的政坛极其清明、高效。即使高洋像个十足的昏君,但此时的北齐,处于公认的巅峰时期,同时还将北周、南陈以及一众北方游牧部落压制的毫无脾气。
公元559年10月,被荒唐生活掏空身体的高洋暴毙,年仅34岁。对于他在位前后半程截然相反的行为,也许只有一个原因可以合理的解释:精神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