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历史,每一次的朝代更迭都会掀起一场场血雨腥风的战争,绝大多数的统治者均是从马背上走下来的。当然,他们的天下绝非一人就可以打下,秦始皇有可以横扫六国的秦军,刘邦有生死跟随他的大将,他们,自然而然在建国之后成为脍炙人口的开国功臣。
不过,开国功臣虽然有功,但于帝王而言,他们却是王朝存在的最大威胁。于是,历史中就出现了开国功臣逃不过被皇帝杀的命运的说法。上述中说到秦始皇和刘邦,这两个皇帝一个是开创第一个封建王朝的千古一帝,一个是从小混混到皇帝的蜕变史,于历史发展而言,秦始皇和刘邦都颇具影响。
但这两个皇帝在对待开国功臣的方式却大不一样,晚年被称为暴君的秦始皇虽然因为修建工程劳民伤财,也有着焚书坑儒的罪民,但却从未杀过功臣,也是历史中唯一没有杀过功臣的皇帝。可反观刘邦,在西汉建立7年不到的时间里,他就以各种借口杀尽功臣。虽然我们经常说建国之后,开国功臣被杀的朝代是明朝,但刘邦较比朱元璋而言,不相上下。
而要说死的最不明不白的就要属曾在彭城之战中放过刘邦的丁公了,此人本是楚军的一名武将,两人之前有一点交情。资料记载,刘邦最初起兵攻打瓮城的时候,丁公是瓮城的一名守将,当刘邦打下瓮城后,刘邦出乎意料的放了丁公。自此,俩人算是有了一点交情。
公元前206年,楚汉之争爆发,于第二年,汉军以攻下楚其都城-彭城略占优势。此时的刘邦开始放松了警惕,且变得骄傲自纵,以至于当项羽率领三万部队突袭时,刘邦的56万主力接连被击溃。此战时刘邦起兵以来的最大的惨败,刘邦本人也被丁公追的走投无路。面临走投无路的绝境,刘邦开始和丁公周旋,对丁公说到“两条好汉难道要互相迫害吗?”或许是考虑到现在的局势还不知楚汉之争谁会笑到最后,丁公在考虑后便刘邦放了。当丁公见到项羽后,只能以没有追上刘邦的残余部队为由,让项羽不再追究。
殊不知,本来项羽已经可以看到胜利的战争,被丁公生生的改变了局势。刘邦逃亡之后,他就占据了瑛荥阳成皋的地理优势,以及关中汉中的资源养精蓄锐,最终大败项羽,导致了项羽乌江自刎。
公元202年,项羽乌江自刎后,刘邦在韩信等人的建议下称帝,建立西汉。此时的丁公也想着来讨一个官职,毕竟,自己可是刘邦的救命恩人,没有他,刘邦哪能成为一国之君。想着,丁公估计开始了对未来的幻想,却不想,当他到达之后,刘邦不但没有封他为官,还将其绑起来游街示众,最终被斩首。为何刘邦会杀了自己的救命恩人?
这还得源于当初放走刘邦的举动,于刘邦而言,“丁公作为项羽的臣子却不忠诚,让项羽失去天下的人,就是丁公。”此人可以背叛项羽,之后自然就会背叛自己,留着不如杀了他,以免除后顾之忧。同时,刘邦还称“让后世做臣子的人不要效仿丁公!”可见,刘邦此举是要杀鸡儆猴。
只可惜,丁公怎么都想不明白,怎么就从一个救命恩人变成了遭人唾弃的叛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