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时贴了门画,方知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博大精深》
《真想不到,门画上除了秦叔宝和尉迟恭,还有一员三国猛将》
(本文中所有图片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喜欢“毅说人文与历史”的历史、人文解说,请关注我,谢谢)
在中国民间,门画就是年的象征,过年必须贴门画。门画已经不仅仅是新春佳节的装饰,它更具有高的文化、艺术价值。所以每逢新春佳节来临时,在每家每户的大门上,都能看到一张张色彩斑斓的门画。栩栩如生的门画招人喜爱,花团锦簇一般,让整个房子看起来精气神十足。
在传统的观念之中,房子的大门是举足轻重的,清朝学者高见南在《相宅经纂》说道:“宅之吉凶全在大门,宅之受气于门,犹人之受气于口也”。所以过年时,大门要用年画来装饰一下。根据《山海经》记载,最早的门画是神荼和郁垒。神荼和郁垒居住在桃都山下,负责捉不祥之鬼。于是每到除夕夜,人们就在大门上画上神荼和郁垒,取驱鬼辟邪之意,纳吉镇宅。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唐朝。
到了唐朝,门画又演化成了秦叔宝和尉迟恭。《三教搜神大全》记载道:“唐太宗犹豫,寝门外抛砖弄瓦,鬼魅呼号。唐太宗以告群臣,秦叔宝出班奏曰,愿同尉迟恭戎装立门外以伺。”太宗准奏,果然再也没有发生“鬼魅呼号”的事。后来唐太宗让画师画了秦叔宝和尉迟恭的像,悬于宫门左右,后人遂将秦叔宝和尉迟恭沿袭为门神。
宋朝时期,经济繁荣,文化生活水涨船高,也变得丰富起来。门画中的人物变得多种多样,除了神荼和郁垒,秦叔宝和尉迟恭外,还用了钟馗、宋朝的岳飞、三国时的猛将赵云,财神赵公明、燃灯道人、孙膑、庞涓等人的画像作为门画。
门画艺术特殊鲜明,譬如武将,一般披甲执鞭铜站立;譬如文官,一般有朝服执笏。对于武将门画,则着着重表现出武将的威严、魁梧的体格,达到让人望而生畏的效果;对于文官门画,着重刻画文官的文雅和书生之气。,门画在画法上一般比较夸张,已达到让人印象深刻的目的。对画中人物进行了比例调整,一般将它们画的又粗又壮,让人一眼看上去就感觉到“力量”的存在。
门画人物一般画得对称和饱满,结合画中人物的器物,门画变得紧凑。所以门画在视觉上,能让人产生平衡的美感。在色彩上,门画讲求强烈、红火,以便烘托节日的热闹气氛。在颜色运用上,一般采用大红、大绿等深颜色,以达到耀眼夺目的视觉效应。色彩的运用除了遵循一般的色彩规律,还隐藏着一种人的色彩情感,这样就会深得人们的喜爱。
门画这种民间艺术,展现了沉积于人们心底里赖以生存的精神与观念,它从精神的层面,折射出民众生活理想的内容。面对疾病与困苦,民众向往着平安,驱避天灾,门画这种艺术形式,让人们拥有精神上的寄托与安慰。这也是门画这种艺术形式一直流传到今天的原因。
最后,“毅说人文与历史”小编祝大家2019年猪年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