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历史 李斯 四 焚书坑儒助 纣为虐 误听赵高妖言让秦二世为帝大开杀戒

历史 李斯 四 焚书坑儒助 纣为虐 误听赵高妖言让秦二世为帝大开杀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亚群历史 访问量:2241 更新时间:2023/12/8 14:07:41

楚国人李斯虽然是布衣平民,但是他有一个远大的抱负,于是就开始为之付出行动。

先跟随荀子学习了三年治国之术,学成之后,分析天下的局势,觉得秦国最为强盛,他可以在秦国有一番作为,开创一片新天地。

于是就来到了秦国,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成功的赢得了秦始皇的信任,当上了官。秦始皇也采用了他的计谋,经过了二十几年奋战,终于统一了天下。

秦始皇称帝又任命李斯当了丞相,但是秦始皇并没有把他的土地,分封给他的兄弟和儿子们,也没有分封为诸侯。

觉得这样挺好的,以后国家再没有战争的隐患。秦始皇34年的时候,他设宴招待大臣们。其中有大臣们无限的赞美,歌颂秦始皇的丰功伟绩。

其中有个淳于越劝秦始皇说,您现在不把子弟们进行分封,一个人也可以统治天下。可是儿子们却还是平民百姓,万一有人篡位,朝中没有辅佐的大臣,到时候靠谁来救呢?

现在很多人都当面,对你进行阿谀奉承,这些人可见都不是忠诚臣。秦始皇想了想觉得脑袋瓜子嗡嗡滴,干脆,就把这事儿交给了李斯。

李斯就和他说现在学派太多,每一个学派都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很容易否定皇帝的政策和观点。现在统一天下了,就皇帝一个人为大,诸子百家那些家伙们,去随便儿的批评朝廷的法律制度,心里不满,出门儿还议论这样下去,君主的威望就要下降了。

觉得还是禁止比较好,希望把诸子百家的著作都清除干净。秦始皇这时候的脑子差点儿被烧坏了,因为他好容易统一了天下,这些诸子百家的老家伙们没事儿就叨叨叨,叨叨叨,对政策,法律,一通指手画脚,很是心烦!

于是就同意了让李斯没收了全国诸子百家的著作,《诗》《书》等等全部烧毁了。这就是著名的焚书坑儒事件!。

秦始皇又统一了文字,这时候的李斯权力达到了顶峰,他的儿子们娶的都是 秦国的公主,而女儿们嫁的都是秦国的公子。有一次,李斯在家中设下酒宴,所有的文武百官全部都去他家给他敬酒。

他家门前门庭若市,李斯非常的感慨,然后他叹息了一声说,这样的事是好事,还是坏事呢?我曾经听我的老师荀子说过,凡事不要太过,我以前是个布衣平民,现在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然而我也知道,事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盛极而衰,但我还不知道,我的归宿在什么地方啊!

可以说,李斯此时还是有着清醒的头脑,他知道盛极而衰的道理。可是他又舍不得放下好不容易得来的荣华富贵。他没有激流勇退的勇气,其实心里还存有一丝侥幸。

秦始皇在出游的时候,死在了半路上。他没有册立太子,他的小儿子胡亥和太监赵高跟随着。得知他的死了,却极力地隐瞒。赵高把玉玺和秦始皇给公子扶苏的书信都偷偷地留了起来。

然后鼓动胡亥当皇帝,严防走漏秦始皇去世的消息。赵高找到了李斯,问他说你自己心里比较一下,你和蒙田相比,谁更有本事,谁的功劳更大,谁更受百姓的拥戴,谁与公子扶苏的关系比较好?

李斯说,这几个方面我都不如蒙田,你为什么这么说呢?赵高就说皇帝已死,不如让胡亥继承皇位,这样您还可以继续当您的丞相,您的富贵一点也不会少。

李斯是本来不想参与太子之间的争斗,但是赵高已经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不得不顺从了赵高的意思,立了胡亥为新皇帝。派人伪造了书信令公子扶苏自杀,勒令蒙田自行了断。

赵高又对秦二世说,你的兄弟姐妹们听说你当了皇帝,心里都对你很不服气。万一他们有一天谋反可大事不妙!不去干脆把他们弄死!于是把12个公子,10个公主全部杀了。

为了镇压朝中大臣,把公子扶苏的近党和潜在隐患大臣也全部血洗!

李斯一看事情已经失去了控制,多次进谏秦二世却置若罔闻,也不敢多说什么。

《史记李斯列传》

原文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馀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夷郡县城,销其兵刃,示不复用。使秦无尺土之封,不立子弟为王,功臣为诸侯者,使后无战攻之患。

始皇三十四年,置酒咸阳宫,博士仆射周青臣等颂称始皇威德。齐人淳于越进谏曰:“臣闻之,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支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患,臣无辅弼,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今青臣等又面谀以重陛下过,非忠臣也。”始皇下其议丞相。丞相谬其说,绌其辞,乃上书曰:“古者天下散乱,莫能相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所建立。今陛下并有天下,别白黑而定一尊;而私学乃相与非法教之制,闻令下,即各以其私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非主以为名,异趣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不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诸有文学《诗》、《书》百家语者,蠲除去之。令到满三十日弗去,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有欲学者,以吏为师。”始皇可其议,收去《诗》、《书》百家之语以愚百姓,使天下无以古非今。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起。同文书。治离宫别馆,周遍天下。明年,又巡狩,外攘四夷,斯皆有力焉。

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三川守李由告归咸阳,李斯置酒于家,百官长皆前为寿,门廷车骑以千数。李斯喟然而叹曰:“嗟乎!吾闻之荀卿曰‘物禁大盛’。夫斯乃上蔡布衣,闾巷之黔首,上不知其骛下,遂擢至此。当今人臣之位无居臣上者,可谓富贵极矣。物极则衰,吾未知所税驾也!”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会稽,并海上,北抵琅邪。丞相斯、中车府令赵高兼行符玺令事,皆从。始皇有二十余子,长子扶苏以数直谏上,上使监兵上郡,蒙恬为将。少子胡亥爱,请从,上许之。余子莫从。

其年七月,始皇帝至沙丘,病甚,令赵高为书赐公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玺皆在赵高所,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李斯以为上在外崩,无真太子,故秘之。置始皇居辒辌车中,百官奏事上食如故,官者辄从辒辌可诸奏事。

赵高因留所赐扶苏玺书,而谓公子胡亥曰“上崩,无诏封王诸子而独赐长子书。长子至,即立为皇帝,而子无尺寸之地,为之柰何”胡亥曰“固也。吾闻之,明君知臣,明父知子。父捐命,不封诸子,何可言者”……

胡亥既然高之言,高曰“不与丞相谋,恐事不能成,臣请为子与丞相谋之”高乃谓丞相斯曰“上崩,赐长子书,与丧会咸阳而立为嗣。书未行,今上崩,未有知者也。所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

标签: 秦二世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和秦二世,谁该为秦朝的覆灭“背锅”,很多人想错了

    历史人物编辑:文化纵横说标签:秦二世

    一件事情搞砸了,总得有人出来背锅,总得有一个人吸引骂声、承担责任。人们都有自己的是非观,都有自己的憎恶观,分析问题的时候未必能保持中立,所以有时不该背锅的人,被活生生地扣上了黑锅。魅力强的人自然占优势,秦始皇名声赫赫,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千古一帝,很多人都是他的粉丝,秦二世与之相比就显得渺小许多了。所

  • 为啥秦二世杀光了所有的直系亲属却留下了子婴,因子婴身世特别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秦二世

    秦始皇是个拥有着雄才伟略的君王,这是毋庸置疑的。他在世的时候最大的宏愿就是希望秦朝的疆土更大些,朝代的统治更长久些,因此他在选择继承人上面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公子扶苏是他的嫡长子,也是他精心培养的皇位继承人,只可惜后期的秦始皇听奸人蛊惑而撤掉了扶苏的太子之位,使得在他死后秦朝落入了残暴无能的胡亥手中。

  • 如果秦始皇还在,昏庸的秦二世没有继位,项羽、刘邦能灭秦吗?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秦二世

    秦朝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秦统一六国后,为人民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客观地说,秦朝的统一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虽然秦朝制定了很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规定。但与此同时,秦朝的暴政也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民被某种苦役所压抑,苦不堪言。所以,秦朝灭亡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民间不和。所以在秦始

  • 刘邦项羽灭秦时,秦始皇重用的名将在哪?为何没出手帮助秦二世?

    历史人物编辑:重华读历史标签:秦二世

    秦朝结束从夏朝以来的乱世分裂局面这是名传万年的功业,消灭东方六国和其他小国,使得华夏大地重新归于统一的旗号之下,这是从炎帝黄帝中土大战的时候都不敢相信的事情。因为有当年大一统时代时代的丰功伟绩,所以我们现在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想着促使中国统一,我们无论陷落到什么境界,中国的百姓都会为了和平和民族崛起而

  • 秦二世对百姓造反气愤,叔孙通一句话解开其心结,结果葬送了秦朝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秦二世

    不可否认,秦始皇是一位难得的英武帝王。他年幼继位,几经隐忍,利用嫪毐事件,一举铲除吕不韦、赵太后、嫪毐三人的势力,最终将秦国的大权牢牢攥在了自己手里。此后,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将山东六国挨个平定,过程如同秋风扫落叶般,最终一统六合,登基称帝,自称始皇帝。放眼天下,秦始皇深觉孤单,毕竟天下已经握在手

  • 始皇不立皇后,间接致秦二世而亡,“母仪天下”的皇后有多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国学的秘籍标签:秦二世

    在中国古代,皇后作为“六宫之主”,对皇权的统治与稳定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皇后制度是皇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与皇帝制度相辅相成,实现了内廷、外朝之间的有机联动。“皇后”也因此与“皇帝” 一道成为了封建时期权力象征的核心符号。但皇后制度的确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相反,它必须接受历

  • 秦二世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为何却单单留下了子婴呢?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伟标签:秦二世

    祖龙秦始皇病逝以后,胡亥与宦官赵高、丞相李斯等人合谋,篡改了秦始皇遗诏,杀死了当时的皇位继承人扶苏,使得胡亥得以篡位成功,胡亥因此成为秦二世。但是,虽然沙丘政变取得了成功,依然让所有参与此次密谋之人做贼心虚,一方面秦始皇余威尚在,另一方面,胡亥、赵高等人唯恐自己篡位的事实败露。因为,按照秦国的宗法制

  • 赵高牵来一头驴对秦二世说道陛下我给你买了台兰博基尼

    历史人物编辑:罗炜标签:秦二世

    话说秦朝末年一个普通的一天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笑容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赵高年老糊涂了,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

  • 同为秦朝皇帝,秦二世陵墓已被开发成公园,陵墓设计很有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青春有佳人标签:秦二世

    西安最著名的景点就是秦始皇陵了,这是世界的奇迹,因此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来此参观,兵马俑的壮观为世人惊叹,但是,秦二世的陵墓又在哪呢?由于秦始皇陵名气过于巨大,很多人都忽视了秦二世的存在,其实,秦二世也是有陵墓的,只不过被秦始皇陵的风采掩盖了,现如今已经被开发成了公园,供人游玩赏景。这个地方除了本地

  • 李斯为什么选择昏庸的秦二世,不选择精明的扶苏,原来早已经注定

    历史人物编辑:玺哥串串标签:秦二世

    相信大家对于秦始皇手下的李斯应该有所了解,这个人在秦国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可是这个人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导致他被诛灭三族,最后被斩首示众。相信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他选择了昏庸的秦二世胡亥,而不是选择一个比较有能力的扶苏。其实这和他的年轻的时候有关系,曾经的李斯只不过是楚国中的一个小官吏,那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