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戴宗一个小时也就是20公里的速度,为什么不选择骑马呢

戴宗一个小时也就是20公里的速度,为什么不选择骑马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陈艳爱历史 访问量:4717 更新时间:2024/1/15 1:44:25

能骑马当然好了,可是没那条件啊

戴宗有个外号叫“神行太保”,通俗地说就是特别能跑,有多能跑呢?书中是这样形容的:

原来这戴院长有一等惊人的道术:但出路时,赍书飞报紧急军情事,把两个甲马拴在两只腿上,作起神行法来,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便一日能行八百里。因此人都称做神行太保戴宗。

一天400公里,就算跑满24个小时,时速也就17公里不到的样子,而骏马轻松能跑到时速50公里以上,戴宗为什么不骑马呢?

好马在朝是稀缺的资源

马力当然是优于人力的,马耐力长、速度快,擅长奔跑,历史上不乏日行千里的宝马,例如著名的汗血宝马等等。

但在宋朝,马是稀缺资源,好马更是稀缺资源,尤其是宋朝,马的来源极为有限。

要养出好马,就得有养马的环境,得有草原、河流、牧场,让马匹有活动、奔跑、交配以及生活的空间、气候。好马往往出在关外、草原之上。

可惜的是,自石敬瑭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之后,中原朝就失去了良马最主要的来源产地,以宋朝之富庶,也难以建立一支精锐的骑兵,其根本原因就是没有良马。

契丹据幽云之地利,面对的是广阔的华北平原,骑兵一日之间可到开封,在与游牧民族作战的过程中,宋朝吃够了没有马匹的亏,在战略上始终处于防御态势。

所以,大家都知道骑马好,可好马太稀缺了,如果要传递紧急军情,对马力的消耗是极大的,甚至会出现跑死马的情况,又有多少好马以供驱使呢?宋朝的军马,匹匹都登记在册,也不是谁都能随便用的。

马力有穷尽

马的耐力和速度确实比人强,但对于八百里这样量级的距离来讲,远远不够,所以古代建立了驿站,驿站内有专门负责养马的官员,一个驿站备有良马数匹,随时准备驱使。

传递紧急密军情时,送信的骑兵到了驿站之后,立即换马继续前行,任人不得阻拦、耽误,否则会军法从事中。

建立驿站,并且养育数匹良马,成本是非高的,只有举国之力、投入巨大的成本才能够建成通畅的驿站,就是为了接续马力。

所以,马力是有穷尽的。真正能够日行八百里的马,不能说没有,但极为罕见,绝不可能当成寻常的军马来消耗。在实际的骑行过程中,马每奔跑数十里,就要歇汗、饮水、进食、休息,恢复体力后再继续奔跑,除非中途换马。

马匹毕竟不是机器,无法连续高强度奔跑,以戴宗的速度,如果和马一起奔跑八百里的话,最先到达的一定是戴宗。没有持久的高速,更适合作战冲锋。

戴宗的神行术,靠的并不是体力去奔跑,而是用了“甲马”这样的道具,除了需要消耗神念之外,体力的消耗并不大,20公里的速度看着并不快,却能够连续不断的奔跑。这样的耐力根本不是马力所能够企及的。

记得我们在部队时,轻装5公里大部分人也就是20分钟左右,好一点的能够跑到18分钟。每小时20公里,是相当恐怖的速度了。

马匹的奔跑受地形限制

马擅长奔跑,速度也相当快,但能够达到日行八百里,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在平原上,而且是修缮良好的直道马路,所以实际上马匹的速度是受到了相当大的限制的。

修路这个事,在今天看来不算啥,但在古代却是需要投入举国之力的大工程。落后的工具、数十万民夫、漫长的日子、恐怖的钱粮消耗,才能够建成供马匹奔跑、行人往来的道路。

每一次修路,对州府的财政、人力、组织能力都是一个极大的考验,很多地方可能就是离城区近的地方是平直的道路,走个十几里之后往往就是荒草丛生的野地了,人迹罕至,更不提什么道路情况了。

连通天下的道路称为国道。能够维持国道畅通无阻的,必须是国力强大、财政富庶的盛世,这样的盛世在历史上屈指可数。

所以,就算是骑马,也未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奔跑。发生战事的地方,往往是地形复杂、马匹难行,速度根本跑不起来。电视剧《亮剑》中,八路军躲避日军骑兵的方法,不就是躲到山里吗。

还有一个必须要考虑到的是,一旦发生战事,直道、官道,或者是好走的路,必然被敌军控制,马匹根本无法突破围堵传递信息、上报军情。

一些地形险峻的山地,马匹连奔跑都做不到,何谈日行八百里。但戴宗的神行术却不受这些条件的限制,人的灵活性远高于马,地形越险峻难行,越显得戴宗神行术的厉害。

结语:综上所述,戴宗不是不想骑马,而是根本不具备骑马的条件。

那么,戴宗的甲马是从哪里来的呢?他的甲马,需要配合神行术一起使用,才能够有惊人的持久和速度,这样的宝物,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可偏偏只有戴宗有。

或者说,这种法术,只有戴宗能够修炼,这种道具,只有戴宗能够使用,是高人为戴宗量身定做的。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是戴宗神念过人、天赋异禀,在某方面有超出常人的地方,能够修炼和适应神行术。

字中我们也可以得出判断,使用神行术还是有一定的条件限制的,例如戴宗只有四个甲马,日行八百里是极限。或者说,他只能承受四个甲马,再多的话无法承受,否则,如果他绑上八个、甚至是十六个甲马,速度能达到一个何等恐怖的程度啊。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这种甲马的制作材料仅能够制作四个,多做一个都没有,以至于成为了绝响。

而且,既然有能够神行的甲马,这世间会不会有能够飞行的器具呢?

标签: 戴宗

更多文章

  • 梁山飞毛腿戴宗,能日行八百里,这在宋朝可能吗?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戴宗

    《浅说水浒》第114期(文/焦目)在108将之中,有一人最为特殊,根本没有取代性,缺他不可,尤其是在传递消息和军情的时候,此人便是神行太保戴宗。戴宗本是江州的节级,为官黑暗,问犯人索要钱财是常事。后来山梁山他排名第20,这个排名相当高,其原因就在于他是宋军的亲信,而且有飞毛腿,能日行八百里。上梁山之

  • 宋江李逵戴宗同桌吃饭,一碗鱼汤暴露阶层!卢俊义柴进才是豪门

    历史人物编辑:奇妙旅途美景标签:戴宗

    在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中,《水浒传》对梁山好汉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可谓是首屈一指的。理由有三:第一,人数众多;第二,性格迥异;第三,也是最难之处,因为梁山好汉不仅来源于五湖四海,四面八方,而且在上梁山之前,都还身处于包括豪门富户、朝廷军官、小官吏、山大王、平民百姓等不同的社会阶层,带有其各自不可避免

  • 坑了无数犯人的戴宗,为何临死前大笑?您看看他的梦

    历史人物编辑:阅微文史堂标签:戴宗

    《浅说水浒》第323期(文/焦目)宋江杀了阎婆惜之后,并没有立刻上梁山。他先是去了孔家庄和清风寨,半路上认识了王英、郑天寿等人,后来救了刘高的夫人;结果因为这事,连累花荣做不了副知寨不说,连宋江小命都差点不保。后来刺配到江州,宋江因为写诗被黄文炳所陷害,幸亏得晁盖等人搭救,这才决定上梁山落草。但这一

  • 梁山公认速度最快的戴宗!在他面前就是小学生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戴宗

    水浒传中,戴宗的速度人人称叹,他也是梁山中速度最快的人。书中是这样描写他的,面阔唇方神眼突。瘦长清秀人材,皂纱巾畔翠花开。黄旗书令字,红串映宣牌。健足欲追千里马,罗衫常惹尘埃,神行太保术奇哉。程途八百里,朝去暮还来。 戴宗的速度是很快,但田虎手下的一个人叫做神驹子马灵,戴宗的速度和他的速度比起来差远

  • 戴宗日行八百里,有何秘诀?其实道理大家都懂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戴宗

    水浒传是现如今的四大名著之一,人们对四大名著肯定是非常熟悉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将四大名著搬上了大银幕。正因如此,后人才对四大名著的故事有了一个更为充分的了解。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人了解四大名著,都是通过电视剧、电影等方式,对于原著内容,大部分人是没有看过的。水浒传的知名度自然是很高的,只不过

  • 371 蔡知府马上叫戴宗去捉宋江 戴宗一听,暗暗叫苦

    历史人物编辑:王王美食屋标签:戴宗

    371 蔡知府马上叫戴宗去捉宋江。戴宗一听,暗暗叫苦。372 戴宗让众节级牢子去家里取器械,自己作起神行法,先去告诉宋江。373 宋江想,这回死定了。戴宗出主意,让他装疯卖傻。二人议定,戴宗才回去。374 等戴宗领人来,宋江正披头散发,在屎尿里爬,见了戴宗等人说:“我是玉皇大帝的女婿,老丈人叫我领十

  • 108将中,为什么戴宗的胎骨,被泥塑成像放在庙里?

    历史人物编辑:小马哥体育标签:戴宗

    《浅说水浒》第515期(文/焦目)在征讨方腊之后,参与的102名好汉,最后只活下来36人。对于这批人,结局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三大类,一类是做官,比如宋江、卢俊义、吴用、花荣等;一类是回乡为民或者求闲,比如宋清、杨林、裴宣、蒋敬等;还有一类就是出家,有武松、朱武、樊瑞、戴宗等人。其实,好汉们之

  • 戴宗临死前为何大笑?你看戴宗辞官后,对宋江说了些啥,梦见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戴宗

    一、水浒江湖,水下更精彩读《水浒传》倘若只关注好汉谁更厉害,虽未尝不可,却容易错过水下面的东西。而正是这些水下的东西,才支撑起了“水浒江湖”。比如笔者之前谈过,《水浒传》跟历史的关系。为何必须是鲁智深活捉方腊,不能是武松呢?因为鲁智深的历史原型,是后周太祖郭威。而这位“郭雀儿”,又是正牌皇上大哥。方

  • 如果刘唐和打虎的武松单挑,胜负会怎么样?鲜花为你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刘唐

    刘唐和武松单挑,肯定是武松赢。武松的武功在水浒传小说中有充分的展现。武松打虎表现出了武松的力气、反应和敏捷。老虎上来一扑,一掀,一剪,但都被武松轻松躲过,这充分说明了武松的反应和敏捷。老虎扑武松,武松向后一跳,就能退出十步远,这说明了武松的弹跳出众。武松抓住老虎脑袋,把老虎摁住,老虎拼尽全力都无法挣

  • 吴用到底有多狠?为了逼宋江上山,不惜准备牺牲刘唐

    历史人物编辑:刘正标签:刘唐

    梁山贼寇,嘴里天天喊着官逼民反,自己是被逼无奈才上的梁山,其实他们逼人上山的事儿干得比谁都多。不管是早期的吴用还是后期的宋江,都是此道高手。比如为了逼秦明上山,不惜派人假冒官军屠杀村庄;为了逼李应上山,把李家庄烧成白地;为了逼卢俊义上山,害得他家破人亡;为了逼朱仝上山,派出杀星李逵斧劈衙内。如此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