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雄才大略汉武帝刘彻

雄才大略汉武帝刘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飞卿 访问量:686 更新时间:2024/1/29 2:22:57

#头号周刊#

汉武帝开创的王朝,是西汉王朝最鼎盛繁荣的时期。也是封建王朝第一个发展高峰。他当得起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皇帝之一。此外,汉武帝是中国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其在位期间,曾用年号有:建元、元光、元朔、元狩、元鼎、元封、太初、天汉、太始、征和、后元。

《汉书》评叙刘彻“雄才大略”。

《谥法》说“威强睿德曰武”。

在他登基之初,汉武帝继续父亲生前推行的养生息民政策。进一步削弱诸侯的势力,颁布大臣主父偃提出的推恩令,以法制来推动诸侯分封诸子为侯,使诸侯的封地不得不自我缩减。同时,他设立刺史,监察地方。将冶铁、煮盐、酿酒等民间生意编成由中央管理,禁止诸侯国铸钱,使得财政权集于中央。他听取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持法家,道家等各家学说的读书人,均受排斥。

武帝还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举办太学。太学是中国古代最高学府,以儒家五经为主要教材,不学习其他各家学说。“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华传统文化舞台上独领风骚两千余年,受到历代统治者所推崇。但汉武帝并非限制其他各家的发展,只是大力提倡儒家的发展儒法结合,即所谓的“儒表法里”。

例如夏侯始昌既研习儒家又通晓阴阳五行家;宰相公孙弘兼治儒法两家;主父偃以纵横家起家;耿直的汲黯司马谈司马迁以黄老学说起家。在一系列的政策下,汉朝的政坛呈现出繁荣的局面。

而对于一个皇帝来说,文治后就是武功了。所以,在刘彻继位后,他先平定南方闽越国的动乱。着手以军事手段代替带有屈辱性质的和亲,来彻底解决北方的匈奴的威胁。而汉武帝对外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一方面自公元前133年马邑之战起结束高祖以来对匈奴的和亲政策。开始对匈奴正式宣战,先后派卫青、霍去病征伐,解除了匈奴威胁,夺回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扩张了西域版图,将匈奴置于被动称臣的局面,保障了北方经济文化的发展。

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又一次兴兵南下,前锋直指上谷(今河北省怀来县)。汉武帝果断地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迎击匈奴。这次用兵,汉武帝分派四路出击。车骑将军卫青直出上谷,骑将军公孙敖从代郡(治代县,今山西大同、河北蔚县一带)出兵,轻车将军公孙贺从云中(今内蒙古托克托东北)出兵,骁骑将军李广从雁门出兵。四路将领各率一万骑兵。卫青首次出征,直捣龙城(匈奴祭扫天地祖先的地方)。汉武帝看到只有卫青胜利凯旋,非常赏识,加封关内侯。

公元前128年(元朔元年)的秋天,匈奴骑兵大举南下,先攻破辽西,杀死辽西太守,又打败渔阳守将韩安国,劫掠百姓两千多人。汉武帝派李广镇守右北平(今辽宁省凌源西南),匈奴兵则避开李广,而从雁门关入塞,进攻汉朝北部边郡。汉武帝又派卫青出征,并派李息从代郡出兵,从背后袭击匈奴。卫青率三万骑兵,长驱而进,赶往前线。卫青本人身先士卒,将士们更是奋勇争先。斩杀、俘获敌人数千名,匈奴大败而逃。

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匈奴集结大量兵力,进攻上谷、渔阳。武帝派卫青率大军进攻久为匈奴盘踞的河南地(黄河河套地区)。这是西汉对匈奴的第一次大战役。卫青率领四万大军从云中出发,西绕到匈奴军的后方,迅速攻占高阙(今内蒙古杭锦后旗),切断了驻守河南地的匈奴白羊王、卫青率精骑,飞兵南下,进到陇县西,形成了对白羊王、楼烦王的包围。匈奴白羊王、楼烦王见势不妙,仓惶率兵逃走。汉军活捉敌兵数千人,夺取牲畜一百多万头,完全控制了河套地区。因为这一带水草肥美,形势险要,汉武帝在此修筑朔方城(今内蒙古杭锦旗西北),设置朔方郡、五原郡,从内地迁徙十万人到那里定居,还修复了秦时蒙恬所筑的边塞和沿河的防御工事。匈奴不甘心在河南地的失败,所以在几年内多次出兵,但都被汉军挡了回去。

公元前124年(元朔五年)春,汉武帝命卫青率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发;苏建、李沮、公孙贺、李蔡都受卫青的节制,率兵从朔方出发;李息、张次公率兵由右北平出发。匈奴右贤王认为汉军离得很远,一时不可能来到,就放松了警惕。卫青率大军急行军六、七百里,趁着黑夜包围了右贤王的营帐。武帝接到战报,喜出望外,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加封食邑,所有将领归他指挥。卫青的三个儿子都还在襁褓之中,也被汉武帝封为列侯。卫青非常谦虚,坚决推辞说:“微臣有幸待罪军中,仰仗陛下的神灵,使得我军获得胜利,这全是将士们拚死奋战的功劳。陛下已加封了我的食邑,我的儿子年纪尚幼,毫无功劳,陛下却分割土地,封他们为侯。

经过几次打击,匈奴依然猖獗。入代地,攻雁门,劫掠定襄(今山西省定襄)、上郡(今陕西绥德县东南)。元朔六年(公元前124年)二月,汉武帝又命卫青攻打匈奴。公孙敖为中将军,公孙贺为左将军,赵信为前将军,苏建为右将军,李广为后将军,李沮为强弩将军,分领六路大军,统归大将军卫青指挥,从定襄出发,北进数百里,歼灭匈奴军数千名。这次战役中,卫青的外甥霍去病率800精骑首次参战,夺取了河套地区。

汉武帝是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征和四年(公元前89年),汉武帝向天下人昭告:自己给百姓造成了痛苦,从此不再穷兵黩武、劳民伤财。这就是《轮台罪己诏》。这份诏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份帝王罪己诏。武帝敢于罪己,置自己过失于天下人心中,汉武帝无疑是第一人!至此,后代皇帝犯了大错,也会下“罪己诏”,公开认错,展示明君姿态。直言敢谏的汲黯曾批评汉武帝:皇上杀人太多,即使平日信任的人,也不予宽恕,这非明君作为。

汉武帝不为所动,漠然一笑:上招延士大夫,常如不足。然性严峻,群臣虽素所爱信者,或小有犯法,或欺罔,辄按诛之,无所宽假。汲黯谏曰:陛下求贤甚劳,未尽其用,辄已杀之。以有限之士,恣无已之诛,臣恐天下贤才将尽,陛下谁与共为治乎?黯言之甚怒。上笑而谕之曰:何世无才?患人不能识之耳。苟能识之,何患无人?夫所谓才者,犹有用之器也,有才而不肯尽用。与无才同,不杀何施?就是这样一位视人如草芥的汉武帝,一方面又爱才、惜才。

汉武帝摈弃正统,容纳异类,慧眼发现东方朔,将庄严的朝堂变成一个充满温情和快乐的休息室,君臣之间宛如玩伴;同时,对东方朔的诤言击节赞叹,言听计从。他初读《子虚赋》,即大为倾慕;得见作者司马相如,如获至宝,让他享受与自己同等的写作待遇。

能识人、能用人,汉武帝千古无二。司马迁在《史记》中对他褒有贬,班固的《汉书·武帝纪》对他的文治大加赞扬:班固赞曰: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遂畴咨海内,举其俊茂,与之立功。兴太学,修郊祀,改正朔,定历数,协音律,作诗乐,建封禅,礼百神,绍周后,号令文章,焕然可述,后嗣得遵洪业,而有三代之风。如武帝之雄才大略,不改文景之恭俭以济斯民,虽诗书所称,何有加焉。

到了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也是表扬、批评兼而有之:臣光曰:孝武穷奢极欲,繁刑重敛,内侈宫室,外事四夷。信惑神怪,巡游无度。使百姓疲敝起为盗贼,其所以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然秦以之亡,汉以之兴者,孝武能尊先王之道,知所统守,受忠直之言。恶人欺蔽,好贤不倦,诛赏严明。晚而改过,顾托得人。此其所以有亡秦之失而免亡秦之祸乎?

标签: 刘彻

更多文章

  • 汉武帝刘彻为何能和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这四人至关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刘彻

    在中国封建历史时期,一共有400余位君王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在这四百余位君王当中,能够被称之为千古一帝的唯有秦始皇,汉武帝以及康熙皇帝。除了秦始皇被称之为千古一帝实至名归之外,其他的两位帝王被称之为千古一帝,有很多的人是不同意的。由于汉武帝在晚年时期曾经亲下罪己诏,所以在政治上有污点的汉武帝被称之为千

  • 历史上,庙号为“世宗”的皇帝,除了刘彻你还知道谁?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刘彻

    在历史上,开国皇帝往往使用太祖、高祖等庙号,而之后的皇帝则使用太宗、高宗等庙号。其中,“世宗”是个赞誉很高的庙号,意为“统绪自此开始,自此开世”。当然,对于历史上的“世宗”皇帝,也并非全都名副其实。一、汉世宗刘彻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3月29日),西汉第七位皇帝(前141—前87年在位)。

  • 刘邦成也张良败张良,为刘邦出谋划策一生,最后一计害苦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小柏聊历史标签:刘邦

    汉高祖天下一统归功于萧何、韩信、张良三人,西汉成立后有“汉初三杰”称谓。其中萧何固守关中,为刘邦源源不断地输送粮饷和士卒。而韩信用兵如神,平定北方皆归功于这位神将。最后一个就是张良,张良堪称刘邦身边第一谋士,如果没有张良,刘邦一统绝无希望。在功成名就之后,开国皇帝往往都会做的一件事就是清算老臣,如韩

  • 刘邦到死都没有战胜的人,在刘邦死后,又去调戏刘邦的老婆

    历史人物编辑:今人说史标签:刘邦

    项羽作为西楚霸王,一生光明磊落,就算死,也宁可自杀而亡。项羽死了,最得利的自然是刘邦,自己朝思暮想,心心念念要除去的宿敌,终于死了,一般人高兴还来不及呢?刘邦却哭了起来,刘邦和项羽之间的仇恨已久,为了除掉项羽,刘邦可以说是不惜一切代价。项羽也想杀刘邦,而且可以先下手,无奈刘邦会装,项羽又自持高贵,不

  • 此人为刘邦宠妃,刘邦为她改立太子,为何刘邦死后她被制成人彘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刘邦

    人彘,在古代是极为残酷的一种惩罚方式,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彘是汉代的戚夫人,此人年轻貌美,深得刘邦宠爱,在最得意时刘邦甚至愿意为其改立太子。按照常理而言,这样一位后宫佳丽在日后必当过得风风火火,可刘邦离世不久,戚夫人就遭到吕后的残忍折磨,不但自己被做成人彘,连儿子刘如意也没有得到善终。像刘邦这样老谋

  • 混混刘邦是如何玩转秦末,凭什么成为皇帝?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刘邦

    高祖是沛县丰邑中阳里人,姓刘,字季。父亲叫刘太公,母亲叫刘太婆。先前,刘太婆曾在大泽边小憩,梦见与天神相遇交合。这时雷鸣电闪,天昏地暗,太公前往寻找,赶去观看,只见一蛟龙盘在太婆身上。不久,刘太婆怀了孕就生下高祖。高祖这个人,高鼻长颈,容貌有龙相,胡须特别美,左大腿有七十二颗黑痣。仁厚爱人,喜欢施舍

  • 他做过刘邦的大哥,年轻时看不起刘邦,刘邦去世前才肯重用他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刘邦

    刘邦年轻时在沛县厮混,整日游手好闲,喜欢结交“狐朋狗友”。他家境贫穷,却活得像个公子哥,从来不从事农业生产,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喝酒玩乐瞎花钱。他大哥去世得早,大嫂独自抚养孩子,他不仅不提供经济上的援助,还经常带一大帮朋友去大嫂家蹭吃蹭喝,气的大嫂和他绝交。在当时的人看来,刘邦就是个无药可救的地痞无赖。

  • 街头小混混刘邦,通过屡次“捡漏”,最终走向人生巅峰

    历史人物编辑:杨宗辉标签:刘邦

    通过一次“捡漏”——中大奖,走向人生巅峰的历史名人并不少见。屡次捡漏走向人生巅峰的历史名人,在我心里只有一个,他就是汉朝的皇帝刘邦,堪称捡漏王,不,捡漏帝。刘邦的人生就是捡漏的人生,开挂的人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他迎娶白富美,成龙天上飞,成为了最幸运的开国皇帝。一、爱情上捡漏——迎娶白富美。刘邦起

  • 刘备和刘邦一样据守蜀地,为什么刘邦成功,刘备失败?

    历史人物编辑:小袁带爸妈旅游标签:刘邦

    说起刘备和刘邦,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出身:刘备出生时是织草席草鞋的。出道前,刘邦被人称为无赖、流氓。可以说两人都是草根出身!性格:二人均以仁义慷慨着称。尊重有德之士,纳天下之才。但是他很胆小,遇到危险总是第一个逃跑。寿书:刘邦当初被项羽托付到益州荒地。而刘备则凭借一己

  • 为了快速恢复人口,刘邦制定奇葩制度,让古代女子委曲求全!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刘邦

    八年的抗战和四年的解放战争后,在1949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社会由动荡逐渐的安定下来,人民的生活也在不断的变好,医疗水平持续提升,使得中国的人口迅速暴涨,不仅出生人数多了,老人寿命也增长了。人口越来越多,导致我国的社会压力越来越大,如果照这样的速度增长下去,我国的资源根本满足不了强大的人口,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