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成为皇帝之后,他父亲想要跪拜刘邦,却被刘邦拒绝了

刘邦成为皇帝之后,他父亲想要跪拜刘邦,却被刘邦拒绝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孙金星 访问量:3292 更新时间:2024/2/7 4:21:07

在我国古代,遵循的是忠孝仁义的儒家思想,所谓的忠,就是忠于君,所谓的孝,就是孝顺父母,单纯从这个顺序来看,我们就可以知道忠是排在孝之前的,也就是要忠于君王,再孝顺父母,这是古代统治者自身制定的规则,为的就是更好地统治天下。

可是问题来了,统治者对待天下子民如此,但是对待自己的父亲又怎么办呢?这就出现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一个大难题,那就是在他成为皇帝之后,他的父亲究竟要不要跪拜刘邦呢?这是一个情与礼之间的较量,到底最后应该如,我们拭目以待。

刘太公跪拜汉高祖

六年,高祖五日一朝太公,如家人父子礼。太公的家令说太公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今高祖虽子,人主也;太公虽父,人臣也。奈何令人主拜人臣!如引,则威重不行。——《史记.高祖本纪》

这是在《史记》中记载的关于刘邦与他父亲之间的关系问题,当时刘邦已经成为皇帝,有一次刘邦去看望自己的父亲,根据正的父子之礼去跪拜自己的父亲,结果刘邦身边的太监立刻阻止刘邦,并且告诉刘邦,天下不能有两个太阳,如今你是皇帝,你的父亲就是你的子民,哪有皇帝跪拜子民的呢,只有子民跪拜皇帝才对。

听太监这么一说,刘邦很是无奈,刘太公倒也是通情达理,觉得太监说得有道理,就上前要去跪拜刘邦,只是最后被刘邦阻止,因为这件事情,后来刘邦很长一段时间不敢去看望自己的父亲,实在是忧郁,也不知如何是好。

如何解决问题

刘邦越想越想不通,就找来制定礼仪标准的孙疏通,十分生气责怪孙疏通:“你这制定的什么狗屁礼仪,弄得我都不敢去看望我父亲了,你说怎么办?”

孙疏通听完刘邦的抱怨之后,仔细思索了一会儿,终于开口告诉刘邦:“其实这也不是没有办法,按照礼仪标准来说,您只要封您的父亲为太上皇,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以后他就不需要跪拜你。”

刘邦一听,确实有道理,于是便封刘太公为太上皇,并且赏赐了很多东西给他,从此以后,两人之间的尴尬终于缓解,刘邦也可以顺理成章去看望自己的父亲了,而刘太公成为了历史上唯一一个没有当过皇帝就当太上皇的人。

其实在情与礼之间,本来就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情与法之间也是一样,很多事情,想要对大多数人适用,自己就要首先以身作则方可,要是自己都无法做到,还要奢求别人能够做到一些什么,那似乎就是天方夜谭,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

每一个朝代的治理,只有从上到下都遵守规则统一实践,最后礼法才能正常运行下去,倘若有人不愿意遵从,很多事情都会变得十分复杂。我们不说古代,就说一说现代,在情与法之间,都还存在很多难以完美契合的东西,有时候顾及情,就难以维护法,有时候顾及法,又会伤害情,所以我们更喜欢强调的是大公无私,不能徇私枉法,其实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

倘若每个人都因为自己的私人感情,就影响到礼法的公正性,那这个世界岂不是就乱套了,不管什么样的朝代,这一点都是十分重要的,既然制定礼法,就应该众生平等,哪怕你是皇帝,也应该以身作则,这样才更加有利于礼法的实行和普及。

刘邦虽然有时候身上充满痞气,但是不管是打江山还是后来治理江山的时候,都是十分不错的,他能够懂得合理克制自己,能够懂得用更加合适的方式去处置一些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这一点对于一个皇帝而言,显得尤其重要。

结语

礼法与私人情感之间,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多问题,所谓的“世上安有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当你得到一些东西的时候,你必然就要失去一些东西,在得与失之间,需要找到一个最佳平衡点,并且严格去遵守,事情最终就会迎刃而解。

倘若总是抓着自己的那点私人利益不放,那么是很难成就一番大事业的,刘邦作为一个皇帝,尚且能够做到遵循礼法,我们作为普通人,是不是更应该学习一下刘邦的优点呢?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大家都乖乖遵守礼法,这个世界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备注: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必删,欢迎评论留下有趣思想。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刘邦当上皇帝以后,是怎么对待自己的父亲的?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小黄瓜标签:刘邦

    刘邦作为一代开国皇帝,征战沙场,扬名立万。但是尴尬的是刘邦没有什么身份背景,更不是什么皇室后人。都传言说皇帝即为天子,天子就是上天的儿子,刘邦当上皇帝的时候,刘邦的父亲还健在,这就有了难题。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刘邦在山东定陶汜水之阳举行了登基大典,定国号为汉。刘邦上位时已经是一位五十四岁的老人

  • 吕公的眼光:刘邦为什么能入他的法眼?

    历史人物编辑:写乎标签:刘邦

    作者:华凤存吕公嫁女儿的故事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眼光。吕公有三个女儿,我们仅知道他把二女儿吕雉如何嫁给刘邦,不知道他的大女儿嫁给了谁,虽然知道三女儿嫁给了樊哙,但是不知道过程。由此可见,如果没有刘邦,或者刘邦未能称帝,我们也不会知道吕公的二女儿是如何嫁给刘邦的,历史上也不会留下吕

  • 没有任何背景的“刘邦”!是如何当上皇帝的?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刘邦

    刘邦他是凭借什么当上皇帝的?刘邦是一个“流氓”一样的人,他是凭借着什么坐上皇帝宝座的呢?为什么会把刘邦说成是一个“流氓”的人呢?因为从身世上看,刘邦出身底层,项羽出身贵族。刘邦的痞气是从小出生环境影响的,所以就是因为这样很多人就觉得刘邦是个撇里撇气的人,可是这也不能说明刘邦没有实力,我们来看一下刘邦

  • 因三个原因,刘邦采取郡国并行制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刘邦

    中央集权和郡国制是两种不同的制度,在不同制度初始阶段,总会出现矛盾点,也正是因为有矛盾的出现,在不断地碰撞中进行磨合,才有了后来大一统的局面。刘邦担心全面推行中央集权制会遭到地方势力的反对,而册封同姓王还可用血缘关系加以笼络,使其拱卫中央避免像秦王朝那样孤立而亡,而郡县的存在又能对王国起到一定的制衡

  • 刘邦称帝后,救命恩人上门为何被斩杀?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刘邦

    刘邦称帝之后,有一个叫丁公的上门找刘邦。说刘邦之所以有今天,是因为当年的时候,是他放了刘邦一马。刘邦才得以逃生的,后来丁公听说刘邦当皇帝了,他就大喜着,来找刘邦讨个一官半职来当当。可是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竟然被刘邦给杀了头。下面我们来看看,丁公当年究竟是如何救刘邦?刘邦又是为何要杀他的呢?我们从彭城

  • 项羽射了刘邦一箭,结果刘邦没死,可象棋却多出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刘邦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各地诸侯纷纷起兵争霸,希望问鼎中原,最后由刘邦和项羽展开激烈的争夺。经过一番艰苦的战斗,刘邦统一天下,建立大汉王朝,开创四百年盛世。作为开国君主,刘邦的胸怀十分宽广,他曾在诗中写道“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便体现了他心中的豪情壮志。 楚汉之争是我国历史上精彩纷呈的一段时

  • 汉室传奇:刘邦最小的一个儿子,为何死在刘恒手上?刘恒痛哭后悔

    历史人物编辑:史海媚影标签:刘邦

    #历史#(本文大约1100字,阅读需要2分钟)刘邦有多个儿子,却在盛年时不断离世,有被处斩的,有被饿死的,当刘恒继位后几年,刘邦只剩下两个儿子,一个是刘恒,一个是刘长。【刘长母亲自杀,吕雉抚养长大】话说刘长是为何能在政变的风云中生存下来的?原来他是由吕雉一手养大的,最初,赵王张敖呈献美女给刘邦,上床

  • 同样占据汉中巴蜀,为何刘邦最后统一天下,刘备却失败了?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刘邦

    秦朝末年,刘邦和项羽展开了争夺天下的争斗,项羽最初的实力明显是高于刘邦的,因此将其困在汉中巴蜀,不过让项羽没想到的是,刘邦之后突破了三秦防线,向东而来,最终取得天下。而就在400多年后,还是同样的地点,刘邦的后人刘备,也占据了汉中巴蜀,建立了蜀汉政权,但是最终却失败了,这是为什么呢?首先第一点就是刘

  • 刘备和刘邦有共同点?他们这3点十分相似!只是刘备未能统一!

    历史人物编辑:南风一史标签:刘邦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前期诸侯混战,到三国时期天下仅剩下三家,中原曹魏,蜀汉刘备,东吴孙权。其中的刘备刘玄德我们都不陌生,刘备作为一代君王,借着曾经汉朝皇室的身份,在汉献帝以及各地诸侯那里直接或者是间接地获取了不少的好处,遇到再不好说话的人,凭着皇室宗亲,也得给上几分薄面。刘备想着振兴汉室,在纷争的汉

  • 刘邦死后,吕后掌管大权,为什么刘恒还能当上汉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刘邦

    深宫活命的哲学皇宫的荣华富贵,要想长期拥有,那得有命享受才行,这个是硬道理。在明争暗斗,腥风血雨的深宫里,没有自己的活命哲学,皇宫的人生就是水深火热!活命哲学是什么呢?审视世度,低调地生活!吕稚,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为人有谋略,却并不是一个有杀人嗜好的变态狂!那些不听她的话,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