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气吞万里如虎-大器晚成的刘裕

气吞万里如虎-大器晚成的刘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极简世界史 访问量:1717 更新时间:2024/1/20 12:55:20

刘裕是谁?相信不熟悉中国历史的国人都不一定知道。但此人的的确确是一代雄主,辛弃疾曾有诗云:“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说的就是他。刘裕在东晋末年,以平民之身从军,平定叛乱,剪灭群雄,最终建立了刘宋王朝,是为南北朝时期南朝疆域最大的政权。只可惜天不假年,如果刘裕能够多活几年,收复北方失地应该不是梦。

刘裕说起来也算是名人之后,他是汉高祖刘邦之弟刘交的二十二世孙。虽然祖上也曾经阔过,可到了刘裕这一辈,实实在在成了破落户。他的父亲刘翘是一个小官,做过郡功曹,家境很是不好。刘裕的母亲在生刘裕时去世,刘翘无力抚养刘裕,就将刘裕托付给了自己的小姨子。

刘裕打小被姨妈抚养长大,姨妈家也不富裕,因此刘裕长大后就是个穷小子。因为穷,他没上过学也没有文化,为了混口饭吃他只能干点砍柴、种地、打渔和卖草鞋的营生,也就很是不为乡人所看得起。穷就罢了,刘裕还有赌博的恶习,曾经因为还不起赌债被人吊起来打。这时一个叫王谧的人解了他的围,不仅替他还了巨额的赌债让债主放了他,还非常欣赏刘裕,告诉刘裕:“卿当为一代英雄。”这个王谧没有看走眼,最终他们父子也受到了刘裕的厚待。

其实刘裕虽然穷,但并非不成器。他不辞劳苦的劳作,也算是个有上进心的人,只不过是对于发达不得其法而已。他对于家人非常爱护,对于继母也很孝顺。他参与赌博,其实也是为了改善家人的生活。特别是刘裕非常疼爱自己的女儿,一直想要给她一个富足的生活。种田富不了,赌博也不行,最终刘裕为了妻儿,踏上了从军之路。

晋安帝隆安三年,公元399年,江东豪强孙恩起事,东晋王朝征集军队进行镇压,刘裕这个时候迎来了人生的转折,当上了刘牢之的参军,成为了一个七品的小官。刘裕生于公元363年,此时的他已经是36岁高龄。要知道古人的寿命都不长,在过去36岁基本上都可以当上祖父了。刘裕可谓是老当益壮,为了家人的未来拼了。

大器晚成的刘裕一出手就不同凡响。刘牢之受命平定孙恩之乱,命令刘裕领着几十人去侦察,不巧遇上了几千人的乱军。刘裕一点也不怂,挥舞着大刀领着这几十号人就杀上去了。叛军们大都是种地的出身,怎么想也没见过这种不要命的主儿,再加上时间一长,刘牢之的援军也跟上来了,所以就被打散了。这一下刘裕就出了名,也正是利用孙恩造反的契机,刘裕得以大展雄才,在短短三年的时间里,刘裕就由一名卑微的底层头目,青云直上,被朝廷封为建武将军、下邳太守。

事情到此,刘裕已经是一个中层官员了,比他的父亲要强出不少,但这还没有完,这只是刘裕开挂人生的开始。孙恩叛乱平定后,东晋王朝内部又出了大乱子,荆州集团的桓玄发动了叛乱,他拿下了晋朝的首都建康,建立了桓楚政权。公元404年,弃官归家的刘裕联系了一批志同道合的的伙伴起事,讨伐桓玄。虽然此时的桓玄拥有几十万大军,但在兵力单薄的刘裕面前好像毫无抵抗力,连连失败,结果三个月不到,桓玄就被杀死,影响东晋王朝几十年的桓氏集团被消灭。

因歼灭桓楚政权有功,刘裕声威大震,被朝廷下诏出任使持节、都督扬州、徐州、兖州、豫州、青州、冀州、幽州、并州八州诸军事、镇军将军,徐州刺史,成为东晋首屈一指的权臣。此后,刘裕权倾朝野,也开始了自己的专权生涯。在随后的时间里,他一边逐步消灭了和他一起反对桓楚的首义功臣,一边镇压孙恩妹夫卢循的起义,同时还于公元409年北上灭掉了慕容氏的南燕政权。

公元416年,刘裕出兵讨伐后秦,途中击败新兴的北魏,十万魏军几乎全军覆没。417年八月二十四日,晋军攻入长安,后秦灭亡。因刘裕在晋朝末期收复北方的青、兖、司三州,大致拥有黄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成为东晋南朝时期疆域最大,实力最强,经济最发达,文化最繁荣的一个王朝。自潼关以东、黄河以南直至青州已为南朝版图,江淮流域得到保障,这是祖逖、桓温谢安经营百年所未能达到的。

未及刘裕经营收复的失地,其心腹留守后方的刘穆之突然病逝。纵是刘裕再有收复所有失地的雄心壮志,也不得不回头去安定后方。于是回到建康的刘裕也就顺理成章地接受了东晋皇帝的禅位,建立了刘宋王朝。公元422年,59岁的刘裕,在当了皇帝不到三年后病逝,就在死前的数月里,他还在准备讨伐北方的劲敌北魏。如果刘裕能够多活几年,以他过人的军事天才,南北朝分裂的历史说不定就会改变。但历史没有假设,雄才大略的刘裕终究没有时间完成统一中国。

刘裕以平民的身份,在那个门第观念根深蒂固的年代,剪灭群雄、扫荡六合,几乎以一己之力差点完成了对于北方游牧民族政权的团灭,取得了南朝对于北朝最为辉煌的战果。回顾他的一生,大致可以三个词来形容:白手起家、大器晚成、有志者事竟成。他的起点非常之低,年近不惑依然寂寞无闻。但他的人生是励志的,给人留下的是“气吞万里如虎”的恢弘气势。“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刘裕小名)曾住”,从平淡乏味到精彩纷呈,再到星光湮灭,世间再无刘寄奴,只留下那段传奇让后人感慨。

标签: 刘裕

更多文章

  • 两朝风云刘裕攻陷长安后得而复失,刘义真是其中罪魁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驿站哦标签:刘裕

    刘裕率领大军攻占关中长安,平灭后秦,是东晋建立以来北伐最大的成果。在刘裕之前东晋朝廷的掌权者有过屡次北伐的经历,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他们不要说占领长安这种政治上极具象征的大城,即便是将军队开到旧都洛阳附近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的。可以说刘裕占领长安是他此生最为巅峰的时刻,也是南朝军事上对北朝最具战略优势的

  • 一个因整容变得美丽才成为南梁萧衍的妃子,整容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萧衍

    一个因整容变得美丽才成为南梁萧衍的妃子,整容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跟着韩剧的盛行,大大加重了世界各国女性对漂亮的寻求,据统计,每年各国参与整容的比率越来越高,有时是百分之八十的份额。自古以来就有人说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殊不知,王源之,即是一个由于整容后变得漂亮才变成南梁萧衍的妃子,后又荣升为

  • 梁武帝萧衍的贵嫔,生下来便带“紫气”,诞下太子却做不了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萧衍

    丁令光(484—526年),萧衍谯国(今安徽亳州)人。父亲丁道迁官至兖州刺史、宣城太守,世代居住襄阳。传说丁令光出生之时,有神光照室,紫气弥漫。而且丁氏年少时勤于劳作,夏日常与邻女月下纺织,诸女都被蚊虫叮咬,但丁氏毫无所觉,诸女视她为奇人。她的左臂上曾有颗红痣,治疗多日未见退去,当她嫁给萧衍后,这红

  • 郢城齐军是被萧衍军击败的吗?其实不是的,齐军失败完全是因为他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萧衍

    南北朝时期战争频发,朝代更迭不断;光南朝就先后出现了四个帝王;其中前两个同宗同族,都是汉朝萧何的后代;在南朝梁替代南朝齐的过程中,两军在郢城有一场战斗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战斗的结果是梁军大胜,从而为南朝梁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历史上都说梁军大胜的原因是大军实力雄厚、人心所向,加上指挥者战法得当;后来史

  • 南朝的齐、梁本是同宗,为何萧衍还要改国号为梁?原来里面有辛密

    历史人物编辑:咔咔奇摩标签:萧衍

    南齐的建立者是萧道成,我对魏晋南北朝的历史不敢说精通,但是多多少少还是有些了解的,对于这个问题的很多细节我在我的大话南北朝的专栏里也有提到过,大家都很疑惑为啥南北朝时期南朝的齐和后来的梁都属于“萧家”的天下,可是为啥到后来萧衍上台后,不用“齐”为国号而用“梁”为国号?大家好,我是搜史君,读了这么多历

  • 奇葩皇帝萧衍:为了长寿40年不碰女人,活到86岁却沦为千古笑柄

    历史人物编辑:刘玉奎标签:萧衍

    在中国古代5000多年漫长的历史岁月之中,一共出现了494位皇帝,而在这些帝王之中,活到了八旬以上的却仅仅只有元世祖忽必烈、宋高宗赵构、唐朝女皇武则天、梁武帝萧衍、大清乾隆皇帝以及南越武帝赵佗6位皇帝而已。而在这6位高寿的帝王之中,唯有梁武帝萧衍最为奇葩古怪。梁武帝萧衍是靠篡位才当上皇帝的,他登基称

  • 南朝梁武帝萧衍的故事,史上最崇尚佛法的皇帝,三次舍身佛寺出家

    历史人物编辑:杯中探史标签:萧衍

    南朝梁武帝萧衍,字叔达,小名练儿,南兰陵中都里人,据说是汉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萧衍生于南朝宋大明八年(公元464年),据史书记载,他生于秣陵县同夏里三桥宅,他生而奇异,两胯骈骨,顶上隆起,有纹在右手曰武。萧衍聪颖而早熟,6岁时,母亲张尚柔死,他三日三夜,水浆不入口,哭泣哀痛,较成人有过之,内外亲友

  • 南梁武帝萧衍,做过文艺青年,四入寺庙为僧,晚年却活活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汤娜标签:萧衍

    如果说中国历史最浪漫的一个时期,莫过于魏晋。如果说中国历史最残忍的一个时期,也必是魏晋。这段被人们传说的神乎其神的历史,如果仔细分析的话,其实也只不过是梦幻一场,多少的恩恩怨怨,一夕之间,也竟然都已经成了历史,那些耳熟能详的人物,也仅仅是成了我们茶余饭后讨论的话题。在魏晋南北朝那样动荡的时代里,很少

  • 南朝梁武帝萧衍,花了五亿钱就为出家,最后却沦入饿鬼道

    历史人物编辑:杉石石标签:萧衍

    说起南朝梁武帝萧衍(464-549),也算史上赫赫有名人物,有名原因有几个!首先:寿命够长,活了86岁的萧衍算得上是历史上少有的长寿皇帝,这和他在位四十年几乎不近女色有很大关系。其次:多才多艺,萧衍可谓皇帝中翘楚,文学成就惊人,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甚至在下棋之余还培养了绝世名将陈庆之,(忘年棋友)有机

  • 陈庆之北伐的功亏一篑,白袍军的全军覆没,幕后黑手都是皇帝萧衍

    历史人物编辑:潇湘历史坊标签:萧衍

    两晋南北朝人物志-(七十九)萧衍(中)之前的两讲里,我们分别提到了陈庆之和萧衍,介绍了他们的发迹史;还提到了一部电视剧,那就是以大梁为背景的《琅琊榜》。实际上,仔细想想,这三者之间还是有不少共通之处的。比如陈庆之的部队叫白袍军,林殊的军队则叫赤焰军;又比如陈庆之的白袍军因为补给线没到,全军覆没,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