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水浒传》里那位作恶多端、八面玲珑的高俅最后怎么样了?

《水浒传》里那位作恶多端、八面玲珑的高俅最后怎么样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草堂读史 访问量:4001 更新时间:2024/2/4 5:52:49

《水浒传》开篇第一个出场的好汉是九纹龙史进。施耐庵的用意——“史进”而“进于史也”,所以《水浒传》这本书,表面上写的是一百零八位梁山好汉啸聚山林,打家劫舍的故事,实际上写的是一个赵宋王朝衰亡的历史。

写史进之前,有先写史进的师傅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紧接着王进,如牵线一般引出了本书第一大反派,梁山势力的死对头高俅高太尉。

高俅,北宋末年的奸臣。在《水浒传》中,高俅被塑造成一个作恶多端、为非作歹、祸乱朝纲、陷害忠良的狗官形象,与蔡京、杨戬、童贯并称为“四大奸臣”。

高俅的奸臣狗官形象,主要是通过“陷害林冲”这一事件凸显出来的。作为站在梁山对立面的第一大坏蛋,高太尉对于无辜林冲的无情迫害,读来让人咬牙切齿,义愤填膺。可以说,林冲上梁山,完全就是高太尉步步逼迫的结果。

高俅升官发迹,膝下无子,本家的一个叔伯弟兄,情愿自降一辈做他的干儿子,也就是人称花花太岁的高衙内,这厮倚势豪强,横行霸道。

高衙内看上了林冲的娘子张氏,京城里那么多攀附权贵的大姑娘,高衙内不喜欢,偏偏喜欢上了林娘子这么一个有夫之妇,而且还害了相思病,得不到就想死。这不是混蛋吗?活生生要拆散人家一对恩爱夫妻。

高太尉更是混蛋加坏蛋升级版,干儿子喜欢上了有夫之妇,他就要把人家丈夫弄死。怎么整死一个人?高太尉可太有经验了,尤其是整死一个手下的禁军教头,高太尉有十成的把握。

高俅计上心头,挖了一个陷阱,让林冲自己去跳。他的方式就是做局,搞钓鱼执法,事先安排一个人将一口宝刀卖给林冲,再派人叫林冲带刀进太尉府,假装要看刀。林冲不知不觉走进了白虎节堂,乖乖掉进圈套。

林冲抬头一看,吃了一惊,正要退出去。眼看着鱼儿要脱钩了,事先埋伏好的高太尉带人冲了出来。高太尉大怒道:“因何手执利刃,故入节堂,欲杀本官?”叫左右把林冲绑了,投入死囚牢。

白虎节堂是军事会议室,带兵器进入是死罪。林冲就这么栽了,开封府尹坐衙断案,在高太尉的授意下,要定问林冲死罪。亏得林冲的丈人张教头上下花钱打点,又有一个办案的孔目孙定良心未泯,以证据不足为林冲开罪,不然林冲恐怕就要拉出去砍头了。

高俅的官职殿帅府太尉,也就是朝廷禁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官大一级压死人,开封府尹不敢得罪高太尉,只能按照他的旨意办事。无怪乎孙定怒道:这南衙开封府,不死朝廷的,是高太尉家的!

高太尉是原告,既当裁判又踢球,这案子还有什么审理的必要吗?如果有,就是高太尉需要一条完整的证据链,把陷害林冲做得天衣无缝,让人有冤难申,无话可说。

从高太尉陷害林冲这一情节,我们可以看出北宋时期的官僚腐败到了什么程度:堂堂开封府,全国最高司法机关,不以法律条文为准绳,而是听命于太尉府,为虎作伥,帮助陷害另一位朝廷军官。

不怕官,只怕管。试想一下林冲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朝廷正式官员,都能给一个官老爷生杀予夺,毫无反抗的余地,那么普通的老百姓,岂不就是官员和小吏砧板上的鱼肉,想怎么宰割都可以!

在如此蛮不讲理、腐败无能的政府官僚统治下,老百姓的日子能够好过吗?全国有多少人,像林冲那样被诬陷成罪犯,最终屈打成招?

也难怪晁盖和宋江等人要上梁山造反,就是方腊、田虎和王庆等人,要造赵宋官家的反,也是情有可原,理直气壮。因为在官员的盘剥压榨之下,不反抗是死路一条,反抗了还有一丝活下去的希望。

太平盛世,谁人愿意去做绿林草莽?即使是宋江这个梁山造反派的头子,最终走上梁山也是因为“浔阳楼题反诗”,被蔡九知府判了死罪。

如果没有到了活不下去的地步,宋江不会上梁山,林冲也不会上梁山。他们之所以选择站到了朝廷正统的对立面,去当乱臣贼子,是因为朝廷,或者说代表朝廷的如高太尉、梁中书等官僚败类,不给他们一条活路。

在高太尉的迫害之下,林冲家破人亡,刺配沧州牢城。从始至终,林冲没有一点反抗的余地,他成了高太尉手中随时可以碾死的一只蚂蚁。

误入白虎堂的罪名没有整死林冲,高太尉买通押送的两个公人董超和薛霸,让他们在半路上杀了林冲。如果不是鲁智深出手相救,千里护送,林冲在野猪林就将死于非命,成为腐败官僚系统的牺牲品。

林冲平安到了沧州之后,高太尉还是不放过他,又派遣手下的陆虞侯和富安两个人,前往沧州安排刺杀林冲。

林冲不死,高太尉就寝食难安!林冲犯了什么罪过,就一定要非死不可?林冲杀了陆虞侯和富安,雪夜上梁山,坚定不移地站在了朝廷和高太尉的对立面,毫无妥协的余地。

《水浒传》第二章“王教头私走延安府,九纹龙大闹史家村”中,作为林冲前任的八十万禁军教头王进的出走,就是因为高俅那厮逼迫的结果。

在开始写梁山好汉之前,开篇花了不少笔墨写了高俅升官发迹的故事。施公这样写,其实大有深意。

因为在“逼上梁山”之前,要交代一下“逼上梁山”的社会背景。从高俅升官发迹的故事,就能够看出北宋末期整个朝廷政治败坏的程度。

高俅是个浮浪子弟破落户儿,会点枪棒拳脚,踢的一脚好气球。因为顽劣成性,不学无术,被他爹赶出了家门,断了父子关系。高俅辗转投奔到做驸马的王晋卿家,通过做驸马的王晋卿,认识了做王爷的瑞王。这个瑞王,就是后来登极为帝的宋徽宗赵佶。

驸马爷派遣高俅给瑞王送礼物,瑞王和府下的几个闲汉在踢球。球滚到了高俅脚下,高俅露了一脚“鸳鸯拐”的绝技,瑞王看了拍手直叫好,高俅就这样留在了瑞王府,当了“齐云社”球队的队长。自此高俅深受瑞王赏识,每日跟随,寸步不离。

哲宗皇帝死了,没有儿子,作为皇弟的瑞王继承大统,就是宋徽宗赵佶。登基之后,不到一年,赵佶让高俅这么一个既没有考过进士,有没有立过军功的闲汉,做到了殿帅府太尉的高官显位。

只要皇帝老儿喜欢,官职是他家的,他想给谁就给谁,不需要任何理由。上梁不正下梁歪,事情坏在根子里,如果皇帝自己带头走歪门邪道,手底下的官员也就更加肆无忌惮。

所以北宋末期,徽宗一朝,无论是《水浒传》中的“四大奸臣”,还是历史上有名的“北宋六贼”: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都是赵佶登极之前的私人。

奸臣当道,败坏朝政以致于酿成了北宋末年的“靖康之耻”,都是朝廷政治腐败无法避免的结果。

靠踢皮球升官发迹,担任殿帅府太尉的高俅,担任朝廷禁军的最高军事指挥官前后长达二十年之久。他在军营用地上建立私宅,把军士当成自家的杂役呼来唤去,不懂得练兵扎营,更不懂得指挥作战。

在蔡京、高俅、童贯的人的祸乱之下,北宋末期政府军队战斗力底下,因此《水浒传》中高太尉三次征讨梁山,大兴水陆两路十万兵马,被梁山一伙人杀得丢盔弃甲。

到了北宋末年,公元1127年,北方崛起的大金帝国挥军南下,攻打赵宋帝国的都城汴京,大宋上百万人的常备军和几十万人的禁卫军在金军的攻击之下不堪一击,一触即溃,酿成了历史上的“靖康之耻”。

宋徽宗赵佶慌忙传位给自己的儿子钦宗皇帝,但是还是没能避免被金国军队俘虏的命运。“靖康之耻”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朝臣等三千多人,包括北宋王朝的最两位皇帝徽宗和钦宗,都俘虏北上金国,汴京城被洗劫一空,宣告了北宋的灭亡。

南宋抗金名将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由此可知,靖康之耻在中原汉人之中造成了耻辱感。

宋徽宗赵佶成了金国俘虏,妻女被淫,国破家亡,最后饥寒交迫,死在了北方的冰天雪地里。可能到死他都没有想明白,自己落得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完全是因为任用了蔡京、高俅、童贯等一批奸臣埋下的祸根。

《水浒传》中,并没有交代高俅最后的结局如何。高俅三次带领朝廷兵马征讨梁山,被宋江和吴用捉上梁山,林冲要杀了高俅,但是宋江为了招安大计,把高俅放了回去。

梁山招安之后,宋江等人征讨方腊得胜回朝,高俅和蔡京等人毒死了宋江和卢俊义,梁山至此灰飞烟灭。

陷害忠良,祸乱国家,历史上高俅最终的结局如何呢?很多人都相信,恶人自然不得好死,但是遗憾的是,高俅活得好好的。在“靖康之耻”前一年,公元1126年,高俅病死京城,不仅身后极尽哀荣,而且还成功避免了让所有北宋官员生不如死的“靖康之耻”。

END.

温酒读三国,煮茶看水浒。我是博书君,欢迎关注

标签: 高俅

更多文章

  • 林冲为什么不敢打高衙内高俅?人到中年才能理解

    历史人物编辑:迟传龙标签:高俅

    谈及水浒,一个必须要提到的人物就是豹子头林冲。林冲武艺高强,在梁山排名第六,上应天雄星,他还有个绰号叫小张飞。自从上梁山后,林冲就屡立战功,前有生擒扈三娘,棒打洪教头,后有斩杀宝密圣,单挑柳元、潘忠并且在五十余合后斩杀柳元。战场上,他从不隐忍,常常率先出战。但是,熟悉林冲故事的朋友都知道,林冲没上梁

  • 放走高俅,不给林冲报仇,这也是宋江的黑点?

    历史人物编辑:王蓓蓓标签:高俅

    《浅说水浒》第473期(文/焦目)108将中,林冲是第一个真正被逼上梁山的人。最初,林冲虽然只是个小小的禁军教头,但家庭其实还不错,老婆林娘子很漂亮,两人感情也很好,岳父也是个教头,一家人其乐融融。从其后来花一千贯买宝刀来看,林冲的家庭经济条件也不错。然而,随着高衙内的出现,这一切都变了。高衙内两次

  • 半年时间,从白身升到正二品太尉,高俅究竟有何功劳?

    历史人物编辑:鲲鹏历史阁标签:高俅

    《浅说水浒》第078期(文/焦目)水浒传中,洪太尉请张天师时,进入伏魔之殿,挖出石碣,放出一百单八位魔君之事是楔子,引出了正文,又暗示了梁山108将是“魔君”之事。接下来就是高俅发迹,他本来是个俘浪子弟,后来因为被小苏学士推荐给驸马,又偶然见到端王玩球,他因为踢球好被赏识。端王做皇帝后,高俅也跟着发

  • 水浒中的108种死法:见了高俅,宋江纳头便拜!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高俅

    我最近一直在读水浒传,对书中的故事非常向往,有时就在想,我如果能穿越到水浒传中就好了,也在水泊梁山落草,做个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英雄好汉,说不定还能利用自己熟悉水浒走向的金手指改变水浒英雄的结局。可是,为什么别人的穿越都是正常的,而我的穿越都是……一言难尽,听我慢慢说吧。第三十三种死法当我穿越到水浒世

  • 高俅曾经是苏东坡的书童,苏轼一手打造了宋末大奸臣

    历史人物编辑:康康侃历史标签:高俅

    历史也有冷知识,当你了解到这些冷知识后,会发现学生时代存在的疑问,你会觉得原来是这样;当两个历史人物其实存在某种关系时,你会惊讶居然还有这样的联系。1、大奸臣高俅曾经是苏东坡的书童,苏轼一手打造了宋末大奸臣在水浒里,高俅绝对是大奸臣、大反派。奸诈狡猾,心胸狭隘,心思歹毒,为迫害忠良不择手段。梁山好汉

  • 水浒中,高俅为什么把堂兄弟当儿子?原来含义深刻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高俅

    《浅说水浒》第230期(文/焦目)水浒第二回写的是高俅的发迹史。高俅原本只是一个浮浪子弟,整天游手好闲,平日就靠跟富家公子哥儿混着,有时候也帮人家出个馊主意,逛逛青楼之类的,总之就是教人家吃喝玩乐,不学一样好。后来被人家一告,高俅被赶出东京城。幸运的是,几年后遇赦,他又回来了。这次他运气好,几经波折

  • 施耐庵把高俅写成大奸臣,实际上可能并非如此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侃影标签:高俅

    在《水浒传》中,太尉高俅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奸臣和大反派,但是这是不是高俅在历史上的真正评价呢?翻遍北宋史书,我们都没有找到关于高俅生平的确切记载。这或许是因为北宋末年的混乱导致的。正因为没有正史记录,所以高俅才有丰富的艺术创作空间。今天我们就来看一下在真实的历史中,高俅是什么样的。以宋徽宗统治下的北宋

  • 高俅的发迹之路启示人们:拥有一项绝世才艺确实很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黑历史与冷知识标签:高俅

    在《水浒传》中,林冲有一个大仇人高俅。据史载,高俅是穷苦人家出身,十几岁时便成了苏东坡的跟班儿书童。高俅出身虽低,但长得眉清目秀,做事聪明伶俐,有眼色,深得苏东坡喜欢。苏东坡被贬官到外地后,临行前为了给高俅寻个好去处,并没有带他一同出走,而是将他转手委托给了自己的好朋友——驸马都尉王。在王侁这里,高

  • 为了满足高衙内而陷害林冲,高俅这么做值得吗?

    历史人物编辑:梁志宇标签:高俅

    为了满足高衙内而陷害林冲,高俅这么做值得吗?高俅为了高衙内而陷害林冲,我觉得有这么三个原因:第一,亲疏有别;第二,歧视下属;第三,专横弄权。对高俅来说,林冲在他眼里就跟个小蚂蚁一般,有什么值得不值得呢?第一,亲疏有别。原来高俅新发迹,不曾有亲儿,无人帮助,因此过房这阿叔高三郎儿子在房内为子。本是叔伯

  • 《水浒传》人人喊打的高俅,正史上到底是怎么结局呢?

    历史人物编辑:星君读史标签:高俅

    熟读《水浒传》,我们最痛恨的反派人物,当属高俅了,如果不是他,陷害林冲,林冲不会妻离子散,逼上梁山。而且高俅此人堪称心胸狭窄,阴险狠毒,曾数次讨伐梁山。那么这个人人喊打的高俅,正史上到底是怎么结局呢?我们先来看看《水浒传》之中的高俅,以一市井小流氓的身份出场,因为具有很高的蹴鞠技术,被喜爱蹴鞠的端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