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时候啊,历史真的很奇妙,常常会兜兜转转回到起点。
公元前224年,大将军王翦率领60万秦军伐楚,楚将项燕率40万楚军主力抵抗。两军相持一年后,楚军大败,项燕也在兵败途中自杀身亡。
也可以说,项燕死在了王翦手上。
17年后,公元前207年,秦楚爆发巨鹿之战,楚国上将军项羽仅率5万楚,大破了秦国上将军王离率领的40万秦军主力。
为何会说,王离率领的是40万秦军主力呢?
▲王翦剧照
因为,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后,丞相李斯、中车府令赵高和秦始皇少子胡亥暗中谋划政变,并伪造遗诏,扶持胡亥登基称帝,史称秦二世。同时,又伪造遗诏,用毒酒赐死秦始皇长子公子扶苏和将军蒙恬,并其蒙恬所部兵权移交给时任裨将的王离,而蒙恬所部,可都是与匈奴人常长作战的劲卒,自然是秦军的主力。
只不过,所不同的是,当初项燕败后自杀,而王离却成了项羽的俘虏。
想想当初项燕之死,再看看阶下之囚王离,项羽会如何报复王翦后人呢?
对此,《史记·白起王翦列传》中记载:及孙王离为项羽所虏,不亦宜乎!
也就是说,王离后来不知所踪。
▲项羽剧照
那么,王离究竟是被项羽杀了,还是放了呢?
自古以来,最恨之事,当为国仇家恨。但是,无论是王翦与项燕,还是项羽与王离,既算上不国仇,也算不上家恨,更算不上个人主观行动下的个人恩怨,只能算是各为其主的奉命行事罢了。
况且,以项羽之骄傲,大概率是不会杀失败的王离。
▲王离剧照
可能有人要问?项羽连秦子婴都会杀,为何不会杀王离?
项羽起兵本是为了推翻秦政,而杀子婴则可彻底绝灭秦之“香火”。当然了,至于杀子婴在政治上是利大,还是弊大,就不在此赘述了。
虽然,王离的去向,可能永远将成为历史上的一个难解之谜。但是,却有史料记载王离后人的情况。王离有两子:王元和王威,在王离兵败后,逃到了齐地,并且奠定和成就了后来的琅琊王氏和太原王氏两大千年门阀世家,而王离则被称为后来王姓发展为大姓的崛起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