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卫青用匈汉之战的胜利,捍卫了卫子夫地位,但巫蛊之祸后全是浮云

卫青用匈汉之战的胜利,捍卫了卫子夫地位,但巫蛊之祸后全是浮云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冯嘉慧 访问量:4881 更新时间:2024/1/20 5:26:53

据《史记》记载,卫青年少时,曾有一个犯人对他说,他将来会做官封侯。卫青笑答,我是奴婢生的,不挨打受骂就不错了,怎么可能做官封侯呢?

然而等到卫青长大后,他真的成为了汉朝一员大将,并被封侯。一个奴婢生的孩子如何做到这一步?当然离不开她的姐姐卫子夫,同时还得感谢平阳公主,关键自己是个实力派,别人给机会,就能抓住。

他的一生是辉煌的,被历史铭记的,也是短暂的。在他死后,汉武帝如何对待他的家族?是否只是受巫蛊之术的影响?恐怕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卫青的崛起与陨落

建元二年(公元前139年),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选中,卫青也因此进入宫中当差。建元三年,卫子夫怀孕引发陈皇后的嫉妒,卫青受累,被馆陶公主抓去,并打算杀了他泄愤。

幸运的是,他不仅被朋友公孙敖所救,还因祸得福,被汉武帝封了官,并赏赐千金。随着卫子夫倍受汉武帝的宠爱,卫青又升为大中大夫。从此,卫青的人生发生了重大转折。

卫青的童年磨难重重,父亲郑季是县中小吏,母亲卫媪为平阳侯家的女仆,也有一说是平阳候的小妾,总之二人私通,产生的结果就是卫青的诞生。卫媪原来已生有一男三女,分别是哥哥卫长子(卫长君),三个姐姐卫君孺、次女卫少儿,三姐卫子夫,卫青姓卫算是冒姓。

卫青幼时被送到郑季家抚养,郑季夫人及子女,都将其视为眼中钉肉中刺,称之为奴,尝尽辛酸的卫青,长到成年才回到生母的身边,做了平阳府的骑奴。

卫子夫“一朝选在君王侧”,秉着“一人得道”的传统,卫家也开了她的辉煌之路。卫子夫不像赵飞燕那样妖冶动人,她有弱女子的贤德,却没有后宫的手段和政治权谋。

如果没有卫青和霍去病撑起的外戚集团为她撑腰,她恐怕很难在后宫有一席之地。那么卫青究竟有多么厉害呢?

他的传奇之处主要表现在汉匈战争上。元光六年(公元前129年),匈奴兴兵攻汉,汉武帝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出占匈奴。卫青首次出战,表现便十分抢眼,一举打破了匈奴不可战胜的神话。汉武帝龙颜大悦,加封他为关内侯。

公远前128年,匈奴再次侵犯西汉的领土,并被掠去大量的人马。卫青受命领兵3万出击匈奴,结果大败匈奴。

公元前127年,西汉与匈奴展开第一次大规模的战役。卫青领兵4万,采到“迂回侧击”的战术,占据有利地形,斩敌无数,取得河朔大捷。之后被封为长平侯,一举跨入列侯的行列,赢得了之后迎娶平阳公主的资本。

公元前124年,匈奴复仇而来,卫青联合苏建、公孙贺、李蔡等再次出击,俘虏了匈奴右贤王的小王十多个人。卫青被封为大将军,这是自韩信之后,空悬72年之久的大将军一职再现江湖,卫青在“襁褓中的三子”:卫伉、卫不疑、卫登也都被封侯。

公元前123年,卫青两次率军出击匈奴,两次均大捷,随同他出征的还有平阳公主的儿子曹襄和卫青的外甥霍去病。这一仗霍去病斩杀了匈奴单于祖父。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为了彻底击败匈奴主力,集中全国财力、人力,命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十万精兵出战匈奴。在这次漠北大战中,汉军全歼匈奴主力,从此“漠南无王庭”。卫青、霍去病也因此获封大司马,两人平起平坐。

十年间,卫青用一场又一场的胜利征服了匈奴,也征服了汉武帝,他成就了刘彻的强盛天下。卫青功高盖世,权倾朝野,但却为人低调,忠于职守,从不结党营私。

对于霍去病的受宠,也不以为然。但是也正是由于他的这种淡泊名利的心态,导致了在他死后,卫霍集团陷入了困境。

卫霍家族的退场

作为一代雄才伟略的皇帝,如何平衡各方的权力,不造成权力的过渡集中,这是一个重中之重的问题。对于卫子夫的专宠,扶持起了卫霍集团。

在卫子夫生了三女一男,儿子刘据被立为太子后,后宫的新宠变成了王夫人,她为刘彻生下了第二个儿子刘闳。继而得宠的是李姬,为刘彻生下了皇三子刘旦、四子刘胥。两之后便是倾国倾城的李夫人,也是平阳公主亲手献上的。这些新宠背后都是一系列势力的崛起,比如李夫人的兄长李广利便是得利者之一。

在卫、霍在世时,鉴于他们的功绩,这些势力无法与其抗衡,但是一旦二人去世,霍去病在23岁左右就去世了,卫青也只活了49岁,这些外戚势力必定少不了一场权力的较量。

更何况卫霍家族的后世并没有杰出的人才,卫青和平阳公主在晚年感到最大的不安,便是来自于卫霍内部的后继无人。卫青有君子之风,从不蓄养门客,而他自己的三个儿子也毫无建树,家族中的两个后起之秀霍去病、曹襄又意外早逝。

卫子夫的儿子刘据虽被立为太子,但性情温厚,与生性霸道的汉武帝完全不是一个路子。但子不类父,向来是储君大忌,汉室后人不会忘记刘邦传位于刘盈所造成的局面。

作为卫霍集团的政治后盾平阳公主,在晚年面对的是丧夫、丧子。在个人的巨大痛苦中,她还是尽己之力捍卫了卫青的利益。

她帮助卫青的长子卫伉继承了长平侯的爵位。但不过五六年,卫伉又像儿时一般,再次被免掉侯位。为了维护卫青家族,平阳公主在临终前仍然将自己封地交给了卫伉继承。可以说,平阳公主为卫青已尽力了。

当初向汉武帝推荐李延年的妹妹李夫人,其目的也是以求在后宫中安排一个受恩于卫霍家族的宠妃。但所有的安排,随着老一代成员的离去,特别是平阳公主的离世,都成为泡影。

巫蛊之祸下卫氏家族的覆灭

平阳公主何时去世,没有明确的记载。但肯定早于公元前91年,如果她活着,她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卫氏集团就此覆灭。

当年陈皇后曾行巫蛊之术来整卫子夫,汉武帝对此非常痛恨,一怒之下废掉陈阿娇的皇后之位。但恐怕他自己也没有想到,时至人生晚年,巫蛊之术再次成为他恶梦的开始。

晚年的汉武帝身体、精气神都越来越差。公元前91年,汉武帝梦中被人袭击,他怀疑有人对他施了巫术。于是,汉武帝开始捕风捉影,大杀四方。

宠臣江充利用这一点,大肆对朝中忠臣大肆迫害,并波及到了戾太子刘据。但事实是否果真如此,一个江充能掀起如此大的风浪,其背后必有其它势力的推波助澜,还有他的“知圣意”作祟。

在汉武帝和太子刘据长期并存的时间里,朝廷存在着两类官僚。一类积极追随武帝走“大有为”的路线,一类则拥护“守文”的太子主张走温和路线。这两股势力的存在为二人的父子关系和家庭关系蒙上了一层阴影。

卫霍军事集团的存在,成为卫子夫皇后与太子以母系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后盾。在卫青、霍去病两位名将周围聚集了一批战功卓著的军人,包括李广、张骞、公孙贺、李蔡、曹襄、公孙敖、赵信等多位名于时的人,他们或出将入相,或为九卿郡守,成为朝中的股肱之臣。

卫霍军事集团均环绕在太子周围,形成了一个新的政治核心,并且足以牵制影响汉武帝的重大决策。

太始元年(公远前96年),那个冒死救出卫青的公孙敖,卫青的旧部宿将,因被人告发行“巫蛊之术”,被满门抄斩,株连三族。

卫青死后不久,征和二年,公孙贺被任命为丞相,他不喜反忧,说“我从是殆矣。”,我们家完蛋了。果然巫蛊之祸兴起之后,汉武帝率先对丞相公孙贺下行,以行巫蛊为由,将其诛杀。

公孙贺是卫青和卫皇后的姐夫,卫太子的姨父。同时被牵连的还有卫青长子卫伉、阳石公主、诸邑公主。由此可以理解为,诛杀公孙敖、公孙贺,这实际是对太子身后的卫氏外戚集团实施打击的开始。

与此同时,汉武帝提拔了与李氏家族有姻亲关系的刘屈出任左丞相。霍去病、卫青死后,李夫人家族逐渐兴起,李广利取代了卫青大将军的地位,成为武帝后期对外用兵的主要统帅,李氏集团开始兴起。

在这种特殊的政治背景下,以江充为代表的反对卫士集团的政治势力看到了机会,乘机挑拨离间,将政治理念有着重大不同的一对父子,从心理裂痕转化为一场政治危机。宠臣江充正是利用这种矛盾而制造巫蛊之祸。

巫蛊之祸造成结果是惨痛的,整个卫皇后家族及其武帝所生的几乎所有儿女、孙子,除太子之孙刘病外,尽皆死于非命。

巫蛊之乱后,人人自危,长安城内死亡人数高达上万,受牵连的死亡人数也高达数万,太子、皇后、皇孙三代皆在“巫蛊之祸”中死去。武帝末年,全国人口比初年少了四百万,战争和政治斗争给汉朝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家庭惨变、内乱不安,巫蛊之祸后,汉武帝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发布了史无前例的“轮台罪己诏”,以此对天下百姓作自我批评,并把施政重心转移到和平与生产方面来。

公元前88年,71岁的汉武帝崩逝,结束了他一世与卫氏集团的恩怨是非。

标签: 卫青

更多文章

  • 刘彻任命卫青为大将军,拉开西汉军制改革的序幕

    历史人物编辑:细平说教育标签:卫青

    讨伐匈奴扩张领土,将西汉的国力推到巅峰,是汉武帝刘彻一生最大的丰功伟绩。对于协助刘彻完成这一伟业的大将军卫青,也因此而青史留名,成为中国古代有数的名将。因此在后世学者看来刘彻和卫青是非常契合的君臣,正是刘彻对卫青毫无保留的信任和放权,才铸就了西汉军事的辉煌。然而很少有人注意到,刘彻赋予卫青极大的军事

  • 卫青在历代兵家中,为何没有给别人留下“结党”的印象?

    历史人物编辑:钱六六标签:卫青

    因为卫青听话,实际上古代的文人和武将是看不起卫青的,认为卫青是汉武帝的家奴。和同时代霍去病的张扬、桀骜不驯不同,卫青是非常恪守君臣礼仪和臣子之道的,甚至可以说是非常卑微的。在古代臣子是以敢于规谏皇帝为荣的,《史记》和《汉书》更是将卫青放在了《佞幸传》里,这就是因为卫青无原则的卑微、听话。这样的人怎么

  • 为什么卫青权势那么大,还是胆小如鼠?原来是他在后面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卫青

    卫青最红的时候,他的稗将苏简曾经劝说卫青将军:“将军的地位如此尊贵,但天下没有人称赞你或付出留心你,将军你要向昔日名将学习,招收一些士大夫,多多推荐。”卫青说:“自从卫齐侯、武安侯招揽了四方宾客和文人雅士,皇上常常恨得咬牙切齿;那种招贤纳士,排斥无良能人,是皇上的忌讳。.吾为臣子,遵纪守法,何必招进

  • 卫青死了以后,汉武帝为什么诛杀了其整个家族呢?

    历史人物编辑:史事如烟标签:卫青

    卫子夫一家,曾是汉武帝时期最显赫的家族。卫子夫是皇后,儿子刘据是太子,弟弟卫青是大司马大将军,外甥霍去病是大司马骠骑将军,姐夫公孙贺作过丞相,显赫无比。可是,武帝晚年,这个显赫家族却转瞬间灰飞烟灭。这是怎么回事呢?裂痕卫家的荣光,是从卫子夫受宠开始的。卫家的失势,也是从卫子夫失宠开始的。卫子夫年岁大

  • 最终消灭匈奴的将领,不是卫青霍去病,而是这个“乱臣贼子”

    历史人物编辑:潘阿利标签:卫青

    说起汉朝的抗匈奴名将,很多人首先想起卫青、霍去病。他们确实多次击败匈奴,战功赫赫。但他们没有彻底击败匈奴。最后彻底击败匈奴的将领,是历史上的一位反面人物。他的名字叫窦宪。汉武帝在位时期,经过漠南战役和三次河西战役,汉朝取得了河西走廊,势力范围发展至西域,号称“断匈奴右臂”。之后,卫青、霍去病又发动漠

  • 此人用兵如神不下韩信、岳飞、卫青,为啥却臭名昭著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卫青

    导语:朝代的更迭,资源的争夺,导致战争不可避免地产生。而有了战争,自然会有一些名将应运而生。历史上,有很多知名的将领,如韩信、岳飞、卫青等人声名远扬。但还有一位名将,大家绝对不会陌生,他就是“杀神”白起。不过与其他历史名将的美名相比,他可谓是臭名昭著。白起打仗从来没有俘虏,因为只要是敌人都已经死了,

  • 一代名将卫青去世后,他的后人下场如何呢?

    历史人物编辑:乔鸿浡标签:卫青

    卫青,字仲卿,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市)人。他是西汉时期的名将,汉武帝第二任皇后卫子夫的弟弟,汉武帝在位时官至大司马大将军,封长平侯。公元前106年,西汉名将卫青因病去世,汉武帝为了表扬卫青一生显赫的功绩,便追封卫青谥号为“烈”,并为卫青修建了墓地。直至今天,卫青墓依然健在,它位于陕西省兴平市南位镇道

  • 汉有长平候,三战定匈奴-大将军卫青

    历史人物编辑:杨峰品车标签:卫青

    汉朝自白登之围后,处于战略防守阶段,国内矛盾重重,民生凋敝,固而只是防守云中等战略要地,同时不断和亲以积蓄国力,文景之治之后海晏河清,国库充足,年轻的汉武帝看着麾下的军马,想要改变改变和匈奴的战略,这时候,上天将第一个将军送到了他的面前,他宠爱的卫夫人的弟弟,卫青。卫青从小出身贫寒,母亲在平阳侯家中

  • 汉武帝薄情多疑,大将军、万户侯卫青为何能独善其身?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卫青

    卫青尽管出身骑奴,但绝对是大军事家,在汉匈战争中立下旷世奇功,官封大将军、大司马,赐爵万户侯,权倾朝野,汉武帝多疑,卫青何以能独善其身?一、卫青功勋卓著,堪称军事奇才。 卫青是因姐姐卫子夫得宠而受武帝信任和重用,他是外戚,但绝对有军事才能。元光五年,大中大夫卫青担任本骑将军兵出上谷郡,首次攻打匈奴;

  • 卫子夫严格约束卫青的具体原因,除了遵循君臣之道,这一点最实在

    历史人物编辑:韦贵祥标签:卫青

    卫子夫为什么要严格的约束自己的家人呢?难道仅仅是为了遵循君臣之道吗?其实还有一点原因也是卫子夫最为相信的一点,做人将心比心。卫子夫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独立谥号的皇后,不仅是因为其贤良的原因,更是因为在她主掌整个后宫时期能够不傲、不骄,始终严格约束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并让自己的家人卫青为大汉朝建立了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