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融教你如何让领导哑口无言!曹操:敢怼我?后果自负!

孔融教你如何让领导哑口无言!曹操:敢怼我?后果自负!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金色说历史 访问量:3417 更新时间:2024/2/5 1:17:10

孔融是建安七子之首,才华很高,可以打99分,少给一分是怕孔融骄傲;但是在治理地方、统率军队方面,只能给孔融打1分,多给1分是怕孔融有了信心再去乱搞。

孔融在怼人方面,或者说是作死方面可以说很有天赋,我们来看看孔融如何怼自家的领导曹操同志吧。

一、武王伐纣

曹操打败袁绍后,刚刚占据了邺城。曹丕猴急猴急的就把袁谭美丽的老婆甄宓抢过来先睡了再说。有了曹丕带头,袁家的妻女基本上都被糟蹋的很惨。

孔融听到后就给曹操写了一封信,其中说:武王伐纣成功后,把妲己赏赐给了自己的弟弟周公

曹操很纳闷,寻思我这看的书也不少了,武王伐纣之后明明把妲己杀掉,何来赐给周公呢?难道是孔融家里有祖传的不同记录?

于是写信问:这个故事在哪本书里讲过?

孔融直接来了一句:拿邺城发生的事情来看,当年武王伐纣的时候应该差不多吧。

曹操:。。。(好家伙,敢怼我?!我先拿小本本记着!)

初,曹操攻屠邺城,袁氏妇子多见侵略,而操子丕私纳袁熙妻甄氏。融乃与操书,称“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操不悟,后问出何经典。对曰:“以今度之,想当然耳。”

二、禁不禁酒

北方因为连年大乱,百姓和士兵都没有足够的粮食吃。曹操着急,于是就下令不许私下拿粮食酿酒、也不许没事私下喝酒。

孔融却不但照喝不误,在家中大开party,号称:座中常客满,樽中酒不空!还写了一封信给曹操说:酒就是德,舜禹孔子这种圣人也没听说过要禁酒的。

曹操觉得还是要解释一下,于是回信说:夏和商纣都因酒而亡国,喝酒误事的故事在历史上还少吗?

孔融不甘示弱,又写《再论酒禁书》讽刺曹操说:夏商最后亡国原因都说是因为夏朝皇后妹喜、商超皇后妲己,你干脆禁止大家结婚算了。

曹操:……(默默拿出小本本再划一道!)

同期的刘备也搞过一次禁酒,我们来看看刘备下属是如何劝谏的。

刘备要禁酒,下面执行的人很听话,不但要抓禁酒而且只要看到百姓家里有酿酒的器具就要罚款,不交钱就抓人,一时间百姓多有怨言。

简雍收到百姓的投诉,决定要劝谏一番,于是乘着和刘备外出的机会,在大街上简雍指着一对逛街的男女说:主公,这两人犯了淫乱的罪,请主公找人抓了他们。

刘备很奇怪,就问简雍:“你怎么知道这俩人犯了淫乱的罪?”

简雍说:“因为他们身上有淫乱的工具啊!”

刘备哈哈大笑,明白简雍是劝谏自己关于禁酒的事,就安排抓禁酒就行,不能乱抓人。

【看看同样是禁酒,刘备属下的执行效率和劝谏水准。再回头看看曹操属下的执行和劝谏。曹操马上就是一顿长叹啊!】

三、讽刺远征

曹操灭掉袁绍后,感觉北方游牧民族是中原地区的大患,于是率军北讨乌桓,阵斩匈奴单于,可以说是大功。

但是孔融认为曹操劳师远征,一点利益都没有,于是孔融写信讥讽曹操说:大将军(曹操)远征乌桓好辛苦,可惜乌桓那旮沓穷死了,没啥战利品。我记得从前肃慎族的人不给大汉朝进贡柴火,丁零族的人曾经还偷盗苏武的牛羊,曹操你干脆一并讨伐,抢些柴火和牛羊回来也好啊!

你看看,孔融不但一点战略眼光都没有,还故意讽刺大胜归来的曹操,这么作死的人也真是少见啊。

曹操:……(有再一再二,没有再三再四!孔融啊,我给过你机会了,是你自己不珍惜!)

于是曹操找人盯着孔融的一举一动,就等着他犯错,果然孔融喝大了吹牛:说儿子对父亲有啥好的,不过是父亲一时激情就生下来孩子罢了。儿子对母亲也没啥亲情,母亲就跟装东西的花瓶一样,东西从花瓶里拿出来,跟花瓶有啥关系?!

曹操一看这是不孝的证据啊,不孝就是大逆不道,于是孔融全家都被抓了起来,都被曹操给杀了。

从上面几个故事可以看出,孔融怼人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但是孔融也是因为怼错了人,最后被曹操忍无可忍杀掉了。所以以史为鉴劝告大家:怼领导可以,但是一定要注意度,不可太过。毕竟孔融用自己的生命留下了这个惨痛的教训。

四、小孔融怼人也厉害

孔融怼人的毛病其实从小就有,不过小时候怼人,被人更多的是当作神童的存在,被怼的尴尬一下就罢了。没想到,孔融怼人的毛病长大后却要了自己全家人的命。

孔融小时候因为让梨的典故,被当作神童,每次大人喝酒聊天的时候都愿意逗孔融玩,看孔融是不是真的神童。

孔融十岁的时候,跟随父亲到洛阳拜见司隶校尉李膺,李膺正在召开大酒会,因为拜访的人太多,就专门安排门子说不是著名的官员文人,或者是亲戚都别让进来。许多人都被拦在外面。

轮到孔融的时候,孔融直接跟门子说:我家和李家是好几世的亲戚,你赶紧通报去吧。

门子一听是亲戚,不敢怠慢,结果李膺见到真人后发现不认识,就问:你这个小孩子是不是撒谎啊,我和你有啥亲戚?

孔融毫不怯场的说:我孔家的祖宗孔子曾经拜您的祖先老子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代通好。

在座的宾客们都说:神童啊,厉害厉害。

但是有一个官员太中大夫陈韪觉得这个小孩子太锋芒毕露了,不是好事,于是就说:这种小孩子嘛,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后未必还这么好!(小时了了,大未必佳)

孔融一听,马上对着陈韪说:我猜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

陈韪一下子尴尬的不行了。

我是以史为鉴,每天都有有趣的历史故事,欢迎关注。

标签: 孔融

更多文章

  • 求贤若渴的曹操,为何非要杀掉名士孔融,原因让人反思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孔融

    孔融是孔子的第19世孙,东汉末年担任北海相,人称孔北海。名士“建安七子”之一。袁绍的儿子袁谭进攻孔融,迫使孔融向西逃走,最后奔赴许昌,被征做太中大夫。孔融生性耿直,喜宴宾客,好评时政,最后也因为这一点引来了杀身之祸。孔融小时候就因为给哥哥让梨的故事,广为人们传颂,称赞他懂礼仪。孔融十三岁的时候,他的

  • 段子:孔融让梨的原因你还记得吗

    历史人物编辑:史红芳标签:孔融

    中文课老师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要学生写出孔融让梨的动机在交上来的答卷中,答案主要可分成四类:a、梨烂了;b、当时孔融正好牙疼;c、这样好叫拿梨的人帮他做作业;d、为了要成名。中文老师怅然。这婚结的都快怀疑人生了得瑟!有本事继续得瑟呀脑袋瓜子,是不是有点嗡嗡嗡的响啊来个老太太,就地一躺,画美不

  • 4岁让梨的孔融,全家都是狠人

    历史人物编辑:感性的生活说标签:孔融

    01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鲁国(山东曲阜)人。其家学渊源,老爹孔宙,官至泰山都尉;高祖父孔尚,钜鹿太守;七世祖孔霸,三朝元老,给汉元帝上过课,是帝师;二十世祖更是了得:儒家学派总掌门,圣人孔子。02孔融的大哥叫孔褒。“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语出刘义庆《世

  • 孔融让梨成为美谈,他哥哥却因此丧命,可悲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孔融

    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不如意的时候,有的人就会自嘲是“衰神”。当然如果经历这些的是别人,那我们也掬一把同情泪,默默感叹他们最近的逆境。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个人,就因为霉运当头,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张俭。从家世来看,他倒是不惨。因为父亲就是做官的,自己还当了个秀才,看得出来不管是钱财还是官位,他

  • 孔融让的梨,吃了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波和栗子标签:孔融

    古有孔融让梨,今有烟雨写梨。大家好,今天又给大家科普一种水果——梨子。科普之前,先说孔融让梨。古文道“融四岁,能让梨”,大概的意思,就是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已经学会了“公序良俗”,把大的梨子让给哥哥吃。延伸出来的教育意义就是普通生活中,我们应该懂得遵守公序良俗,遵循道德,学会谦让。但是也流传着一些另类

  • 曹操将孔融夷灭三族,为何后来还会有“衍圣公”?

    历史人物编辑:妙笔历史标签:孔融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枭雄之一,不可否认的是,曹操建立曹魏之后,成为了三国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三国最强的诸侯国,原因就是曹操唯才是举。在这样的情况下,曹魏走向了强大。曹操吸引了众多人才,包括荀彧、郭嘉等等。在曹魏所有的人才中,有一人肯定是不得不说的,他就是孔融。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的七世

  • 如果你是曹操,你也会这样杀了孔融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孔融

    在汉末三国历史上孔融是个名气很大的人物,他是鲁国人,孔子的二十世孙,他的父亲叫孔宙,当过泰山郡都尉,孔融小的时候就有与众不同的天赋,“孔融让梨”的典故家喻户晓。这个故事最早见于《世说新语笺疏》所引融别传:“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头顶“孔子后人”的光环,加上

  • 世界上最讽刺的事情:年仅四岁就能让梨的孔融,最后却死于不孝

    历史人物编辑:寂寞火炉标签:孔融

    估计大家和我一样都很不相信,曾经那个四岁就会让梨的孔融,最后却是因为不孝而死,简直太讽刺了。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代子孙,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的孔融让梨的故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年仅四岁就知道长幼尊卑,懂得谦让这个礼仪的一个乖孩子。成为了当时聪明、道德的代表。但是,成年后的孔融并没有小时候的那样乖巧懂事

  • 孔融让梨,究竟是注水鸡汤,还是童趣故事?

    历史人物编辑:安全教育漫谈标签:孔融

    文/猴妈孔融让梨,对大家而言,是一则耳熟能详的故事。妈妈们听着这则故事长大,然后再讲给宝宝听。老故事听多了,总会有一些新的解读。一些暗黑系的解读比如孔融是心机boy,让梨是为了避免被哥哥们揍……当然这些时髦解读,博人一笑,并无多大实际意义。仔细推敲,孔融让梨其实是古代大家族中的一则小故事,当年的大人

  • 为什么有的人不喜欢别人指出孔融的缺点?

    历史人物编辑:小忠娱评人标签:孔融

    为什么说到孔融的问题会引起很多人士的强烈反对孔融是三国时期的名士,当然名气很大,但是每每与曹操唱反调,后来被曹操给杀掉了。他的很多故事在历史资料里都有记载的。这些年,有很多人直言不讳地指出孔融的缺点与不足。但是,这些无疑引发了孔融家乡人的不满。认为是给孔融抹黑了。当然还与其他的群体,也表达了极其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