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萧何联合吕后诛杀韩信,韩信的后裔为何却对韩信感恩戴德呢?

萧何联合吕后诛杀韩信,韩信的后裔为何却对韩信感恩戴德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莫锌烨 访问量:388 更新时间:2023/12/7 18:51:21

古人云:“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句话真可谓形象地总结了韩信与萧何之间的关系。如果没有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没有后来扬名后世的“兵仙:韩信了。同时,如果不是韩信信任萧何,他又怎么会被轻易诛杀。虽然萧何联合吕后诛杀了韩信,但是韩信的后裔却对萧何感恩戴德,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公元前197年,陈豨反叛,刘邦亲自率领兵马前往平叛。韩信称病在朝,企图趁机谋反,但是被家臣告发。吕后与萧何合谋,将韩信骗入宫中,杀死于钟室之中。兵仙韩信就这样窝囊地被吕后这个毒妇给杀死了,当然这还没有结束。随后,吕后又下令诛杀了韩信三族。

很多人都认为韩信就此绝后了,实则不然。据明朝遗老来集之所撰的《倘湖樵书》,人们却赫然发现韩信幼子韩修却逃过一劫。据说当时韩信的门客觉得韩信进宫,有些蹊跷,就劝说韩信不要进宫,但韩信并没有听。其中有一个门客感觉大难临头,感念韩信的恩德,就带着韩信的幼子韩修暂时躲避。

万万没有想到,真的被他们言重,不仅韩信被杀死,而且还被夷三族。虽然韩信的幼子幸免于难,但是还是很快被发现了。此事恰好被丞相萧何知道,萧何对于杀死韩信有些愧疚吗,就趁着刘邦出征在外,救下了韩信的这个幼子。为了保全韩信的幼子,他派人将其送到南越国赵佗那里,并且写信请求赵佗予以照料。显然,萧何的这个做法很明智,在西汉初年,南越国还是一个比较有自治的地方,刘邦的手还难以伸到那里。

南越王赵佗答应了萧何的请求,对韩信的幼子韩修多有照顾。后来,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韩修将“韩”姓去掉左边一半,改为“韦”姓,从此在两广地区繁衍生息。现在有一些韦姓人自称是韩信的后裔,他们满口粤语,还拿出族谱来诉说这段一直流传千年的家族故事。他们并没有怨恨萧何联合吕后诛杀了自己的先祖韩信,相反认为是萧何救了自己一族,对他感恩戴德。

标签: 韩信

更多文章

  • 韩信四次给项羽献策,都能实现吗?

    历史人物编辑:地图帝标签:韩信

    韩信是东海郡淮阴县南昌亭人,是韩氏宗亲,与战国时韩国最后一个王韩王安的血缘关系几百年了。韩信靠钓鱼卖钱糊口,一人吃饱,全家不饿。韩信家虽贫,尚有一宝剑,出入佩在身上,有一股恃才傲物的风范。韩信钓鱼时,有一老妇人在河边漂洗线絮,人称漂母,常给韩信送饭吃。韩信常在南昌亭长家蹭饭,亭长妻子甚是厌烦,一次起

  • 陈诚对此年轻将领的宠爱,堪比月下追韩信!

    历史人物编辑:陈冠任标签:韩信

    陈诚最喜欢青年将领,对这些少壮派爱护得不得了。1941年,第六战区对固守宜昌的日军防线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反攻,第2军一个团,打得比较出色,突入日军防线内。可惜,后继部队没有及时跟上。日军被该团打得狼狈逃窜,可是,后来见突进来的部队就只这一点兵力,两旁的日军马上封锁了突破口,用钳形攻势夹击突入的这个团,

  • 韩信被告发谋反,刘邦要出兵平叛,陈平:陛下能打得过韩信吗?

    历史人物编辑:青史君呀标签:韩信

    公元前201年,一位大臣神色慌张地跑到刘邦面前,喘着气说:“陛下,不好了!韩信谋反了!”刘邦大怒,要去讨伐韩信,陈平犹豫半晌,问:“陛下能打得过韩信吗?”韩信,出身普通百姓之家,他好兵学,有大志,但性格放纵而不拘礼节,不事生产,又无经商谋生之道,常常依靠别人糊口度日,许多人都讨厌他。陈胜、吴广起义后

  • 韩信第一战,完成诸葛亮的梦想,水平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地图帝标签:韩信

    公元前206年七月,刘邦拜治粟都尉韩信为大将军,总览北上三秦全局,太尉卢绾也暂时交出大印和兵符。此时刘邦50岁,项羽26岁,韩信22岁,刘邦此举可以说是不拘一格用人才。尽管麾下反对声一片,刘邦仍力排众议,疑行无成,疑事无功。练兵场上,韩信身形本就颀长挺拔,顶盔掼甲,更比诸将高出一截,隐然一股统帅风范

  • 韩信到底有多厉害,他的成就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韩信

    韩信到底有多厉害?之前总以为韩信不过是刘邦手下一员大将,与萧何、张良并称为“汉初三杰”,是大汉的开国功臣。这几天韩信研究比较多,同时翻阅大量史料,一下子把我震惊了,韩信真的了不得。一、他的成就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韩信所指挥战争中竟然百战百胜、无一败绩,而且王、候、将、相于一身,该成就千古仅他一

  • 与韩信同名且同命的韩王信不想惹事,但为什么会被刘邦逼反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韩信

    大家一定会记得外交领域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弱国无外交。其实世间很多道理都是相通的,我们把国与国之间的外交活动缩小为公司与公司之间的外联活动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行为,大家不难发现,“弱国无外交”的情况比比皆是。因为在利益博弈的关系之中,弱势的一方通常是没有太多选择权的。我们常说成年人的崩溃往往就在一瞬

  • 韩信为何能被称为韩国第一谋士?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韩信

    前言韩信,战国时期杰出的将领和政治家,被誉为“韩国第一谋士”。他既是秦朝和汉朝的开国功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传奇人物。一、生平概述韩信,字复,河南南阳人。生于公元前231年,卒于公元前196年,享年36岁。他的父亲是一名普通的士兵,家境贫寒。韩信从小聪明伶俐,善于观察和思考,学习能力极强。他曾在家

  • 刘邦有战神韩信,为何无法在正面战场击败项羽?难道韩信打不过?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韩信

    韩信先是从军,加入了项梁的军队。项梁死后,跟随项羽成为了一名执戟手。偶尔给项羽提点建议,项羽都没有采纳,所以项羽分封诸侯之后,韩信就没有再跟随项羽,而是跟着刘邦去了汉中。如此一来,他就彻底错过了两位战神并肩作战的机会。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军事家,但项羽是唯一的霸主。无敌的项羽,靠的是自己的勇猛打仗?历史

  • 韩信落到吕雉手里,为何刘邦坐视不管,韩信死得到底冤不冤?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韩信

    公元前202年,刘邦在楚汉之争中获得了胜利,统一天下建立了汉朝。刘邦的胜利不仅仅靠他出色能力,他手下的数名大将更是功不可没,其中为他征战沙场的韩信被称为汉朝的开国功臣。韩信在刘邦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做出了很大奉献,然而这样一个重要功臣最后却落到吕后的手里并且被杀,刘邦为何坐视不管,韩信死得到底冤不冤?汉

  • 为什么韩信点兵要多多益善?

    历史人物编辑:客多文史标签:韩信

    这个典故其实是来自刘邦称帝之后,当时刘邦宴请功臣,并且发了一番言论,说他之所以能打败项羽,取得天下,是因为他有张良,萧何和韩信。并且刘邦把他们三个称为汉初三杰。刘邦还问了韩信,你说我带兵打仗,最多能带多少人呢?韩信告诉刘邦,你呀最多能带十万,再多了你就玩不转了。韩信这样说当然是有理由的了。因为整个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