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元帝崇尚儒学,为什么汉朝没有变得强盛,反而走向衰落?

汉元帝崇尚儒学,为什么汉朝没有变得强盛,反而走向衰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呼延犇史 访问量:2054 更新时间:2024/1/25 6:22:57

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倡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儒学思想推上历史高潮。自此以后,儒家学说逐渐成为历朝历代皇帝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和指导思想,儒学也甩掉黄老之学、法学、佛学等各家学说跃居一位,形成一家独大的局面。

然而同样是“尊儒”,汉武帝时期形成了空前盛况,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形成强烈对比的是汉元帝时期,汉元帝刘奭“尊儒”却走了下坡路。社会一天不如一天,地主阶级侵占土地,农民身处水深火热之中,儒学的地位在百姓心中大打折扣,这究竟是为什么。

汉初,长期战乱局面终于结束,社会经济凋敝,民不聊生。文帝景帝推崇道家黄老之学,实行“轻徭薄赋”、“与民休息”的政策。逐渐恢复政治经济,以一种缓和的方式,让百姓重拾生活的希望,以黄老之学寄托精神,与周边国家和平相处,以免损耗国力。

文景二帝重视农业,经常劝解百官关心农桑,以德治民,深入百姓,百姓吃穿有了保障,他们还躬耕修典,崇俭尚廉,社会经济逐渐恢复运转,政治局面稳定,百姓生活安定,逐渐富裕起来。到了景帝统治后期,国库内粮食充盈,铜钱积压,社会经济政治繁荣发展。

伴随着农业生产步入正轨,经济得到恢复发展,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稳定繁荣局面,世称“文景之治”。有了繁荣的经济基础,上层建筑也逐渐强盛,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升,是我国古代历史上跨入皇帝集权制度的第一个盛世。

“文景盛世”让我国古代经济文化政治迅速发展,由于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汉武帝才有足够的财力物力兵力征讨匈奴,以维护大汉朝的稳定繁荣。汉武帝即位时,社会政治经济一片向好。

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地主阶级力量逐渐强大,君主急需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寻求一种方法巩固统治,已成为封建统治者的迫切需要。儒学从众多学说中跳脱而出,而且在文、景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由无为到有为、由道家到儒家的嬗变趋势。

汉武帝刘彻本人也是从小接受儒学教育,他比较推崇部分儒学思想,即位后也重用了很多儒士。刘彻的老师正是汉代有名的儒士卫绾,卫绾性情敦厚谨慎,办事认真,在汉武帝时期,还带兵平定吴楚叛乱。武帝从小就在儒学的环境下长大,治国理政方针政策也难免偏向儒家。

汉武帝为了让社会得到长足发展,颁布诏令,全天下召集有志之士,集思广益,征求治国理政的有益之法。元光元年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想法,即摒弃文景时期的黄老治术,罢黜法家、墨家等学说,唯儒学一家尊大,以儒学作为统治的中心思想。

但是此时的儒学已经不再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孟儒学了,丢失了最初儒学的原貌,继承原始儒学中有利的部分,同时还吸收掺杂很多其他的思想,目的是为政治服务,例如道家的天人合一思想、法家的大一统思想以及阴阳五行家的纲常说、天人感应等。

董仲舒将儒家思想和其他思想糅合炮制而成,以“天人感应”、阴阳五行等学说为理论基础,以“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为核心内容,其本质其实是“外儒内法”“内圣外王”的新儒学体系。

董仲舒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继承与创新,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政治经济文化实况,与时俱进,这种新儒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皇帝加强皇权、地方统一的需要,满足了巩固皇权的需要,有利于维护汉朝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维护和延续国家的统一和安全。

它维护了封建君主专制,将君权和神权设置联系,因而受到封建统治者的推崇,成为两千多年来的正统和主流思想。在此制度下,百姓安居乐业,恪守礼制,将皇帝贡为天地之神,谨遵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纲常礼制,社会极其稳定,经济繁荣发展。

然而这样的尊儒政策本就是有一定的缺陷的,它不利于文化的繁荣发展,将人们的思想禁锢,长久下去,不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并不是所有时代都适用的,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状况,国家政策也要与时俱进,因时制宜,因人而异。

经历汉武帝、汉宣帝时期,社会发展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汉元帝即位,他生性软弱,误把传统儒学当做治国理政良方,并没有根据当时的社会状况做出调整,而是一味的全盘肯定传统儒学,完全施行仁政,以德治人。成为“软弱儒学”,同样是尊儒,他缺少了支撑儒学的筋骨。

元帝刘奭,喜欢的是周朝时期的仁政,不喜欢兴惩治。他没有完全理解祖辈们统治的真谛,并不是将书本上的仁政照搬到实践上就好,纸上谈兵难免匮乏。元帝任用的大量儒生都是理论家,缺乏实践经验的支持,软弱无能,为政无方,导致皇权旁落,被外戚掌握实权。

由于长期施行纯粹的仁政,地主阶级猖狂无道。为了个人利益,兼并土地,将土地全部收归私人,土地集中问题日益严重,压榨农民阶级。农民沦为了没有土地的佃农,社会阶级问题逐渐严重,这也是汉朝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在这两种情况之下,武帝的汉朝是开拓进取的王朝,而元帝的汉朝是走下坡路的汉朝。可以说自元帝以后,汉朝日渐衰落,汉元帝的儿子汉成帝刘骜,整日沉迷酒池肉林,荒淫无度,在位期间皇权旁落,被外戚王家夺取权利。而此后的汉哀帝、汉平帝等也无所成就。

西汉王朝自此宣告灭亡,再无回天之力了。政策并不是照搬照抄就可以施行的,而是要根据所处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状况,推陈出新,根据需要,继承创新,形成适合自己、适合社会的方法。

标签: 汉元帝

更多文章

  • 汉元帝登基后,西汉国力达到鼎盛,却遭到后人的批评!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汉元帝

    汉元帝刘奭(shì)(前74年-前33年7月6日),汉宣帝刘询与嫡妻许平君所生之子,西汉第十一位皇帝。汉元帝登基之后,由于有汉昭帝、汉宣帝等几位皇帝的励精图治,西汉的国力在汉元帝时期达到了极盛。特别是在公元前36年,陈汤率军消灭郅支单于后喊出了“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霸气豪言,这句话也成为西汉国力

  • 汉元帝交给王昭君一个秘密使命,和亲只是幌子

    历史人物编辑:茅舍品历史标签:汉元帝

    本文所有史料均来自于《昭君出塞》一书,作者保证史料之真实性,同时无任何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王昭君本是一平民女子,长相温婉漂亮,就入宫成了一名宫女,但宫中女子众多,皇帝不可能一一临幸,于是就让宫廷的画师,将女子的相貌画下来,装订成册,汉元帝翻找画册,然后在决定晚上临幸的女子,于是许多宫女为了能够得到皇

  • 为汉元帝挡熊的冯婕妤,后来为何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张聪标签:汉元帝

    事实上,冯婕妤之所以自杀,还是与这头熊高度相关。公元前38年,汉元帝刘奭正在皇家猎场“虎圈”中观看“斗兽”,突然,不知从哪里冒出来一头黑熊,张牙舞爪直奔元帝而来,刘奭命在旦夕!当时后宫嫔妃们均在元帝身后就坐,但均被吓得四散而逃(“左右、贵人、傅捷妤等皆惊走”)。大家都跑了,谁来救驾?难不成让刘奭跟黑

  • 汉元帝临终之前,本想废黜太子刘驁,却因为此人一番话而放弃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汉元帝

    公元前33年,汉元帝病重不起,身边只有傅昭仪和定陶王刘康,陪伴在汉元帝身边照顾,汉元帝不太喜欢皇后王政君,所以皇后王政君和太子刘骜,都不太敢在汉元帝身边照顾,这就让汉元帝产生了一个错觉,认为真正对自己好的只有傅昭仪和定陶王刘康。人在临终的时候,总是想把最好的留给最重要的人,所以汉元帝不免地动起换太子

  • 她既是公主,又是皇后,汉平帝刘衎的原配皇后—孝平王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刘衎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人既是公主,也是皇后,她就是新朝皇帝王莽的长女,汉平帝刘衎的原配妻子,孝平王皇后。接下来我将给大家详细地介绍她的一生。王氏是新朝皇帝王莽的女儿,但是在王氏出生的时候,王莽还不是皇帝。虽然当时王莽还没有称帝,但他那时也是权倾一时的大司马。而王氏的故事还要从汉哀帝刘欣去世后说

  • 汉平帝刘衎的妻子,不为人知的死法,可能是最惨的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刘衎

    汉平帝刘衎,是公元前9年出生,公元前1年上位,是汉元帝的孙子,中山孝王刘兴的儿子,母亲是,是西汉时期的第十四位皇帝。原名是刘箕子,在汉哀帝刘欣去世之后,太皇太后就下诏,王莽为大司马,掌丞相事。在元寿二年的时候,迎立中山王刘衎,贬了皇太后赵飞燕为孝成皇后。元寿二年的九月初一,刘衎继承了皇位,成为了汉平

  • 8日德国赛国羽14战3焦点,李汶妹/刘玄炫战韩国,李诗沣前景不妙

    历史人物编辑:幸福动漫王子标签:刘玄

    8日,德国羽球公开赛进入第二天,国羽陈雨菲、石宇奇、刘雨辰/欧烜屹、李汶妹/刘玄炫、冯彦哲/黄东萍等出战,国羽14场比赛,这3场是焦点之战,李诗沣挑战昆拉武特,前景不妙,或将一轮游。7日的资格赛中,国羽仅有女双杜玥/夏玉婷出战。最终杜玥/夏玉婷2:0战胜瑞典与斯洛文尼亚一对跨国组合,晋级正赛。两局比

  • 全英赛刘玄炫李汶姝出局!翁泓阳倒下!王祉怡完败山口茜未进四强

    历史人物编辑:故诉离歌诉标签:刘玄

    2023赛季的国际羽联超级1000赛事全英公开赛展开四强争夺战的较量。在本次全员公开赛的比拼当中,中国女单表现出色更是有三名球员闯进到了八强当中。然而在四强争夺战陈雨菲,王祉怡和何冰娇三名球员更是遭遇了强敌的阻击。陈雨菲的对手相对较弱,不过玛丽斯卡在上赛季也是爆冷获得了一个年终总决赛的席位表现相当抢

  • 东汉赵憙:赤眉灭刘玄救了皇室亲眷,后成为两位皇帝丧礼的主持人

    历史人物编辑:云夕客标签:刘玄

    东汉赵憙,年轻时极有节操。他十五岁的时候,堂兄被人所杀,于是他带着兵器和宾客,跑到仇人家里报仇。等到了仇人家,他才发现仇家竟然全员病倒,没有抵抗之力。见此情景,赵憙认为不能趁人之危,就对仇家说:“你们如果病愈,应远远避开我!” 不久之后,仇家的人病愈,自缚来见赵憙。赵憙的仇人觉得这样谢罪的话,赵憙应

  • 吴三桂手下战略大师刘玄初,谋略险颠覆清王朝,计划破灭郁闷病亡

    历史人物编辑:孙金星标签:刘玄

    刘玄初:清初战略大师,险颠覆清康熙,因吴三桂救子心切功亏一篑关于刘玄初的生卒年份和早年的事迹,其相关史料没有记载,只知其出生在明末清初时期的四川地区。此时的四川为南明政权的蜀王刘文秀管辖,刘玄初在其帐下为幕宾。刘文秀任命刘玄初为中书,主管蜀地的文书工作事务。刘玄初拥有杰出的谋略和能力,只是不被刘文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