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霍去病拿下四座重镇,汉武帝将其取四个名字,让我国获益颇多

霍去病拿下四座重镇,汉武帝将其取四个名字,让我国获益颇多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何露瑶 访问量:2335 更新时间:2024/1/17 4:10:59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历史上的霍去病是汉朝的著名就军事家,不仅擅长骑射,更是精通用兵之道。十七岁的时候就能够自己带兵剿灭匈奴,是百姓心中的常胜将军,只是天妒英才,霍去病23虽就因病去世。霍去病的征战史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不过他的丰功伟绩对后世而影响还是很大的。

公元前126年,张骞摆脱匈奴的牵制逃回汉朝,为汉朝带来很多有用的情报。根据张骞带回的消息,了解到河西地区以西的位置存在很多国家,只要将那些国家控制,就有机会将匈奴击败,从而在汉匈战争中取得胜利。毕竟历史上汉匈战争持续三百年之久,汉武帝听后觉得是好机会,便开始着手控制西域,从而建立自己的优势。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将霍去病派出发动河西之战,霍去病随即作为骠骑大将军带兵出征。霍去病以极快的速度将匈奴与西羌的结合地带攻克,并且在6天时间内就斩获敌人首级8960个,并且还斩杀2,还将浑邪王子俘虏。经过这样的战斗,汉军几乎没有损失,大胜而归。

在这场战争中,霍去病以迅猛的攻势将匈奴打得昏头转向,匈奴还来不及重振旗鼓,汉朝就发动第二次河西之战,而领军人物正是令匈奴头疼不已的汉朝名将——霍去病,此次战争中霍去病依旧势如破竹,将匈奴打得四散而逃。

第二次河西之战中,汉军将单于单恒酋涂王和相国以及都尉及以下官员俘虏共2500人,将30200人斩首,俘虏五个国王,还有无数受降的人。此战中霍去病不仅将匈奴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更是将自己的威信树立起来了。

经过两次河西之战,匈奴在河西的势力早就所剩无几,霍去病更是占领河西大部分地区。为纪念霍去病的伟大胜利,2013年8月6日,人们将一座“霍去病西征”大型青铜像,放置在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北路高速路口。霍去病英勇威武,手中的长矛仿佛正在向敌人,身下的士兵更是个个勇猛无比,正顺着霍去病长矛所指的方向极速前进。

此次战争后,浑邪王和休屠王屡屡败北,并且也因此受到匈奴首领单于的言语奚落。由于单于给予的巨大压力,浑邪王与休屠王又打不过霍去病,两头为难之中他们只好选择向霍去病投降。

在向霍去病投降以后,浑邪王与休屠王得到汉武帝的友好对待,这使此二王更加坚定选择投降是对的。浑邪王与休屠王被汉武帝安排在沿边五郡,为汉朝观察匈奴动向,这就是历史上的“五属国”。

为巩固汉朝在河西的地位,汉武帝建立四大重镇,并且为这四个地方分别取了霸气的名字: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武威是以形容汉军“武功威武”而得来的,就是为纪念汉军在河西之战中的赫赫武功。张掖,既是张开双臂,汉军打断匈奴的左膀右臂,将自己的手臂向西舒展,而张掖正是这个意思。

酒泉,酒泉的名字来源比较诗意,是因当地有一条清泉,泉中的水味道清甜,就像酒一样。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是霍去病在河西之战的时候,到酒泉以后,汉军已然缺少粮草,士兵们纷纷垂头丧气,一度低落。就在这紧要关头,霍去病为鼓舞士气,将御赐的美酒倒入泉中与众将士共饮,将士们受到鼓励后士气高涨,最终击溃匈奴。

敦煌,既是“盛大”的意思,汉军势如破竹,一举将通往西域的路打通,向全世界展示汉朝的强军实力,敦煌既是汉军强盛的最好证明。有河西之战的胜利,汉朝将西羌与匈奴之间的联系隔断,匈奴就像失去左膀右臂一样,从此汉匈之战的局势得到天翻地覆的变化。

汉朝将西藏与蒙古还有青藏高原纳入中国的版图,此时的中国正式开多民族国家的起点。失去河西走廊,与西羌断联合,此时的匈奴元气大伤,早已经没对抗汉朝的实力。以河西走廊作为基地,汉朝开始大力发展灌溉农业,河西走廊也因此成中国西部最重要的农牧业基地。河西走廊促进陆上丝绸之路的建立,在现代来说非常重要。

前有古人为我们建立并发展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后有一带一路促进中国与各国的贸易往来。中国正走在强盛之路,明天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

《出塞作》

《万历十五年》

《寻访河西走廊—春风不度玉门关》

标签: 霍去病

更多文章

  • 少年英雄霍去病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到公元前117年,终年23岁。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也是被后人称颂至今的爱国将领。他善于骑射,用兵灵活,打仗注重策略,作战勇猛。他曾多次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汉军一路击杀匈奴,霍去病也建立了显赫功绩。(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霍去病的一生出生奴籍霍去病的父亲霍仲

  • 霍去病英年早逝一生未婚,为何有一个儿子两个孙子?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昕梦倾城标签:霍去病

    尽管和平相处是理想的选择,然而在面对主权和领土争端时,任何让步都是不可接受的。西汉时代的汉武帝正是这样坚定地捍卫国家利益,他坚信必须付出巨大代价也要阻止匈奴对汉朝的侵略。汉武帝的西征政策成就了卫青与霍去病这对传奇战将,他们的英勇事迹被载入史册,特别是霍去病在抵抗匈奴入侵时表现出的勇敢和坚决,历经千百

  • 霍去病勇敢无畏,敢于冲锋陷阵,故可在对匈战事中屡建奇功

    历史人物编辑:丑丑鱼游戏标签:霍去病

    匈奴在古代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很长,由于他们比较擅长骑射,而且机动性比较强,因此经常对中原王朝进行侵扰,中原王朝对匈奴人恨得牙痒痒,在秦朝时,秦始皇就曾安排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将匈奴撵到河套地区以外,结果秦末中原忙于战乱,匈奴再次抬头。到刘邦建立汉朝之初,匈奴更是直接偷袭汉军,以至于刘邦被围困在白登山之上

  • 冠军侯——霍去病的成长史(上)

    历史人物编辑:撩剧妹妹标签:霍去病

    18岁的霍去病被封为校尉,开始率军征伐,短短四年,就创造了空前绝后的传奇,成为了后世兵家的至高梦想与追求。那么你知道霍去病是怎么成长的吗?公元前129年,卫青破袭匈奴的龙城圣地,大获全胜被册封为关内侯,得知弟弟封侯后,大喜过望的卫少儿前往卫青的府上探望。这时年仅不过十岁的霍去病早就想见一见这个如雷贯

  • 霍去病有粮,却不给士兵吃,饿肚子的士兵为何不叛变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霍去病

    《史记》中曾记载,在打仗的紧要关头,有粮食和肉的霍去病,却命令汉军士兵将这些给扔了。让汉军兵卒饿着肚子去作战,霍去病是怎样想的呢?更让人惊奇的是,在霍去病如此苛待下,他麾下的兵卒也没发生哗变,甚至兵卒们对他连不满情绪都没有。经常让汉军兵卒饿着肚子作战,汉军兵卒为何不去反抗霍去病呢?提起霍去病,人们最

  • 他比肩霍去病,就是死晚了……

    历史人物编辑:努力加油生活标签:霍去病

    01中国古代武将,有2大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1、封狼居胥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年仅22岁的霍去病以伤亡万余人的代价,一路杀伤俘虏了匈奴70443人,包括屯头王、韩王等三名,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名贵族。霍去病在匈奴的祭祀圣地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仪式,在姑衍山还举行了祭地仪式。此战过后,

  • 国徽为何不用康乾线条,用汉唐线条?林徽因:到霍去病墓前看看

    历史人物编辑:倾城之殇标签:霍去病

    国徽作为国家的象征之一,其设计有着诸多的讲究之处,比如在当初设计国徽时,关于该采用何种线条就进行过多轮的研讨。设计之初,有专家提出国徽应该采用康乾线条,理由是康乾线条秀美华丽,但是这一提议遭到了林徽因的极力反对,她认为康乾线条不适合用在国徽上,而是主张国徽使用汉唐线条设计。不过林徽因并没有直接说明为

  • 汉武帝“杀”了霍去病!抗匈名将23岁英年早逝,真是因为瘟疫吗?

    历史人物编辑:青橙拂户标签:霍去病

    公元前117年,刚刚在漠北决战中被汉军打败的匈奴,不知又犯什么毛病,竟然强行扣押路过的汉朝使者。汉武帝勃然大怒,想着匈奴都被打残了还如此嚣张,看来必须彻底将其消灭掉。于是,汉武帝再次动员汉军将士准备出征,但就在大军即将北伐的时候,突然传来一则噩耗,大司马骠骑将军霍去病病逝,年仅23岁。影视剧《汉武大

  • 霍去病未学兵法为何却能屡胜匈奴?原因其实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文史的意林标签:霍去病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欢迎大家阅读小编的文章,希望大家一如既往的支持小编,谢谢~~一,霍去病是华夏族,汉族是汉以后才有的民族称谓形成于汉以后。二,霍去病第一次出征是元朔五年,那年,车骑将军卫青大破右贤王,被

  • 骠骑将军霍去病之如果,只是如果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小前沿标签:霍去病

    卫青一生只打过一次败仗,漠南之战苏建全军覆没赵信叛变,虽不是惨烈,但也惨淡收场,而与卫青并称帝国双璧的霍去病,则是从无败绩,一生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每一战均是孤军深入,孤立无援,每一战都是斩获无数,大胜而归。霍去病的无敌,有一部分源于他军事生涯的短暂,短短六年时间里,他改变了王朝命运,但也因为短暂,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