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胜吴广相信大家都了解,在我们所接受的历史知识中,陈胜吴广领导的起义,被称为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他们揭竿而起,点燃了人们心中抗秦的怒火。一时间“云集响应”,让秦王朝的大厦摇摇欲坠。
在当了一回免费农民工后,秦朝的男子也会转为“正卒”。“正卒”相当于秦朝的武警内卫部队,负责地方上防卫和治安。遇到敌情时,地方上的亭长也可以指挥少量的“正卒”。亭长都是退役士兵充当的,战斗力也不容小视,战斗力最强的亭长自然就是刘邦了。“正卒”一边执勤,一边训练,服役期为一年。
陈胜吴广有可能是一屯之长,秦朝的下级军官,他属于第五级爵位大夫,是仅次于县慰的官职。如此看来,陈胜吴广不是贫苦农民出身。在秦代,官职在第五级别,一年的俸禄有二百石,按照他们的消费水平,这些足够了。
吴广领兵攻荥阳时,另一位起义将领周文率十万义军直捣咸阳,因孤军深入,形势极为不利。数月后,终因寡不敌众,惨败于渑池(今属河南)。这时,秦王朝组织数十万军队,反击义军。田臧等人见周文战败,秦军不久即至,荥阳迟迟未克,就准备分部分兵力牵制荥阳之敌,以大部分精兵迎击秦军。
但是造反也需要理由,用延误工期的理由去忽悠身边的这几百个人还可以,但是一旦规模扩大之后同样的理由就没有号召力了。对于这个问题,陈胜说出了如下的话:
“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这次农民起义,他们没有兵器,没有武器装备,但是起义成功了。风雨飘摇的秦王朝,陈胜吴广的起义就像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成功震慑到秦王朝。这次起义也鼓舞了多方势力,像刘邦项羽等等。后来刘邦登上皇位之后,还追封陈胜伟隐王,也算是承认了他的壮举。
局面已经千疮百孔,但是陈胜的行为也加剧了整个局面的恶化,首先是不听劝阻自立为楚王,使自己失去了正义之师的名号,然后在作风上为了显示自己威权,不仅杀死因为信息不对称而犯下,情有可原的大将葛婴(葛婴不知道陈胜已自立为楚王,而立当年楚国后代为王),也将自己身边爱讲陈胜当年旧事的近臣杀死,这些都让身边人对其离心离德。
长久以来,陈胜吴广一直被定义为纯粹的农民军领袖。然而,如果拨开人云亦云的迷雾,我们就不难发现他们身上那遭人忽略的身世密码。这恰恰也是后人理解秦帝国覆亡的关键钥匙。
陈胜吴广法盲是不存在的,秦朝徭役繁重,百姓受不了,所以陈胜吴广就导演了这出被迫起义的剧目。当然这没什么不应该,只是他们的起义绝对是琢磨过的,一切都有谋划。陈胜吴广起义是非常成功的范本,后世的农民起义都有他们的影子。不得不说陈胜吴广都是高人!
陈胜、吴广按处罚的最高限来鼓动大家,这里面不无忽悠的成分。不过,陈胜、吴广在激怒两个随行的县尉并合力杀死以后,终于道出了实话“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