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和秦二世,谁该为秦朝的覆灭“背锅”,很多人想错了

秦始皇和秦二世,谁该为秦朝的覆灭“背锅”,很多人想错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文化纵横说 访问量:1712 更新时间:2023/12/8 15:38:52

一件事情搞砸了,总得有人出来背锅,总得有一个人吸引骂声、承担责任。

人们都有自己的是非观,都有自己的憎恶观,分析问题的时候未必能保持中立,所以有时不该背锅的人,被活生生地扣上了黑锅。

魅力强的人自然占优势,秦始皇名声赫赫,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千古一帝,很多人都是他的粉丝,秦二世与之相比就显得渺小许多了。

所以秦二世理所当然地被扣上了败家子的“黑锅”,被迫承担了秦朝覆灭的所有责任。

那么秦始皇就一点责任都没有吗?

秦二世接下的是个烂摊子

秦二世接手的不是一个安定的太平盛世,而是个典型的“烂摊子”。

有三点值得人们注意。

秦朝挑战者的势力依旧很强大。秦末起义虽然是陈胜等农民掀起的,但主导者却是六国贵族。

首先,陈胜担任天下起义军首领时,各地贵族反秦势力就很强大了。

当时齐国王室后裔田荣重建了齐国,周市拥立魏国王室后裔魏咎为王,楚国大贵族后裔项梁在江东起义要重建楚国……

陈胜死后,反秦起义的主导权落入了六国残余贵族势力的手里,他们先后重建了楚国、魏国、赵国、齐国、韩国,而起义军的首领也先后由楚怀王和楚国贵族项羽担任。

可以发现,秦始皇在世时并未完全处理好国内事务,他把工作重心放在了开疆扩土上面,六国贵族残余势力依旧很强大。

陈胜的起义动摇了秦朝的根基,贵族们乘乱而起,而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重建自己的国家,夺回被秦始皇剥夺的权势。

上下离心。贵族虽然在他们的故土有强大的号召力,但他们的利益与普通百姓的利益并不完全相同。

例如楚国覆灭后,项梁、项羽这样的贵族后裔自然是最大的受害者,他们从前在楚国拥有的所有特权,都随着楚国的覆灭而一同消失了。

所以他们当然是很怨恨秦朝的。

但是楚国的百姓并不一定要与他们站在同一战线,因为秦朝统一天下,对他们来说本来是好事。

因为战国时期诸侯割据,诸侯之间又总是接连不断地爆发冲突和战争,在战争中最大的受害者当然是百姓。

秦朝统一后,天下归于一家,战乱本该消失,百姓们本可以过上安宁的生活。

如果秦朝自此开始修生养息,暂时停止一切战事,把重心放在安定国家和发展经济上面,那么百姓们一定会对秦始皇感恩戴德的。

可是秦始皇还没统一六国的时候,就展开了征伐百越的战争,先后投入了110万作战部队(其中50万半农半兵),和更加庞大的后勤队伍,这场战争所耗费的人力物力,远远超过了灭六国之战。

同时,秦始皇又在北方展开了与匈奴的战争。

连续不断的战争,给朝廷带来了极大的负担,最终这些负担又全部转移到了百姓的身上。

最终,百姓走到了无法生存的地步,他们不得不反抗秦朝。

秦始皇完全废除了分封制,导致秦二世没有依靠。例如汉朝诸吕之乱前后,吕雉、吕产、吕禄等人先后掌管大权,汉朝险些改姓为“吕”,刘氏之所以能保住江山,源于刘邦统一后将天下大半的疆域都封给了刘氏宗族,所以吕氏一直都不敢轻举妄动。

刘邦的郡国并行制,显然比秦始皇的郡县制“高明”。

汉朝的朝廷被吕氏控制时,刘氏还在地方上有十分强大的力量,以捍卫汉朝的江山。

秦朝的朝廷被赵高控制时,秦二世几乎成了傀儡,他完全被赵高蒙蔽,大臣们全部倒向赵高,秦二世处在相对孤立的位置。

而地方上都被起义军控制,各地郡守、县令们并不愿意与秦朝同生共死,相继向起义军投降。

如果秦朝实行郡国并行制,那么陈胜等人起义时,即便赵高为首的朝廷一直不告诉秦二世真相,地方上的赢氏诸侯也可以扛起大旗与陈胜等人对抗,陈胜不至于在短短几个月之间就能拉起一支几十万人的强大力量。

结语

秦朝的覆灭,秦始皇和秦二世实际上都要承担一定责任。

汉武帝这个人和秦始皇很像,他也是接连不断地开疆扩土,导致民间哀声不断。他曾对性格仁慈的太子刘据说:“我处理好所有的麻烦事,留给你一个安定的天下!”

强势的人打天下,仁慈的人守天下,这样的安排很合理。

仁慈的君主很容易就能得到百姓的拥护,让民心重归安定。如果扶苏能继位为秦二世,秦朝不至于灭亡得那么快。胡亥能力不够,还非要抢走扶苏的位置,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强烈向各位历史谜们推荐《史记》这本书,从三皇五帝的远古传说,到汉朝汉武帝时期的历史记载,《史记》这本篇幅不算太长的书,记载了整整3000年的历史。我之前读这套《史记》,读完才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就了解了3000年的历史,拿一个月的时间去换取这么多知识绝对是稳赚不亏的!

这套《史记》,价格优惠、包装精美,全版无删减,完美保留了司马迁先生的记载。且这套书是文白对照的,既方便读者理解,又能顺带着学习一些文言文。强烈推荐,点击下方链接即可购买!

标签: 秦二世

更多文章

  • 为啥秦二世杀光了所有的直系亲属却留下了子婴,因子婴身世特别

    历史人物编辑:张红燕标签:秦二世

    秦始皇是个拥有着雄才伟略的君王,这是毋庸置疑的。他在世的时候最大的宏愿就是希望秦朝的疆土更大些,朝代的统治更长久些,因此他在选择继承人上面花费了很大的心思。公子扶苏是他的嫡长子,也是他精心培养的皇位继承人,只可惜后期的秦始皇听奸人蛊惑而撤掉了扶苏的太子之位,使得在他死后秦朝落入了残暴无能的胡亥手中。

  • 如果秦始皇还在,昏庸的秦二世没有继位,项羽、刘邦能灭秦吗?

    历史人物编辑:契机电视君标签:秦二世

    秦朝在历史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存在。秦统一六国后,为人民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客观地说,秦朝的统一极大地促进了当时的经济发展。虽然秦朝制定了很多有利于社会进步的规定。但与此同时,秦朝的暴政也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人民被某种苦役所压抑,苦不堪言。所以,秦朝灭亡的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民间不和。所以在秦始

  • 刘邦项羽灭秦时,秦始皇重用的名将在哪?为何没出手帮助秦二世?

    历史人物编辑:重华读历史标签:秦二世

    秦朝结束从夏朝以来的乱世分裂局面这是名传万年的功业,消灭东方六国和其他小国,使得华夏大地重新归于统一的旗号之下,这是从炎帝黄帝中土大战的时候都不敢相信的事情。因为有当年大一统时代时代的丰功伟绩,所以我们现在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想着促使中国统一,我们无论陷落到什么境界,中国的百姓都会为了和平和民族崛起而

  • 秦二世对百姓造反气愤,叔孙通一句话解开其心结,结果葬送了秦朝

    历史人物编辑:薛明旺标签:秦二世

    不可否认,秦始皇是一位难得的英武帝王。他年幼继位,几经隐忍,利用嫪毐事件,一举铲除吕不韦、赵太后、嫪毐三人的势力,最终将秦国的大权牢牢攥在了自己手里。此后,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将山东六国挨个平定,过程如同秋风扫落叶般,最终一统六合,登基称帝,自称始皇帝。放眼天下,秦始皇深觉孤单,毕竟天下已经握在手

  • 始皇不立皇后,间接致秦二世而亡,“母仪天下”的皇后有多重要?

    历史人物编辑:国学的秘籍标签:秦二世

    在中国古代,皇后作为“六宫之主”,对皇权的统治与稳定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皇后制度是皇权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与皇帝制度相辅相成,实现了内廷、外朝之间的有机联动。“皇后”也因此与“皇帝” 一道成为了封建时期权力象征的核心符号。但皇后制度的确立并非是一蹴而就的。相反,它必须接受历

  • 秦二世几乎杀光了所有的兄弟姐妹,为何却单单留下了子婴呢?

    历史人物编辑:张家伟标签:秦二世

    祖龙秦始皇病逝以后,胡亥与宦官赵高、丞相李斯等人合谋,篡改了秦始皇遗诏,杀死了当时的皇位继承人扶苏,使得胡亥得以篡位成功,胡亥因此成为秦二世。但是,虽然沙丘政变取得了成功,依然让所有参与此次密谋之人做贼心虚,一方面秦始皇余威尚在,另一方面,胡亥、赵高等人唯恐自己篡位的事实败露。因为,按照秦国的宗法制

  • 赵高牵来一头驴对秦二世说道陛下我给你买了台兰博基尼

    历史人物编辑:罗炜标签:秦二世

    话说秦朝末年一个普通的一天赵高让人牵来一只鹿,满脸笑容地对秦二世说:“陛下,我献给您一匹好马。”秦二世一看,心想:赵高年老糊涂了,这哪里是马,这分明是一只鹿嘛!便笑着对赵高说:“丞相搞错了,这里一只鹿,你怎么说是马呢?”赵高面不改色心不跳地说:“请陛下看清楚,这的确是一匹千里马。”秦二世又看了看那只

  • 同为秦朝皇帝,秦二世陵墓已被开发成公园,陵墓设计很有特点

    历史人物编辑:青春有佳人标签:秦二世

    西安最著名的景点就是秦始皇陵了,这是世界的奇迹,因此也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来此参观,兵马俑的壮观为世人惊叹,但是,秦二世的陵墓又在哪呢?由于秦始皇陵名气过于巨大,很多人都忽视了秦二世的存在,其实,秦二世也是有陵墓的,只不过被秦始皇陵的风采掩盖了,现如今已经被开发成了公园,供人游玩赏景。这个地方除了本地

  • 李斯为什么选择昏庸的秦二世,不选择精明的扶苏,原来早已经注定

    历史人物编辑:玺哥串串标签:秦二世

    相信大家对于秦始皇手下的李斯应该有所了解,这个人在秦国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可是这个人为自己所犯下的错误导致他被诛灭三族,最后被斩首示众。相信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他选择了昏庸的秦二世胡亥,而不是选择一个比较有能力的扶苏。其实这和他的年轻的时候有关系,曾经的李斯只不过是楚国中的一个小官吏,那个

  • “暴君”秦始皇,为何没人造反?秦二世一上台,为何就反了天了?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秦二世

    大家对古代的一些开国皇帝很了解,尤其是封建王朝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秦国经过几代君王的努力,终于在秦始皇的时候统一了六国。秦朝开创了不少先例,与此同时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奠定了一系列基础,虽然这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却十分短命,只存在短短的15年。后人对秦朝评价褒贬不一,史官记载的秦朝也不一样,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