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狐笔评《水浒传》之四
破落户
《水浒传》一开始,不讲英雄,不说好汉,而着重讲述了泼皮无赖,浮浪子弟高俅的发迹史。从东京平民到北宋太尉,高俅的成长可谓耐人寻味。
没有发迹之前的高俅,是个破落户。破落户是《水浒传》中的常用名词,不仅被经常用来形容全国各地的无赖地痞流氓,而且也可以原封不动地用来形容梁山上的某些人-----比如白胜,时迁,李逵等人,共同的特点是不务正业,不仅令自己家道破落声名狼藉,还常常去破落别人的家业名声。
而到了后来宋江上梁山后,梁山整体都有些破落户的味道了,利用各种卑鄙手段,拉秦明,卢俊义,朱仝等人上山,不惜草菅人命,逼良为娼。
那模样,比高俅父子陷害林冲还要难看。
多才多艺的坏人
如果高俅没有发迹,一直流落江湖,说不定也是宋江拉拢的对象。
但高俅可不是一个普通破落户,他多才多艺,乃是破落户中的极品。按照《水浒传》中的描述,高俅会吹弹歌舞,刺枪使棒,相扑玩耍,还是一个足球运动员,这是武的一面。文的一面,高俅还会吟诗作赋,会写一手漂亮的字。
这就很难得了。即使放到现在,高俅这些才能,也是了不得了,称得上是发展全面的人才。
事实上,历史上留名的坏人,大多数都是有才华的,而且才情并不比那些学富五车的好人低。如果坏人没两把刷子,是不可能爬到高位,害国害民的。
小破落户败家,大破落户败国。
才情没有道德和法律的约束的人,越是有才情危害就越大。
高俅的贵人
在高俅发迹的过程中,有这么几个关键人物。
第一个是淮西的赌场老板柳世权。当初高俅点最背的时候,被脊杖二十,赶出东京,走投无路的时候,柳世权收留高俅做赌场小弟。三年后,皇帝大赦天下,高俅想回东京发展,柳世权又专门给高俅写了一封介绍信,介绍高俅到东京开药铺的董将士处。
直到此时,高俅也不过就是个普通打工仔。
第二个关键人物,就是董将士。话说董将士见到高俅,读了柳世权的信后,一段内心独白颇耐人寻味。董将士听说过高俅的恶名,心里不想要高俅,害怕高俅破落自家,带坏董家子弟,但又不愿意驳柳老板的面子,不愿得罪高俅这样一个小人。
于是董将士每天好酒好肉招待高俅,又想了一个他非常聪明的办法------把高俅打发给了自己的朋友小苏学士。
于是高俅的第三个贵人登场了,这位小苏学士不是别人,就是我们所熟悉的宋代大词人苏轼。苏轼接到董将士的介绍信,面试了高俅,也和董将士得出了一样的结论------这不是一个好人。得出结论后,又马上采取了和董将士一样的办法,打发高俅去见自己的朋友驸马王晋卿。
当然,无论是董将士,还是苏轼,之所以给高俅介绍工作,前提还是高俅自己有点能耐,董将士是发现高俅会吟诗作赋,到苏轼那儿可能用得着,而苏轼是觉得高俅会玩,可能到爱玩的驸马那儿有用武之地。
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内心都忌惮高俅,对高俅这种坏人不敢予以彻底拒绝,而是将高俅像球一样踢给别人,希望恶人在别人那里得到惩罚。
时来运转,高俅通过这三个贵人的举荐,还真的就成了驸马的帮闲。高俅又通过驸马的跳板,搭上了端王的车,利用自己在踢球方面的特殊才能,成为端王跟前的红人,并最终在端王成为宋徽宗后,受到重用,成为国家太尉。
聪明和面子
从做人的角度看,柳世权,董将士,苏轼都是聪明人,不仅互相之间给了面子,也算抬举了高俅。正史上记载,高俅成为太尉后,对苏轼及其子弟非常照顾,用春天般的温暖,回报了当初抬举自己的人们。
还好高俅后来的表现,打了那些聪明人的脸。
从高俅发迹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出以下三点:
1、在宋朝,世上像董将士,小苏学士这样的聪明人越多,要面子的好人越多,坏人越容易得势。聪明人都抱定了“宁得罪君子勿得罪小人”的处世哲学,不愿意得罪坏人,不愿承担得罪坏人的成本,其结果只有一个,就是坏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得势。
2、在宋朝,坏人得势的同时,好人的生存空间将越来越小。高俅得势后,王进,林冲等人就在东京待不下去了,一个主动出走,一个被发配。连相国寺里的鲁智深,都因为护着林冲,而呆不下去了。在朝中和高俅唱反调的正直官员,受到宋徽宗和蔡京的排挤,要么被罢官,要么就活得像受气的小媳妇。
3、在宋朝,越是在民间不受欢迎的坏人,就越受权贵欢迎。驸马和端王不仅欣赏高俅的“会玩”,还欣赏高俅对待平民的态度,需要这种坏人去管好人,制好人,害好人,于是乎,足球运动员高毬,就摇身一变成了太尉高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