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 一代英雄刘裕的历史评价

“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 一代英雄刘裕的历史评价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月照一天雪 访问量:3611 更新时间:2024/1/18 22:55:12

看历朝历代皇帝,无论秦始皇、汉高帝,还是唐太宗、明太祖,未有一人出身行伍之中,以一刀一枪博取功名,心断机谋,身临战阵,临敌决胜,一生戎马倥偬,剿孙恩、讨桓玄、平南燕、破卢循、并谯蜀、伐后秦,平贼讨逆,诛内清外,威行万里之外,至于水到渠成,移鼎开基,自是当仁不让。

刘裕(363年——422年),字德舆,小名寄奴,江苏徐州人,汉高帝弟楚元王之后裔。

“风骨奇特,雄杰有大志”,以布衣匹夫,投身行伍之中,初为冠军将军孙无终司马,后为前将军刘牢之参军,奉命围剿孙恩,为将号令严明,常披坚执锐,身先士卒,亲冒矢石,每战辄摧锋陷阵,转战三吴、所向克捷,泛海穷追,逼得孙恩奔败无暇,走投无路,畏惧被生擒活捉,投海而死。

及桓玄盗国篡位,刘裕众无一旅,不阶寸土之资,首倡大义,攘袂而起,纠合同志,仗顺讨逆,义声四合,桓楚土崩瓦解,旬月之间,袅夷元凶,再造晋室,勤王靖难之功,朝野推崇。

即而治兵誓众,经营四方,扬旗东征,临敌决胜,广固横溃,南燕亡国;

卷甲南趋,运筹奋武,风卷残云,卢循殄灭;

偏师西上,遥制将帅,指授机宜,谯纵授首;

锐卒北驱,摧锋直指,前无强阵,姚泓面缚。

可谓征伐四克,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震惊夷狄之心,发舒华夏之气,南朝之盛,绝无仅有,以斯为最。

刘裕翦暴伐叛之劳,夷边荡险之力,安内攘外,威震天下。“起匹夫而并六合,克国得隽,寄迹多于魏武(曹操);功施天下,盛德厚于晋宣(司马懿)。”为人清简寡欲,严整有法度,“观其豁达宏远,则汉高(刘邦)之风,制胜胸襟,则光武(刘秀)之匹。”

可惜年暮志衰,关中“得之艰难,失之孔易”,百世之功,毁于一旦。

无齐桓、晋文尊王攘夷之志,怀魏武、晋宣巧取豪夺之陋。

“祸徒及于二朝,福未盈于三载,八叶传其世嗣,六君不以寿终。”

然自古至今,历朝历代得国之正,唯汉高祖刘邦、宋武帝刘裕、明太祖朱元璋三人而己。

刘裕一生武功彪炳,放眼古今,足以笑傲山河。

参考资料《宋书》《南史》

图片来自网络!

标签: 刘裕

更多文章

  • “六位帝皇亡”——东晋府兵刘裕的铁血崛起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刘裕

    放在东晋建国之初,那些彼此忌惮、制约的世家大族们可能谁都想不到,他们心心念念、甚至不惜以司马皇室作为缓冲的中央政权最终竟然没有花落这些自诩血统高贵、巍冠博带的士人之列,而是飘然地落到他们所鄙夷的京口士卒之手。公元402年,就在刚刚统帅北府兵平定孙恩之乱、凭借军功在东晋政坛上崭露头角时,雄才大略的刘寄

  • 刘裕篡晋后,为何大肆屠戮司马家族?真有先见之明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刘裕

    经过“三马”的努力,司马家族终于在司马炎时期彻底撕掉了伪装,堂而皇之地篡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金朝。不过,司马炎对亡国曹桓之王并不介意。他被封为陈流王,吃了千家万户。在封地里,曹桓的待遇和皇帝一样。等待。这是模仿开国皇帝曹魏对汉朝西安皇帝刘勰的处理。俗话说风水轮流转,晋国不是永恒之国。公元420年,刘

  • 刘宋立国,刘裕寒门出身,终成帝业,也开启屠害前朝帝君的恶习

    历史人物编辑:妍妍旅行记标签:刘裕

    刘裕得知青泥惨败的消息,又不知刘义真的死活,爱子心切,下令整顿军队,准备再次北伐。侍中谢晦等大臣苦苦相劝,刘裕就是不听。不久,段宏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刘义真。刘裕登上悬崖峭壁的石头城,遥望西北,慨然泪下。一万多名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将士,抛骨西北群山之中,长安得而复失,北伐大业化为泡影,此恨难消。强行

  • 刘裕是如何依靠平定东晋五斗米邪教发迹的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刘裕

    应该说,刘裕发家就是平定东晋“五斗米”邪教。这个邪教给东晋安定造成了极大经济破坏,而且多次聚众谋反,刘裕先后镇压孙恩,卢循两次造反。可谓对此立功至伟。在当时,东晋的一些豪门贵族信奉张角传下来的五斗米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为邪教。虽经朝廷数次镇压都没有彻底铲除。 东晋安帝公元399年底,五斗米教

  • 寒门出身的刘裕为何能够结束东晋的门阀政治?

    历史人物编辑:任鑫伟标签:刘裕

    公元383年,北方前秦举国南征东晋,号称要用八十万大军“邀请”东晋皇帝到长安作客。而且,大房子都给修好了。这就是南北矛盾彻底激化。但前秦太菜。不仅没能请动东晋皇帝,而且还被打出防守反击。甚至,被打到举国崩溃,自己寿终正寝。于是,刚刚激化的南北矛盾,瞬间就被取消。北方重新分裂成好几块,然后自相残杀。而

  • 刘裕励精图治、节俭治国,儿子却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刘裕

    都说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两个平民出身的皇帝,一个刘邦,一个朱元璋。其实还应该有一个就是刘裕,只不过刘裕没有统一华夏而已。所以才没有提他。刘裕和朱元璋十分相像。都是社会最底层出身,他们残忍,宽厚,恶毒,仁慈。各种难以融合的性格在他们的身上完全体现出来。公元416年,东晋朝廷被迫加封刘裕为(实际上是刘裕自己

  • “气吞万里如虎”——说说南朝宋武帝刘裕波澜壮阔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刘裕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诗人辛弃疾在诗句里描绘出刘裕气吞胡虏的震撼场面,就跟猛虎下山一样波澜壮阔,足以吞并万里征程范围内的敌寇。刘裕是南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平定了叛乱,改善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百姓的生活,他的政治格局和执政手段被后世称颂。刘裕也被称为了南北朝时

  • 刘裕称帝有汉室血统,国号为什么不是汉而是宋?

    历史人物编辑:小泽爱美食标签:刘裕

    刘裕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他自登录建康后开始掌握政权,并逐渐打败了其他的割据势力,最终称帝建立了宋朝。尽管刘裕有汉室血统,但为什么他的国号并不是汉,而是宋呢?中国北魏统治时期,南北朝的南朝势力被北方民族统一,北方势力开始对南方进行扩张和侵略。刘裕在此时挺身而出,领导了起义军并

  • 广固之战:刘裕以步兵战胜骑兵,灭亡“南燕”

    历史人物编辑:子园谈古今标签:刘裕

    410年,刘裕俘虏慕容超,将其斩首示众,“南燕”灭亡。广固之战,刘裕长驱直入,以步兵击败骑兵,斩杀“南燕”十几位将领,战役指挥艺术高超。刘裕,小名寄奴,雄才大略的帝王。孙恩之乱时,刘裕在刘牢之麾下效力,一人追着上千人打,名声大噪,成为“北府兵”将领的一颗新星。404年,刘裕率2千人起兵,击败了桓玄数

  • 刘裕代晋之后,是怎么对待司马氏皇族的?

    历史人物编辑:米君观察局标签:刘裕

    自然是杀戮或者打压。早在刘裕掌权时期,就发生过宗室司马休之等人的叛逃,这一举动,自有其权力被削除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为自身命运的担忧。待到宗室反抗力量被扫清之后,刘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权在握。这便是打压。在刘裕称帝前,他已累积起了自己的资本,如平桓玄、卢循、刘毅之乱,灭南燕、谯蜀、后秦,降服仇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