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先生的发明,你知道几个呢?
诸葛亮的十大发明
说起诸葛亮
人们总是想到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孔明先生为匡扶汉室做的一切努力
都被冠上传奇的色彩
诸葛亮不仅是
三国时期蜀国优秀的
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他还是名副其实的发明家
他用超群的智慧发明了许多东西
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01/木牛流马
它是庞然却精巧的“运输机器”
他是不吃不喝却能走
崎岖不平的山道的“马儿”
运载一次便足够一年的粮食
千百年来人们对木牛流马
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 争论不休
《三国志·后主传》曾记载
木牛流马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工具
先有木牛 后有流马
因当时军队不便运输粮食
诸葛亮便发明了这种运量工具
因其构造极其像牛马
故命名:木牛流马
02/八阵图
功盖三分过 名成八阵图
据说此阵是可以阻挡
十万精兵的阵法
八阵图的存在
令诸多名将都束手无策
这阵法 击其首则尾击之
击其尾则首击之
环环相扣、防不胜防
巧妙之处就在于让无数阵法
都在阵图之中灵活变化
当入阵之敌适应某一阵法后
一旦不懂军事的人贸然闯入
势必要付出巨大代价
才能活着逃出生天
03/诸葛连弩
在一千多年前
有一弩可连发十箭
听起来是不是很不可思议
可这的确具有历史记载
就连影视剧中都曾有许多
关于它的名场面
诸葛亮在单发弩的基础上改进
利用杠杆原理
让“上弦”变得更简单
又在弩箭上加了箭匣
可以起到连发的作用
堪称是古代的半自动武器
但是体积、重量偏大
单兵无法使用 后来就失传了
04/馒头
在高承《事物纪原》中
有记载诸葛亮南征班师时
狂风四起 无法渡河
听说当地有个习俗
大军过江需要杀死“南蛮”俘虏
用“蛮头”去祭祀河神
仁厚的天才发明家
诸葛亮自然是不答应的
便想到一个两全之策
用面粉合成面皮
里边包上牛、羊肉
做成人头的样子来祭祀河神
但因为“蛮头”这个名字
听起来太过吓人
后世便将此物改写成“馒头”
馒头的名称就流传至今了
05/孔明灯
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
围困于平阳
全军上下束手无策
诸葛亮便想出一条妙计
他算准风向
命人拿来白纸千张
糊成无数个灯笼
再利用烟雾向上的力量
带动灯笼升空
营内的士兵看见后高呼:
“诸葛先生坐着天灯突围啦!”
司马懿听了此话便信以为真
带兵向天灯的方向追赶
诸葛亮的军队这才得以脱险
因为这种灯笼的外形
酷似诸葛孔明戴的帽子
也因而得名:孔明灯
06/诸葛鼓
关于“诸葛鼓”的由来
有两种说法
其一 相传是
诸葛亮擒孟获时所制
白天用来做饭
晚间敲击作为警报
其二 则是《明史·刘显传》
中的记载:
“相传诸葛亮以鼓镇蛮,
鼓失,而蛮运终矣!”
上述两种结果无论是否属实
“诸葛鼓”已然成为
我们纪念诸葛亮的一种载体了
07/孔明棋
诸葛棋 也被称为“跳弹珠”
由三十三个棋子排成井字型盘面
直到现在这款益智游戏
还在流行着
相传公元228年
蜀国南方暴乱
士兵们从北方来到南方
水土不服 很是不爽
睿智的诸葛亮为了排解
军中士兵的烦闷
于是发明了孔明棋
给士兵们娱乐解闷
08/火兽
诸葛亮平南蛮前
制作了“火兽”
样子怪异 身披五彩
这让士兵们百思不得其解
一个木头做的工具
真能与南蛮的野兽部队抗衡吗?
还真别说 这个工具
就是用来对付野兽的
据说这个火兽内设机关
兽口可喷火
野兽最怕的可不就是火吗?
于是 蜀军就用这个工具吓退猛兽
最后将南蛮部队所征服
09/桥搭枪
诸葛亮平定南方之后
决定挥师北上
完成刘备兴复汉室的遗愿
通往北方的路上经常要渡河
渡河的话就要搭桥
但是搭桥速度特别慢
可是蜀军的军事可是诸葛亮
有问题就解决问题!
于是他便发明了搭桥枪
实际上就是把两根木杆
中间做成螺纹儿
把两根杆儿拧接在一起
而形成更长的木杆来进行搭桥
尽管这桥搭枪对于现在的
制作工艺来讲很是轻松
但是在汉代可是先进的装备啊
10/地雷
据史料记载
早在三国时期 地雷就诞生了
真是意想不到
地雷竟也是诸葛亮的发明
相传第一次使用是在
七擒孟获的时候
用地雷火烧藤甲兵
实际上就是把火药
装在木盒子里边
然后用引线连接起来
点燃一个之后
陆续引发 产生巨大爆炸
按这么来说的话
孔明先生可是玩地雷的祖师爷呀
诸葛亮的一生高风亮节 淡泊明志
当之无愧为后辈楷模
他的国士精神 心系天下
他的负责精神 鞠躬尽瘁
他的务实精神 实事求是
他的法治精神 公正廉洁
在当时条件有限的环境中
诸葛亮身负兴汉室之责
心系破敌军之势
他凭借自身的智慧
用一生 洋洋洒洒谱写传奇
世间再无诸葛亮 两表一对照后生
来源:陕旅诸葛古镇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