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雄才大略破匈奴——刘彻!

雄才大略破匈奴——刘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今夜不设防 访问量:2855 更新时间:2024/1/17 18:40:20

公元前141年,太子刘彻登基,即汉武帝,为西汉的第七个皇帝。汉武帝刘彻可以说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他继承“文景之治”,经过60多年的统治,原本就处于文景盛世的西汉发展到鼎盛时期。后人常将汉武帝与秦皇、唐宗、宋祖相提并论,频繁出现在各种各样的史书和文艺作品中。

据史书记载,汉武帝年轻时是一个典型的“问题少年”,经常带着手下和结交的朋友远游嬉闹,以打猎的名义肆意践踏庄稼,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但顽皮嬉闹只是少年天性,随着年龄的增长,汉武帝的远见卓识渐渐展现出来。

在当时,董仲舒特别推崇孔子,认为他的德治、仁政,重视伦理教育的儒家思想应当得到广泛的提倡,而想要推行这种思想,就不能再分心于别的学术思想,思想与思想之间是不可以齐头并进的。

董仲舒的这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不仅得到了汉武帝的支持,还得到了地方官员的充分肯定和推行,使之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一大正统思想。

公元前128年,汉武帝为了更好地加强中央集权,削弱诸侯势力,采纳了大夫主父偃的建议,正式颁布了”推恩令”。所谓推恩令,就是把诸侯王除嫡长子继承以外的其余诸子,在原有的诸侯封地上封侯,新封侯国不受王国管辖,直接由各地的郡管理。于是,诸侯国出现了“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的局面,导致“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

同时,为了限制各诸侯王网罗人才,汉武帝还规定,但凡仕从于诸侯的,绝对不可以再仕从于朝廷,从而有效抑制了诸侯与官吏结党营私、串通一气的可能,保证了诸侯王因为分封而存在的独立性。

当然,汉武帝最令后人称道的功绩乃是抗击匈奴。西汉王朝从建立的那一天起,就面临着来自北方匈奴民族的侵袭。虽然西汉王朝的军事实力也很强,但迫于皇朝初建、百废待兴,自高祖刘邦至文景之治,对待匈奴人都是以和亲为主。

直到汉武帝即位,在经过多年的励精图治之后,汉朝已经有了充足的国力,具备了向匈奴人开战的资本。建元六年(前135),大臣桑弘羊看到匈奴屡屡来犯,他对汉武帝说:“春秋战国的时候,诸侯国之间从来没有一个盟约是坚固的,只有用武力解决,才能使边境的老百姓得到安宁。”汉武帝非常欣赏桑弘羊的建议,更加坚定了抗击匈奴的决心。

除此之外,朝廷中以王恢等人为主,极力主张痛击匈奴。汉武帝也想打击匈奴人,就同意了主战派的提议一一发兵攻打匈奴人。此时,汉朝拥有卫青、霍去病、李广公孙敖等声名显赫的名将,大破匈奴兵,直追到狼居胥山(今蒙古国境内)。从此之后,匈奴再也无力来犯。

不过,经过数十年南征北战,大汉建国70余年来所积财富消耗一空。为解决财政问题,汉武帝先是在全国实行盐、铁、酒的专卖,继而又扩大对商人的征税范围。这一系列的政策虽然增强了国力,但过重的征税和连年征战,终于引起百姓的激烈反抗。

到了晚年,汉武帝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许多错误,他领下《轮台罪己诏》,说“方今之务,在于力农”,遂封田千秋为富民侯,任赵过为搜粟都尉,推广“代田法”轮耕增产,让百姓休养生息。

这些政策,总算稍稍挽回了局面,奠定了汉室中兴的基础。总而言之,后代史家对于汉武帝的评价众说纷纭,呈现两个极端。汉武帝对于汉乃至中国历史的影响是好还是坏,后人自有评说。

标签: 刘彻

更多文章

  • 历史上推崇皇权嫡长子继承制度,那皇十子刘彻是如何登上帝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刘彻

    确实如此,比如说刘彻的父亲汉景帝刘启就是以嫡长子身份继承的皇位,那么皇十子刘彻究竟是如何登上帝位的呢?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作为皇十子的刘彻能够登上帝位,很大程度上是依靠了三个女人,即原太子刘荣生母栗姬、汉景帝的亲姐姐馆陶公主刘嫖以及刘彻的生母王娡。朋友们可能要问了,你这是扯淡的吧?原太子刘荣的生母栗

  • 雄才大略汉武帝刘彻

    历史人物编辑:史飞卿标签:刘彻

    #头号周刊#汉武帝开创的王朝,是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也是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当得起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此外,汉武帝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其在位期间,曾用年号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汉书》评叙刘彻“

  • 汉武帝刘彻为何能和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这四人至关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刘彻

    在中国封建历史时期,一共有400余位君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这四百余位君王当中,能够被称之为千古一帝的唯有秦始皇,汉武帝以及康熙皇帝。除了秦始皇被称之为千古一帝实至名归之外,其他的两位帝王被称之为千古一帝,有很多的人是不同意的。由于汉武帝在晚年时期曾经亲下罪己诏,所以在政治上有污点的汉武帝被称之为千

  • 历史上,庙号为“世宗”的皇帝,除了刘彻你还知道谁?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刘彻

    在历史上,开国皇帝往往使用太祖、高祖等庙号,而之后的皇帝则使用太宗、高宗等庙号。其中,“世宗”是个赞誉很高的庙号,意为“统绪自此开始,自此开世”。当然,对于历史上的“世宗”皇帝,也并非全都名副其实。一、汉世宗刘彻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

  • 刘邦成也张良败张良,为刘邦出谋划策一生,最后一计害苦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小柏聊历史标签:刘邦

    汉高祖天下一统归功于萧何、韩信、张良三人,西汉成立后有“汉初三杰”称谓。其中萧何固守关中,为刘邦源源不断地输送粮饷和士卒。而韩信用兵如神,平定北方皆归功于这位神将。最后一个就是张良,张良堪称刘邦身边第一谋士,如果没有张良,刘邦一统绝无希望。在功成名就之后,开国皇帝往往都会做的一件事就是清算老臣,如韩

  • 刘邦到死都没有战胜的人,在刘邦死后,又去调戏刘邦的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今人说史标签:刘邦

    项羽作为西楚霸王,一生光明磊落,就算死,也宁可自杀而亡。项羽死了,最得利的自然是刘邦,自己朝思暮想,心心念念要除去的宿敌,终于死了,一般人高兴还来不及呢?刘邦却哭了起来,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仇恨已久,为了除掉项羽,刘邦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项羽也想杀刘邦,而且可以先下手,无奈刘邦会装,项羽又自持高贵,不

  • 此人为刘邦宠妃,刘邦为她改立太子,为何刘邦死后她被制成人彘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刘邦

    人彘,在古代是极为残酷的一种惩罚方式,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彘是汉代的戚夫人,此人年轻貌美,深得刘邦宠爱,在最得意时刘邦甚至愿意为其改立太子。按照常理而言,这样一位后宫佳丽在日后必当过得风风火火,可刘邦离世不久,戚夫人就遭到吕后的残忍折磨,不但自己被做成人彘,连儿子刘如意也没有得到善终。像刘邦这样老谋

  • 混混刘邦是如何玩转秦末,凭什么成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刘邦

    高祖是沛县丰邑中阳里人,姓刘,字季。父亲叫刘太公,母亲叫刘太婆。先前,刘太婆曾在大泽边小憩,梦见与天神相遇交合。这时雷鸣电闪,天昏地暗,太公前往寻找,赶去观看,只见一蛟龙盘在太婆身上。不久,刘太婆怀了孕就生下高祖。高祖这个人,高鼻长颈,容貌有龙相,胡须特别美,左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仁厚爱人,喜欢施舍

  • 他做过刘邦的大哥,年轻时看不起刘邦,刘邦去世前才肯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刘邦

    刘邦年轻时在沛县厮混,整日游手好闲,喜欢结交“狐朋狗友”。他家境贫穷,却活得像个公子哥,从来不从事农业生产,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喝酒玩乐瞎花钱。他大哥去世得早,大嫂独自抚养孩子,他不仅不提供经济上的援助,还经常带一大帮朋友去大嫂家蹭吃蹭喝,气的大嫂和他绝交。在当时的人看来,刘邦就是个无药可救的地痞无赖。

  • 街头小混混刘邦,通过屡次“捡漏”,最终走向人生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杨宗辉标签:刘邦

    通过一次“捡漏”——中大奖,走向人生巅峰的历史名人并不少见。屡次捡漏走向人生巅峰的历史名人,在我心里只有一个,他就是汉朝的皇帝刘邦,堪称捡漏王,不,捡漏帝。刘邦的人生就是捡漏的人生,开挂的人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他迎娶白富美,成龙天上飞,成为了最幸运的开国皇帝。一、爱情上捡漏——迎娶白富美。刘邦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