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人的本质就是复读机”。但在这种重复别人的话的背后,却没有人类近乎天生的竞争力。正是由于这种好胜心,董适曾效仿,燕国人到邯郸学步。也正是因为这种竞争精神,导致历代英雄榜上争奇斗艳。尤其是在人才辈出的李唐,关于谁是第一斗士的问题更是让后人争论了千年。不过到了上个世纪,这场争论终于因为墓碑的出土而平息了。
一、李唐第一猛将的“奋斗”
在你的印象中,谁能称得上是李唐手下的第一拳手?是隋唐故事中叱咤风云的李元霸,还是帅气飒爽的薛仁贵?是开国元老李积(即李世积),还是摇身一变成为门神的尉迟恭(即尉迟敬德)或秦琼(即秦叔宝)?也许你已经有了答案。但是这些猛将放在一起,你就不知道排在第一位了。
这种纠结不仅仅困扰着你。贞观十七年(643年),唐太宗李世民选拔二十四人,以表彰初唐功臣,将他们的画像献给灵烟阁。其中排名最高的武将是大名鼎鼎的鄂公尉迟恭。但李积、秦琼等人也在榜单上。三人虽先后位列灵烟阁二十四功臣,但李积被封为国姓,与秦琼和尉迟恭成为同门神。所以如果硬要比较的话,真的很难区分。
再晚一点,从贞观末年到唐高宗时期,薛仁贵是朝中最有权势的将领。虽然比起一代后的李积、尉迟恭等人,薛仁贵的战绩一点也不差。《停战良策》、《三箭定天山》、《勇克辽东》、《仁政大韩》、《爱民如香州城》、《脱帽打天下》仇人”……论人气,薛仁贵甚至打败了丽姬等。
可若是名气再大一点,活跃于隋唐各种故事的李元霸,又成了薛仁贵的对手。李元霸虽然是文人形象,但并不是像李积、薛仁贵那样真正的大将。但由于被塑造为李唐第一将军,李元霸成为隋唐故事中武将的重要象征。在某种程度上,他甚至是人们创造出来的新的李唐第一将军,因为他们无法决定李济、尉迟恭、薛仁贵等人谁更强。不过话又说回来,李元霸也不是真正的毕竟是历史人物。那么谁才是李唐当之无愧的第一号人物呢?
二、秦琼后人墓志的发现
但俗话说“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上世纪末,人们在山东发现了一座初唐墓葬,并在墓志中找到了墓志铭。
这篇名为《唐故常州义兴县令上柱国秦府君墓志铭并序》的墓志铭虽然并非出自任何知名墓葬,但却为我们回答上述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支持。这块墓志铭是秦怀道的,乍一看是个不知名的人物。但他的父亲却是大名鼎鼎的秦琼。秦怀道墓志中记载秦琼生平的百余字:“隋隆祥将军考叔宝,夺帝尧帝尉迟敬德,拜兵马总管朱国,授秦府右三,统率大军,罢左武卫将军,封益州七百户,改封胡国公,赠许乔思为三州刺史,并葬昭陵。勤劳于野赞,于军用谋。被封为毛图,死后,徽章是封城赠送的。”
而不仅仅是秦琼儿子的墓志铭讲述了秦琼的勇敢。秦琼之孙秦君的墓志铭,也用了大量的篇幅来赞美其祖父的威武。秦军墓志发掘时间不详,现藏于河南郑州大象陶瓷博物馆。
与秦怀道墓志相比,秦君墓志是出家僧人所写,用典较多,不易看懂。然而,秦叔宝的赞誉却跃然纸上:“天生有德,颂王属,歌声啸,遇风云之约,功成名就,赏山河,画像不朽。””.可想而知,秦琼在人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一个没有世俗欲望的修士,能“吹”出这样的“彩虹屁”。
3.秦琼为何成为第一拳手
从秦淮道和秦君父子的墓志铭来看,秦琼的开国功劳与李积、尉迟恭等人一样“不朽”,这也是他能跻身二十人的基本条件——凌烟阁的四位英雄,和另外两位一样。但秦琼在一件事上胜过另外两人——“从尧帝手中夺取尉迟景德”。
这场让秦琼与李积、尉迟恭等分开的战斗,发生在武出三年(620年)春天。
当时与李渊为敌的宋金刚因粮草不足而战败。李世民立即派秦琼、李积等人前来迎战。而尉迟敬德在宋金刚的部队服役。战争以李世民大军胜利告终,宋金刚仓皇逃走,尉迟敬德只好投降,留下了秦琼“从高祖神尧手中夺取尉迟敬德”的战绩。
尉迟恭被秦琼俘虏而不是李积,三者的比较可以通过秦氏后人的墓志铭来定论。至于封号只是平阳郡公的薛仁贵,以及根本不存在的李元霸,在擒拿尉迟恭的义公秦琼面前,就更没有吸引力了。
参考:
[1]何以豪;元霞;何飞。秦琼之孙秦君与唐代高僧湛然的墓志铭[J].中原文物,2015,(06):9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