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杨业分明用的是刀,为什么他的儿子们却全用枪呢?和夏家枪法有关

杨业分明用的是刀,为什么他的儿子们却全用枪呢?和夏家枪法有关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潘阿利 访问量:977 更新时间:2023/12/20 12:35:30

杨业用刀,是继承了杨家祖传的刀法,杨家枪是后来学的夏家枪法,有兴趣了解这段故事的听我慢慢道来。

唐僖宗是唐朝最后一个皇帝,他只喜欢玩乐,不会治理国家,在他的治理下,国家大乱,民不聊生,镇守潼关的大将金刀杨会,是杨业的爷爷,他靠一路刀法名扬天下。

有一天,一伙流民抢劫了潼关的粮仓,杨会知道后只是带兵把这伙老百姓赶出了潼关,也没有把抢的粮食夺回来,因为他知道这些都是老百姓,吃不上饭才来打劫粮库,所以故意放了一马。

这件事被朝廷知道了,就罢了杨会的官,让他回老家去了,杨会有一个儿子叫杨衮,闲暇之余就把杨家刀法教给了杨衮,这杨衮非常聪明,有大志向,他觉得父亲的刀法虽然很精妙,但只是学了家传刀法不算本事,想学点家传以外的绝技,这天他练了会刀就蹲在地上想心事,负责打扫庭院的王老好过来了,问杨衮想什么,杨衮说:“我学了几年父亲的刀法,练来练去也就这样了,想学点新东西。”

这王老好是那次流民抢劫粮仓的组织者,名叫夏淑湮,人称花枪手,哥哥夏书棋,人称神枪手。夏家北霸六合枪名扬天下,是吸取了项羽霸王枪,赵云百鸟朝凤枪,姜家乱云枪,罗家梅花七蕊枪,马家惊神枪,伍家七绝枪六家枪法精华所创。夏书湮抢粮后见金刀杨会手下留情,心里十分感激,又听说杨会因此被罢了官,就化妆成一个普通百姓来杨家报恩,听杨衮这么一说,夏书湮就有意把夏家枪法传给杨衮。

杨衮听了不相信,心想一个扫地的老头能会什么枪法,夏书湮看出杨衮的心思说:“去拿杆枪来,我给你练一趟,”杨衮就给夏书湮拿了一杆枪,等夏书湮枪一使开,杨衮看傻了,好枪法。从此后杨衮专心跟夏书湮学习枪法,这事让杨会知道后,就让杨衮正式拜夏书湮为师学艺。

夏书湮教了杨衮五年,杨衮学会了夏家一百招枪法,这时候夏书湮病了,尽管杨家悉心照顾,请郎中看病,夏书湮还是不行了,临终前把杨衮叫到床前说:“夏家枪法我就能教你这么多了,你要继续学就去洛阳找你的师伯夏书棋,他的能耐比我大。”说完夏书湮就咽气了,杨衮以父礼葬了师傅,然后去洛阳找师伯去了。

杨衮来到洛阳,师伯出去云游了,只有师哥高思继在家,这高思继就是高家将的祖先,岳飞传上的高宠就是他的后代,高思继让杨衮练了套枪法,认定是自己的同门师弟,于是代替师傅教杨衮枪法,杨衮年轻气盛,学了枪法以为天下无敌了,就去找当时的名将李存孝比武,只要打败李存孝自己就是天下第一了,结果和李存孝一交手,才知道天外有天,侥幸逃了性命,又寻找师伯继续苦练枪法,和岳父金光祖学会了走线铜锤,这时候李存孝已经死了,当时排名第二的猛将王彦章嚣张一时,杀死了杨衮的师哥高思继,杨衮学艺有成后联合高思继的儿子高兴周,五龙二虎斗彦章,为师哥报了仇。

杨衮有七个儿子,还收了高兴周的儿子高怀亮为义子,教给这八个儿子学习枪法,义子高怀亮得到杨衮的偏袒,天赋又高,论枪法比杨衮几个亲儿子要强,杨业经常败给高怀亮,于是放弃了枪法,转而在祖传的金刀上下功夫,在刀法上有了大成,人称“金刀杨无敌。”杨业的儿子自小跟着爷爷杨衮在一起,都喜欢练枪,所以后来杨家枪法反到比刀法更加出名了。

总结:杨业用刀是学了祖传的杨家刀法,杨业的儿子用枪,是杨衮学习的夏家枪法,教给了杨业的儿子,他们的技艺都是杨衮传下来的。

标签: 杨业

更多文章

  • 为抬身价强认祖宗!播州杨氏一族到底是不是宋朝忠臣杨业的后代?

    历史人物编辑:妍妍旅行记标签:杨业

    中国历来都有“百家姓”一说,大家初次见面都会问上一句“贵姓”?根据我国最新人口普查,现在中国姓“李”的最多,接下来就是王、张、刘、陈、杨、赵、黄、周、吴。在中国“李”姓是第一大姓,但是在贵州,“杨”姓却排名第一。究其原因,应该和西南地区一个经历了七百多年的世袭罔替二十九代的土司政权“播州杨氏”大有关

  • 杨业跳槽到宋朝后,为何不受北宋将领待见?以至于被王侁给出卖了

    历史人物编辑:邝志龙标签:杨业

    杨家将的故事大家一定耳熟能详,杨家将指的主要是杨业和他的那帮仔们,他也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杨老令公。不过杨业早年并不是宋朝的将领,他是北汉将领,甚至跟辽国有很深的渊源,因为当时北汉是依靠辽国才建立起来的。宋太祖赵匡胤没有灭亡北汉,这个任务就落在了宋太宗赵光义身上。赵光义北伐的时候,击败了刘继元,当时杨

  • 杨业的死是赵光义惹得祸?虽是祸事,却换来北宋太平盛世

    历史人物编辑:虾扯闲谈标签:杨业

    看过《杨家将》的都会觉得杨业死的很不值。这位北汉的名将,没有死在冲锋陷阵的路上,却死在奸臣的手里。其实,这个锅潘美不背。如果要找一个锅的话,那就是他的顶头上司,赵光义的错。之后,北宋不再北伐。雍熙三年,即公元986年,宋太宗赵光义不甘心高粱河的失败,这次投入宋军精锐再次北伐。此次作战,除了赵光义股上

  • 靖康之耻发生时,杨家将为何不见踪影?看杨业家族发展史找到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杨业

    作者:军事帅哥杨家将是中国人心中的伟大英雄。其第一代杨业是宋军名将,他在陈家谷战斗中被敌人俘虏后宁死不屈,最后绝食殉国。宋太宗亲自下诏褒奖杨业,称赞杨业精忠报国的战斗精神。杨业的后代也陆续参军,继续践行着父辈精忠报国的理想。那么,在宋朝初年的战争中闻名天下的杨家将,为何在靖康之耻发生时毫无踪影呢?今

  • 国土寸不可失,柴荣,杨业,岳飞等人屡败屡战,终夺回燕云十六州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杨业

    用最简单的话,讲述最真实的历史。燕云十六州是哪些省?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的部分地区,当然,你可以理解为中国北边和西边的一大堆崇山骏岭。这些山上既有万里长城,也有各种险峻的关隘,比如:山海关,居庸关,平型关等。图中红色虚线所圈出的这片区域就是燕云十六州,十六座城池:幽州:今北京顺州:

  • 历史上最有血性的三大名将,忠贞不屈宁死不降,关羽杨业等不及也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动静标签:杨业

    中华文明的历史大多是由王侯将相构成的,君王、文臣、武将形成铁三角。这三类人当中属武将最为单纯,也最被百姓接受和喜爱。历史的名将多如牛毛,恐怕要比有名的君王和文臣加起来都多。作为武将,忠贞报国、宁死不屈本是职责所在,不过小编发现很多所谓的名将其实名不副实,至少在宁死不降这一方面有辱武将之名,比如说关羽

  • 潘仁美故意不发兵救杨业?其实他有难言之隐,被世人误解了上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杨业

    历史由成功者书写,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看到的历史只是他想给我们看到的,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电视剧《杨家将》和文学作品《杨家将演义》等系列作品的流传和走红,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杨家将门这个忠烈的家族。有正必有邪,这是剧情发展的必然定律。于是与杨家对立的便是潘家,那个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家伙,陷害忠良背叛

  • 杨业并未带太原军民坚持抵抗宋军,而是主动劝北汉皇帝刘继元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小队标签:杨业

    关于杨家将如何加入北宋的过程,在历史上存在很大的争议。到目前为止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自相矛盾,成为杨家将粉丝和历史爱好者们争论的焦点。一种说法是在宋太宗赵光义的大军猛攻之下,北汉都城太原的大臣和将领们纷纷出城投降。北汉皇帝刘继元在这种危急的形势下扛不住了,主动出城向赵光义投降。然而杨家将的首领杨业却

  • 杨业是怎么死的?《宋史》和《辽史》记载完全不同,细节令人费解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杨业

    导语:杨业究竟是怎么死的?《宋史》和《辽史》记载完全不同,细节令人费解杨家将的故事,我想大家都知道,那可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各大戏剧舞台上和多部小说里,都有杨家将的身影。但是,杨家将的故事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精彩,小说和戏剧里的人物和故事,跟历史上真实的相差甚远。下面我就给大家还原一下真实的杨家

  • 杨业:号称无敌将军的他,却被自己人迫害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杨业

    968年6月,一个夏日的黄昏,天上的太阳如血,在黄昏的映衬之下更显悲凉。此时,一位将军在陈家谷里,面对空无一人的旷野,内心几多凄凉。此时,远处铁蹄声越来越近,在悲痛之中他还不忘告诫将士说他们一起和自己死太可惜了,他们应该马上撤离,但却无一人离开。最终,当敌军到来之后,他和部下一起被俘了。这位将军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