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吴用错用印章,导致宋江戴宗差点被杀,他是故意的吗?

吴用错用印章,导致宋江戴宗差点被杀,他是故意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乔文亮 访问量:1030 更新时间:2024/1/15 1:14:33

被刺配到江州后,宋江的日子还不错,有单间牢房,还有事情做,平时还能自由活动。有一天,宋江去找戴宗和李逵,结果没找到,他就去浔阳楼酒店里喝酒,喝醉后写了一首词,和后来被认为是“反诗”的诗。

就因为这首诗,宋江差点掉了脑袋。

戴宗为了救宋江,求助于梁山。正好他要替蔡九知府给蔡京送信,吴用将计就计,就把圣手书生萧让,以及玉臂匠金大坚拉上梁山,让他们二人模仿蔡京的字体和印章,以蔡京的名义给蔡九知府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就是要蔡九知府把宋江押到京城处死,这样梁山泊方便救援。

结果,这个印章出错了,蔡九知府虽然没发现,但黄文炳识破了,戴宗也因此被下狱。若不是后来梁山好汉,以及李逵等人劫法场,宋江和戴宗就死了。

于是有人怀疑:吴用号称智多星,怎么会用错印章?他会不会是故意的呢?又或者说,这里面有没有什么阴谋呢?

实际上,事情很简单,就是吴用失误了而已。通过模仿、抄袭来制造假象,这本身就容易出错。

有那么一个段子,和吴用出错很像。说考试时,小明经常抄袭同桌的答案。有一次,同桌考了满分,小明却考了0分。为什么会这样?原来,他抄习惯了,把名字都写成同桌的名字了。这个段子,我记得某个小品里,也曾经出现过。

我记得上初中时,住在校外的学生,出入学校需要出入证,住校生没有,除非班主任签字才可以。有时候我们为了出去玩,就会找班主任以前写的条子,模仿其字迹。这个招数,试过几次都成功了。

后来有一次,保安看了我们仿写的条子后,直接联系了班主任。班主任火急火燎地赶到时,把我们臭骂了一顿,原来我们仿写的条子,连落款时间都一样,所以漏了马脚。

吴用的例子和这个差不多,他急于救人,又一心想着模仿得像,所以没有考虑到父子写信,不需要用讳字的图章。但是,戴宗拿着假信刚走没多久,吴用就意识到了错误。因为那时候他已经冷静下来,所以才能发现问题。

从作者角度来说,他需要吴用失误。

一方面,宋江这样的主角需要多点磨难,多点无奈,多点“被陷害”,这样他落草为寇才能更加表显出“被逼无奈”。当然,这也能表现出黄文炳的奸诈。黄文炳是在闲的通判,为了能走近蔡九知府,所以他在这件事上特别在意,能看出来蔡九看不到的地方。

另一方面,作者需要一件事情,来把李逵、张顺张横、穆弘、穆春、李俊、李立童威童猛等人都带上梁山。怎么让这些人都能上梁山呢?没有比让他们去救宋江和戴宗更好的办法了。

因为只有救宋江,才能让大家同时出发,为了同一个目的,去做一件事情,这才是书中要表达的“义气”,这样大家去梁山才合理。

可怎么让宋江和戴宗出事呢?作者的构思,就是要这封假冒蔡京的书信出问题。所以,作者才会安排吴用失误。说白了,都是为了故事的逻辑,为了让好汉都上山,都是为了后面的情节做铺垫,就这么简单。

让吴用有所失误,这其实也很符合现实情况。

百密必有一疏,一个人再聪明,也不可能每次都算无遗策。《三国演义》里,诸葛亮那么厉害,依然有失误的时候。吴用不是神,也不如诸葛亮,他出现失误不是很正常吗?吴用一生出计二三十次,没记错的话仅有两次失手(后面征方腊时,吴用也失误过一次),相较于他的成功,这两次失误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所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吴用都不是故意失误的。

吴用也不可能故意失误,因为宋江曾经救过他,戴宗是他的好友,他何必要害宋江和戴宗呢?没有理由。退一步来说,如果吴用想害宋江,就不会马上说出补救的办法了,反正别人也不知道。

在看水浒时,读者不必把每个人都看成圣人、完人。

标签: 戴宗

更多文章

  • 戴宗一个小时也就是20公里的速度,为什么不选择骑马呢

    历史人物编辑:陈艳爱历史标签:戴宗

    能骑马当然好了,可是没那条件啊戴宗有个外号叫“神行太保”,通俗地说就是特别能跑,有多能跑呢?书中是这样形容的:原来这戴院长有一等惊人的道术:但出路时,赍书飞报紧急军情事,把两个甲马拴在两只腿上,作起神行法来,一日能行五百里;把四个甲马拴在腿上,便一日能行八百里。因此人都称做神行太保戴宗。一天400公

  • 梁山飞毛腿戴宗,能日行八百里,这在宋朝可能吗?

    历史人物编辑:水一白聊历史标签:戴宗

    《浅说水浒》第114期(文/焦目)在108将之中,有一人最为特殊,根本没有取代性,缺他不可,尤其是在传递消息和军情的时候,此人便是神行太保戴宗。戴宗本是江州的节级,为官黑暗,问犯人索要钱财是常事。后来山梁山他排名第20,这个排名相当高,其原因就在于他是宋军的亲信,而且有飞毛腿,能日行八百里。上梁山之

  • 宋江李逵戴宗同桌吃饭,一碗鱼汤暴露阶层!卢俊义柴进才是豪门

    历史人物编辑:奇妙旅途美景标签:戴宗

    在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中,《水浒传》对梁山好汉的人物形象的刻画,可谓是首屈一指的。理由有三:第一,人数众多;第二,性格迥异;第三,也是最难之处,因为梁山好汉不仅来源于五湖四海,四面八方,而且在上梁山之前,都还身处于包括豪门富户、朝廷军官、小官吏、山大王、平民百姓等不同的社会阶层,带有其各自不可避免

  • 坑了无数犯人的戴宗,为何临死前大笑?您看看他的梦

    历史人物编辑:阅微文史堂标签:戴宗

    《浅说水浒》第323期(文/焦目)宋江杀了阎婆惜之后,并没有立刻上梁山。他先是去了孔家庄和清风寨,半路上认识了王英、郑天寿等人,后来救了刘高的夫人;结果因为这事,连累花荣做不了副知寨不说,连宋江小命都差点不保。后来刺配到江州,宋江因为写诗被黄文炳所陷害,幸亏得晁盖等人搭救,这才决定上梁山落草。但这一

  • 梁山公认速度最快的戴宗!在他面前就是小学生

    历史人物编辑:汪结龙标签:戴宗

    水浒传中,戴宗的速度人人称叹,他也是梁山中速度最快的人。书中是这样描写他的,面阔唇方神眼突。瘦长清秀人材,皂纱巾畔翠花开。黄旗书令字,红串映宣牌。健足欲追千里马,罗衫常惹尘埃,神行太保术奇哉。程途八百里,朝去暮还来。 戴宗的速度是很快,但田虎手下的一个人叫做神驹子马灵,戴宗的速度和他的速度比起来差远

  • 戴宗日行八百里,有何秘诀?其实道理大家都懂

    历史人物编辑:南南历史标签:戴宗

    水浒传是现如今的四大名著之一,人们对四大名著肯定是非常熟悉的,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已经将四大名著搬上了大银幕。正因如此,后人才对四大名著的故事有了一个更为充分的了解。不可否认的是,大部分人了解四大名著,都是通过电视剧、电影等方式,对于原著内容,大部分人是没有看过的。水浒传的知名度自然是很高的,只不过

  • 371 蔡知府马上叫戴宗去捉宋江 戴宗一听,暗暗叫苦

    历史人物编辑:王王美食屋标签:戴宗

    371 蔡知府马上叫戴宗去捉宋江。戴宗一听,暗暗叫苦。372 戴宗让众节级牢子去家里取器械,自己作起神行法,先去告诉宋江。373 宋江想,这回死定了。戴宗出主意,让他装疯卖傻。二人议定,戴宗才回去。374 等戴宗领人来,宋江正披头散发,在屎尿里爬,见了戴宗等人说:“我是玉皇大帝的女婿,老丈人叫我领十

  • 108将中,为什么戴宗的胎骨,被泥塑成像放在庙里?

    历史人物编辑:小马哥体育标签:戴宗

    《浅说水浒》第515期(文/焦目)在征讨方腊之后,参与的102名好汉,最后只活下来36人。对于这批人,结局各不相同,但总体来说可以分三大类,一类是做官,比如宋江、卢俊义、吴用、花荣等;一类是回乡为民或者求闲,比如宋清、杨林、裴宣、蒋敬等;还有一类就是出家,有武松、朱武、樊瑞、戴宗等人。其实,好汉们之

  • 戴宗临死前为何大笑?你看戴宗辞官后,对宋江说了些啥,梦见了谁

    历史人物编辑:冯嘉慧标签:戴宗

    一、水浒江湖,水下更精彩读《水浒传》倘若只关注好汉谁更厉害,虽未尝不可,却容易错过水下面的东西。而正是这些水下的东西,才支撑起了“水浒江湖”。比如笔者之前谈过,《水浒传》跟历史的关系。为何必须是鲁智深活捉方腊,不能是武松呢?因为鲁智深的历史原型,是后周太祖郭威。而这位“郭雀儿”,又是正牌皇上大哥。方

  • 如果刘唐和打虎的武松单挑,胜负会怎么样?鲜花为你解析

    历史人物编辑:梁心怡标签:刘唐

    刘唐和武松单挑,肯定是武松赢。武松的武功在水浒传小说中有充分的展现。武松打虎表现出了武松的力气、反应和敏捷。老虎上来一扑,一掀,一剪,但都被武松轻松躲过,这充分说明了武松的反应和敏捷。老虎扑武松,武松向后一跳,就能退出十步远,这说明了武松的弹跳出众。武松抓住老虎脑袋,把老虎摁住,老虎拼尽全力都无法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