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李陵为何在汉武帝死后也不回汉朝?司马迁当初因他受腐刑还值吗?

李陵为何在汉武帝死后也不回汉朝?司马迁当初因他受腐刑还值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嘟嘟说电影 访问量:3771 更新时间:2024/1/24 11:38:05

汉武帝时期有个将领倍受后人争议,那就是汉朝著名的“飞将军”李广孙子李陵

李陵因为自己的骄傲轻敌和汉武帝的错误决断,被多于自己十几倍的匈奴骑兵围攻,最后矢尽粮绝被迫投降。

之后汉武帝听信误传,认为李陵为匈奴人训练军队,大怒之下把李陵的一家老小都给杀了,后来才知道给匈奴训练军队的另有其人。

司马迁为李陵说话,结果遭到腐刑,这成了司马迁一辈子的痛。

司马迁给李陵说话,主要认为李陵这个人的品德还不错,而且李陵的投降也是迫不得已,是情有可原的。

可就是司马迁眼中“还不错”的李陵,即使汉武帝驾崩后,也没有回到汉朝,这和坚贞不屈、牧羊北海的苏武成了鲜明对比。

李陵终生留在匈奴,当初司马迁为他说情值得吗?

其实,李陵没有回到汉朝,主要有两方面原因。

其一:汉朝已无亲人,在匈奴却已有家室。

汉武帝当年一怒之下,把李陵的一家老小全都杀了,李陵在汉朝已经没有亲人了,回来看到故地,更多的是伤心、冤屈和无奈。

而在匈奴期间,匈奴单于很看重李陵,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并且立他为右校王,李陵身着胡人服装,大草原已经成了他的第二家乡。

一方面是老家的伤心事儿和伤心地,另一方面在大草原已经有了新的生活,李陵不想再回去。

其二:不想再次受辱。

对于李陵来说,当初被迫投降匈奴,已经算是折节受辱了,如果再回到汉朝,他担心再次受辱。

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即位,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辅政,而他们过去和李陵的关系都很不错,想让李陵回到汉朝,于是就派李陵过去的好友陇西人任立政等三人去匈奴招李陵归汉。

《汉书》:昭帝立,大将军霍光、左将军上官桀辅政,素与陵善,遣陵故人陇西任立政等三人俱至匈奴招陵。

在宴会上,他们见到了李陵,任立政说:“汉朝已宣布大赦,国内安乐,陛下年少,由霍光、上官桀辅政。”他想用这些话使李陵动心,告诉他现在朝廷是我们说了算,而且已经大赦后不再追究过去的责任。

李陵听后沉默不语,又不经意地摸着头发说:“我已着胡服。”表达了自己的无奈和现状。

任立政趁着旁边没人,又对李陵说:“少卿,你受苦了,霍子孟、上官少叔向你问好。他们请少卿回故乡去,富贵不用担心。”李陵小声对任立政说:“少公,我回去容易,只怕再次蒙受耻辱,无可奈何!”

《汉书》:…立政曰:“请少卿来归故乡,毋忧富贵。”陵字立政曰:“少公,归易耳,恐再辱,奈何!”

可见,虽然当时李陵已经有了返回汉朝的条件,但是他担心回到汉朝后会再次受到耻辱,于是选择了继续留在匈奴,终老于此,不再返回汉朝。

很多人喜欢把李陵和苏武对比,但是他们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苏武是外交使者,他表现的忠诚和气节令后人永远学习,这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李陵的情况又有所不同,对李陵来说,由于误会汉武帝把他的一家老小都杀了,汉朝对他来说,在感情上是伤心之地,是国与家的矛盾。

李陵不回来就说明他不爱国了吗?也不能这样说,李陵虽然投降了匈奴,但并没有主动去做大量的有损祖国的事,像李绪那样为匈奴训练士卒对付母国,才是真正的背叛。

当然了,如果从某些角度来说,很多人批评李陵也并非没有道理,人们对李陵的争论已经2000多年,也许以后还要继续争论2000年或更久。

毕竟,他不是苏武那样无可争议的正面人物,也不是中行说那样无可争议的反面人物。

对此,大家怎么看?

欢迎大家积极评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喜欢历史的朋友随手关注史上风云,更多精彩有趣的历史知识,敬请期待!

参考文献:

《史记》,《汉书》。

标签: 李陵

更多文章

  • 飞将军李广之孙李陵底为什么会投降匈奴呢?李陵是卖国贼么?

    历史人物编辑:浩瀚文史标签:李陵

    汉武帝天汉二年,即前99年,李陵率5000步兵征伐匈奴,遇到匈奴单于亲率的匈奴8万主力骑兵的围攻,激战八天八夜,杀敌万余人之后,武器损坏、箭矢耗尽,突围失败,被俘后投降。李陵被俘,及被俘后有家难回,主要是因为汉武帝对李陵的两个误会,第一个误会让李陵后无援兵,被俘投降;第二个误会让李陵身在匈奴,有家难

  • 如何看待李陵投降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彭鉴之标签:李陵

    可以说啊飞将军李广一家三代都很不幸。李广征战一生不得封侯。三子李敢被霍去病无罪射杀。而孙子李陵被迫投降匈奴。导致户灭九族。李广有三个儿子,长子李当户,次子李舒,三子李敢。而李陵就是李当户的儿子,是李广的长孙。当李陵未出世的时候李当户就去世了,李陵很有乃祖遗风,也许隔代相像,李陵善骑射。武艺超群。善待

  • 大漠古墓发现两千年干尸,身穿汉服,是背叛汉武帝降匈奴的李陵?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李陵

    如果说古代最让人同情的“汉奸”,笔者觉得非汉朝大将李陵莫属。李家世代为将。大家都知道一首诗《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里的飞将便是西汉飞将军李广。李广本身也是名将之后,李广的先祖是秦朝名将李信,曾率军击败燕太子丹。李家世代传习射箭。百发百中。一次出猎

  • 明明是李陵投降匈奴,为啥遭殃的却是司马迁?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李陵

    公元前99年,名将李陵投降匈奴,气的汉武帝要灭他全族,结果却是处司马迁宫刑。一年后,消了气得汉武帝突然震怒,还是下令抄了李陵满门。之所以汉武帝会如此反复无常,全因一场战争,力捧宠妃李夫人之兄的战争。公元前99年10月,汉武帝任命李广利为将军,率3万大军从酒泉出征匈奴,让李陵负责后勤补给。而李陵身为名

  • 父亲撞死李陵碑前以羞辱李陵,儿子却学李陵投降,成为敌国驸马!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李陵

    中华民族自古讲究忠孝礼仪廉洁,民族英雄美名流芳,而曾经一时投降的将领却都没有好的名声。而在民间这些忠义之士的故事更是被多次改编成为各种小说传说。其中家喻户晓的便是杨家将的传奇故事,北宋年间杨家将可谓是一门忠烈,历尽四代人为北宋朝廷立下了不朽功勋,男性战死沙场就连女性也征战沙场,当然这仅仅只是民间传说

  • 是李陵负汉,还是汉朝负了李陵?

    历史人物编辑:李晋霞标签:李陵

    炽热的强汉(34)主笔:闲乐生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汉匈战争再次爆发,骑都尉李陵主动请缨前去攻打匈奴,但汉武帝却推说马少,拒绝李陵参战,李陵乃大夸海口要以五千步卒涉单于庭。汉武帝见李陵如此执拗,便决定让他去送死。李陵五千步卒进入大漠后,果然遭到了匈奴单于亲自率领的八万骑兵的围攻,汉军且战且退,杀

  • 司马迁为了李陵才受的宫刑?唐朝时李陵后代为何又回来认亲

    历史人物编辑:古今千秋原创标签:李陵

    提到著名的史学家司马迁,大家都会想到一个人物,那便是李陵将军,当时李陵带领士兵迎击匈奴,却不曾想落入了敌人的陷阱之中,根本无法抽身,李陵出于自己的考虑,选择了投降匈奴,这在当时的情境下,应该算是一种权宜之计,可是消息传到皇帝的耳朵里,让汉武帝大发雷霆,正是此时司马迁为李陵开脱,撞到了枪口之上,被还在

  • 汉朝美人,让汉成帝神魂颠倒,发明息肌丸的赵飞燕有多让人上头?

    历史人物编辑:宋歌爱动漫标签:赵飞燕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装”在唐代大诗人李白的《清平调》里,曾用赵飞燕来比拟杨贵妃的美貌。汉朝第一美人赵飞燕,虽出身平民,但自古以来,一直是红颜祸乱宫闱的典型代表。作为一个平民之女,赵飞燕是怎么入宫伴驾的呢?赵飞燕出生于公元前45年的长安城,一个贫寒家庭中。在那个时候,女孩的命轻如草芥,她刚生

  • 赵飞燕使用神秘“息肌丸”,让皇帝无法自拔,意外造成两个危害

    历史人物编辑:郑玉佼标签:赵飞燕

    历史上有名的美人并不少,但能被后人称为“祸国”的美人却不多。其中,最为出名的苏妲己,甚至在民间被塑造成各种妖魔形象。而汉代赵氏姐妹的故事,同样在百姓中口口相传。有不少的故事里,都提及到赵氏姐妹之所以让皇帝,对她们迷恋得无法自拔,就是因为她们用了一种神秘的“息肌丸”,还意外造成了两个危害。那么,这究竟

  • 大汉第一美人赵飞燕,把汉成帝迷得神魂颠倒,为何输给了妹妹

    历史人物编辑:小七动漫展标签:赵飞燕

    《母仪天下》中,佟丽娅饰演的赵飞燕可谓是倾国倾城,虽然她之后成为了皇后,却不及妹妹赵合德受宠,赵飞燕为何会输给自己的妹妹呢?赵飞燕原名赵宜主,因舞姿轻盈,如燕飞凤舞而得名“飞燕”,她是汉成帝刘骜的第二任皇后。赵飞燕以美貌著称,成语“环肥燕瘦”就是形容丰腴美人杨玉环和骨感美人赵飞燕的。能和杨贵妃相提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