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孔融在北海担任国相时,有没有对抗曹操的实力?

孔融在北海担任国相时,有没有对抗曹操的实力?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阿庆文史阁 访问量:2583 更新时间:2023/12/13 13:49:54

孔融在汉末天下士人中名气很大,但是执政能力不足。在董卓入朝秉政后,孔融多次忤逆董卓,董卓便把他任命为青州北海相,打发出朝廷,毕竟眼不见心不烦。

在这里我说一个知识点:当时北海的行政区划是郡国,也有郡王在位,所以北海国的“太守”就应该称为“相”,简称:北海相。

罗贯中是明朝人,对汉代的官职不熟悉,所以在《三国演义》里写成了“北海太守”,这是错误的。(其实他写错了很多官职名称,这只是其一。)

言归正传。

当时北海国在闹黄巾,闹得很凶,董卓任命孔融去北海,也是想让孔融吃吃苦头,说不定战死了呢。也算是“借刀杀人”吧。

孔融到任北海后,就开始兴办学校,安抚百姓,重用本地名士。

例如郑玄是本地,也是全国最出名的士人,孔融请不动郑玄,就把郑玄的老家改名为:郑公乡;同时还在郑玄家门口造一座大门,称为“通德门”。

还有邴原、彭璆等人也被孔融举荐,已故名士甄子然、临孝存也得到孔融尊重,命人把他们的灵位供奉在县社之中。

《后汉书·孔融传》:稍复鸠集吏民为黄巾所误者男女四万余人,更置城邑,立学校,表显儒术,荐举贤良郑玄、彭璆、邴原等。郡人甄子然、临孝存知名早卒,融恨不及之,乃命配食县社。

孔融的军事能力就拿不出手了。在他的指挥下,北海地方军被黄巾军张饶击败,他自己又被管亥包围在都昌城中,最后是靠太史慈找平原相刘备求助,这才解了围。

当时,与北海接壤的军阀有冀州袁绍、兖州曹操。孔融的下属左丞祖就劝孔融最好与袁绍、曹操结交,改善关系,孔融心高气傲,认为袁绍、曹操不是汉室忠臣,不肯接受。甚至孔融还生气把左丞祖给杀了。

《后汉书·孔融传》:袁(绍)、曹(操)方盛,而融无所协附。左丞祖者,称有意谋,劝融有所结纳。融知绍、操终图汉室,不欲与同,故怒而杀之。

范晔在《后汉书》中评价孔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建安元年(196年),袁绍之子袁谭率军攻打北海,打了半年,终于把孔融赶出去了。

孔融后来投奔曹操掌控的许都朝廷,有一次,在朝廷上孔融评价郗虑“可与适道,未可与权”,郗虑不服气,马上反唇相讥道:“孔融你曾经执掌北海,政散人流,你的权又在何处?”

两个人为此当着汉献帝的面争吵起来,最后还是曹操亲自写信给他们劝和。

虞浦《江表传》:献帝尝时见(郗)虑及少府孔融。问融曰:“鸿豫何所优长?”融曰:“可与适道,未可与权。”虑举笏曰:“融昔宰北海,政散人流,其权安在?”遂与融互相长短,以至不穆。曹操以书和解之。

总而言之,汉末有文武双全的人才,但绝对不是孔融。孔融的长处在“文”,名列“建安七子”之首,论“武”,他就太弱了。

标签: 孔融

更多文章

  • 他是说死孔融的人难怪大家都绕着他走

    历史人物编辑:多梦生活标签:孔融

    “融四岁,能让梨”说的是建安七子之一的北海孔融,小小年纪就知道把大一点的梨子让给别人。孔融,字文举,出生在山东曲阜的大儒世家,是孔子的十九世孙。孔融在任内“修城邑,立学校,举贤才,表儒术”,颇有政绩,后来入朝被曹操任为太中大夫。孔融喜好抨击时政之弊,常常和领导对着干,最终得罪了曹操,惹来杀身之祸。孔

  • 曹操为什么要杀掉孔融的子女,历史上真的存在吗?

    历史人物编辑:这就是历史么标签:孔融

    我们从小听到大并教授给后代的孝顺故事就是孔融让梨,孔融年纪很小就懂得谦让的事情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但是他到底经历了什么事情,作为文圣人孔子的后代,按道理来说应该是受到社会的推崇和尊敬才对,为什么长大后的孔融会被曹操杀掉,并且连他的子女都除掉,历史之中真的存在这件事情吗?孔融和曹操的矛盾使得曹操对他

  • 三国迷局:曹操为什么要先后杀害杨修、孔融和华佗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孔融

    曹操在东汉末年乱世而起,善于捕捉机会,好生经营,终于掌握军权,立战功受封,他成为讨董先锋,收降黄巾军,入朝为相,实施一系列改革,恢复民生巩固统治。这些都是他作为一个时代的先锋,对于一个时代的贡献,但是曹操作为一位政治家,杀戮心太重,疑心病重,身边的谋士,鲜有能够善始善终的。譬如说杨修、孔融、荀彧、崔

  • 孔融教你如何让领导哑口无言!曹操:敢怼我?后果自负!

    历史人物编辑:金色说历史标签:孔融

    孔融是建安七子之首,才华很高,可以打99分,少给一分是怕孔融骄傲;但是在治理地方、统率军队方面,只能给孔融打1分,多给1分是怕孔融有了信心再去乱搞。孔融在怼人方面,或者说是作死方面可以说很有天赋,我们来看看孔融如何怼自家的领导曹操同志吧。一、武王伐纣曹操打败袁绍后,刚刚占据了邺城。曹丕猴急猴急的就把

  • 求贤若渴的曹操,为何非要杀掉名士孔融,原因让人反思

    历史人物编辑:花花史界标签:孔融

    孔融是孔子的第19世孙,东汉末年担任北海相,人称孔北海。名士“建安七子”之一。袁绍的儿子袁谭进攻孔融,迫使孔融向西逃走,最后奔赴许昌,被征做太中大夫。孔融生性耿直,喜宴宾客,好评时政,最后也因为这一点引来了杀身之祸。孔融小时候就因为给哥哥让梨的故事,广为人们传颂,称赞他懂礼仪。孔融十三岁的时候,他的

  • 段子:孔融让梨的原因你还记得吗

    历史人物编辑:史红芳标签:孔融

    中文课老师讲了《孔融让梨》的故事,然后要学生写出孔融让梨的动机在交上来的答卷中,答案主要可分成四类:a、梨烂了;b、当时孔融正好牙疼;c、这样好叫拿梨的人帮他做作业;d、为了要成名。中文老师怅然。这婚结的都快怀疑人生了得瑟!有本事继续得瑟呀脑袋瓜子,是不是有点嗡嗡嗡的响啊来个老太太,就地一躺,画美不

  • 4岁让梨的孔融,全家都是狠人

    历史人物编辑:感性的生活说标签:孔融

    01孔融,字文举,东汉末年鲁国(山东曲阜)人。其家学渊源,老爹孔宙,官至泰山都尉;高祖父孔尚,钜鹿太守;七世祖孔霸,三朝元老,给汉元帝上过课,是帝师;二十世祖更是了得:儒家学派总掌门,圣人孔子。02孔融的大哥叫孔褒。“融四岁,与兄食梨,辄引小者。人问其故。答曰:‘小儿,法当取小者。’”语出刘义庆《世

  • 孔融让梨成为美谈,他哥哥却因此丧命,可悲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孔融

    我们生活中总会遇到不如意的时候,有的人就会自嘲是“衰神”。当然如果经历这些的是别人,那我们也掬一把同情泪,默默感叹他们最近的逆境。我们今天要介绍的这个人,就因为霉运当头,给不少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就是张俭。从家世来看,他倒是不惨。因为父亲就是做官的,自己还当了个秀才,看得出来不管是钱财还是官位,他

  • 孔融让的梨,吃了对身体有什么影响?

    历史人物编辑:波和栗子标签:孔融

    古有孔融让梨,今有烟雨写梨。大家好,今天又给大家科普一种水果——梨子。科普之前,先说孔融让梨。古文道“融四岁,能让梨”,大概的意思,就是孔融在四岁的时候,已经学会了“公序良俗”,把大的梨子让给哥哥吃。延伸出来的教育意义就是普通生活中,我们应该懂得遵守公序良俗,遵循道德,学会谦让。但是也流传着一些另类

  • 曹操将孔融夷灭三族,为何后来还会有“衍圣公”?

    历史人物编辑:妙笔历史标签:孔融

    曹操是三国时期的枭雄之一,不可否认的是,曹操建立曹魏之后,成为了三国实力最强的诸侯国。之所以能够成为三国最强的诸侯国,原因就是曹操唯才是举。在这样的情况下,曹魏走向了强大。曹操吸引了众多人才,包括荀彧、郭嘉等等。在曹魏所有的人才中,有一人肯定是不得不说的,他就是孔融。孔融是孔子的第二十世孙。他的七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