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霍去病为何英年早逝?背后主谋应该是他的亲人

霍去病为何英年早逝?背后主谋应该是他的亲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高丙坤 访问量:1476 更新时间:2024/1/18 2:42:47

大汉战神霍去病,少年时随军出征,勇冠全军,二十一岁时他便率领大汉铁骑,纵横驰骋大漠。多次率军攻打匈奴,以弱击强的他,却总能大胜而归。不想就是这样一位勇猛战将,却在二十三岁时英年早逝,实在令人为之惋惜。大汉军神,英年早逝的确切原因,史料并没有详细记载,那这位大汉军神究竟是因何而死的呢?《史记》记载:霍去病是在领旨,讨伐匈奴前突然病逝的。霍去病真的是因体弱多病而死吗?其实,这个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十七岁随军出征,逐渐成为一代名将的他,必定是一位作战勇猛的武将。

勇猛武将,身体素质必定是极其出众的,而且二十三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所以霍去病,患病而死的可能性也不是很大。既然霍去病并非因病而死,那么他的死因很可能是非正常死亡。既然十分欣赏霍去病,汉武帝刘彻为何没派人详查,其非正常的死因呢?霍去病是从舅舅卫青军队中脱颖而出的。漠北大战结束后,刘彻开始破格提拔霍去病,随之霍去病的威望开始如日中天。表面上看这是刘彻对霍去病的器重,暗中却形成了一种局面:卫青不再是霍去病的领导,一个以霍去病为核心的新军事集团突然出现。

新军事集团的一众将领,都是他亲自挑选的匈奴降将,以及一些作战勇猛的低级军官。这些将领不但作战英勇,且还与皇亲国戚、世家大族没有一点关系。反观另一边,卫青虽然逐渐老迈,且他一直在维护众多世家大族的利益,所以卫青的势力依然是庞大的。为了抑制卫青势力,刘彻开始运用手段:以霍去病制卫青,分化卫氏家族在军中的势力。随之卫氏家族就和霍去病集团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当这种矛盾被激化时,希望维护利益的卫氏家族,是必然会选择舍弃霍去病的。因此只着眼于战场厮杀,政治头脑简单的霍去病,就成为了卫氏家族保全利益的牺牲品。

如果说卫青是卫氏集团,军中的保驾护航者,那么他们实现利益的最大保障便是皇后卫子夫,以及太子刘据。当时朝中有三股势力不容小觑:一、以卫子夫、刘据、卫青为核心的卫氏集团。二、被刘彻大力扶持的霍去病集团。三、李广和其弟弟李蔡{当时的丞相}为核心的李氏家族。公元前119年,漠北大战结束,李广因迷路贻误战机之事而选择自尽,李敢因父亲之死,而心生怨恨刺伤卫青。不想卫青却温和大度地,将李敢刺伤自己一事隐瞒了下来。公元前118年,李蔡因侵占皇陵土地一事,获罪自尽。

大汉丞相真的会愚蠢到侵占皇陵土地吗?这很可能是个莫须有的罪名。同年霍去病突然因李敢刺伤舅舅一事,当着刘彻的面,将李敢射杀于甘泉宫。值得注意的是,李敢、李蔡死后,太子刘据的老师庄青翟继任成为丞相。一心替舅舅报仇的霍去病,为何要在一年后才动手呢?而且地点还选在甘泉宫?这说明一点,霍去病射杀李敢,是一次突发事件。突发事件的最大获利方,无疑是卫氏集团。随后为了包庇霍去病,刘彻更是将李氏集团连根拔起。

李氏家族覆灭,背后最大的获利方,无疑又是卫氏集团。公元前117年,霍去病反复上奏刘彻,请求刘彻将三位皇子同时封王。霍去病为何要反复请求刘彻将三位皇子封王呢?他与这件事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根本没有关系,因为三位皇子同时封王,对霍去病而言没有丝毫好处。他只是充当了这件事的发起者。就在满朝文武,纷纷加入分封三王的事件中时,霍去病却选择了抽身而退,没有参与其中。

公元前117年四月,刘彻降旨册封三王,同时刘彻的宠姬王夫人病重去世。王夫人所生的儿子刘闳,正是刘彻的次子。毫无疑问王夫人的病逝,让卫子夫稳固了后位。同时三位皇子被封王,刘闳宠妃母亲的病逝,也让太子刘据的危机自动解除。换言之刘彻册封三王以及王夫人的病逝,最大的获利方依然是卫氏集团。当年九月,完成了使命的霍去病突然死去。

毫无疑问霍去病在这场政治斗争中,失去颇多,但他真正的死因又是什么呢?咱们来看看霍去病的性格,他少年孤僻,少言寡语,心高气傲,缺少朋友,所以亲情对霍去病而言就变得格外重要。虽然霍去病少年显贵,但他未必快乐过,性格倔强孤傲的他,得知亲人利用自己,又怎能不走入极端,抑郁而终呢?

参考值李《历史不忍细看》

标签: 霍去病

更多文章

  • “天生将才”霍去病,究竟是怎样的逆天存在?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霍去病

    相信朋友们对“民族英雄”这个词一定不会陌生。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在国家受到外族入侵,人民受到压迫,江山社稷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总有那么一群人,会勇敢的站出来。帮助人民抵御外族的侵略,消除人民受到的压迫,保住江山社稷,这群人叫作“民族英雄”。这些人中,绝大多数人都说普通人出生,为了保家卫国,为了

  • 浅谈将军霍去病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头盔哥标签:霍去病

    前言将军霍去病(约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是中国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出生于陇西郡(今甘肃省陇西县)一个贫苦家庭。他在军事上有卓越的才能和战功,被称为“神武将军”,被历史上的文献和传说所记载,其生平事迹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一、霍去病的早年霍去病的家族并不显赫,他的父亲是一位贫苦的

  • 不灭的战神霍去病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霍去病

    年霍去病17岁那年一战封侯.公元前123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此战霍去病威震四方成就不是功

  • 霍去病射杀李广儿子,汉武帝为何不惩罚霍去病,反而刻意隐瞒?

    历史人物编辑:黄静圆标签:霍去病

    遂引刀自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老壮皆为垂泣。——《汉书·传·李广苏建传》 这是《汉书》中关于李广的描写。 在我们的印象中,李广一直是一位“神射手”,同花荣并称。李广在西汉历史中,地位确实很高,但是他一生难被封侯。后世以此为典故,做出了“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传世佳句。 李广到底有多难封呢?李广在汉

  • 霍去病有哪些战功?霍去病为何英年早逝?霍去病有多厉害?

    历史人物编辑:刘翔说历史标签:霍去病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又封霍去病为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发,进攻匈奴。霍去病的兵马跟匈奴接连打了六天,匈奴兵抵挡不住,向后败退。霍去病和他的骑兵越过了燕支山(在今甘肃永昌县西),追击了一千多里地。那边还有不少是匈奴的属国,像浑邪(在今甘肃省境)、休屠(在今甘肃武威县北)。 汉兵到了那里,俘

  • 读《资治通鉴》“大将卫青”:出身微贱,却一生深受武帝宠信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卫青

    卫青的身世,以及与卫子夫的关系 公元前139年,汉武帝去探访他的姐姐平阳公主,看中了平阳公主府中的歌女卫子夫。卫子夫的母亲卫媪,是平阳公主的家奴;平阳公主于是就把卫子夫送入后宫,卫子夫从此日益得到武帝的宠幸。卫子夫和卫青是同母异父的姐弟,卫青的父亲郑季,原本是平阳县的县吏,

  • 卫青用匈汉之战的胜利,捍卫了卫子夫地位,但巫蛊之祸后全是浮云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卫青

    据《史记》记载,卫青年少时,曾有一个犯人对他说,他将来会做官封侯。卫青笑答,我是奴婢生的,不挨打受骂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做官封侯呢?然而等到卫青长大后,他真的成为了汉朝一员大将,并被封侯。一个奴婢生的孩子如何做到这一步?当然离不开她的姐姐卫子夫,同时还得感谢平阳公主,关键自己是个实力派,别人给机会,就

  • 刘彻任命卫青为大将军,拉开西汉军制改革的序幕

    历史人物编辑:细平说教育标签:卫青

    讨伐匈奴扩张领土,将西汉的国力推到巅峰,是汉武帝刘彻一生最大的丰功伟绩。对于协助刘彻完成这一伟业的大将军卫青,也因此而青史留名,成为中国古代有数的名将。因此在后世学者看来刘彻和卫青是非常契合的君臣,正是刘彻对卫青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放权,才铸就了西汉军事的辉煌。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刘彻赋予卫青极大的军事

  • 卫青在历代兵家中,为何没有给别人留下“结党”的印象?

    历史人物编辑:钱六六标签:卫青

    因为卫青听话,实际上古代的文人和武将是看不起卫青的,认为卫青是汉武帝的家奴。和同时代霍去病的张扬、桀骜不驯不同,卫青是非常恪守君臣礼仪和臣子之道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卑微的。在古代臣子是以敢于规谏皇帝为荣的,《史记》和《汉书》更是将卫青放在了《佞幸传》里,这就是因为卫青无原则的卑微、听话。这样的人怎么

  • 为什么卫青权势那么大,还是胆小如鼠?原来是他在后面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卫青

    卫青最红的时候,他的稗将苏简曾经劝说卫青将军:“将军的地位如此尊贵,但天下没有人称赞你或付出留心你,将军你要向昔日名将学习,招收一些士大夫,多多推荐。”卫青说:“自从卫齐侯、武安侯招揽了四方宾客和文人雅士,皇上常常恨得咬牙切齿;那种招贤纳士,排斥无良能人,是皇上的忌讳。.吾为臣子,遵纪守法,何必招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