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文化:秦二世胡亥是如何失去江山的?

中国历史文化:秦二世胡亥是如何失去江山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李函泽 访问量:1815 更新时间:2024/1/18 5:49:22

审核编辑:风云细说

排版插图:风云细说

资料收集:风云细说

秦二世胡亥上台后,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带着丞相李斯“东行郡县”。效仿秦始皇巡行天下。这一举动似乎说明了胡亥体察民情,忧国忧民;但由于胡亥刚登基不久,资历尚浅,无法体会到平民的疾苦,以及社会底层人员的压力。第二件事就是对一些朝政老人的灭杀,他这样做的原因是因为他害怕自己上台之后,一些大臣不愿意顺从他的王权;往大了说是维护自己的统治,往小了说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不顾全大局。

胡亥在统治上出现问题,当然离不开赵高的阴谋诡计,赵高曾给胡亥出了出了两个主意,第一个主意就是对地方官员的大换血,把一些老人换掉,用一些愿意跟随胡亥的人。第二个主意就是对皇族的清洗,把一些反对胡亥的人全部杀掉,换成胡亥的亲信,就如史书上记载,于是,胡亥大刀阔斧,大开杀戒。“杀大臣蒙毅等,公子十二人僇死咸阳市,十公主矺死于杜,财物入于县官,相连坐者不可胜数。其实胡亥这样做确实在统治上震慑了那些反对者,但却逐渐失去国家的栋梁和民心。

胡亥在对官场大换血的时候也遭遇了许多的阻力,李斯曾多次阻止但无奈都没有办法改变一个君王的心。 胡亥说:长享天下而无害,希望天天纵欲享乐还不会亡国。胡亥让丞相李斯来想办法,助他实现这个野心。最终李斯拿出了他的《行督责书》,迎合胡亥的想法。这一督责书主要以法家的思想为核心,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关于对人惩罚的条例,无论是臣是民,只要有一点错误就用最严厉的办法惩戒。第二方面就是在官场上弃用那些具备仁义爱国之人,使用那些奸险小人。总而言之,野心勃勃的胡亥对李斯的意见非常满意,于是开始了残酷的统治,把那些好官全部清理,史书中记载称,路上到处都是受刑之人,街上的尸体堆积成山。

当然,胡亥也没有放过李斯,最终他下令将李斯腰斩,并且灭了李斯三族,就这样他一步步达成了除去先帝之故臣的目标。李斯虽然想要好好辅佐胡亥,但胡亥终究无法成为一个与李斯目标一致的君王,李斯最终死在了自己为胡亥制定的治国政策上。后来,胡亥与赵高达成一致,把那些不该杀的人都杀尽了,平民的生活水深火热,逐渐地动摇了秦国的根基。最终各地起义,其中一个代表人物刘邦登上历史舞台。反秦的势力越来越大,而那些曾为秦国的官吏也加入了反秦的队伍,因为他们不满胡亥的统治,失去了对秦国的信任。最终,一个秦朝的覆灭随着太阳下山一般,遍地都黑暗了。

其实我们看历史可以帮助我们不断反省自己,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目标,我们的野心,我们内心中的各样问题。知历史可以让我们避免犯同样的错误,思历史可以让我们建立正确的价值思想。原来我们不知道这段历史的时候,我们没有办法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使一个正值昌盛的秦国走下坡路,如今我们明白凡事有因果,凡事都是人在作为,人应该不断反省自己。

欲知后事如何,我们下回分解,欢迎你的留言与讨论,点赞收藏加关注我,我们下期再见!

欢迎留言关注点赞:

你的留言我们一定会看到!

标签: 胡亥

更多文章

  • 秦始皇在世天下安定,为何胡亥登基之后,立马爆发起义?

    历史人物编辑:聚会旅游标签:胡亥

    公元前210年,秦朝第二位皇帝胡亥继位,但陈胜、吴广的大泽乡起义却在第二年爆发。为什么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天下还算安定,胡亥即位后却马上发生了起义?难道是秦始皇留下的“一堆烂摊子”让胡亥成了反派?秦始皇在位的时候,确实受到了严惩,修建了长城、赤道等工程,南征百越,北攻匈奴,大举招兵买马。人的力量的使用,

  • 李斯究竟为什么会舍弃扶苏,而去扶植胡亥上位?

    历史人物编辑:翟梦迪标签:胡亥

    根据《史记·李斯列传》记载,始皇在巡游途中病死在沙丘,临死前拟了遗诏:将皇位传于长子扶苏。而宦官赵高说服公子胡亥,想与之密谋篡改诏书,自立为帝。但这事仅靠自己办不成,必须得到丞相李斯的支持才行。于是,赵高就向李斯进行了游说。刚开始李斯还严词拒绝了赵高的阴谋,但当赵高以相位和权力相威胁的时候,李斯犹豫

  • 始皇陵旁发现一墓,墓里皆是少女被肢解后的尸骨,专家:胡亥干的

    历史人物编辑:叫我过客标签:胡亥

    一座看似普通的陵墓尸骨竟然被随意摆放,拥有众多陪葬品为什么还会遭受这种非人的对待?秦始皇陵附近的陵墓,究竟和秦始皇有什么关系?皇帝在古代一直拥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每个皇帝的登基之路都不会太过顺利。踩着尸骨往上爬的皇帝也绝不在少数。兄弟手足,在权势面前显得那么渺小。而万里江山一片红,这个红也是不知道

  • 秦朝灭亡,胡亥真的是为秦始皇背锅吗?

    历史人物编辑:东兴说历史标签:胡亥

    公元前207年,楚怀王手下将军——武安侯刘邦,带领军队进入关中,大秦帝国最后一任统治者,秦王子婴出城投降。秦朝凭借五十里封地起家,五百多年的时间里头筚路蓝缕,打败过西戎蛮族,击退过六国联军。可金城汤池般偌大的江山,居然在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里头灰飞烟灭,当年老秦人是何等的坚忍,现在又是何等的窝囊,连悲

  • 北大一批海外竹简,意外揭开胡亥登基真相,赵高背了两千年黑锅

    历史人物编辑:杨凤渊标签:胡亥

    “亡秦未必非胡亥,灭赵终然是郭开。”众所周知,在我国历史上,秦朝二世而亡,而作为秦二世的胡亥在世人眼中懦弱无能,还十分信任奸臣赵高。而赵高作为宦官,不仅把控朝政而且残害忠良,使得百姓在胡亥手中怨声载道。这才引得农民纷纷起义,最终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并且据历史记载,就连胡亥也是死于赵高之手。可见赵高这个

  • 秦二世胡亥与丞相赵高的“鹿马”之争

    历史人物编辑:绮梦说历史标签:胡亥

    巨鹿一战,项羽解决了秦军的主力。同时,刘邦攻占了咸阳的东大门武关。消息传来,秦二世心惊胆颤、坐立不安。此时,胡亥的宠臣赵高却在暗自思量:趁机杀了秦二世,自己做皇帝。但大臣们能同意吗?能认可吗?于是,赵高心生一计。鹿马序幕,一探究竟。这天,赵高去上朝,但与往常不一样。他既没有坐车,也没有骑马,而是旁若

  • 西汉竹简揭秘嬴政传位真相,胡亥没有篡位

    历史人物编辑:顾维乾标签:胡亥

    我们从通过《史记》了解历史,秦始皇临死之前立诏欲将皇位传给公子扶苏,但是胡亥勾结赵高和李斯篡改了诏书,这样胡亥顺其自然的成为了秦二世,我们默认的历史似乎就是这样子,但是,李斯他们篡改遗照的事情怎么会传出来,并被后世的司马迁记载呢?这种密谋的事情不应该只有他们三个人知道吗?2009年,随着一批汉朝竹简

  • 难怪李斯要扶立胡亥,终于懂了,即使公子扶苏继位大秦一样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胡亥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饮冰室合集》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纵使长时间受到冷落和冷待,但胸腔里的志气和热血依然还在,永远都不会因为眼前的失败就彻底绝望。其实用这句话来形容公子扶苏对也不对,纵使他被秦始皇流放边关,心中却始终没有对父亲一丝怨恨,反而到死都对秦始皇忠心耿耿,但也是因为他的愚

  • 秦始皇名为嬴政,而他的儿子扶苏、胡亥为什么不姓嬴?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经典沸标签:胡亥

    秦始皇姓英,扶苏和胡亥都姓英,这个没问题。但为什么秦始皇叫嬴政,扶苏胡亥不叫嬴扶苏赢胡亥呢?因为秦始皇本来就不叫嬴政!我们看《史记》,只有秦(王)郑和赵政说,没有嬴政。所谓嬴政,是后人所写的错误。这就涉及到一个周代姓与氏的区别问题。姓氏和姓氏有什么区别?简单的说,姓氏表示血统,姓氏表示社会群体,所以

  • 考古队发现秦始皇女儿墓,场面令人揪心。专家道:胡亥真狠!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胡亥

    考古专家发现秦始皇女儿墓,证明司马迁所说为真,专家:胡亥真狠!1976年10月,考古专家在对秦始皇陵进行实地勘探的时候,无意间在其东侧300多米的一个村庄里发现了一个古代的墓葬群,一共有17座。随后专家考虑到整体的影响,对其中的8座古墓进行了挖掘,出土了一些贵重的陪葬品,还有5男2女,七具尸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