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上有哪些作死的名将?唐朝时期的尉迟恭算一个

历史上有哪些作死的名将?唐朝时期的尉迟恭算一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尚元凡 访问量:1197 更新时间:2024/1/21 14:26:09

自古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在古代跟随皇帝南征北战的大将更是如此,即使不作死都还可能小命不保,更何况那些偏偏要剑走锋芒尝试作死的名将呢?作死真的把小命丢掉的名将太多了,比如年羹韩信这些大名鼎鼎的人物。

不过我今天不打算说这种类型的人,我想说一个最后结局较好的作死名将,那就是唐朝时期的尉迟恭,这个大将足够有名,家家户户门上都有他的画像,可他曾经也是一个作死的家伙。

一、漫漫成名路

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善阳(今山西省平鲁区)人,出生于585年,原本是一个农村孩子,在那样的乱世生存十分困难,不过好在这孩子天生神力,勇敢彪悍,关键人还挺机灵,与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之说完全不符合。

一开始尉迟恭靠打铁为生,在隋炀帝大业末年参加讨伐暴乱的军队,并且因为自己十分勇猛而闻名,被提拔为朝散大夫,617年,又被刘武周看中,将其纳入麾下,为刘武周卖命。尉迟恭在刘武周身边为他立下汗马功劳,甚至李渊带兵前往,也被尉迟恭等人打得落花流水。

620年,李世民再次带领军队前往讨伐刘武周,尉迟恭受命前往迎战,结果这次棋逢对手,被李世民击败,与尉迟恭一起出战的宋金刚战败后逃往突厥,只剩下尉迟恭据守介休县城。李世民是一个爱惜人才的领导,他专门派李道宗和宇文士及进城去劝降尉迟恭,尉迟恭眼看大势已去,再加上李世民声名远扬,对自己还如此看重,只能投降。

同年七月,李世民与尉迟恭一起去打猎,遭遇王世充带领数万人突袭,危难之中,尉迟恭英勇杀敌,誓死保护李世民,最终逃脱危险,因此,李世民对他更加信任。621年,尉迟恭跟随李世民讨伐窦建德立下战功,次年,讨伐刘黑闼,再次立下战功。可以说,在李世民取得的很多胜利中,尉迟恭都跟随其立下赫赫战功。

两人可以谓之为患难真情,李世民对他的信任与日俱增,尉迟恭对李世民亦忠心不二。最明显的就是626年的玄武门之变,尉迟恭作为主力军参与全程,在李世民被李元吉用箭弓勒住差点一命呜呼的万分危急情况下,尉迟恭带领人马迅速前往救下李世民,并且随后取下李元吉与李建成首级,到城楼劝诫其部下迅速离开。

最后,尉迟恭还带领人马前往控制住李渊,要求李渊交出禁军兵权,为整个玄武门之变的胜利奠定基础。整个过程中,毫无疑问,尉迟恭的功劳十分大,所以在后来李世民登基后,十分重视尉迟恭,并且在凌烟阁中尉迟恭位置靠前。

即使李世民已经成为皇帝,尉迟恭依然还是在前线奋战,比如击破突厥,平叛罗艺,继续立下赫赫战功,李世民有一段时间睡不着觉,也要专门叫尉迟恭与秦琼在门口守住,因此两人成为我们今天的门神。

二、作死也疯狂

由于取得如此多的成绩,尉迟恭难免自己还是会有些飘,与他一起的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官员经常被尉迟恭讥讽,几人经常相互理论,李世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经过仔细分析,最终李世民决定把尉迟恭调离长安,让其到地方去任职。

629年,尉迟恭出任襄州(今湖北襄阳)都督,632年,又改为同州(今陕西省大荔县)刺史,也就是这一年,李世民在朝中大摆宴席,想与各位大臣一醉方休,尉迟恭受邀从同州前往赴宴。

到宴席上,尉迟恭发现自己座位排的顺序有些靠后,十分生气,就问究竟什么情况,这时与他较近的李道宗起来给尉迟恭解释,没想到尉迟恭三言两语就动起手来,朝着李道宗眼睛就是几拳,打得李道宗眼冒金光。

在场官员见势纷纷劝诫尉迟恭,他才稍微消气,这时李世民来到,一看一片狼藉,再追问得知事情原委,很是生气,遂将宴席取消,并且叫尉迟恭与自己单独谈心。李世民对尉迟恭说“我终于知道汉高祖刘邦当初为何将韩信处决,以前我不明白,如今终于知道原来有时候皇帝也是迫不得已”。

尉迟恭不是一个没头脑的粗人,他能听明白李世民的意思,此后做事逐渐低调很多。639年,尉迟恭改任鄜州(今陕西富县)都督,李世民又单独和他谈心,并说有人举报尉迟恭谋反。

深感危机的尉迟恭拍着胸膛把自己这些年南征北战的辛苦以及对李世民的忠心全部诉说一番,李世民终于被感动,相信尉迟恭没有造反。只是经过此事,尉迟恭自己也明白是时候明哲保身,功成身退了。

643年,尉迟恭请求回家养老,李世民同意他的请求,任命其为开府仪同三司,五天一上朝,让尉迟恭可以安心回家养老,此后,尉迟恭除了陪过李世民亲征高句丽之外,再也没有问过朝政,一心在家修身养性,安度晚年。

658年,尉迟恭在家中去世,享年七十四岁。为了表示对尉迟恭的尊敬,高宗李治废朝三日,令在京五品以上官员都去参加吊唁。最后还册赠尉迟敬德为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

三、尉迟恭为何能够善终

相比于那些一路作死的名将来说,尉迟恭虽然也曾经作死,可是最终得到善终,这其中有什么特别的秘密或者经验么?我想必然是有的,不信我继续给你分析。

1、年羹尧等大将作死之路

清朝时期的年羹尧,雍正原本对其十分重视,曾经要求年羹尧与自己一起为子孙作示范,可以说那个时候雍正对年羹尧的感情很真挚,并没有要处决年羹尧的意思,况且年羹尧在雍正登基过程中效了犬马之劳。

朕不为出色之皇帝,不能酬赏尔之待朕;尔不为超群之大臣,不能答应朕之知遇。……在念做千古榜样人物也。

可惜后来年羹尧一路作死,不仅对待雍正毫无君臣之礼,还在官场肆意摆谱,让雍正十分为难,提醒他要注意自己行为,以免造成不良后果。这一点和李世民一样,也是先提醒尉迟恭,用汉高祖刘邦杀韩信的事情来隐晦告诉尉迟恭一些道理。

凡人臣图功易,成功难;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此从来人情常有者。

两人所不同的就是,年羹尧在提醒之后继续我行我素,不以为然,最终惹来杀身之祸。从这一点而言,至少对于大多数皇帝来说,对功臣还是比较仁义的,不会轻易处决,除非你的所作所为彻底触及他的底线,才会遭到处决。

2、尉迟恭为何善终

尉迟恭与一般的作死名将不同之处就在于自己善于思考总结,在李世民对他提醒之后,尉迟恭就十分低调,不敢造次,即使如此,李世民都还要继续试探他,说他要造反。最后尉迟恭感觉到事态严重性,选择功成身退,终于做到明哲保身,得以善终。

从他的事迹当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名将自己的命运与最后结果其实还是可以靠自己改善的,并非皇帝一定会将你处决,只要你稍微聪明一点,不要让皇帝难堪,最好的办法就是效仿尉迟恭回家不问朝政,这是最安全的。

结语

君臣之间的关系,还有领导与下属之间的关系,自古以来都是十分值得研究深思的,我们应该学会在取得成就之后选择功成身退,不要居功自傲,目中无人,防止最后的结局让人大失所望,要有善终,就应该学会有自知之明!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标签: 尉迟恭

更多文章

  • 唐初两大名将,尉迟恭和秦叔宝,两人谁更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尉迟恭

    秦叔宝和尉迟恭是唐太宗李世民手下两大悍将,由于战斗力超级强悍,被后人把他俩画像贴在门上当门神辟邪镇鬼。秦叔宝很早在李世民帐下效力,尉迟恭要晚一点,两人曾经打过一仗,两人到底谁赢了呢?武德二年十一月,宋金刚带领尉迟恭先后攻陷晋州和浍州,河东告急,李世民率领秦琼前往征讨,双方在柏壁扎营对峙。十二月,李孝

  • 比秦琼尉迟恭还猛的隋唐猛将:中箭后暴怒冲锋,一人杀溃八千敌军

    历史人物编辑:青春不辜负标签:尉迟恭

    一、《隋唐演义》中的猛将隋唐之际是一个牛人辈出,猛人遍地的时期。尤其是那些猛将们,更是一个赛一个的不可思议。比如在决定天下归属的四平山之战中,一人就爆锤掉一百二十万人马,打服十八路诸侯的李元霸——当然,这个人物是虚构的。不过却并不妨碍,李元霸作为大唐猛将代表,叱咤在《隋唐演义》中。因为第二位好汉便是

  • 过年为什么要贴门神,尉迟恭和秦琼为何能成为门神?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尉迟恭

    过年为什么要贴门神,尉迟恭和秦琼为何能成为门神?门神,即守卫门户受民间信仰的神仙,人们认为贴上门神可以守卫家庭,保平安、卫家宅、驱邪避鬼,一般都在农历除夕时贴于门上,门神非常受民间的欢迎爱戴。据史书记载,周朝就有了贴门神的习俗,以后历朝历代都有发展革新。门神有驱邪类、祈福类、宗教类、文官类、武将类,

  • 尉迟恭立下赫赫战功,为何晚年却很少与人往来?

    历史人物编辑:钱六六标签:尉迟恭

    唐初能与秦琼相比的猛将,就只有尉迟恭了。尉迟恭(585~658),字敬德,一般多以字称呼。朔州善阳(今山西朔县)人。隋末为将时,镇压过民变。后被刘武周任用,为偏将。随刘武周攻唐,破晋、浍等州,击破唐永安王李孝基,擒获李孝基、独孤怀恩等唐将。620年柏壁之战后,刘武周战败投突厥,尉迟恭率众坚守介休,李

  • 李世民手下猛将如云,为何只有秦琼和尉迟恭被尊为“门神”?

    历史人物编辑:家有卖萌旺标签:尉迟恭

    秦琼、尉迟恭二人“转型”为门神是源于小说《西游记》,但真实原因还牵扯到历史上一桩公案“玄武门之变”。《西游记第一十回》讲了这样一则故事:唐朝初年,泾河龙王与一算卦仙人打赌,结果犯了天条,罪该问斩。玉帝任命唐朝谏臣魏征为监斩官。泾河龙王为求活命,求救于太宗。太宗见言辞恳切就答应他,到了行刑的那个时辰,

  • 尉迟恭做了什么,才获得“玄武门之变”中的首功

    历史人物编辑:崔阿敏标签:尉迟恭

    “玄武门之变”对于李世民,甚至是对于唐朝都是一次巨大的转折,司马光曾说过:“有了玄武门之变,才出现了一个千古明君,一个大唐盛世。”当然李世民的成功并不只因为他一个人的努力,尉迟恭、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秦王麾下大臣也在这次事件中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尉迟恭尤为突出。 尉迟恭乃是唐朝时期大将,跟随

  • 为什么唐初的将领秦琼和尉迟恭会成为“门神”?

    历史人物编辑:崔智超标签:尉迟恭

    小编三分钟带你了解相关缘由。秦琼(?—638),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隋末唐初名将。他原本是隋朝将领,英勇善战,屡立奇功,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寨。李密溃败后,转投王世充,见其奸诈不仁,便与程咬金改投李渊,在李世民下效力。他身经百战,屡受重伤,至于晚年多病。曾在玄武门之变中策应帮助

  • 隋唐英雄秦琼和尉迟恭,谁更加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周志庆标签:尉迟恭

    秦琼厉害吗,秦叔宝当然厉害了,他是隋唐中的英雄人物之一,秦叔宝当时跟随李世民后为他打下了不少胜仗,所以,在李世民登基后,把有功之臣都画了画像,挂在凌烟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把他们的功绩给磨灭。这些影响对后人都起到了激励额作用。秦琼秦琼的马西凉玉顶干草黄,也不是盖的。和赤兔胭脂兽放一起赛个跑。输赢没个一

  • 尉迟恭出道这么迟,为何名气却这么大?

    历史人物编辑:骆志德标签:尉迟恭

    尉迟恭出道这么久,但是名气却非常大,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不仅武艺高强,而且他的品性也非常好,是一个德艺双馨的人。而且他经常会被当作门神,在后市受人供奉,所以说才会一直这么声名远扬,名气非常大。尉迟恭非常受到李世民的重用,所以说大家都知道他是李世民的得力干将。一个人光有才华是不够的,而尉迟恭就是不仅有才华

  • 李世民要嫁小女儿,试探大哥尉迟恭,将军巧妙回答化解

    历史人物编辑:千年史馆标签:尉迟恭

    “我拿你当兄弟,你却想当我爹”“官场套路深,我要回农村”这估计是尉迟敬德脑海中涌现出来的心里话。李世民在年龄上比尉迟敬德要小13岁左右,唐太宗突然要将自己女儿嫁给年逾五十的老大哥,着实吓尉迟敬德一跳,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故事要从尉迟敬德说起。大唐功臣尉迟将军尉迟敬德年轻时候是一名打铁匠,赤臂光膀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