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彘,在古代是极为残酷的一种惩罚方式,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人彘是汉代的戚夫人,此人年轻貌美,深得刘邦宠爱,在最得意时刘邦甚至愿意为其改立太子。按照常理而言,这样一位后宫佳丽在日后必当过得风风火火,可刘邦离世不久,戚夫人就遭到吕后的残忍折磨,不但自己被做成人彘,连儿子刘如意也没有得到善终。像刘邦这样老谋深算的君主,不可能不知道深宫的尔虞我诈,面对最宠爱的妃子,刘邦临死前为何不给戚夫人准备一条活路呢。
事实上,刘邦对戚夫人母子关怀备至,他自知晓自己时日无多后便开始着手为戚夫人准备后路。“吾得疾遂困,以如意母子相累,其馀诸儿皆自足立,哀此儿犹小也。”这是刘邦晚年训诫刘盈的话,意思是说让他这个太子多多关怀一下自己的弟弟,也就是戚夫人的儿子刘如意。
封建社会,皇权争夺何其激烈,尤其是在立储一事上,纵观我国史料,死在夺储之争上的皇子数不胜数。戚夫人挑唆刘邦改立刘如意为太子,摆明了是要加入夺位的争斗中,而她的对手是城府不可揣摩的吕雉。可以说自戚夫人加入这场争斗后,就已经没有退路了。
公元前197年,刘邦召集群臣,欲改立刘如意为新的储君,遭到强烈反对,这倒是让刘邦大吃一惊,此时的他才知晓吕雉在皇宫中掌控的权利有多大,商山四皓一意护着太子,刘邦只好放弃。“我欲易之,彼四人辅之,羽翼已成,难动矣。吕后真而主矣。”刘邦已经向戚夫人表明了朝廷的深浅,倘若彼时的戚夫人能够收敛,日后也不会落得沦为人彘的下场。
刘邦死后不久,大权在握的吕雉便将戚夫人打入大牢,逼其穿着囚服舂米。这还算好的,起码戚夫人的性命留住了。可后者在舂米的过程中,还费了一番工夫写《舂歌》:“子为王,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谁使告女?”摆明了想让儿子帮自己泄恨。可想而知当吕雉看到这些字眼后内心会是何种愤怒。
常言道身不由己,戚夫人不懂得隐忍,被做成人彘,儿子赵王也被杀,说白了不是刘邦没给留活路,而是自己一点政治头脑都没有,造成这种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