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历史上的霍去病是汉朝的著名就军事家,不仅擅长骑射,更是精通用兵之道。十七岁的时候就能够自己带兵剿灭匈奴,是百姓心中的常胜将军,只是天妒英才,霍去病23虽就因病去世。霍去病的征战史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不过他的丰功伟绩对后世而影响还是很大的。
公元前126年,张骞摆脱匈奴的牵制逃回汉朝,为汉朝带来很多有用的情报。根据张骞带回的消息,了解到河西地区以西的位置存在很多国家,只要将那些国家控制,就有机会将匈奴击败,从而在汉匈战争中取得胜利。毕竟历史上汉匈战争持续三百年之久,汉武帝听后觉得是好机会,便开始着手控制西域,从而建立自己的优势。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将霍去病派出发动河西之战,霍去病随即作为骠骑大将军带兵出征。霍去病以极快的速度将匈奴与西羌的结合地带攻克,并且在6天时间内就斩获敌人首级8960个,并且还斩杀2王,还将浑邪王子俘虏。经过这样的战斗,汉军几乎没有损失,大胜而归。
在这场战争中,霍去病以迅猛的攻势将匈奴打得昏头转向,匈奴还来不及重振旗鼓,汉朝就发动第二次河西之战,而领军人物正是令匈奴头疼不已的汉朝名将——霍去病,此次战争中霍去病依旧势如破竹,将匈奴打得四散而逃。
第二次河西之战中,汉军将单于单恒酋涂王和相国以及都尉及以下官员俘虏共2500人,将30200人斩首,俘虏五个国王,还有无数受降的人。此战中霍去病不仅将匈奴打得毫无还手之力,更是将自己的威信树立起来了。
经过两次河西之战,匈奴在河西的势力早就所剩无几,霍去病更是占领河西大部分地区。为纪念霍去病的伟大胜利,2013年8月6日,人们将一座“霍去病西征”大型青铜像,放置在甘肃省兰州市天水北路高速路口。霍去病英勇威武,手中的长矛仿佛正在向敌人,身下的士兵更是个个勇猛无比,正顺着霍去病长矛所指的方向极速前进。
此次战争后,浑邪王和休屠王屡屡败北,并且也因此受到匈奴首领单于的言语奚落。由于单于给予的巨大压力,浑邪王与休屠王又打不过霍去病,两头为难之中他们只好选择向霍去病投降。
在向霍去病投降以后,浑邪王与休屠王得到汉武帝的友好对待,这使此二王更加坚定选择投降是对的。浑邪王与休屠王被汉武帝安排在沿边五郡,为汉朝观察匈奴动向,这就是历史上的“五属国”。
为巩固汉朝在河西的地位,汉武帝建立四大重镇,并且为这四个地方分别取了霸气的名字: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武威是以形容汉军“武功威武”而得来的,就是为纪念汉军在河西之战中的赫赫武功。张掖,既是张开双臂,汉军打断匈奴的左膀右臂,将自己的手臂向西舒展,而张掖正是这个意思。
酒泉,酒泉的名字来源比较诗意,是因当地有一条清泉,泉中的水味道清甜,就像酒一样。这里面还有一个小故事,是霍去病在河西之战的时候,到酒泉以后,汉军已然缺少粮草,士兵们纷纷垂头丧气,一度低落。就在这紧要关头,霍去病为鼓舞士气,将御赐的美酒倒入泉中与众将士共饮,将士们受到鼓励后士气高涨,最终击溃匈奴。
敦煌,既是“盛大”的意思,汉军势如破竹,一举将通往西域的路打通,向全世界展示汉朝的强军实力,敦煌既是汉军强盛的最好证明。有河西之战的胜利,汉朝将西羌与匈奴之间的联系隔断,匈奴就像失去左膀右臂一样,从此汉匈之战的局势得到天翻地覆的变化。
汉朝将西藏与蒙古还有青藏高原纳入中国的版图,此时的中国正式开启多民族国家的起点。失去河西走廊,与西羌断联合,此时的匈奴元气大伤,早已经没对抗汉朝的实力。以河西走廊作为基地,汉朝开始大力发展灌溉农业,河西走廊也因此成中国西部最重要的农牧业基地。河西走廊促进陆上丝绸之路的建立,在现代来说非常重要。
前有古人为我们建立并发展河西走廊与丝绸之路,后有一带一路促进中国与各国的贸易往来。中国正走在强盛之路,明天定会越来越好。
参考资料:
《出塞作》
《万历十五年》
《寻访河西走廊—春风不度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