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娶妻当如阴丽华,光武帝原配妻子阴丽华为何做了他的第二任皇后?

娶妻当如阴丽华,光武帝原配妻子阴丽华为何做了他的第二任皇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家伦 访问量:1802 更新时间:2024/4/3 0:53:37

纵观历史,说起处理两性关系的高手,阴丽华绝对算得上一号,对于她,不能不叹服:太高明了,也太可怕了。这里的可怕不是贬义,纯粹是感叹。

阴丽华是东汉开国皇帝刘秀的第一个妻子,也是刘秀最爱的女人,但不是第一个皇后,原因是她的背景不够显赫。

刘秀虽然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但是在遇到阴丽华时,只不过是一个小地主。因父亲去世得早,自幼是在南阳(今湖北枣阳)的叔叔家里长大的。

刘秀和同住南阳的姐夫邓晨非常谈得来,有一次,他去拜访邓晨,在那里遇到了与邓家有亲戚关系的阴丽华。阴丽华号称新野第一美女,比刘秀小九岁多,当时也就十几岁。此女不但貌美,品位也不俗,虽然家境殷实,却很喜欢“简单生活”的调调。

阴丽华的美貌对刘秀的冲击很大,以至于立下心愿:“当官当做执金吾(官名),娶妻当娶阴丽华”。

刘秀长得一表人才,而且性格持重、温和,阴丽华对这个没落贵族也颇有好感。

两人见面后不久,刘秀参加了反抗王莽的义军,并且屡立战功,威望日隆。在这一段不算短的时间里,刘秀一直未娶,阴丽华一直未嫁。

刘秀是和哥哥刘綰一起参加义军的,由于他们兄弟俩屡立战功,声望日起,遭到义军首领更始帝刘玄的猜忌。刘玄找了个借口杀了刘繽,刘秀的处境十分危险。

这个时候,刘秀显示了他“多权略”的政治家面目。他不但没有造反为哥哥报仇,反而主动承认错误,并且不办丧,不吊孝,并且决定立即与阴丽华结婚。更始帝目光短浅,再说刘秀平时为人低调、恭顺,加之四方战事未平,所以刘秀不但没有被害,反而升官当了武信侯。

公元23年6月,刘秀怀着复杂的心情在宛城迎娶了多年来朝思暮想的佳人阴丽华。这一年,刘秀29岁,阴丽华19岁。哥哥刚死,弟弟却敲锣打鼓地娶亲,这是有悖于伦理的,甚至会受到责骂,刘秀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但最有压力的还是阴丽华。

阴丽华在当时嫁给刘秀是要冒极大的政治风险的。当时刘秀处于乱世危局,阴丽华很可能会受刘秀的牵连而丧命。但阴丽华毅然嫁了过来,并且在刘秀最低潮的时候,陪在旁边排解,让刘秀在惊涛骇浪中得到一丝安宁。

刘秀是重感情的人,他对这段乱世感情令令不忘。

11年后,阴丽华的母亲与弟弟被流寇所杀,刘秀在诏书中引用古语道:“将恐将惧,惟予与汝。将安将乐,汝转弃予",就是说:“惶恐危难的时候,只有我和你在一起,现在安乐富贵了,你却将我抛弃了。”

这是刘秀借用阴丽华的口气来表达自己的自责,对阴丽华只能列为“媵妾”的身份表达一种深深的内疚。可见,刘秀对当年阴丽华在宛城中陪伴自己度过那段人生中最为惶恐煎熬的时光一直念念不忘。

时间再回到两人新婚之时。

两人结婚三个月后,刘秀受更始帝所遣去了洛阳,刘秀开始考虑摆脱刘玄的控制。为了让刘秀没有后顾之忧,放手另图大业,阴丽华独自回到新野娘家。

新婚燕尔就要承受自身难保的恐惧与战兢抚慰自己的丈夫,还能放他走出去成就大业,年纪轻轻的阴丽华显示了超过一般女人的心胸和心机。

送走阴丽华后,刘秀想办法骗得刘玄的信任,带着自己的几百人马渡过黄河,一路招抚流亡之徒,数月内就在河北一带打出了名堂。在真定(定县)这个地方,刘秀遇到了一个劲敌一一拥有十万大军的真定王刘扬。

常言道,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如果硬拼,刘秀就算赢了,损伤也势必惨重。好在刘扬对刘秀的才干非常钦佩,愿意主动归附,但是有个条件:跟刘秀联姻。为了避免流血,刘秀娶了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

就这样,刘秀在与阴丽华婚后仅数月,为了大业,就又隆重地迎取了他的第二位夫人。

作为刘扬的外甥女,郭圣通给刘秀带来的是刘扬兄弟三人的十万大军,这个贡献是巨大的。郭圣通本人也足够完美一出身高贵,气质高雅,年轻漂亮,美丽温柔,才艺兼通。郭圣通的外公是汉景帝的七世孙,说起来她与刘秀都是汉室宗亲,同为汉景帝之后,从血统的正嫡性上看,她比刘秀还要高贵。

在刘扬大军的支持下,刘秀很快平定河北,整个黄河以北的广大地区尽归刘秀。公元25年,刘秀公开与刘玄决裂,在河北镐城称帝,史称东汉。郭圣通也恰逢此时为刘秀生下长子刘疆

刘秀对郭氏非常宠爱,封她为贵人。贵人在汉是仅次于皇后一级的嫔妃。对郭圣通来说,似乎春风得意。可是她遇上了阴丽华,而刘秀偏偏对阴丽华感情深厚,所以她们之间早晚会发生冲突。

刘秀称帝后不久就夺取了洛阳。刘秀发迹于东方,所以决定以洛阳为都城。定都之后,他开始考虑立皇后的事。从出身和贡献来讲,很显然,郭圣通为后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刘秀想把皇后之位封给阴丽华,于是星夜让人去接阴丽华。两个陌生的女人在洛阳见面了。

阴丽华娇美异常,显然,她不是郭圣通想见到的人。阴丽华何尝不是。

两年前,丈夫在新婚三个月后就离她而去。如今好不容易再聚,却是物是人非。昔日的夫君不但登基称帝,身边还多了一个她不曾相识的女子和一个儿子。

阴丽华此时的心情可想而知。在这种心境下,如果是一般女人听到丈夫愿意立自己为正妻,一定会欢天喜地接受,何况是当一国之母。可是阴丽华却坚持不肯受封,她说:“困厄之情不可忘,而况郭贵人已经生子。”

刘秀当时也确实困窘,郭圣通不但已为自己生下了长子刘疆,背后还有舅舅的十万大军,这股力量不容小觑。没办法,封后之事暂缓,郭、阴两人同封为贵人。

这时候,上天给了阴丽华被封后的理由——郭圣通的舅舅刘扬谋反,刘秀派人诱杀了刘扬三兄弟,并收编了十万大军。这事之后,刘秀虽然没有深究郭家的责任,但找到了立阴丽华为皇后的充分理由。不想,阴丽华再次拒绝了,她说自己没有孩子,而长子刘疆神似刘秀,理应做太子,为了不伤害孩子,刘疆的母亲做皇后更合适。

在阴丽华的再三推让下,建武二年(公元26年),郭圣通坐上了皇后的位置,作为女人,她终于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但是,作为妻子,她在刘秀的心目中完全输给了阴丽华。为了弥补对阴丽华的亏欠,刘秀决定大封阴丽华的兄弟,阴丽华再次拒绝了,这让刘秀对阴丽华更感到歉疚。

当封后拜天的仪式结束后,刘秀和盛装的郭圣通返回内宫,阴丽华按照妾室的礼仪向郭圣通行三叩九拜之礼,刘秀在旁边难堪无比,如坐针毡。郭圣通是个聪明人,他看看身边的丈夫,突然发觉了丈夫眼里的不安。那是一种内疚到痛苦的表情。这让她感到心中一紧。

后宫女人的名分总算定了下来,但天下未定,她们的夫君还要四处征战。刘秀称帝后又过了六年多东征西讨的日子,他担心阴丽华在宫中受委屈,每次出征都带着阴丽华。亲密无间的接触让两人的感情日益深厚,这期间,阴丽华也有了自己的儿子。

阴丽华本来就是刘秀的最爱,郭圣通与刘秀间则带有大量的政治因素。随着天下平定,刘秀没有太多顾忌了,郭圣通也从最初的“有宠”开始“宠衰"。丈夫的表现让深居宫中的郭圣通担忧。本来她很有自信,无论是相貌还是对刘秀的帮助,她都自觉超过阴丽华。

她曾经以为自己拥有了尊位就会得到刘秀更完整的爱,谁知道恰恰相反,阴丽华的这次让位,让她获得了名分却输掉了爱情。现在的局面让她惶惶不安,阴丽华不但时时陪伴在丈夫身边,还有了儿子。她认为阴丽华必定会趁机谋求皇后之位,还会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

就在这个时候,又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

公元33年,一群盗贼半夜闯进了阴丽华乡下的娘家,将阴丽华的老母亲和弟弟都杀害了。为了安慰爱妻,刘秀下诏追封阴家爵位,并将阴家被害之人按侯爵的礼仪安葬。这种做法虽然有些过火,但也无可厚非,问题是刘秀在诏书里把当初阴丽华让后之事给捅了出来。

诏书一出,全天下人都知道郭圣通的皇后之位是阴丽华让出来的,这让郭圣通觉得很难堪。再加上刘秀平时总说阴丽华的儿子刘庄“类己”(像他自己),对郭圣通的儿子刘疆免不了训斥几句。这些都让郭圣通觉得刘秀与阴丽华另有企图。

疑神疑鬼让郭圣通最后终于爆发,她开始歇斯底里地反抗。一个变成怨妇的女人是可怕的。她无法冲着阴丽华发泄怨气,就把矛头对准了其他嫔妃和宫女。阴丽华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主动移居洛阳外的宫室。这一举措在郭圣通看来,是阴丽华博取刘秀同情的把戏,于是更加疯狂,整个后宫被她闹得鸡飞狗跳。

一个名门淑女最终变成了怨妇和悍妇。

刘秀当然明白她的怨恨,所以来个眼不见为净,任由她胡闹。可是,郭圣通恶待不是自己亲生的儿女,则犯了刘秀的大忌。

前朝吕后的故事太可怕了,刘秀无论如何不能让自己心爱的阴丽华变成第二个戚夫人。作为开国皇帝,刘秀也决不允许一个女人挑战自己的威严。

终于,郭圣通在闹了三年后被废,阴丽华成为皇后。这一年是光武十七年,郭圣通当了15年的皇后。刘秀在废后诏书中称:“皇后经常心怀怨恨,违背妇德,不能抚养其他人的儿子,不能教诲他们成长。后宫里面的婢女们见了她,好像鸽子见了鹰。她既没有后妃之德,却有吕后、霍后的风格。怎么可以托孤呢?”

诏书中又说“阴贵人是乡里好人家的女儿,嫁给我的时候,我还是平民。现在告诉祖宗,把她封为天下之母。换皇后并非好事,也不是国家的福气,大臣们不要上书庆祝了。”

事已至此,一切已成定局,郭圣通只能交出皇后的玺绶,黯然离开她住了16年的洛阳南宫宫殿移居北宫。好在刘秀为人仁厚,阴丽华也没有赶尽杀绝。所以,郭圣通的结局并不太惨,她没有被打人冷宫,而是被封为沛太后,她的兄弟也都封爵。

也许这个时候,郭圣通才明白,自己的对手绝不是一个地主的女儿,而是个聪明得可怕的王者。尤其是她善待了失败者,那是多么可怕的自信。比之前朝的开国皇后吕后对待失败的戚姬,那又是怎么样的自信。

郭圣通彻底失败了,甚至连累了她的儿子一郭圣通被废后,刘疆让出太子之位,由阴丽华的儿子刘庄接替。11年以后,郭圣通抑郁而亡。17年后(公元57年),刘秀病逝于洛阳,24年后(公元64年)年正月阴丽华也去世了,与刘秀合葬于原陵(今河南孟津)。一场牵涉三个人的感情纠葛完全落幕了。

其实,郭圣通原本不错,无论美貌还是才华都不输于阴丽华,她本来可以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贤后。可惜她遇到了情商超级高的阴丽华,所以注定永无出头之日。如果遇到这样的女人做情敌,退出吧。

阴丽华并不坏,甚至堪称道德典范,可是不能不承认她有心机。阴丽华的经历说明,有些爱,可以很巧妙。遇到情感困扰时,不妨学学阴丽华吧。

标签: 阴丽华

更多文章

  • 阴丽华的一生,是封建王朝中接近完美的神话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阴丽华

    “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是刘秀发迹之前在长安求学时的喟叹,也是阴丽华一生开幕的伏笔。西汉末年,政局混乱,刘秀举兵起义时,阴丽华还待字闺中。阴氏作为管仲的后代,向来家风优良,阴丽华更是深明大义、仪态万方,新野的青年们无一不心向往之。刘秀第一次发出那样的喟叹时,还只是个一无所有的普通人,

  • 光武帝为何“废郭立阴”?明代大学者直言:阴丽华手段不输武则天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豆豆子标签:阴丽华

    刘秀作为东汉开国君主,在后世中的存在感似乎并不高,有人说这是因为刘秀的能力并不高,推翻王莽建立的“新朝”完全是因为他是刘邦子孙,天生具有大义名分,更何况他还得气运眷顾,被称为“位面之子”。其实,刘秀创建东汉王朝时,西汉已经不复存在,也就是说他的皇位并不是从老刘家继承而来,而是靠真刀实枪打拼下来的,而

  • 娶妻当得阴丽华:刘秀和阴丽华之间真有爱情?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阴丽华

    “娶妻当得阴丽华”,是刘秀年少时许下的铿锵誓言,犹如他老祖宗刘邦那句“大丈夫当如是也”,亦好像我们小时候说要当警察、要当科学家一样。唯一不同的是,刘秀和刘邦都把梦想化成了现实,我们大多数平凡人只是年少无知说说而已。由于刘秀这句话是为了追求心中的女神,所以更是极易给人玫瑰色的想象——想当年,张柏芝、说

  • 如果你是曹操,你也会毫不犹豫地杀死孔融

    历史人物编辑:刘丽说历史标签:孔融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枭雄,作为三国时期实力最强的诸侯国,曹魏在三国时期占据了大半江山。曹操从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开始崭露头角,此后曹操一路征战,经过了一统北方后,实力大增,不过曹操想要南下,可是天不奉时。假如曹操南下成功,那么赤壁之战就会胜利,由此说来天下统一就不远了。可是曹操经过统一北方后,造成

  • 孔融在北海担任国相时,有没有对抗曹操的实力?

    历史人物编辑:阿庆文史阁标签:孔融

    孔融在汉末天下士人中名气很大,但是执政能力不足。在董卓入朝秉政后,孔融多次忤逆董卓,董卓便把他任命为青州北海相,打发出朝廷,毕竟眼不见心不烦。在这里我说一个知识点:当时北海的行政区划是郡国,也有郡王在位,所以北海国的“太守”就应该称为“相”,简称:北海相。罗贯中是明朝人,对汉代的官职不熟悉,所以在《

  • 他是说死孔融的人难怪大家都绕着他走

    历史人物编辑:多梦生活标签:孔融

    “融四岁,能让梨”说的是建安七子之一的北海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把大一点的梨子让给别人。孔融,字文举,出生在山东曲阜的大儒世家,是孔子的十九世孙。孔融在任内“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颇有政绩,后来入朝被曹操任为太中大夫。孔融喜好抨击时政之弊,常常和领导对着干,最终得罪了曹操,惹来杀身之祸。孔

  • 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孔融的子女,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这就是历史么标签:孔融

    我们从小听到大并教授给后代的孝顺故事就是孔融让梨,孔融年纪很小就懂得谦让的事情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但是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作为文圣人孔子的后代,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受到社会的推崇和尊敬才对,为什么长大后的孔融会被曹操杀掉,并且连他的子女都除掉,历史之中真的存在这件事情吗?孔融和曹操的矛盾使得曹操对他

  • 三国迷局:曹操为什么要先后杀害杨修、孔融和华佗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孔融

    曹操在东汉末年乱世而起,善于捕捉机会,好生经营,终于掌握军权,立战功受封,他成为讨董先锋,收降黄巾军,入朝为相,实施一系列改革,恢复民生巩固统治。这些都是他作为一个时代的先锋,对于一个时代的贡献,但是曹操作为一位政治家,杀戮心太重,疑心病重,身边的谋士,鲜有能够善始善终的。譬如说杨修、孔融、荀彧、崔

  • 孔融教你如何让领导哑口无言!曹操:敢怼我?后果自负!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说历史标签:孔融

    孔融是建安七子之首,才华很高,可以打99分,少给一分是怕孔融骄傲;但是在治理地方、统率军队方面,只能给孔融打1分,多给1分是怕孔融有了信心再去乱搞。孔融在怼人方面,或者说是作死方面可以说很有天赋,我们来看看孔融如何怼自家的领导曹操同志吧。一、武王伐纣曹操打败袁绍后,刚刚占据了邺城。曹丕猴急猴急的就把

  • 求贤若渴的曹操,为何非要杀掉名士孔融,原因让人反思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孔融

    孔融是孔子的第19世孙,东汉末年担任北海相,人称孔北海。名士“建安七子”之一。袁绍的儿子袁谭进攻孔融,迫使孔融向西逃走,最后奔赴许昌,被征做太中大夫。孔融生性耿直,喜宴宾客,好评时政,最后也因为这一点引来了杀身之祸。孔融小时候就因为给哥哥让梨的故事,广为人们传颂,称赞他懂礼仪。孔融十三岁的时候,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