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始皇在世天下安定,为何胡亥登基之后,立马爆发起义?

秦始皇在世天下安定,为何胡亥登基之后,立马爆发起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聚会旅游 访问量:2360 更新时间:2024/1/16 20:02:06

公元前210年,秦朝第二位皇帝胡亥继位,但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却在第二年爆发。为什么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天下还算安定,胡亥即位后却马上发生了起义?难道是秦始皇留下的“一堆烂摊子”让胡亥成了反派?

秦始皇在位的时候,确实受到了严惩,修建了长城、赤道等工程,南征百越,北攻匈奴,大举招兵买马。人的力量的使用,的确是几乎达到了极限。

所以,难道是秦始皇留下的“一堆烂摊子”让胡亥有了靠山?有一种观点认为:因为大秦帝国已经坐拥火山,无论谁执政,只要不能改弦更张、休养生息,那么起义就在所难免,而胡亥恰恰发生在正确的时机!

难道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天下太平,胡亥即位后马上就爆发了起义,真的是因为胡亥替秦始皇背锅吗?其实这虽然有原因,但更大的原因应该是胡亥的胡说八道。

胡亥即位后的所作所为可谓令人发指。据《史记》的记载,胡亥继位后随即爆发了起义。最重要的是他自己,而不是秦始皇。

面对秦始皇留下的摊子,世载说“二世随赵高而请旨”,听从了赵高的建议,继续肯定旨意。套用后世的两个凡是,即:凡是秦始皇的政策继续实行;无论法律有何规定,都要继续遵守规则。

胡亥不说他父亲的过错就这么干,也无可厚非。虽然这个决定有些愚蠢,但还是在正常人当中。

不过接下来胡亥真的是脑残了,寸功未成,先杀了大臣和太子。明君靠功名立威,愚君靠杀人立威,但胡海立威从地方到中央都被大面积杀戮,最后杀光了所有人。

”胡亥对赵高说:“大臣们不服气,大夫们还强势,诸侯要和我打仗,为什么?赵高只给了一个建议,那就是“杀”!

结果,胡亥血洗了他的兄弟姐妹。此外,鲜为人知的是,朝中一批大臣也被杀,当地“知县有罪必诛”。总之,杀掉一大批有经验的官员,不仅毁掉了胡亥的威信,也动摇了秦朝的根基。

众所周知,有经验的官员对于一个地方的稳定是极其重要的。但胡亥这种杀人手段,自然会动摇秦朝。而且,战国时期的才子,无不“择师”。胡亥这样做,自然会让很多人认为他不是主子。所以,这是典型的“民心散”。

烂船也有三斤铁钉。胡亥虽然做出了这样的死法,但秦朝还是有一定威慑力的。不过,胡亥还做了两件事,在《史记》中有详细记载:

改建为阿房宫……招贤才五万镇守咸阳,令射狗马禽兽。食者多,气力不足时,便调县调粮,使咸阳三百里以内粮无食。使用好处是深远的。

除了再次大规模建造阿房宫,饲养大量的狗、马、动物和士兵,狗、马、动物需要大量的食物,咸阳的食物不足,所以食物从县县以下,却要农民自己备饭吃。

这些粮食在华夏是不能吃的,但是如果咸阳没有粮食,就必须从关东六国运来,势必会增加关东六国的负担。第二点更重要的是,“用功之益深远”,也就是法术的施展更加厉害!

公元前209年4月,胡亥再次精神失常。本就严格的法律被胡亥升级了。所谓“深用利”,让法律越来越严。难道这就是陈胜吴广起义的结果?保险丝?

在《立业秦简》中,我们看到秦朝的法律充满了人性,也照顾到了“大雨过期”的实际情况,非常有道理。陈胜吴广下了大雨,按道理不会被处死,何必陈胜吴广“威胁”大家去死,何不造反?是陈升和吴广的野心,还是另有原因?

由于史料不全,现在难以判断,但从胡亥的“深用大利”来看,完全有可能改法,导致暴雨逾期从轻处罚,执行死刑。

(注,陈胜、吴广服兵役,与劳役不同,如遇大雨逾期服役,立业秦简中明确记载不予处决)

所以,秦始皇天下安定,为什么胡亥即位后马上就爆发了起义,不是因为胡亥对秦始皇负责,而是因为胡亥自杀了。

其实在中已经给出了答案,“法刑越来越重,官都危在旦夕,想(造反)的人很多。征税越来越多了。”重,守备(兵役)不绝,故楚守将陈胜、吴广等造反。胡亥继位后,法令越来越严,赋税越来越重,兵役也没有尽头。莫说六国人民,就是秦国自己也受不了。这就是陈胜吴广起义的根源!

史无前例的浪子胡亥,以战斗力毁掉了大秦帝国。秦始皇有这个儿子,可以说是一日毁于一旦!

标签: 胡亥

更多文章

  • 李斯究竟为什么会舍弃扶苏,而去扶植胡亥上位?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胡亥

    根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始皇在巡游途中病死在沙丘,临死前拟了遗诏:将皇位传于长子扶苏。而宦官赵高说服公子胡亥,想与之密谋篡改诏书,自立为帝。但这事仅靠自己办不成,必须得到丞相李斯的支持才行。于是,赵高就向李斯进行了游说。刚开始李斯还严词拒绝了赵高的阴谋,但当赵高以相位和权力相威胁的时候,李斯犹豫

  • 始皇陵旁发现一墓,墓里皆是少女被肢解后的尸骨,专家:胡亥干的

    历史人物编辑:叫我过客标签:胡亥

    一座看似普通的陵墓尸骨竟然被随意摆放,拥有众多陪葬品为什么还会遭受这种非人的对待?秦始皇陵附近的陵墓,究竟和秦始皇有什么关系?皇帝在古代一直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每个皇帝的登基之路都不会太过顺利。踩着尸骨往上爬的皇帝也绝不在少数。兄弟手足,在权势面前显得那么渺小。而万里江山一片红,这个红也是不知道

  • 秦朝灭亡,胡亥真的是为秦始皇背锅吗?

    历史人物编辑:东兴说历史标签:胡亥

    公元前207年,楚怀王手下将军——武安侯刘邦,带领军队进入关中,大秦帝国最后一任统治者,秦王子婴出城投降。秦朝凭借五十里封地起家,五百多年的时间里头筚路蓝缕,打败过西戎蛮族,击退过六国联军。可金城汤池般偌大的江山,居然在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里头灰飞烟灭,当年老秦人是何等的坚忍,现在又是何等的窝囊,连悲

  • 北大一批海外竹简,意外揭开胡亥登基真相,赵高背了两千年黑锅

    历史人物编辑:杨凤渊标签:胡亥

    “亡秦未必非胡亥,灭赵终然是郭开。”众所周知,在我国历史上,秦朝二世而亡,而作为秦二世的胡亥在世人眼中懦弱无能,还十分信任奸臣赵高。而赵高作为宦官,不仅把控朝政而且残害忠良,使得百姓在胡亥手中怨声载道。这才引得农民纷纷起义,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并且据历史记载,就连胡亥也是死于赵高之手。可见赵高这个

  • 秦二世胡亥与丞相赵高的“鹿马”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绮梦说历史标签:胡亥

    巨鹿一战,项羽解决了秦军的主力。同时,刘邦攻占了咸阳的东大门武关。消息传来,秦二世心惊胆颤、坐立不安。此时,胡亥的宠臣赵高却在暗自思量:趁机杀了秦二世,自己做皇帝。但大臣们能同意吗?能认可吗?于是,赵高心生一计。鹿马序幕,一探究竟。这天,赵高去上朝,但与往常不一样。他既没有坐车,也没有骑马,而是旁若

  • 西汉竹简揭秘嬴政传位真相,胡亥没有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胡亥

    我们从通过《史记》了解历史,秦始皇临死之前立诏欲将皇位传给公子扶苏,但是胡亥勾结赵高和李斯篡改了诏书,这样胡亥顺其自然的成为了秦二世,我们默认的历史似乎就是这样子,但是,李斯他们篡改遗照的事情怎么会传出来,并被后世的司马迁记载呢?这种密谋的事情不应该只有他们三个人知道吗?2009年,随着一批汉朝竹简

  • 难怪李斯要扶立胡亥,终于懂了,即使公子扶苏继位大秦一样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胡亥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饮冰室合集》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纵使长时间受到冷落和冷待,但胸腔里的志气和热血依然还在,永远都不会因为眼前的失败就彻底绝望。其实用这句话来形容公子扶苏对也不对,纵使他被秦始皇流放边关,心中却始终没有对父亲一丝怨恨,反而到死都对秦始皇忠心耿耿,但也是因为他的愚

  • 秦始皇名为嬴政,而他的儿子扶苏、胡亥为什么不姓嬴?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胡亥

    秦始皇姓英,扶苏和胡亥都姓英,这个没问题。但为什么秦始皇叫嬴政,扶苏胡亥不叫嬴扶苏赢胡亥呢?因为秦始皇本来就不叫嬴政!我们看《史记》,只有秦(王)郑和赵政说,没有嬴政。所谓嬴政,是后人所写的错误。这就涉及到一个周代姓与氏的区别问题。姓氏和姓氏有什么区别?简单的说,姓氏表示血统,姓氏表示社会群体,所以

  • 考古队发现秦始皇女儿墓,场面令人揪心。专家道:胡亥真狠!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胡亥

    考古专家发现秦始皇女儿墓,证明司马迁所说为真,专家:胡亥真狠!1976年10月,考古专家在对秦始皇陵进行实地勘探的时候,无意间在其东侧300多米的一个村庄里发现了一个古代的墓葬群,一共有17座。随后专家考虑到整体的影响,对其中的8座古墓进行了挖掘,出土了一些贵重的陪葬品,还有5男2女,七具尸骨。通过

  • 为什么秦始皇的儿子叫扶苏、胡亥?胡亥杀了自己多少兄弟姐妹

    历史人物编辑:毛姐说历史标签:胡亥

    近日有网友提问:为什么秦始皇叫嬴政,他的儿子叫扶苏和胡亥?难道一个姓“扶”,一个姓“胡”吗?其实,扶苏和胡亥都是嬴姓,赵氏,名字正确的叫法是赵扶苏、赵胡亥。1、为什么秦王室为赵氏秦王室的先祖是黄帝之后、嬴姓。黄帝的孙子名叫“颛顼”(zhuānxū),颛顼的后裔有个人叫“伯益”,因协助大禹治水有功,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