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璀璨历史,有太多值得称道的事情,漫漫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英雄豪杰,有万夫莫当的绝世猛将项羽、吕布,有算无遗策的绝顶谋士刘伯温、郭嘉,还有妙手回春的再世神医华佗、张仲景……这些能人志士或许有着常人难以企及的天赋和成就,但是他们绝大多数人最终的命运都很悲惨,很难做到善始善终,就拿东汉末年的华佗来说,虽然他有着妙手回春的逆天医术,却依然逃不过被曹操杀害的命运,那么问题来了,曹操为什么要杀害华佗呢?
翻阅网络查找各种各样的资料,我们会发现在网络上曹操关于为何要杀害华佗有各种各样的版本,而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版本就是《三国演义》中对于华佗死因的描述,书中写道因为曹操患有偏头风的毛病便请华佗前来医治,华佗声称想要根治这种疾病,就必须进行开颅手术,而曹操生性多疑,怀疑华佗打着治疗的旗号想要谋害自己,于是一不做二不休便将华佗残忍杀害。这个版本的说法让读者对于华佗的死感到无比惋惜,但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
实则不然,正史当中华佗的死与曹操生性多疑无关,而是因为华佗对于曹操的欺骗,当时华佗离家太久心中不免有些想念,便向曹操请求回家取药方,回家之后又以妻子有病为由多次拒绝曹操的召唤,曹操不免心生怀疑,于是派人前去调查,后来得知华佗一直在欺骗他勃然大怒,就逮捕了华佗,严刑逼供让华佗认罪,即使荀彧向曹操求情也无济于事,最后华佗死在狱中。《三国志》对这一段历史也有详细的描写:
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食事,犹不上道。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
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华佗之所以会被曹操杀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不懂得变通,曹操在杀害华佗之后说了这样一席话:“
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虽然陈寿并未对华佗做过多的评价,不过他也指出华佗“以医见业,意常自悔。”
再加上华佗屡次拒绝出来做官,我们可以看出华佗本身并不热衷于仕途,相反对仕途还有些反感,不可否认,华佗的确有着妙手回春的医术,但是他本身的性格有些缺陷,在和上位者打交道的过程中无法正确处理好双方的关系,这种缺陷也直接为他带来了杀身之祸,对此,我们不免有些惋惜。
论
诚然,拥有着高超的本领固然重要,但是想要在这个社会中生存下去,更重要的是懂得变通,因为这个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人构成,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要倚仗他人的帮助,没有了他们往往寸步难行。有才能会让我们生活得更好,而懂世故能保证我们活下去,只有活下来的人才有资格谈论生活的好坏,各位读者朋友们,你们说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