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大器晚成的军神陈庆之,率七千人击败几十万敌军,胜利秘诀是什么

大器晚成的军神陈庆之,率七千人击败几十万敌军,胜利秘诀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丰碑 访问量:4787 更新时间:2024/4/2 9:51:07

主席熟读史书,对历史上帝王将相和荣辱兴衰都有非常独到的见解,今天故事的主人公,是主席非常喜爱的将领。这个人生逢乱世,虽然身体孱弱到无法拉开弓弩,不擅长骑马射箭,但这些却没妨碍他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奇才,这个人便是南北朝时代的战神陈庆之

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战神”美誉的军事家不胜枚举,孙武白起项羽卫青霍去病等人都是这杰出军事家的典型代表。但是以孱弱的身体,带领大军北伐,并且多次以少胜多,以7000多人横扫北境,面对几十万敌军,如入无人之境的,恐怕也只有陈庆之了。

陈庆之,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江苏宜兴)人。在士族门阀占据主导地位的六朝时代,像陈庆之这样出身于庶族地主的读书人显得非常醒目。年轻时代的陈庆之饱读诗书,成为南齐大司马萧衍的侍者随从。跟随萧衍东征西讨,在萧衍受禅登基称帝的时候,十八岁的陈庆之被封为主书。

陈庆之这个人,属于大器晚成的人才。虽然早早便跟随梁武帝萧衍,但一直都负责文书工作,很难施展自己的军事才华。直到525年,那时候陈庆之已过不惑之年,41岁的他才有机会被梁武帝派出去领兵打仗。

当时北魏虽然衰落,但仍然是死而不僵的百足之虫。北魏叛臣元法僧在彭城投降,陈庆之以武威将军的身份,带领2000人前去接应。期间发生变故,陈庆之的友军不是溃逃,就是被北魏军队歼灭,只有陈庆之的属下2000人得以保全。从未带过兵的陈庆之,因为此战开始崭露头角,为人所知。

527年,陈庆之被梁武帝派遣到前线,跟领军将军曹仲宗合兵一处,准备攻打北魏的涡阳(安徽蒙城)。但是没想到的是,北魏15万援军在元昭的带领下,长途跋涉,前来救援。很多将领认为敌众我寡,应该暂避锋芒。只有陈庆之认为,敌人远道而来,非常疲惫。他们的营寨距离我军很远,我军人数不多,他们是不会想到我们敢趁机夜袭的。但是友军们认为陈庆之在以卵击石,不愿派兵。陈庆之带领麾下200轻骑,趁着夜色朦胧,夜袭北魏大营。

北魏军前军大营遇袭,在惊慌失措之下,自相践踏,伤亡不小。陈庆之的战友们趁机进攻,终于才争取到在数量上明显不足的梁军和人数众多的北魏军对垒的机会。陈庆之用心理战,宣传涡阳已经被梁军攻克的假消息。北魏军人心惶惶,一夜之间,陈庆之攻破了敌人十三座城寨,斩获颇丰,还迫降了三万敌军,梁武帝因此在涡阳设立西徐州,还在诏书上写下“本非将种,又非豪家”这样夸奖陈庆之的话语。

一年之后,北魏发生严重的内乱。契胡人军阀尔朱荣大肆屠杀北魏皇族宗室,此时的北魏陷入了无政府的混乱状态。北魏北海王元颢投降梁武帝,并希望梁武帝帮他登上帝位。梁武帝也有心扶植北海王元颢为傀儡,借机一统北方,于是派遣陈庆之统军北伐,担任镇北将军、护军、前军大都督。

陈庆之仅仅凭借七千精兵,开始了北伐之战,一路之上,所向披靡。即便敌人十倍于陈庆之,百倍于陈庆之,都无济于事。陈庆之总能以少胜多,敌人不是悉数被歼,就是俯首就擒。《梁书》中称,北魏的丘大千带领了7万军兵,济阴王元晖业率领的2万羽林军,在陈庆之的攻击下都全灭。陈庆之在包围荥阳的时候,被30万北魏联军反包围。陈庆之先是召开誓师大会,鼓舞士气,让将士们攻破荥阳,再率领三千精锐,击败前来包围他的敌人。

陈庆之带领部下七千军兵,从虎牢攻到洛阳,一路之上,所向无前。敌人纷纷败北,陈庆之最终攻下无人防守的洛阳,梁武帝扶植的傀儡元颢在洛阳登基后,封陈庆之为万户侯,并且加封侍中、车骑大将军、左光禄大夫等官职。

陈庆之和部下平素喜欢披着白袍,所以当时洛阳一代的童谣传颂着这么一句话:“名师大将莫自牢,千兵万马避白袍”。经常射箭脱靶的陈庆之,带领七千白袍军,在北伐时作战47次,破城32座,横行中原,未曾遇到对手。晚年时代的主席在武昌考察,手不释卷,重温陈庆之的事迹后,在书上留下“再读此卷,为之神往”的评价。

陈庆之北伐之战的好景不长,元颢在称帝三个月后,便被卷土重来的尔朱家族消灭。陈庆之带领部下在跟尔朱家族死拼后,虽然对敌人予以重大杀伤。但是己方损失也很多,白袍军南撤途中,在蒿高渡河时,遭遇山洪。陈庆之仅以身免,他化装成一个僧人,竟然躲过敌军的搜查。在豫州百姓的帮助下,陈庆之奇迹般的回到了南梁,梁武帝封其为右卫将军,永兴侯。

当然现在看来,陈庆之的经历也太过于传奇,甚至很难用常理去理解。无师自通的军事奇才,带领七千人,便横行北魏纵深,面对几十万敌军,如入无人之境,还攻下敌人的都城洛阳。怎么看都是匪夷所思的,但是当时的北魏已经处于瘫痪状态,皇室大多死于尔朱荣之手,而陈庆之人数虽少,但是军中有一个王牌,便是北魏的元颢。身为北魏皇族的元颢,此时要继承大统。

在北魏官民军队心中,元颢便是未来的皇帝,还是有很强的号召力的。也因有了元颢这面旗帜,陈庆之面对的敌人们,虽然人数众多,但是不敢使出全力跟陈庆之对抗。所以陈庆之击败敌人,大多是将敌军击溃或是降服,而非全部杀死。

再加上南史中,记载陈庆之的事迹时,经常会夸大北魏军队的人数。所以南史和北史在比对陈庆之北伐之役数据的时候,经常会出现相差悬殊对不上的时候。539年,陈庆之壮年早逝,时年56岁,因为其一生骁勇,所以谥号为“武”。

标签: 陈庆之

更多文章

  • 两朝风云副将劝陈庆之杀元顥占据洛阳,陈庆之为何拒绝?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陈庆之

    南北朝时代是战乱频出时代,这个时代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战役和英雄人物。南梁名将陈庆之北伐北魏的战役便是其中之一,此战以少胜多,打得酣畅伶俐,被前辈称赞为“千载之下,令人向往”。陈庆之也因此战成为南梁第一名将,甚至被称为南北朝第一奇将。此战中他率领仅仅七千的南梁军队北伐北魏,先后经历四十七战,平定三十二

  • 北魏六镇起义是怎么回事?扫平六镇起义的尔朱荣又是什么人?

    历史人物编辑:吕晶晶标签:尔朱荣

    刀能割破肌腱筋肉,让锋刃直接触骨,实际伤害远大于铁棍。故而挨一刀后,很少有人还能继续再战,因为,他的力气会随着目睹自己身体的血如涌泉而流逝。这事,没挨过刀的人,是理解不了的。若遇铁铠坚甲防护之敌,刀砍不入。那么棍、锤等砸击武器的威力,又胜于刀锋。而古代军队,还真的有一个全军弃刀矛不用、人人手执一根大

  • 头铁“傀儡”孝庄帝VS权臣尔朱荣,皇帝终于硬气一次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半仙儿标签:尔朱荣

    书接上回魏宣武帝废除“子贵母死”的旧例,然而却酿出了更大的祸乱,子被母杀,百官集体被屠杀,尽出一些荒唐之事。权倾朝野,再现“傀儡”皇帝上篇“河阴之变”尔朱荣掌权,与之一起谋事的孝庄帝元子攸结果并不如他之意,自己反倒成了傀儡,政令皆由权臣尔朱荣所出。为什么尔朱荣权利如此之大呢?仅仅是因为拥立元子攸登上

  • 邺城之战:尔朱荣率7000人击败数十万敌军,葛荣只是个“暴发户”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尔朱荣

    在南北朝时期,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个名场面。一个领头者浩浩荡荡地率领着上百万的大军,却被对方仅仅只有7000人的团队,妥妥的撂倒。这简直是书写了活生生的兵败如山倒,其实这件事情的两个主角分别就是尔朱荣和葛荣。在孝文帝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之后,北魏在发展的过程中,重心都已经从黄河以北的地区逐渐转移到黄河以南

  • 北魏权臣尔朱荣和元天穆,为何被傀儡皇帝一举拿下?原因耐人寻味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康标签:尔朱荣

    历史上有很多功高盖主的权臣,有的权臣借助自己势力推翻王朝统治,自己成为新皇帝,有的权臣与皇帝斗智斗勇,最后无奈被杀,而有的权臣,诸如尔朱荣一样,自己一个大意,就被皇帝一举拿下,悔之晚矣。关于尔朱荣与元天穆是如何被皇帝一举拿下的,我觉得有必要详细讲一讲,也许会让人们从中有所启发。一、尔朱荣与元天穆之死

  • 北魏末年权臣尔朱荣当政期间表现如何?他结局怎样?怎么评价他?

    历史人物编辑:带你观遍世界标签:尔朱荣

    尔朱荣(493年~530年),字天宝,北秀容(今山西朔州西北,一说忻州 )人,契胡族。北魏末年将领、权臣。尔朱荣早年袭封父位,担任第一领民酋长,成为很有地位的部落贵族。招兵买马,壮大力量,将女儿嫁给孝明帝元诩,镇压农民起义。孝昌二年(526年)八月,举兵袭取肆州(今山西忻县),自置官吏,兵势渐盛。武

  • 北魏混乱尔朱荣得利?乘势笼络英豪,为打下江山奠定基础

    历史人物编辑:郭飞龙标签:尔朱荣

    文|历史回忆室(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贺拔允、贺拔岳两兄弟流落恒州贺拔度拔与他的儿子贺拔允、贺拔岳跟宇文肱他们父子以及独孤信等人合作结盟,直接干掉了镇守武川的武将。但是在这不久,依附在破六韩拔陵手下的敕勒人就立刻率领大军攻打来。敕勒人何等勇猛,贺拔度拔等人自是不敌,甚至贺拔

  • 被皇帝亲自手刃的奸雄尔朱荣,为什么没有篡位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小分队兮兮标签:尔朱荣

    历史纷乱,而结果不乱。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每一个王朝之末,必因各种原因造成天下大乱。大乱之中必有奸雄出现。北魏末年的尔朱荣就是一位让人畏服又憎恨的人。当时当政的胡太后淫乱不堪,搞乱朝野,民愤积怨,使得北魏王朝岌岌可危。这时尔朱荣借机而起,凭着天生的军事才能,几次力挽狂澜于既倒;救朝廷于危难,功劳举

  • 北魏时期,枭雄尔朱荣是如何崛起的?

    历史人物编辑:小魏体育标签:尔朱荣

    尔朱荣是北秀容(今山西朔县北)的一个酋长,可能是一个鲜卑化的羯人(和石勒同族)。我个人觉得这个名字有点怪,不太好听,但是尔朱荣长得又白又帅,人也很聪明,决断能力强。尔朱荣,字天宝,北秀容人也。——《魏书》·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二·尔朱荣荣洁白,美容貌,幼而神机明决。——《魏书》·卷七十四·列传第六十

  • 乱世奸雄尔朱荣:军事天才,政治低能

    历史人物编辑:石庆松标签:尔朱荣

    北魏孝文帝改革之后,北方戍边鲜卑贵族待遇骤降,加之孝明帝时期的政治腐败,横征暴敛,终于爆发了六镇起义。在参与朝廷平叛的行动中,军阀尔朱荣逐渐展露头脚,势力不断壮大,终于控制了北魏朝廷,成为曹操类型的奸雄。尔朱荣(公元493年-公元530年),字天宝,契胡族,北秀荣人,南北朝时期北魏著名权臣、军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