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208年10月至公元前207年7月,这场盛世浩大的“巨鹿之战”持续不到一年时间,就以项羽的“一战成名”而画上句号,秦朝名存实亡,主将王离被俘后遭坑杀。
在世人的眼中,这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争斗,更是两个家族的宿命之战。因为项羽的祖父项燕,大败王离的祖父王翦,楚国就此被秦国灭国,他也自戕而亡。
图源网络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出现如此巧合之事,不禁让人感慨:“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项燕与王翦的胜败之争,如何影响到孙子们的争斗?而项羽又是如何生擒王离的呢?
周朝后期,直到秦朝建立,被称为“春秋战国”,七大诸侯国盘踞一方势力,展开了心照不宣的争斗。然而,秦国自“商鞅变法”崛起后,逐渐成了其他诸国难以相抗的大国,自然萌生“一统天下”的念头。
图源网络
公元前238年,嬴政铲除丞相吕不韦与长信侯嫪毐后亲政,制定下“灭诸侯,成帝业,天下一统”的策略,逐步蚕食其余剩下的诸侯国。
公元前230年,秦国先后将韩、赵、魏收入囊中,嬴政生出攻打楚国的心思。不过,相比于其他诸侯国,楚国最先设立诸侯王,而且成立时间也最早,想要攻灭并非一朝一夕。
起初,嬴政派年轻气盛的李信,率领20万秦军发起灭楚之战。起初他顺风顺水,战绩显著,但在西进的路上,遭到楚军大将项燕的埋伏,兵败而逃,狼狈地回到秦国。
图源网络
嬴政见状,唉叹李信无能,而后把领军之人的目标放在老将王翦的身上,劝说其出山:“寡人不用将军谋,李信果辱秦军。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
所谓“姜还是老的辣”,王翦推脱不得,只好提出自己的条件,即要求嬴政给他六十万兵力。他狮子大张口,但有理有据,嬴政不得不应允,还亲自在坝上为其饯行、
自此,楚将项燕与秦将王翦的世纪大战,拉开序幕。只是,战况的发展却并未如众人想象中的焦灼。
图源网络
王翦率兵抵达天中山后,下令修建营垒,坚守不出。项燕不清楚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好每日都到秦军阵前叫嚣,发起挑战。但是,王翦一律不予理睬,反而杀牛羊,宴请手下将士。
图源网络
其实,项燕清楚秦军的实力远大于楚军,此前之所以能击退李信,不过是利用小胜引对方入包围,再加上山高地险,秦军与“瓮中之鳖”无异。但是,如果贸然开战,或一味退守,势必会丧失先机。
图源网络
因此,项燕只挑衅,并未主动发起攻击,而王翦也采取了同样的作战计划,养精蓄锐。在“谁都不愿意枪打出头鸟”的情况下,楚、秦两军对峙了几个月时间,即便偶尔擦枪走火,也掀不起大风浪。
然而,两人之间能否坚持到最后,却取决于各国之主的想法。
图源网络
嬴政自李信战败后,几乎将身家性命都押在王翦的身上,因此,对他的作战方案无所不应。反观楚王却误以为项燕畏惧秦军,才浪费数月时机,以减少后勤供给向其施压,催促他速战速决、快马加鞭。
那时,项燕无法向楚王辩解,又不能抗旨不遵,只好加快了求战的步伐,但王翦依旧命令秦军不应战。时间一长,楚军粮草供应不足,士兵们被拖得疲惫不堪,已无迎战之力。
图源网络
这时,王翦犒劳秦军,说:“今日出战,必定击败楚军,不胜不归。”此言一出,将士们士气大振,挥舞着武器,向毫无防备的楚军发起主攻。
王翦之师兵强马壮,有冲锋与后卫,而项燕虽反应过来对方的意图,但已经无法挽回被对方击溃的败局,更形成作为围猎之势,再加上楚王的急令,不得不硬着头皮,正面迎战。
图源网络
很快,楚军不敌秦军,连连战败后向东溃逃,王翦率兵乘胜追击,在蕲县城南包围楚军残部。项燕力战不敌,朝天怒吼:“楚虽三户,亡秦必楚。”随后含恨自刎,而楚王负刍不久后被擒,楚国已亡。
可是,项燕本有相抗秦军二十万的军事实力,如若不是楚王的介入,导致兵少粮尽,失去作战相继,导致战败。必定能在王翦“以逸待劳”的作战策略中,博得一线生机。
图源网络
他最后的遗言,也无不透露出心中对“秦灭楚之战”失败的悔恨。不过,谁也没想到,这句话竟然在十几年后,在“巨鹿之战”上应验。
公元前221年,嬴政消灭六国,一统天下,建立秦朝,史称秦始皇。但是,他的五百年基业,却终结在幼子胡亥的手中。
秦末时期,因为秦二世的暴政,导致各地农民起义如雨后春笋般,盛行一时。先是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后刘邦、项羽各为一方势力,纷纷参与到起义队伍中。
图源网络
特别是项羽,作为六国旧贵族的后代,肩负着家仇国恨的责任。在叔父项梁的膝下长大成人,练就十八般武艺,心中不断回荡着“报仇”的执念。
起义浪潮席卷全国之时,秦二世瑟瑟发抖,将希望寄托于蒙恬的副将王翦之孙王离的身上,命其接管与秦大将的职务,与章邯统领秦军,镇压全国的起义军。
图源网络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被俘,后章邯乘胜追击,瞄准下一个目标——魏国。当时,各路起义军意识到秦军的强大,决定结成同盟,并推楚怀王为盟主,可惜,项梁作为义军之首战死,义军陷入前所未有的挑战中。
图源网络
章邯得势不饶人,联合王离,继续围攻赵国。公元前207年,赵王赵歇与张耳溃逃太行山,形势危急下向各国起义军发出求救信。楚怀王见状,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副将,迎击秦军,解救赵国。
要知道,项羽自叔父死后,早就按捺不住对暴秦的报仇之心。但是,在他信心满满,摩拳擦掌之际,宋义新至安阳时不敢前进,甚至一度产生退却之心。
图源网络
项羽杀伐果断,直接斩杀宋义,向楚怀王禀报后接过兵权,带领五万楚军,赶往赵国。而其余各路援军也纷纷停留在巨鹿城边,不敢挑起与秦军的战争,担心步了陈胜吴广与项梁的后尘。
对于起义军的退缩,章邯与王离也是心知肚明,甚至两人兵分两路,章邯率军住驻扎在巨鹿的南边,负责甬道,输送粮草与物资,而王离则负责围攻巨鹿。
图源网络
可是,他们远远低估了项羽的作战头脑与“破釜沉舟”的决心。
首先,项羽非常清楚章邯与王离分守两地来“围点打援”的意图,但是,他没有选择同时发动攻击,而是打算分开击破,率先派出英布、蒲将军带领两万楚军,攻打秦军的甬道,并取得胜利。
图源网络
随着捷报的传来,项羽越来越确定秦军粮道的薄弱,然而,章邯因为从前与起义军作战胜利后生出骄傲自满的心境,以为对方拼尽全力,也只夺得区区粮道,不敢与自己正面迎战,渐渐放松了警惕。
然而,项羽却以章邯军与王离军互为犄角之势,命陈宇向王离的秦军发动攻击,正式拉开“巨鹿之战”的序幕。
图源网络
一时间,章邯轻敌,深陷楚军“骚扰战”的迷惑中,再加上中断与王离的联系,困在迷局中不得自知,最终战败。
与此同时,项羽命剩余楚军,以一当十,与毫无防备的秦军展开缠战,九战九胜,士气大增。
图源网络
《史记》中记载:“於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涉间不降楚,自烧杀。当是时,楚兵冠诸侯。诸侯军救钜鹿下者十馀壁,莫敢纵兵。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项羽之威势,令诸侯联军、及在巨鹿城内的赵王与张耳钦佩至极,张纷纷出兵,投入到战斗中。
图源网络
王离为王翦之孙,能扛起秦军主帅的重责,其作战才能可见一斑,因此,当意识到项羽之军来势汹汹,俨然学起了祖父退兵死守的前车之鉴。
可是,项羽并非当初项燕,见王离退入秦军垒城中,命骑兵绕着跑一圈,锁定王离的位置。楚军战士们冲入秦营中呼声震天,直接生擒王离,秦军不战而降。
最后,章邯意识到秦军战败之趋势不可阻挡,带着剩余秦军投向项羽。但是,他担心其诈降,下令将二十万秦军连夜坑杀,秦朝主力军被消除殆尽,秦朝名存实亡。
图源网络
在巨鹿之战中,项羽能笑到最后,成为胜者。一是因为其本人的作战能力与天时地利的相得益彰,二是因为祖先项燕战败王翦,必须雪耻的决心过于强大。
“万般都是命,半点不由人。”
无论是命运巧合,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项燕、项羽与王翦、王离的争斗,都已成了过去,谁是谁非,留给后人纷说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