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裕临死前托孤,为何4位托孤大臣在皇帝死后还是把幼主杀了?

刘裕临死前托孤,为何4位托孤大臣在皇帝死后还是把幼主杀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历史大炸烩 访问量:3410 更新时间:2023/12/17 1:07:42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提到的“寄奴”就是南朝刘宋武帝刘裕。刘裕从一个卖草鞋为生的贫民逆袭成为刘宋的开国君主,一生堪称传奇。刘裕在东晋时期平定内乱,统一南方;对外收复失地,拓展疆域。在其称帝后止戈息战,重视民生。刘裕以其文治武功被誉为“南朝第一帝”。

刘裕于420年废东晋恭帝司马德文,自立为帝,成为刘宋王朝的开创者,当时的刘裕已五十七岁。刘裕是位非常勤政的帝王,长年的征战加上称帝后的殚精竭虑,使刘裕在干了两年的皇帝后,身体就出现了状况。

422年三月,刘裕染病,沉疴不起。刘裕自知来日无多,大限将至,开始筹划后事。

因为当时的太子刘义符只有十七岁,而且行事荒唐,不太靠谱。所以在这年的五月,他为太子刘义符配备了四名辅政大臣。他们分别是司空徐羡之、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

这四名顾命大臣都是帮刘裕打下天下的铁血战友,是刘宋王朝的开国功臣,也是刘裕百般斟酌,为刘义符留下的最合适的班底。

422年五月二十一日,六十岁的刘裕撒手西去。刘裕的长子、太子刘义符于同日登基即位,是为少帝。

但少帝刘义符只做了两年的皇帝,便被废为营阳王,不久又被杀害。要了刘义符性命的不是别人,正是父亲刘裕为他配备的顾命大臣。

刘裕为刘义符留下的顾命大臣,应该是刘裕绝对信任的心腹,否则他也不会将幼主及江山托付给他们。可是这些顾命大臣为何有负刘裕重托,反其道而行之,要了少帝刘义符的命呢?

少帝刘义符之死也可以说是咎由自取。

武帝刘裕老来得子,都五十岁了才生了长子刘义符,自然是宠爱的不得了。身系百般溺爱的刘义符也成为了行事荒唐的主子。

刘义符在十岁时,便被老爹刘裕立为豫章公世子。刘裕为控制司马氏族,还在这年为刘义符娶了晋恭帝司马德文的女儿、海盐公主司马茂英

司马茂英时年二十四岁,年长刘义符十四岁,成为史上有名的一对老妻少夫。

刘义符成大后行为越发荒唐,喜欢狎昵小人,烦倦政事,毫无帝王之相。在刘裕病重时,领军将军谢晦曾劝谏刘裕,为江山社稷计,应改立太子。

刘裕的次子为庐陵王刘义真。按照封建礼法,如改立太子的话,应立刘义真。但武帝刘裕在问询谢晦刘义真如何时,谢晦却又称刘义真的德行也不适合做皇帝。最后刘裕也就打消了改立太子的念头。

刘义符在即皇帝位后,不改往日荒唐做派。在为父亲守孝期间,他根本不遵礼制,依然游狎不断,莺歌燕舞,令群臣都大摇其头。

刘义符无心理政,热衷于在宫中玩耍小游戏。他异想天开地把宫中的华林园改造成一个市场,自己开起了酒店,当起了掌柜。他可真是会玩的主!

皇帝如此不务正业,荒废朝政,顾命大臣决定把他拉下马,换个皇帝来做。

按长幼次序,刘裕的次子刘义真应该被拥立为帝。

庐陵王刘义真神清目秀,十二岁时便随父北伐,此后刘义真出任雍州刺史,扬州、南豫州刺史,坐镇一方。可以说刘义真是很有才干的。

但刘义真与谢灵运交情非常好,而谢灵运和司空徐羡之是对头。因而刘义真与徐羡之的关系也很僵。

立刘义真为帝?那徐羡之不就玩完了吗?

所以在废掉刘义符之前,必须先拿掉刘义真。

本来刘义符与刘义真这个弟弟的关系也不怎么好,徐羡之乘机诬告刘义真心怀异志,以图谋反。

于是,刘义符将二弟刘义真贬为庶人,软禁于新安郡。

徐羡之以一己之利,借少帝刘义符之手拿下了刘义真。

接下来,顾命大臣们开始放心大胆地实施他们的废帝计划了。

424年6月,檀道济、徐羨之等人发动宫廷政变,以萧太后的名义废少帝刘义符为营阳王,将其软禁于吴郡。

少帝刘义符不务正业,贪玩胡闹,按理说废掉其皇帝之位也是合理的,但其罪并不致死。但徐羡之和谢晦为了防止日后出现反复,遭到报复,派出杀手杀死了刘义符。在刘义符死后不久,被他软禁在新安郡的二弟、庐陵王刘义真也死于徐羡之和谢晦之手。

顾命大臣们拥立的新帝是刘裕的第三子宜都王刘义隆,史称宋文帝。

由于刘义隆的长兄刘义符、次兄刘义真都死于非命,当时身在江陵郡的刘义隆心有余悸,不敢回京城做皇帝。在部下的劝慰下,刘义隆才赶回京城,即皇帝位。

刘义隆即位后,四大辅臣仍手握实权。四大辅臣手握生杀予夺大权,并且出手杀死了刘义隆的两位兄长,这令刘义隆极为不爽。虽位刘义隆的皇帝之位是顾命大臣给予的,可是一旦坐上皇位,哪个皇帝愿意被别人染指皇权呢?

425年,文帝刘义隆开始亲政,他决定要铲除顾命大臣集团。

由于在刘义隆在即位之前任荆州刺史,这是个非常重要的职位。在决定迎立刘义隆为新帝后,徐羡之马上派谢晦接替刘义隆出任荆州刺史。所以说,此时顾命大臣们的力量还是不可小觑的。

但刘义隆也在暗中排兵布局。

刘义隆在任荆州刺史时,刘裕配备了佷山县侯到彦之为其辅佐,到彦之很快成为刘义隆的心腹。刘义隆入京做皇帝后,到彦之也随之入京。当时徐羡之想把到彦之外放到雍州,但由于文帝刘义隆的坚持,到彦之才留在京城任中领军。到彦之就是刘义隆铲除徐羡之集团的中坚力量。

426年二月,刘义隆决定先对徐羡之和傅亮动手。

徐羡之逃亡后,到彦之奉旨追捕徐羡之。走投无路的徐羡之在逃亡到新林后,拔剑自刎。

傅亮在逃亡途中被捕。未及返回京城,刘义隆就下旨原地诛杀傅亮。

四大辅臣之中的檀道济原本就不赞同参与宫廷政变,只是随大流参与其中。又加上他的手中还掌握着军队,所以刘义隆并没有扩大打击面,而是将檀道济拉入怀中,为我所用。

而身在江陵的谢晦得知徐羡之、傅亮被诛后,深知情势不妙。于是就起兵谋反。

刘义隆以到彦之、檀道济为将,迎战谢晦。谢晦被击溃后,在逃到安陆一带时被俘,后被斩首于建康。而他留在建康的儿子及其兄弟的家人也早已被诛。

武帝刘裕的这次托孤,由于顾命大臣的势力过于强大,导致的结果就是幼主及王亲惨遭凶害,而最终连顾命大臣也未能善终。相比于历史上的周公辅成王、刘备白帝城托孤这些堪称完美的托孤,刘裕的托孤不得不说是一次失败的托孤。

标签: 刘裕

更多文章

  • 刘裕已经掌握大权,却还是灭了司马懿后人满门,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刘裕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如果说哪个朝代最让人感到无语和厌恶,司马家建立的晋朝一定位列三甲。从司马懿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得曹魏大权到东晋最后一位皇帝司马德文被杀,一共经历了将近20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中原大地硝烟弥漫,战火不断,朝廷内部由世族把持,腐败不堪,外族入侵,生灵涂炭,惨不忍睹。东晋时期,北府军

  • 西晋初立:有人谓司马篡魏,后嗣亦为刘裕篡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刘裕

    西晋初立:有人谓司马篡魏,后嗣亦为刘裕篡华夷混杂,宇宙腥膻,这是我国历史上,向称为可悲可痛的乱世。其实,华人非特别名贵,夷人非特别鄙贱,如果元首清明,统御有方,再经文武将相,及州郡牧守,个个是贤能廉察,称职无惭,就是把世界万国联合拢来,凑成一个空前绝后的大邦,也不一定就是难事,且好变做一大同盛治了。

  • 气吞万里如虎-大器晚成的刘裕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刘裕

    刘裕是谁?相信不熟悉中国历史的国人都不一定知道。但此人的的确确是一代雄主,辛弃疾曾有诗云:“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说的就是他。刘裕在东晋末年,以平民之身从军,平定叛乱,剪灭群雄,最终建立了刘宋王朝,是为南北朝时期南朝疆域最大的政权。只可惜天不假年,如果刘裕能够多活几年,收复北方失地应该不是

  • 两朝风云刘裕攻陷长安后得而复失,刘义真是其中罪魁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驿站哦标签:刘裕

    刘裕率领大军攻占关中长安,平灭后秦,是东晋建立以来北伐最大的成果。在刘裕之前东晋朝廷的掌权者有过屡次北伐的经历,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他们不要说占领长安这种政治上极具象征的大城,即便是将军队开到旧都洛阳附近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的。可以说刘裕占领长安是他此生最为巅峰的时刻,也是南朝军事上对北朝最具战略优势的

  • 一个因整容变得美丽才成为南梁萧衍的妃子,整容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萧衍

    一个因整容变得美丽才成为南梁萧衍的妃子,整容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跟着韩剧的盛行,大大加重了世界各国女性对漂亮的寻求,据统计,每年各国参与整容的比率越来越高,有时是百分之八十的份额。自古以来就有人说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殊不知,王源之,即是一个由于整容后变得漂亮才变成南梁萧衍的妃子,后又荣升为

  • 梁武帝萧衍的贵嫔,生下来便带“紫气”,诞下太子却做不了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萧衍

    丁令光(484—526年),萧衍谯国(今安徽亳州)人。父亲丁道迁官至兖州刺史、宣城太守,世代居住襄阳。传说丁令光出生之时,有神光照室,紫气弥漫。而且丁氏年少时勤于劳作,夏日常与邻女月下纺织,诸女都被蚊虫叮咬,但丁氏毫无所觉,诸女视她为奇人。她的左臂上曾有颗红痣,治疗多日未见退去,当她嫁给萧衍后,这红

  • 郢城齐军是被萧衍军击败的吗?其实不是的,齐军失败完全是因为他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萧衍

    南北朝时期战争频发,朝代更迭不断;光南朝就先后出现了四个帝王;其中前两个同宗同族,都是汉朝萧何的后代;在南朝梁替代南朝齐的过程中,两军在郢城有一场战斗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战斗的结果是梁军大胜,从而为南朝梁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历史上都说梁军大胜的原因是大军实力雄厚、人心所向,加上指挥者战法得当;后来史

  • 南朝的齐、梁本是同宗,为何萧衍还要改国号为梁?原来里面有辛密

    历史人物编辑:咔咔奇摩标签:萧衍

    南齐的建立者是萧道成,我对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不敢说精通,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了解的,对于这个问题的很多细节我在我的大话南北朝的专栏里也有提到过,大家都很疑惑为啥南北朝时期南朝的齐和后来的梁都属于“萧家”的天下,可是为啥到后来萧衍上台后,不用“齐”为国号而用“梁”为国号?大家好,我是搜史君,读了这么多历

  • 奇葩皇帝萧衍:为了长寿40年不碰女人,活到86岁却沦为千古笑柄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萧衍

    在中国古代5000多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之中,一共出现了494位皇帝,而在这些帝王之中,活到了八旬以上的却仅仅只有元世祖忽必烈、宋高宗赵构、唐朝女皇武则天、梁武帝萧衍、大清乾隆皇帝以及南越武帝赵佗6位皇帝而已。而在这6位高寿的帝王之中,唯有梁武帝萧衍最为奇葩古怪。梁武帝萧衍是靠篡位才当上皇帝的,他登基称

  • 南朝梁武帝萧衍的故事,史上最崇尚佛法的皇帝,三次舍身佛寺出家

    历史人物编辑:杯中探史标签:萧衍

    南朝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小名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据说是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萧衍生于南朝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据史书记载,他生于秣陵县同夏里三桥宅,他生而奇异,两胯骈骨,顶上隆起,有纹在右手曰武。萧衍聪颖而早熟,6岁时,母亲张尚柔死,他三日三夜,水浆不入口,哭泣哀痛,较成人有过之,内外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