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靖康之耻发生时,杨家将为何不见踪影?看杨业家族发展史找到答案

靖康之耻发生时,杨家将为何不见踪影?看杨业家族发展史找到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赵新华 访问量:737 更新时间:2024/1/16 12:15:49

作者:军事帅哥

杨家将是中国人心中的伟大英雄。其第一代杨业是宋军名将,他在陈家谷战斗中被敌人俘虏后宁死不屈,最后绝食殉国。宋太宗亲自下诏褒奖杨业,称赞杨业精忠报国的战斗精神。杨业的后代也陆续参军,继续践行着父辈精忠报国的理想。

那么,在宋朝初年的战争中闻名天下的杨家将,为何在靖康之耻发生时毫无踪影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一话题。

我们先来看看杨业家族的第二代猛将——杨延昭。杨延昭的性格和杨业很相似,杨业就曾说过"这个儿子很像我。"每一次出征,杨业都把杨延昭带在身边。宋太宗登基后的太平兴国时期,宋军集中兵力向幽云十六州展开进攻。当宋军杨业部进攻应州、朔州的时候,杨延昭就带兵与辽军在朔州城下展开激战。在恶战中,杨延昭的手不幸负伤。但他却在战斗中越战越勇。从攻打朔州的战斗就能看出,杨延昭和他父亲一样,对国家怀着一颗赤诚之心。

999年,辽军在萧太后的指挥下进攻宋朝边境。杨延昭指挥部队在遂城奋起抵抗。当时,辽军的进攻非常凶猛,为了守住城池,杨延昭命令城内所有的男丁拿起武器保卫家园。同时,杨延昭又和全城军民一起向城墙墙面泼水,水很快结成了冰。此举给敌人的攻城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在杨延昭和全城军民的誓死抵抗下,敌人的进攻终于被打退了。到了后来,宋真宗给了杨延昭很多赏赐,并称赞杨延昭有"父亲的遗风。"

1004年,杨延昭率领大军主动出击,在今天山西省境内的广灵县与辽军激战。经过激战,杨延昭的部队攻克广灵西南地区,俘获了大批辽军。

1014年,杨延昭去世。这一消息在宋朝引起了巨大反响。宋真宗对杨延昭的去世非常悲痛,他心里非常感谢杨延昭驻守边防20年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当时,宋真宗亲自派出宦官护送其遗体回乡。杨延昭的儿子都被朝廷录用为官。这里面就有杨业的第三代,宋神宗时期的名将杨言广。

杨言广受他父亲杨延昭的影响入朝做官。在宋仁宗时期的1044年,大文豪范仲淹来西北边境守边关。在此期间,杨文广与范仲淹进行了交谈。范仲淹非常佩服杨文广的军事才能。遗憾的是,当时的宋朝已经与西夏和谈,边境地区相对稳定,杨文广杀敌报国的梦想没有实现。

到了宋神宗执政时期的1066年,韩琦向朝廷报告:为了预防西夏大军来犯,请朝廷采取措施保卫秦州居民。宋神宗同意了韩琦的要求。在宋神宗的支持和韩琦的亲自安排下,宋军在秦州修建防御城池。当时宋朝西北边境的具体情况是:宋军在边境修建城池,西夏军就会来破坏。为了防御西夏军向秦州地区的防御城池展开进攻,杨延昭就率领部队驻守城池,随时迎战敌人的进攻。

到了第二天,西夏军见宋军防守严密打算退兵。但在退兵之前,西夏军向宋军提出了一个很无理的要求。此举彻底激怒了杨言广。杨言广率领宋军主动出击,歼灭大量敌军。自此以后,西夏军再也不敢来秦州捣乱了。

西北的边境安稳后,朝廷又把杨文广调到了华北地区守边防。1070年,辽宋边境又起争端,辽国派遣使臣与宋朝谈判,希望能从宋朝手中夺地盘。当时的杨文广紧急向朝廷上报了宋军收复幽云地区的计划。这就表明:杨文广希望像自己的爷爷杨业一样,收复幽云十六州,他要实现爷爷未竟的理想。可惜的是,他上报的计划还没有等到朝廷答复,他就去世了。

实际上,从杨业的孙子杨文广开始,杨家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到了杨文广去世以后,杨家或许还有精忠报国的将士,但他们已经不如杨业、杨延昭和杨文广这祖孙三代那么出名。再加上宋朝本身抑制武将,结合当时宋朝的环境看,杨家后人考科举做文官的可能性也是很大的。因此,杨文广的后代从军只能做普通士兵或低级军官,从文就和战争没啥关系。到了北宋靖康之变发生的时候,杨家必然没有名将挺身而出力保大宋江山。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杨业

更多文章

  • 国土寸不可失,柴荣,杨业,岳飞等人屡败屡战,终夺回燕云十六州

    历史人物编辑:月影讲历史标签:杨业

    用最简单的话,讲述最真实的历史。燕云十六州是哪些省?燕云十六州,即今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的部分地区,当然,你可以理解为中国北边和西边的一大堆崇山骏岭。这些山上既有万里长城,也有各种险峻的关隘,比如:山海关,居庸关,平型关等。图中红色虚线所圈出的这片区域就是燕云十六州,十六座城池:幽州:今北京顺州:

  • 历史上最有血性的三大名将,忠贞不屈宁死不降,关羽杨业等不及也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的动静标签:杨业

    中华文明的历史大多是由王侯将相构成的,君王、文臣、武将形成铁三角。这三类人当中属武将最为单纯,也最被百姓接受和喜爱。历史的名将多如牛毛,恐怕要比有名的君王和文臣加起来都多。作为武将,忠贞报国、宁死不屈本是职责所在,不过小编发现很多所谓的名将其实名不副实,至少在宁死不降这一方面有辱武将之名,比如说关羽

  • 潘仁美故意不发兵救杨业?其实他有难言之隐,被世人误解了上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郭宁标签:杨业

    历史由成功者书写,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我们看到的历史只是他想给我们看到的,具有一定的片面性。电视剧《杨家将》和文学作品《杨家将演义》等系列作品的流传和走红,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到杨家将门这个忠烈的家族。有正必有邪,这是剧情发展的必然定律。于是与杨家对立的便是潘家,那个让人恨得牙痒痒的家伙,陷害忠良背叛

  • 杨业并未带太原军民坚持抵抗宋军,而是主动劝北汉皇帝刘继元投降

    历史人物编辑:旅游小队标签:杨业

    关于杨家将如何加入北宋的过程,在历史上存在很大的争议。到目前为止有两种完全不同的说法自相矛盾,成为杨家将粉丝和历史爱好者们争论的焦点。一种说法是在宋太宗赵光义的大军猛攻之下,北汉都城太原的大臣和将领们纷纷出城投降。北汉皇帝刘继元在这种危急的形势下扛不住了,主动出城向赵光义投降。然而杨家将的首领杨业却

  • 杨业是怎么死的?《宋史》和《辽史》记载完全不同,细节令人费解

    历史人物编辑:白茹雪标签:杨业

    导语:杨业究竟是怎么死的?《宋史》和《辽史》记载完全不同,细节令人费解杨家将的故事,我想大家都知道,那可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在各大戏剧舞台上和多部小说里,都有杨家将的身影。但是,杨家将的故事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精彩,小说和戏剧里的人物和故事,跟历史上真实的相差甚远。下面我就给大家还原一下真实的杨家

  • 杨业:号称无敌将军的他,却被自己人迫害而死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杨业

    968年6月,一个夏日的黄昏,天上的太阳如血,在黄昏的映衬之下更显悲凉。此时,一位将军在陈家谷里,面对空无一人的旷野,内心几多凄凉。此时,远处铁蹄声越来越近,在悲痛之中他还不忘告诫将士说他们一起和自己死太可惜了,他们应该马上撤离,但却无一人离开。最终,当敌军到来之后,他和部下一起被俘了。这位将军就是

  • 历史上杨家将的杨业是这样死的?并非潘仁美所陷害的

    历史人物编辑:曹颖标签:杨业

    《杨家将》电视剧让大家印象深刻,从老令公杨业血溅李陵碑到杨家抗辽七子去一人回,从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到十二寡妇西征再战金沙滩,杨家将的故事总是让人血脉喷张,为之神往,不过,这些故事究竟真有其事呢?还是只是小说的虚构人物?历史跟传说有哪些不同?在很多版本的故事里,一旦辽国来犯,宋太宗总要立刻向抗辽专家

  • 号称杨无敌的杨业,为啥投降北宋之后,断送了自己的性命

    历史人物编辑:半月历史阁标签:杨业

    杨业就是北宋最著名杨家将中的杨老令公,杨继业。在真实的历史中,杨业的名气也相当大,号称杨无敌。那个时候杨业是北汉小朝廷的大将,因为骁勇善战出名,多次立下战功,每次战斗都能取胜,所以北汉老百姓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杨无敌”。宋太宗灭亡北汉之后,杨业在人劝说下,投降了北宋,成为宋太宗手下一员大将。但到

  • 杨家将杨业外号“无敌”,他是怎么死的?专家:中了自己人激将法

    历史人物编辑:李亚冲标签:杨业

    杨家将的故事可谓是传颂至今,妇孺皆知。但演义就是演义,虚实参半。家喻户晓的穆桂英挂帅、十二寡妇西征均是民间百姓虚构的故事,也是民间百姓的一种美好愿景。但今天要讲的这位,确实是历史上实实在在存在的杨家大将——杨业。说起杨业,大家都会想到杨业最后是大奸臣潘仁美陷害,被逼上绝路碰死在李陵碑下。但事实真就如

  • 被冤枉的潘仁美?害死杨业的,究竟是不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杨业

    潘仁美之名,几乎家喻户晓。因为杨家将的评书、戏曲、电视剧在歌颂杨业一门忠烈的同时,早把潘仁美写成了一个大奸大佞,成了残害忠良的好臣的代名词。其实,这完全是子虚乌有的事。《宋史》记载的潘仁美,乃河北大名人,军校出身。周世宗时,已经是一位颇有才干的年轻将领,周世宗征西北时,命他为永兴军护军。宋太祖赵匡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