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气吞万里如虎”——说说南朝宋武帝刘裕波澜壮阔的一生

“气吞万里如虎”——说说南朝宋武帝刘裕波澜壮阔的一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千里烟伯 访问量:2959 更新时间:2024/1/7 10:58:37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诗人辛弃疾在诗句里描绘出刘裕气吞胡虏的震撼场面,就跟猛虎下山一样波澜壮阔,足以吞并万里征程范围内的敌寇。

刘裕是南朝的开国皇帝,在位期间,通过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政策,平定了叛乱,改善了当时的社会状况和百姓的生活,他的政治格局和执政手段被后世称颂。

刘裕也被称为了南北朝时期最强的君主,很多人如果刘裕不是突然病死,历史一定改写,不会有后来的南北朝的混乱局势,也不会有隋朝的杨坚什么事。

一、刘裕的出身

刘裕的身世在历史上有一定的争议,有的说他是原本出生于士族阶层,有的说他出身贫寒,白手起家,正所谓英雄莫问出处,就像历史上的刘邦与朱元璋,凭借自己的努力,从最底层拼到了权力的最顶端。

说刘裕是士族阶层,认为他身上流淌着“刘氏皇族”的血,主要是因为东晋末年发生的五胡乱华,让中原大地陷入被胡人践踏和蹂躏,导致了大汉王朝的分崩离析。哪怕是皇家后人,也不例外,命运是和整个中原大地紧密相连的。

刘裕出生的时候家里非常苦,结果屋漏偏逢连夜雨,刘裕的母亲在生他的时候难产死了,刘裕的父亲刘翘因为没钱雇乳母,一度有了将刘裕丢弃的念头。

后来是刘怀敬的母亲,因为不忍心看刘裕饿死,收养了他。长大后的刘裕为了生活,砍柴、打渔、种地,日子非常艰苦,乡亲们也没给过他好脸色看。

不过生活的艰苦不影响刘裕伟岸的身材和非凡的气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贫寒的出生对刘裕来说,是修行,也是历练。

刘裕决定改变自己的命运,他选择了投军,很快凭借他的骁勇善战和用兵如神,成为了将军孙无终的司马,后来转入刘牢之的麾下,成为了一名参军,开始了他所向披靡的政治生涯。

刘裕兢兢业业,拼死奋战,成功地守住了东晋,在一定程度上给对中原大地磨刀霍霍的游牧民族沉重的打击,一直到有一天,刘裕幡然醒悟,想从一个打工人成为一个创业者。

面对风雨飘摇的东晋王朝,刘裕有了自谋出路的念头,开了一场更换朝代的大戏。公元418年开始,刘裕连废两任东晋的皇帝司马德宗司马德文,自立为王,建立了南朝宋。

刘裕逼迫皇帝让位,还上演了一出“被迫”称帝的现象。司马德文要禅位给刘裕,刘裕的反应是连忙上书表示推辞,朝臣也纷纷献计献策,有的还进献了祥瑞。

奈何国不可一日无君,在大臣的“逼迫”和无奈之下,刘裕只好硬着头皮勉为其难继位,这场大戏终于落下帷幕。

二、刘裕的丰功伟绩

1、优秀的政治家

历史上有名的“义煕大改革”就是刘裕登基后和他的谋士刘穆之推出的,针对当时的赋税和土地为主的改革,贫苦出身的刘裕从来没忘记曾经的苦难,他深刻知道土地对于百姓的重要。

刘裕重振了皇权,结束了从东汉时期开始的门阀政治,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经济上的发力发展很好地支持到了他在军事上大展拳脚,改革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为后面王朝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另外刘裕坚决打击地方豪绅对土地的占有,抑制土地兼并,强制将很多豪绅的土地分给农民,并开放山野给农民耕种,和自由的捕猎。百姓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有了质的改善。

跟政治上的成就相比,刘裕在军事上堪称卓越。

2.中国古代最杰出的军事家之一

军事上的成就是很多人对刘裕的第一印象,尤其是他的练兵和战术,每次稳中求胜,在利于劣势的情况下,也能有办法转危为安。

在那个动乱和战火纷飞的时代,刘裕创造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和神话,让胡人闻风丧胆,战场上从来都是骑兵追着步兵打,而刘裕麾下的水军步兵在所向披靡。

在在与胡人的对战中,刘裕没有硬碰硬,而是灵活应对,在技术上实现了创新。刘裕将水、车、骑、步四种类型的队伍和弓箭联合在一起共同作战,让曾经北魏的佼佼者们败下阵来,只留下一对对的白骨。

刘裕创造的这种兵法叫“却月阵”。

3.个人修为上的不忘初心

从一介布衣到一国之君,刘裕从来没忘记自己的出身和使命,当了皇帝后依旧保持节俭的生活作风,时刻三省,居住环境也没有富丽堂皇,开始过萎靡的生活,历史上的刘裕依旧朴素,下令地方禁止对朝廷的进贡。

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贫寒出生的刘裕在登上帝位后开始学习学习和练习书法,在北伐的过程中,他积极搜罗散落在民间的典籍,使得国家图书馆的藏书量从6千到4万。

刘裕也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保留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是一个有远见和有智谋的皇帝。

4、人格魅力上

刘裕的性格多面,但总体上他是宽容的君主,虽然在袒护旧部上表现出他性格上的狭隘,但面对胡藩和朱氏兄弟的延揽,看出了刘裕的宽容与接纳。

继位之后没有其他开国皇帝的跋扈与杀戮,保持低调谦逊的作风,在当时来说是朝堂的一股清流,也为国家的治理树立了榜样,被后世评为一代英雄。

三、历史上最为可惜的帝王

刘裕被称为历史上最可惜的君王,他是具体统一中原大地的势力的,可是最终他与一统大业失之交臂,主要是因为三点。

1.刘裕生不逢时

东晋是门阀势力最强的时期之一,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想要改变命运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偏偏刘裕就生活在这样的时代,哪怕是一路上披荆斩棘百战百胜,刘裕真正崭露头角已经是36岁的年龄了。

这样一个神人一直拼搏到45岁,才占到了权力的最中心,不得不让人感慨,如果刘裕出生在士族家庭,那他的作为一定是翻天覆地的,话说投胎也是门技术活,刘裕输在了起跑线上。

2.首席谋士刘穆之在关键时期死了

刘穆之是刘裕的首席谋士,是他帮助刘裕建立了行政制度和法律制度,刘穆之的法律制度执行性非常强,让整个军队的战斗力迅速提升,刘穆之因此得到了刘裕的信任。

在面对扬州问题上,刘穆之也是建议刘裕在格局上的定位,必当是胸怀天下,而不仅仅局限于带兵打仗,要得天下,必定拿下扬州。在刘穆之的影响下,刘裕开始学习文化和书法,学者如何治理天下。

因此有人说,谋士榜诸葛亮是第一,刘穆之是第二。在对待诸葛长民的问题上,刘穆之更是将运筹帷幄的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快速捕捉到了诸葛长民的野心,防患于未然。

刘裕和刘穆之之间的搭档非常默契,一个在外强攻天下,一个对内掌管后方,可是黄金搭档,公元417年,刘裕正打算继续北伐,结果刘穆之死了。

刘穆之死得非常蹊跷,历史上关于刘穆之死的原因也有很多的推测。刘穆之死了以后,给了强劲对手赫连勃勃机会,乘着长安城内没有主心骨非常混乱的机会,击败了刘裕帐下的名将。

一场大战后,刘裕队伍中变得人才凋零,包括有统帅之才的王镇恶也死在了这次战役中,赫连勃勃成了刘裕北伐路上最大的劲敌。

3、人才队伍出师未捷身先死

刘穆之和精锐部队死后,原本有着统一中原大地人才资源的刘裕,就这样被毁于一旦,顶替刘穆之的徐羡之没有独当一面的能力,不论事情大小都要向千里之外的刘裕汇报请示。

担心后防不稳的刘裕只能打道回府,奈何后来关中还落入胡夏之手,成了刘裕一生最大的遗憾,成了北伐路上最大的绊脚石,让原本巨大的成功化为乌有,最终还是未能统一中国。从此,刘裕再也没有一次北伐过。

雄才伟略的刘裕,最终没熬过死神的降临,公元422年,身体情况每况愈下,在预知到自己或许命不久矣,刘裕开始安排身后事,主要是要把江山社稷托付给靠谱的人,延续刘宋传奇。

他们分别是司空兼长侍徐羡之、中书监兼尚书令傅亮、中书令谢晦、和镇北将军檀道济,四人为顾命大臣,辅佐刘裕的长子刘义符

刘裕精心安排的顾问大臣们,在刘义符登基两年后,先被废后被杀,上演了一出顾命大臣灭掉少主的政治悲惨事件。

接着他们奉迎刘裕的三子刘义隆回京上位,不久徐羡之一伙被新帝一网打尽,结局让人唏嘘不已。

总结

寒门出生的刘裕,靠着自己的打拼一步步走向了人生的巅峰,总体来说,是一个忠于民族,有作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军事才能在那个时代也是独一无二的。

只是奈何波澜壮阔的一生,还是留下了些许遗憾,或许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刘裕没完成的事情,会有下一个继任者来实现。

标签: 刘裕

更多文章

  • 刘裕称帝有汉室血统,国号为什么不是汉而是宋?

    历史人物编辑:小泽爱美食标签:刘裕

    刘裕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将领。他自登录建康后开始掌握政权,并逐渐打败了其他的割据势力,最终称帝建立了宋朝。尽管刘裕有汉室血统,但为什么他的国号并不是汉,而是宋呢?中国北魏统治时期,南北朝的南朝势力被北方民族统一,北方势力开始对南方进行扩张和侵略。刘裕在此时挺身而出,领导了起义军并

  • 广固之战:刘裕以步兵战胜骑兵,灭亡“南燕”

    历史人物编辑:子园谈古今标签:刘裕

    410年,刘裕俘虏慕容超,将其斩首示众,“南燕”灭亡。广固之战,刘裕长驱直入,以步兵击败骑兵,斩杀“南燕”十几位将领,战役指挥艺术高超。刘裕,小名寄奴,雄才大略的帝王。孙恩之乱时,刘裕在刘牢之麾下效力,一人追着上千人打,名声大噪,成为“北府兵”将领的一颗新星。404年,刘裕率2千人起兵,击败了桓玄数

  • 刘裕代晋之后,是怎么对待司马氏皇族的?

    历史人物编辑:米君观察局标签:刘裕

    自然是杀戮或者打压。早在刘裕掌权时期,就发生过宗室司马休之等人的叛逃,这一举动,自有其权力被削除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为自身命运的担忧。待到宗室反抗力量被扫清之后,刘裕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大权在握。这便是打压。在刘裕称帝前,他已累积起了自己的资本,如平桓玄、卢循、刘毅之乱,灭南燕、谯蜀、后秦,降服仇池国

  • 刘裕成功复仇,出来混迟早要还的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刘裕

    气吞万里如虎,说的就是刘裕。刘裕,历史上杰出的改革家、军事家了,一个有着雄才伟略的人物,刘宋朝的开国皇上。但是,就这么一个杀了六个皇帝的狠角色,就是没有统一天下。刘裕是刘邦的弟弟刘交的第22世孙,从根上来讲,算是皇室之后。不过因为隔得太远了,八竿子打不着,所以与当时的汉室正统已经十分疏远。在东晋末年

  • 刘义真的自诉:看刘裕北伐的辉煌成果是如何丢失的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刘裕

    我叫刘义真,是南朝宋国开国皇帝刘裕的次子,我在史书上留名,一个是我爹带着我北伐后秦,后来留我镇守长安时,我没守住,还害得东晋将士很多人无辜丧命,害得我爹的北伐大业取得的成果很大一部分被那个匈奴人赫连勃勃抢去了,一个就是我的结局的有点冤。史书上对我的评价很低,我也无从反驳,就连我后来被徐羡之、傅亮、谢

  • 南朝宋武帝刘裕为何要将司马懿后代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武成历史标签:刘裕

    刘裕,小名寄奴,是魏晋南北朝时,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即赫赫有名的南朝宋武帝。刘裕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楚王刘交的第二十一世孙,也算是正宗的汉室宗亲了。而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篡夺了曹魏的江山,建立了继东汉之后,另一个大一统的王朝西晋。单从王朝取代上来看,刘裕跟司马懿的后人之间,并没有直接的亡国仇恨。毕竟司马

  • 刘裕为什么要将司马懿的后人灭族

    历史人物编辑:史料侦探社标签:刘裕

    南北朝开始的时候,刘宋的开国皇帝刘裕杀掉了司马皇族的成员,并且将司马皇族灭了族。在此前一般对于前朝的皇帝基本上都处于善待的措施,而刘裕开了这个坏头,以后前朝的皇帝基本上都会莫名其妙地死于非命。因为刘裕是寒门出身,这一点决定了,他很难得到广大士族的支持。在两晋南北朝时代,士族拥有非常强大的实力。如果无

  • 从刘禅到刘裕,汉江山历经百年回归刘姓,只可惜此刘姓非彼刘啊

    历史人物编辑:岩岩说史V标签:刘裕

    有句话说得好,风水轮流转,今天到我家,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只有到最后才知道谁才是赢家。蜀国的最后一个皇帝刘婵,虽然此人无能又昏庸,不过有一点不可否认,刘婵名义上其实是汉朝最后一个皇帝,当然这和刘备的身份有很大关系,刘备的身世很大程度上只是一个口号。毕竟是姓刘的后代,毕竟是大汉的江山,经历三国的风

  • 这样的刘裕,像极了朱元璋

    历史人物编辑:一有好搭配标签:刘裕

    刘裕,字德舆,小字寄奴,西汉楚元王刘交后裔。刘裕出身寒微,自幼家贫,后投军为北府军将领,先后平定孙恩、桓玄、卢循等割据势力的叛乱,灭掉南燕、后秦等国,逐步统一了南方地区。永初元年(公元420年),刘裕废黜晋帝,建立南朝宋,自称皇帝,史称宋武帝。在位期间,刘裕抑制豪强,强化中央集权,打击士族势力,重用

  • 一生战无不胜的刘裕,为何没有一统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吴林利说历史标签:刘裕

    南北朝是历史上一段大分裂时期,在这样的乱世中,人才辈出。刘裕就是其中之一,南北朝时期,刘裕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他从一位小人物,一步步走向了皇帝的位置。历史上的刘裕,评价也是非常高的。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在辛弃疾的笔下,成为了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