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寒门出身的刘裕为何能够结束东晋的门阀政治?

寒门出身的刘裕为何能够结束东晋的门阀政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任鑫伟 访问量:2142 更新时间:2023/12/17 1:05:56

公元383年,北方前秦举国南征东晋,号称要用八十万大军“邀请”东晋皇帝到长安作客。而且,大房子都给修好了。

这就是南北矛盾彻底激化。

但前秦太菜。不仅没能请动东晋皇帝,而且还被打出防守反击。甚至,被打到举国崩溃,自己寿终正寝。

于是,刚刚激化的南北矛盾,瞬间就被取消。北方重新分裂成好几块,然后自相残杀。而南方的东晋呢?

外患没了,那就死命搞内乱。

当轴的谢家豪族,没啥野心。但政治这东西,有时候还是需要一些野心的。有野心未必搞乱政治,但没野心真能搞乱政治。

高光之后,谢家自动退出。简单说就是不用皇帝挤兑,也不用其他豪族眼红,我们老谢家撂挑子不干了。

没人当轴,所以豪族就算群龙无首。豪族群龙无首,所以皇室这头恶龙就要觉醒。当摆设当了几十年,这时候抓住机会、当个真皇帝,难道不行吗?

豪族说不行。你们司马家啥智商、啥情商、啥政商,别人不知道,自己还不知道吗?然后,东晋的形势就成了:恶龙要觉醒、豪族斗恶龙、

于是,皇室与门阀的矛盾彻底激化,荆州与扬州的矛盾彻底激化,从政治斗争直接搞到军事战争。

之前也不是没有激化过。

王敦专权,实际就是荆州的琅琊王氏要搞死扬州的司马皇室。但豪族们不同意。于是,王敦也就搞了一次清君侧。

桓温弄权,实际就是荆州的谯国桓氏要搞死扬州的司马皇室。但豪族们不同意。于是,桓温也就折腾着换个皇帝。

但是,这一次不同。

荆州的桓家二代直接逼着司马家搞了禅让,然后自己当了皇帝。这就是改朝换代,算是直接把扬州干废、把皇室搞死。

这一次,为啥不同?

两个原因:

一是南北对峙的大前提没有了。所以,东晋搞内乱就可以往死里搞,根本不用担心北方趁虚而入。

二是豪族的政治水准跌破下限。所以,政治斗争也就“小人无忌惮”,为了能赢,大家谁也不会顾及后果。

王敦造反为啥失败?

因为晋元帝眼见斗不过,索性不斗了。你们豪族自己说了算,让我当皇帝,那我就当;不让我当皇帝,那我就不当。实在不行,我去死还不行,然后直接气死了。而豪族们一看,司马皇室都这态度了,那还闹啥?最后,豪族们一努力,就平定了王敦之乱。王敦跟晋元帝的下场一样,也被气死了。

桓温篡位为啥失败?

桓温是一个加强版的王敦。论权势,捏着荆州、把持扬州,司马皇帝和其他豪族捆在一起,都不是桓温对手;论功绩,三次北伐,两胜一负,拿下四川、打下洛阳,还去了趟关中;论手腕,打赢淝水之战的谢安,只能卑微着给桓温当小弟。所以,桓温真能篡位。但篡位之后的统治成本会非常之高。这一点,桓温知道,豪族们也知道。大家都是明白人,大家也都要脸面,所以桓温虽能篡位却没篡位。

但是,此一时彼一时。

北方威胁解除,东晋也不想北伐,然后南北矛盾直接被取消掉。西边荆州的桓玄,从来就不是一个顾及后果的人。西边扬州的司马道子,秉持了司马家族的一贯风格,要多愚蠢有多愚蠢。

然后,就是小人无忌惮,大家统统不择手段。荆州桓玄是青出于蓝地不择手段,天下没人比我更狠。扬州皇室是一如既往地蠢不可及,天下没人比我更蠢。

然后,就是豪族没了当轴、国家没了皇帝。

说了这么多,跟刘裕有啥关系?

关系就是刘裕崛起的背景:豪族自相残杀,杀到最后剩下一个不得人心的桓玄;皇室愚蠢作妖,作到最后直接死无葬身之地。

这个背景最重要。

刘裕刘寄奴的确厉害。论打仗,他应该算南朝第一。桓温在他面前都得甘拜下风。但能力强,就能打破门阀垄断吗?

东晋初年的陶侃也不差,而且比刘裕更像励志典型。

在门阀壁垒的缝隙中,陶侃硬是从底层做起,一步步干到东晋的大将军,甚至还被赐予赞拜不名、剑履上殿的殊荣。

但是,陶谦是一边受气一边拉磨,甚至被欺负到广州搬砖。最后,不得不功成身退,主动归隐。

不归隐行吗?在门阀政治的东晋,陶侃这个寒门如果不知道见好就收,那要么大祸临头,要么祸及子孙。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个好出身,陶侃只能脏活累活自己干、功劳赏赐别人拿。即便自己拿了,那也得赶紧吐出来。

所以,刘裕能力再强,也无法颠覆门阀政治。

那刘裕为啥成功了?

经过桓玄这么一折腾,东晋的门阀政治自己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最高合法性,也就是司马皇室,没了;最强政治力量,也就是豪族们,废了。

到这时候,其实还不行。

因为寒门根本不敢反抗。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寒门,甚至二等豪族敢闹事,那结果就是死。刘裕和北府军只能给豪族当刀子用。

但是,桓玄篡位成功后,竟然变得比司马家族还蠢。

他信不过豪族。从他老爹桓温开始,老桓家跟其他豪族的关系就不好。但他也信不过北府兵,然后就要把北府兵这把刀子扔火里重炼。

既然你要炼我,那我就没法给你当刀子用了。然后,北府兵就被逼着长了脑子,把桓玄给宰了。

等宰了桓玄之后,刘裕和北府兵放眼一看:偌大天下,已经没人能用得动自己这把刀子了。

然后,门阀政治的东晋也就变成了军人主政的南朝。

标签: 刘裕

更多文章

  • 刘裕励精图治、节俭治国,儿子却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刘裕

    都说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两个平民出身的皇帝,一个刘邦,一个朱元璋。其实还应该有一个就是刘裕,只不过刘裕没有统一华夏而已。所以才没有提他。刘裕和朱元璋十分相像。都是社会最底层出身,他们残忍,宽厚,恶毒,仁慈。各种难以融合的性格在他们的身上完全体现出来。公元416年,东晋朝廷被迫加封刘裕为(实际上是刘裕自己

  • “气吞万里如虎”——说说南朝宋武帝刘裕波澜壮阔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千里烟伯标签:刘裕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诗人辛弃疾在诗句里描绘出刘裕气吞胡虏的震撼场面,就跟猛虎下山一样波澜壮阔,足以吞并万里征程范围内的敌寇。刘裕是南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平定了叛乱,改善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百姓的生活,他的政治格局和执政手段被后世称颂。刘裕也被称为了南北朝时

  • 刘裕称帝有汉室血统,国号为什么不是汉而是宋?

    历史人物编辑:小泽爱美食标签:刘裕

    刘裕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他自登录建康后开始掌握政权,并逐渐打败了其他的割据势力,最终称帝建立了宋朝。尽管刘裕有汉室血统,但为什么他的国号并不是汉,而是宋呢?中国北魏统治时期,南北朝的南朝势力被北方民族统一,北方势力开始对南方进行扩张和侵略。刘裕在此时挺身而出,领导了起义军并

  • 广固之战:刘裕以步兵战胜骑兵,灭亡“南燕”

    历史人物编辑:子园谈古今标签:刘裕

    410年,刘裕俘虏慕容超,将其斩首示众,“南燕”灭亡。广固之战,刘裕长驱直入,以步兵击败骑兵,斩杀“南燕”十几位将领,战役指挥艺术高超。刘裕,小名寄奴,雄才大略的帝王。孙恩之乱时,刘裕在刘牢之麾下效力,一人追着上千人打,名声大噪,成为“北府兵”将领的一颗新星。404年,刘裕率2千人起兵,击败了桓玄数

  • 刘裕代晋之后,是怎么对待司马氏皇族的?

    历史人物编辑:米君观察局标签:刘裕

    自然是杀戮或者打压。早在刘裕掌权时期,就发生过宗室司马休之等人的叛逃,这一举动,自有其权力被削除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为自身命运的担忧。待到宗室反抗力量被扫清之后,刘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权在握。这便是打压。在刘裕称帝前,他已累积起了自己的资本,如平桓玄、卢循、刘毅之乱,灭南燕、谯蜀、后秦,降服仇池国

  • 刘裕成功复仇,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刘裕

    气吞万里如虎,说的就是刘裕。刘裕,历史上杰出的改革家、军事家了,一个有着雄才伟略的人物,刘宋朝的开国皇上。但是,就这么一个杀了六个皇帝的狠角色,就是没有统一天下。刘裕是刘邦的弟弟刘交的第22世孙,从根上来讲,算是皇室之后。不过因为隔得太远了,八竿子打不着,所以与当时的汉室正统已经十分疏远。在东晋末年

  • 刘义真的自诉:看刘裕北伐的辉煌成果是如何丢失的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刘裕

    我叫刘义真,是南朝宋国开国皇帝刘裕的次子,我在史书上留名,一个是我爹带着我北伐后秦,后来留我镇守长安时,我没守住,还害得东晋将士很多人无辜丧命,害得我爹的北伐大业取得的成果很大一部分被那个匈奴人赫连勃勃抢去了,一个就是我的结局的有点冤。史书上对我的评价很低,我也无从反驳,就连我后来被徐羡之、傅亮、谢

  • 南朝宋武帝刘裕为何要将司马懿后代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武成历史标签:刘裕

    刘裕,小名寄奴,是魏晋南北朝时,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即赫赫有名的南朝宋武帝。刘裕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的第二十一世孙,也算是正宗的汉室宗亲了。而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曹魏的江山,建立了继东汉之后,另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西晋。单从王朝取代上来看,刘裕跟司马懿的后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亡国仇恨。毕竟司马

  • 刘裕为什么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刘裕

    南北朝开始的时候,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杀掉了司马皇族的成员,并且将司马皇族灭了族。在此前一般对于前朝的皇帝基本上都处于善待的措施,而刘裕开了这个坏头,以后前朝的皇帝基本上都会莫名其妙地死于非命。因为刘裕是寒门出身,这一点决定了,他很难得到广大士族的支持。在两晋南北朝时代,士族拥有非常强大的实力。如果无

  • 从刘禅到刘裕,汉江山历经百年回归刘姓,只可惜此刘姓非彼刘啊

    历史人物编辑:岩岩说史V标签:刘裕

    有句话说得好,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有到最后才知道谁才是赢家。蜀国的最后一个皇帝刘婵,虽然此人无能又昏庸,不过有一点不可否认,刘婵名义上其实是汉朝最后一个皇帝,当然这和刘备的身份有很大关系,刘备的身世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口号。毕竟是姓刘的后代,毕竟是大汉的江山,经历三国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