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操为什么宁死也要杀华佗?翻开汉书才发现原因,不杀才怪

曹操为什么宁死也要杀华佗?翻开汉书才发现原因,不杀才怪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唯物历史观 访问量:4485 更新时间:2024/2/1 16:38:07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医,他们因为自己高明的医术,被后人所铭记。在诸多的名医中,华佗无疑是名气最大的一个,同样也是最为神秘的一个。作为历史上真实存在的神医,华佗的故事人们都非常熟悉,然而人们所熟悉的更多还是演义小说里面的华佗。书里的华佗已经不单单是医生,更是有通神的能力。这样一位名医,最终被曹操杀掉,其著作《青囊书》也没能流传下来,确实令人非常惋惜。

历史上的华佗,他的结局确实与演义里的一样,被曹操下令杀掉,他的著作也没能流传下来。不过,演义毕竟不是真实的历史,虽然大致的脉络没有严重偏离历史,但华佗之死并没有像演义所说得那样简单。那么他为何会死在曹操的手里呢?要知道曹操在晚年还没有完成篡汉的工作,也没能完成统一全国的大业。他肯定是非常不甘心的,若是有华佗这样的名医在身边,或许他还能多活一段时间。看起来曹操没有必要这么做,那他又为何要坚持这么做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许多人都想要在这动乱的环境里寻找一个新的出路。华佗选择了靠着过硬的技术能力,有朝一日能找到一个更好的工作。华佗的家里条件相当不错,这让他很早就有时间去琢磨医学。从小华佗就喜爱读书,在诸多的书籍里,他更加喜欢医书。随着自己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华佗又决定外出游学。通过这种一面实践,一面求学的方式,继续提升自己的能力。

通过这种经历,华佗很早就有了较大的名气,一些地方官员还想举荐他出来做官。不过华佗拒绝了他们的邀请,始终没有出来做官,继续自己的游学之路。在多年的实践中,华佗的医术越来越高明,他经常为一些人诊治,靠着自己的能力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渐渐地,许多地方大员都找他来治病,华佗相继为陈登等一大批高官治病。他在民间与官场的名气就越来越大,华佗自然就引起了更多名人的关注。

与许多名医相比,华佗有几个明显的特点,比如他精通外科治疗。这与人们对于传统医学的观念有些不同,华佗在治病的过程中,经常以外科的手段治疗疾病。他对于传统医学外科领域的发展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此外,华佗还精于养生等学科,他很早就注意到了一些养生的要领。结合医学的手段,能更好保养自己的身体,有助于延年益寿。可以说,华佗是非常全面的名医,因此他能应对很多不同种类的疑难杂症。这些也是他多年来四处求学,最终积累的结果。

有一次,华佗恰好为刚刚受重伤的周泰治疗,经过自己专业的诊治,周泰的身体成功康复。此事让华佗的名气变得更大,于是有一个人就注意到了华佗,此人就是曹操。历史上关于俩人的关系,并没有太明显的交待。曹操似乎是很晚才注意到华佗这位名医,这看起来是有些奇怪。因为华佗与曹操是同乡,按理说家乡出现了这么一位名医,曹操不应该不知道。可现实是,曹操很晚才知道华佗的事情,将华佗招到自己身边做事。

曹操早年便出来做官,他的身体状况却没有那么好,尤其是头痛对他的影响极大。严重的时候,曹操因为头痛甚至都没办法正常工作,他最终去世与这个老毛病有着极大的关系。患上这样的病症,在古代是很难解决的,因为人的脑部是最为复杂的部位,即便是现代科技这么发达,对于人脑的研究也相当有限。以现代医学的手段,对于头疼等很多脑部的疾病,也是没有太好的办法。更是没办法彻底根除这类头部疾病,而汉末三国那种环境里,医学再怎么发达也很难治疗这类病症。

对于一个有着统一天下野心的人来说,身体是绝对不能出现太大问题的。曹操便利用自己的权势,找来了许多有名的医生,华佗就是其中之一。有他们在身边,对于曹操病情控制有一定的帮助。曹操也意识到华佗的医术非常高明,经常叫华佗来给自己看病。在曹操这类的领导身边做事,要是办好了,自然能受到更多的赏赐。可曹操的疾病对于华佗来说,也是极为困难的。

他通过对于病症的分析,向曹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华佗认为这类疾病是慢性病,即便是他自己都不能做到短时间内就治愈。他也没有彻底根除头风的办法,唯一能做的就是保守治疗,通过长期的治疗,缓解曹操的头痛症,延长曹操的寿命。虽然不知道曹操内心的想法,但他对于华佗的提议,还是默许了。曹操便一直留华佗在身边,发病的时候就让华佗来帮助自己减轻症状。

有一段时间,曹操头风发作,导致自己无法处理政务。他便让华佗专门负责治疗,华佗此时跟曹操请假,表示离开家太久了,想要回去看看。曹操就允许他回去,华佗回家之后,就提出他的妻子病了,想要延长假期。曹操一开始没有反对,可随着自己的头风越来越严重,他就想要华佗赶紧回来。于是经常派人去催,华佗是完全不想回去,就三番五次找其他的借口推辞。曹操非常着急,还动用了权力,让地方官府协助护送华佗。

没想到华佗依旧不答应,他始终都没有遵命,这让曹操心里更加生气。曹操此时就派人去华佗的家里查看情况,他做了一个聪明的举措,那就是提前准备后手。让人带着粮食等礼品去他家里探望,如果华佗真是因为妻子病重,那么就顺势赏赐华佗,用来安抚他。可如果华佗是欺骗自己,那就直接把华佗给抓回来。

使者到了华佗的家里,发现华佗确实是在欺骗曹操,他的妻子一开始就没有生病,一家人好好生活着。于是就按照曹操的命令,将华佗给抓了回来。曹操对于华佗这种做法十分生气,就将华佗下到大狱,华佗在狱中受到严刑拷打,被拷问至死。他在临死前,想着要将自己的医书传下来,可华佗得罪了曹操,周围人都怕跟他扯上什么关系,谁都不敢接。华佗无奈之下,就将自己的医书给焚毁了,就这样一代名医死在了狱中,他高明的医术也没能传承下来。

华佗之死确实是非常可惜,曹操手下很多人也对华佗有同情之心,比如著名的荀彧,他就反对杀掉华佗。他还站出来为华佗求情,然而曹操并没有听荀彧的意见,还是坚持将华佗杀掉。曹操想要杀掉华佗,主要的因素是华佗欺骗了他,而且挟恩自重本身就是君王无法容忍的底线。当然,现在我们经常说“大恩常提就是大仇”,其核心也是一样的。

一开始曹操听到华佗提出的治疗方案,他心里还是有些不高兴的,只是曹操没有反对,允许华佗按照他的想法去做。可没想到,自己的疾病发作后,华佗却以各种理由拒绝看病,这让曹操被头疼折磨了很长时间。他心里自然会非常愤怒,还会觉得华佗有其他的用意。

当时华佗的身份确实无法拒绝曹操,他属于曹操的属下,按照规定是需要接受曹操调令的,更不能这么公开欺骗曹操。根据汉律:不从征罪,曹操将他下狱拷问,在程序上是没有太大问题的。不过,这些规定其实都要看曹操的态度,如果曹操不想杀他,他怎么都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只是他这次将曹操得罪太过火了,使得曹操动了杀心。以这样的名义杀掉华佗,曹操倒也没什么错误。

只是,杀掉华佗并不能解决曹操的问题,这件事最大的错误还是曹操自己托大了。他觉得华佗死了,自己还可以从其他地方寻找名医治病,并不需要依赖华佗。可结果,再想找到一个华佗,比登天还难,曹操的头风也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了他的死亡。从结果来看,曹操杀了华佗还是有些草率了,若是能听从荀彧的意见留下华佗,他也不至于被头风折磨至死。

当然,华佗落得这个结果,他自己肯定是要负主要责任。因为那是封建社会,并不是现代这种社会,华佗在当年作为曹操的医生,他自然要遵从曹操的命令。抗命这种事情在古代已经是非常严重了,更何况他还以欺骗的方式抗命,这对于任何一位君主来说,都是很难容忍的事情。令人不理解的是,华佗为何要这么做呢?

其实华佗心里对于曹操是非常不满的,因此他才不想给曹操继续治病。华佗来到曹操身边做事,主要是想给自己谋一个好的前程。虽说华佗一直钻研医学,到处给人看病,但他心里还是不愿意以这个作为主业的。因为在那个时期,医生的地位相当低贱,更是经常被人拿来跟术士这类人放在一起比较。华佗自己也非常看不起这个身份,甚至还后悔自己一直忙着行医,没有在仕途上有更好的发展。

因此,华佗想要在曹操这里获得更多的东西,比如一个好的出身。他对于自己的能力非常有自信,觉得只要自己能治疗曹操的头风,曹操就会重视他的能力,从而给他更高的地位。他这么想确实有一定的道理,毕竟华佗医术高明,有着一定的威望,而且他与曹操还是同乡。有这样的关系,他觉得在曹操身边做事,只要能做出一些成绩,就能得到一个不错的位置。可结果非常残酷,曹操并没有因此更加看重华佗。

在曹操的身边,华佗一直都只是一个医生而已,这样的身份实在很尴尬,以至于曹操自己都非常看不起这些低贱的医生。他对待华佗的态度也没那么好,只是将华佗当成一个工具使用。最主要的是,曹操没有给华佗更好的待遇,无论是官职还是其他方面的待遇,华佗都没有得到。早期华佗敢为了学医,拒绝举孝廉的机会,这也能看出华佗是一个有些高傲的人。他这样心态的人,在曹操这里受到了这般冷落,心里落差自然是非常大的。

更重要的是,此时华佗的重点已经不是看病了,他自己都已经非常后悔行医,很瞧不起这种行为了。在曹操这里他还要继续当医生,给曹操看病,他会不满也是可以理解的。对于曹操来说,他这种做法其实也很正常。因为华佗到他这里的时候,年龄已经不小了。这个岁数的人,除了行医之外,并没有其他令人信服的才能。他也没有特别过硬的关系,对于曹操来说,给他高官厚禄是很不现实的。

总得来看,华佗之死并没有太大的争议,他确实死得不冤。如果放到现代社会,他这些事情倒也没什么,可在古代,本来就是君权为上,他做出了这种事情,曹操杀了他也是那个时代常见的事情。相比外部的因素,华佗自身的问题确实是更大一些,他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认不清现实。

华佗那个时代有两位和他齐名的神医,那就是张仲景董奉,这俩人也分别代表了当时名医普遍的人生选择。张仲景的主业还是做官,他虽然爱钻研医术,喜欢为人治病,但这些都是副业,他还是以官僚的身份发展。董奉就是另一方面了,他选择钻研医术,自己归隐不仕,这样就全身心投入到医学的研究中,能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对比这俩人,华佗就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他一开始是沿着董奉的道路走下去的,可走着走着,他中途又后悔了。华佗又想中途改变方向,渴望像张仲景那样在官场发展,这本来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华佗对于人生的规划出现了问题,世间的事情,本来就不是他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华佗犯下了这样的错误,却又拿更多的错误去掩盖此前的错误,这确实很不明智。

标签: 华佗

更多文章

  • 世人知华佗却不知滑伯仁

    历史人物编辑:麦迪娜爱旅游标签:华佗

    “无问贫富皆往治,报不报弗较也”,这是时人对滑伯仁的崇高医德的赞美。他是一位针灸大家,当经络之学被忽视之时,他力挽狂澜,使针灸又得盛于元代,并为后世针灸医家的规范,这便是滑氏的一大功劳。滑伯仁像一次,程铭先生患腿病,一位医生在为他针灸治疗时,不慎将银针折断,情势急迫,于是请来当时有名的针灸学家滑伯仁

  • 曹操“悔不该杀华佗”,后悔杀华佗的曹操是否有意杀之?还真是!

    历史人物编辑:剑宗臣标签:华佗

    说起“悔不该杀华佗”这个梗来,估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甚至在一些弹幕中都可以见到,可见这个梗到底是多么受欢迎。很显然,这个梗就是出自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可能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是什么原因,所以小编也就不在这里多说什么了。不过,话又说回来,演义也毕竟是演义,历史上的曹操杀了华佗之后,是否真的后悔了呢

  • 华佗之死虽然是曹操造成的,但根源还是在华佗身上,为何这样说?

    历史人物编辑:王小妹说历史标签:华佗

    我国历史上出现了许多医术高明的人,但名气最大的非华佗莫属。世人曾经用华佗再世和赛华佗来形容一个人的医术高明,可见华佗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了。在《三国演义》中,华佗不仅医术高明,还心系天下百姓,是一位心怀天下的名医,为了拒绝只给曹操一人看病丢了性命,华佗死在了曹操手中是历史事实,那么,曹操就应该为华佗的死

  • 华佗给曹操做开颅手术,为何反而被杀?看看华佗妻子就明白了

    历史人物编辑:澄丹彤标签:华佗

    说起华佗和三国的故事,有三个,分别是华佗与关羽“刮骨疗伤”、华佗给曹操治疗偏头痛、华佗治疗、华佗治疗陈登寄生虫病,在《三国演义》中,华佗给曹操治疗偏头痛,提出了给曹操开颅进行治疗,然后曹操并不相信这种治疗方法,于是就把华佗给杀了,那么真实的历史真的是这样吗?先说一件事情,华佗并没有给关羽刮骨疗伤,据

  • 曹操当年为何非要杀华佗不可?千年后才知道,华佗死得不冤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小福标签:华佗

    曹操在三国时期一直有着枭雄之称,只因为曹操和真正的英雄相比较起来,难免有点不问是非。很多时候曹操会以自己的情绪来做出判断,不然曹操也不会说出那句震惊天下人的话,那就是宁可天下人负我,也不可我负天下人。以及宁可错杀一百,也不可放过一个。死在曹操手中的英雄将相,奸佞小人非常之多。其中甚至还包括了吕布!然

  • 当年曹操为啥非要斩杀华佗?后汉书揭晓真相,曹操是对的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华佗

    在古代医疗水平并不发达的情况下,如果哪个地区出现一个神医,所有人都会趋之若鹜,尤其是有权势的人,更要争抢着把神医纳入自己门下,为己所用。因为在过去,头疼脑热都是要人命的,所以能治好古人眼中的“疑难杂症”,那便是在世活佛。而在古书典籍中,也有关于神医的记载,最有名的就是华佗。“刮骨疗毒”和“麻沸散”让

  • 神医华佗是印度人?清华教授给出2大铁证,分析得头头是道

    历史人物编辑:无风却起念标签:华佗

    华佗,古代医学界的传奇人物,与张仲景、董奉并称为建安三神医,为无数百姓治病救人。然而,中国著名国学大师陈寅恪教授的遗稿近日被公开,内容颠覆了我们对华佗的认识。陈寅恪教授以两大理由断言,华佗实际上并非中国人,而是印度人。那么,这两大理由是什么呢?首先,陈寅恪教授认为华佗的名字中的字音来源于印度神话。

  • 曹操为什么杀华佗?并非华佗坐地起价,真因恐和这事密切相关

    历史人物编辑:倚梧杉标签:华佗

    曹操可谓是我国三国时期的知名人物,曹魏政权的奠基者,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曹操在正史上很出名,也得到了很多历史学家和近现代伟人的高度赞誉,当然在民间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不过曹阿瞒在民间往往成为了“奸诈之人”的代名词,“白脸”的曹操想必人人都知道。曹操在一直被人们当做“奸雄”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和

  • 华佗不为威武所屈

    历史人物编辑:精彩的旅行标签:华佗

    华佗华佗,又名勇,字元化,东汉时沛国谯县人。是我国古 代最负盛名的“神医”。他年轻时曾到徐州游学,研读儒家经典,《三国志》说 他已“兼通数经”。沛国相陈珪举荐他为孝廉,太尉黄琬征 聘他做官,他都没有答应,而是把主要精力放在行医上。这 样,练就了一套高超的医术。他是见于正史记载的我国第一个施行外科开腹

  • 《三国机密》:郭嘉也师从华佗!历史上的神医华佗真有3个弟子?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华佗

    《三国机密》人物篇:随着电视剧《三国机密》的热播,说不完的三国历史再度被搬了出来,而其中的人物则尤为受关注。今天小编要讲的这几个人物都和一个人有关,他就是华佗。《三国机密》中,目前已经出来了3位神医华佗的弟子,第一个是首集就出现的伏寿皇后身边的贴身宦官冷寿光。而他和郭嘉的见面又揭开了和郭嘉是同门师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