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过清爽宜人的春季,接踵而至的是天气炎热的夏季。在炎炎夏日中,由于持续高温,人们的食欲普遍变差,甚至还有不少人上火了。深受上火困扰的人们常常会出现牙痛、喉咙痛等症状,对日常工作造成一定影响,适量饮用一些花草茶,尤其是凉茶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今天为大家推荐一款生津止渴送清爽的乌梅甘草茶。它不但能清热去火,对身体还有很好的调理作用,因为加入了乌梅,它的味道超级棒,酸酸甜甜的味道,入口后会强烈冲击你的味蕾,当年有关曹操青梅煮酒望梅止渴的故事,都说的是这种乌梅熏制前的叫做“青梅”的东西。
怎么样,当看到这压满枝头的青梅,口中是否有酸涩的感觉?口舌生津了吗?
有趣的是,小小的乌梅入饮,竟与几代帝王有不解之缘,并经他们的大力推广,而今走入寻常百姓家中。据史料记载,秦朝著名的方士徐福曾经是秦始皇嬴政的御医,负责皇帝的身体保养,众所周知,秦皇始赢政十分注重身体的健康,一生都在追求长生不老。在一次庆祝灭楚之战胜利而举办的大型宴会后,秦始皇因为饮宴过渡,加上过渡操劳,肚子非常不舒服,食欲全无,几天无法进食。徐福就用乌梅为他配制了一款茶饮,治好了秦始皇食欲不振的病症,秦始皇因此龙颜大悦,称赞此饮真乃大秦“第一浆品”,并赐名“徐公饮”正因为徐福发明“徐公饮”的功绩,让秦始皇赢政看到了徐福医学方面的才能,获得了秦始皇赢政的绝对信任,所以对徐福不断委以重任,这才有了以后的出海寻找仙药。
青梅经过薰炙炮制,成了药食两用的乌梅。乌梅仍保留了青梅的那股子酸劲,《尚书》里有“若作和羹,尔唯盐梅”,在醋没有被发明之前,乌梅就是厨房里的醋。现在我们夏天喜欢喝的酸梅汤—恭喜你答对了,就是用乌梅做的!
古诗中写青梅的最美的形象,要属李白的《长干行》: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现代的成语“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皆源于此诗。
乌梅8颗,甘草2片,山楂6片,玫瑰花少许
将所有的茶材放入锅中,加入清水,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熬煮30分钟,稍凉调入蜂蜜。
中医认为乌梅性平,味酸涩,归入脾经、肺经、肝经及大肠经,有生津敛肺、涩肠安蛔的功效。
甘草具有补脾的作用,具有调和众药的能力。除了补脾,甘草还有解毒、止痛、解痉、抗癌的作用,因此很多药方里都有甘草这味药。甘草在中药方中被称为为佐使药,有调和诸药的作用,所以又叫和事佬,甘草解毒能力很强。甘草除了做药物,生活中也经常用。
如何实现在消暑气的同时又不伤阳气?中医自古以来就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在这款中药配伍当中的选材要特别注意,生甘草偏凉性,炙甘草性温。选材要用炙甘草。
乌梅的抗衰功效显著,吃乌梅会刺激一种叫腮腺荷尔蒙的分泌,它是一种抗老化的荷尔蒙。唾液腺会分泌少许的腮腺荷尔蒙,然后与血液混合,促进细胞功能及触发新陈代谢.
乌梅甘草茶可消除口臭,胃部幽门被螺杆菌感染后便会产生硫化物,导致口臭。乌梅出自《神农本草经》,中医认为乌梅味酸性平,可敛肺涩肠,治久嗽,反胃噎膈,消肿,涌痰,杀虫,解鱼毒、马汗毒、硫黄毒。
有关乌梅的产地:青果熏制得乌梅,浙江长兴独占魁,而长兴乌梅就属合溪和八都岕最佳,八都岕的乌梅以色泽乌,酸度高,香味浓而闻名。李时珍曾来到八都岕对乌梅进行考察和品评,李时珍介绍到:梅实采半黄者,以烟熏之为乌梅。八都岕的乌梅因为质量上乘,于明嘉靖年间被列入长兴特产,早在20世纪30年代,长兴县出口的乌梅就已经享誉东南亚了。
满满一大杯乌梅甘草茶饮,色泽艳丽、酸香扑鼻,当你奔波劳碌一天,归家后豪饮一大杯乌梅甘草茶,不但能够消暑解渴、去除肝火,还可以缓解疲劳,消除口臭、抗衰、清血,赶紧购买食材行动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