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故事后来被《汉武大帝》采纳,由最经典的李乐版霍去病演绎,深入人心。后来更有那句诗,“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倾入江河中,赠饮天下人”。也是借用了霍去病倾酒入泉的意思。也有人质疑,说酒泉的地理志明明白白写着“其泉若酒”,霍去病的浪漫传说,美则美矣,却无史料记载。
也感谢很多人,因为这篇文章很多灵感来自于他们,某种意义上带着化用创作的意思,我读过很多网络上关于霍去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里进行了深思熟虑和编织,比如那句“卫青是传奇,霍去病就是神话”,再比如顶配高富帅这个设想,再比如那句霍去病能不能接受失败,这样一颗耀眼的天之骄子会不会在失败后和项羽一样。在回答里,都是对霍去病的一片赞扬之声,他是一个代表着奇迹的符号,也有人提出质疑,说评价一个人,全是赞扬并不客观。
霍去病是射杀了李敢,但在那个时代,李敢刺杀大司马大将军,类似于枪击国防部长,本身双方都有过错,而那个时代,人权,还没有这说法,法律公平性还没有深入人心,用现在的法律理念审视那个时代的人并不公平,从李广到刘彻,霍去病,卫青,李敢,甚至一切将军高官权贵,都有越过法制的嫌疑。霍去病很少和士兵同甘共苦,但那个年代愿意追随冠军侯的却如过江之鲫,霍去病用胜利和奖赏激励士气,士卒愿意追随,愿意效命就是最好的证明。
而且那时候霍去病也不过20岁,怎么能要求一个年轻人把人情世故都做得非常完美呢?一句“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感动汉武帝,即使是李广程不识这些老将也远远不如这个年轻人,他的一腔热血荡气回肠,这已经足够。“八百里外阳关似在眼前,看那边,玉雕银砌,皑皑祁连,起伏奔腾,叠嶂重峦,红装素裹,无比妖娆。更有那,晚霞浓抹嘉峪关,给中华大地添风采,这般壮丽山河,招徕远方游子,众口同夸酒泉好。”
“两千年前往事忆上心头,想当年,金戈铁马,翩翩勇将,少年英俊,风华正茂,奏捷河西,气宇轩猷,谈笑间,美酒倾杯碧玉流,与十万健儿同饮唱,如此高风统帅,赢得军民嘉尚,无人不赞霍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