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徐福的下落,可谓众说纷纭:比如宋人的《太平广记》记载,隋唐时候还有客旅在海外的仙岛遇到了已经成仙的徐福,此外也有学者怀疑:依照秦汉时候的航海技术,徐福未必能完成东渡日本的壮举,徐福一行很可能遭遇海难,而主流观念则认为:徐福是到了日本。尤其是西汉学者司马迁言之凿凿认为:徐福在海外得到了一大片土地,于是不再把秦始皇视为自己的君主。
司马迁时代距离徐福时代不过半个多世纪,因此,司马迁肯定会知道某些内幕,而关于这些内幕的具体内容,在1984年的时候,终于水落石出。1984年,有位河南籍墨家后裔,听说历史学者罗其湘在寻找徐福东渡的资料,于是写信给罗教授,并告诉罗教授:有本在民间流传但是其具体成书时代却无从稽考的《黄天琼传》,这本书记载了关于徐福东渡的内幕,并且,其中的内容,很多足以推翻人们现有的历史认知。
《黄天琼传》记载:徐福其实是墨家的骨干成员。战国时代处于“大争之世”,而墨家则主张“非攻”——既各国守好疆土,不要互相火并:墨家的主要成员以工匠为主,每逢战争,工匠往往成为战争的牺牲品。因此墨家和秦之间具有不可调和的矛盾。以往天下七分,墨家还可以在其余六国活动。而随着秦始皇横扫天下,墨家失去了在中土的生存环境。不过,好在墨家能工巧匠居多。
因此,擅长航海技术的墨家子弟,通过东渡耽罗(今济州岛,属韩国),进而辗转抵达了“蓬莱三岛”——既日本的九州、本州和四国三个岛屿。而徐福东渡,其实本身是徐福带着墨家子弟以及数千童男童女,为躲避秦始皇迫害而出逃。到达“蓬莱三岛”以后,徐福和墨家的护卫将军黄天琼就墨家下一步路线问题发生冲突:徐福认为墨家子弟应该和“蓬莱三岛”的土著进行融合,并传播中原文化给这些土著居民。
而黄天琼则认为,应当从土著里面筛选精壮,而后西征秦国,推翻暴政。但没等路线争论出所以然,中原就发生了惊天巨变:秦始皇暴毙,秦也很快崩溃。新兴的西汉王朝取缔了秦的暴政,开始奉行黄老治国之道。而此时墨家如果继续考虑西征,只会给百姓带来苦难,和墨家的初衷也背道而驰。为此,墨家的长老们决定派遣黄天琼前往寂寥洲阔脱。而徐福则带着墨家子弟,在“蓬莱三岛”建立了“和合国”。
司马迁对于徐福等人的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但司马迁编撰《史记》的时候,汉武帝采纳了和秦始皇相似的政策:秦始皇奉行法家学派,打击其他思想,汉武帝则是“外儒内法”,针对墨家在内的其他流派也进行了严打。司马迁如果在《史记》里提到墨家在海外建国,必然会给苦于汉武帝统治的汉朝百姓一个用脚投票的选择,这样,《史记》也会遭到彻底的封杀,于是司马迁采用了模糊化处理的方式来记载徐福东渡,并对徐福得到了大片土地,进行一笔带过描述。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