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秦灭六国时,韩信、张良、萧何、项梁、项羽、范增都在干什么?

秦灭六国时,韩信、张良、萧何、项梁、项羽、范增都在干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一人的历史 访问量:454 更新时间:2024/1/29 6:12:51

秦始皇是从公元前230年开始消灭六国,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的。秦始皇统一天下只用了短短的九年,可以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取得了天下。

上边提到的这些人,萧何项梁项羽范增都是标标准准的楚国人,张良是韩国人,韩信有可能是从韩国逃亡到楚国的人。

一我们先从年纪最大的范增说起,他出生于公元前277年,生活在现在的安徽。秦始皇开始统一六国的时候,他已经五六十岁了。

那么范增为什么没有跳出来反对秦始皇统一六国呢?那是因为楚国是封建制国家,楚王用的人都是贵族出身的。并且楚国境内有景、昭等大姓贵族与楚王作对,双方用的都是站在自己一边的贵族。

在这样的情况下,范增根本就没有出头之日。范增能够读书,说明他肯定不是穷人。那么就很有可能是士人或者破落贵族,没有办法得到楚王的重用。

在这样的情况下,范增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楚国被秦王消灭。但他作为楚国人,对秦国是从内心深处不认可的,对于他这样的知识分子没有办法接受。

因此当项梁项羽叔侄发动起义后,范增马上就赶过来投奔了他们。并且得到了项梁的重用,还成为了项羽的亚父,帮助项羽消灭了情况。

二项梁这个人在楚国灭亡的时候还比较年轻,难当大任。他的父亲项燕是楚国的名将,但面对正处于巅峰的秦国大军也无可奈何,最后兵败后自杀。

项伯和项梁这些人只能带着年幼的项羽流亡江湖,小心翼翼地躲开秦王的追杀。等形势基本稳定下来以后,他们就开始了四处搞串联,反对秦始皇。

在秦国灭亡前,很多六国的贵族活动是比较频繁的。他们原本在山东六国有自己的封地,小日子过得很好。秦国消灭了六国,他们的好日子就到头了,每次他们时刻都准备着复国。

项梁一边在准备着串联造反,一边在培养着年幼的项羽,并且还在物色着自己的核心团队。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前,他们一直都在默默的潜伏等待时机。

陈胜吴广起义后,项梁就抓住了这个机会,以自己的核心团队为班底,组建了一支强大的军队,成为了消灭秦国的主力军。

在项梁战死以前,年轻的项羽一直就陪在身边。项羽自杀在乌江边的时候也不到三十岁,因此在秦国消灭处的时候,他更年轻,啥也干不了。

三萧何出生于公元前257年,楚国沛县人。秦始皇消灭楚国的时候,萧何已经30多岁了。从历史资料能不能看出,萧何是一个文化人。

萧何很有可能之前就在楚国的地方上做一名小吏,楚国灭亡后,就在楚国推行了郡县制。这时候这时候就需要选拔一批官吏出来,萧何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公务员考试。

再加上萧何的工作经验很丰富,他就变成了县令的副手。既然萧何都成了秦国的官吏,自然就不好意思去起兵反秦了。况且他是一个文人,舞刀弄枪的那些活他也干不了。

就算是在陈胜吴广起义时,他也不敢领头造反。攻占沛县后,萧何就把带头大哥的这个位置让给了刘邦,自己甘愿当一个副手。

四张良的父亲原本是韩国的丞相,他们家是韩国的贵族,世代都在做官。秦国消灭韩国的时候,他的年纪并不大。

但这时的张良已经控制了自己家族的财产,并且发誓要为韩国复仇。张良变卖了全部的家产,开始了四处流浪的生活。

在这期间,张良肯定也和山东六国的贵族有过不少的接触。但结果都不令他非常满意,最后他决定自己亲自来培养杀手刺杀秦始皇。

史料明确记载韩国的贵族曾经发动过针对秦始皇的叛乱,叛乱最后失败,也导致了韩王安被流放。张良很有可能就参与了这场叛乱,但是他比较机灵,跑得快。

张良物色了一个大力士,用大铁锤击杀秦始皇。刺杀失败后,张良开始流亡江湖,他跟项梁项羽叔侄非常熟悉,很有可能早年就有联系,都在秘密的从事反秦事业。

五这些人中最神秘的莫过于韩信。资料记载他出现的地点就在淮阴,他很有可能是贵族后代或者是破落贵族。当然也有人推测他是韩国的贵族,韩国灭亡后,家人带着他逃到了楚国。

韩信善于用兵,说明他识文断字。也就是说早年间他的父母给了他良好的教育,并且还把家传的宝剑留给了他。

但随后韩信的家庭肯定出现了大变故,迅速衰败。韩信就成了不上不下的流浪汉,不会干活不会经商,只能到处混饭吃,肯定也遭了不少的白眼。

但韩信这个人身上还有不少贵族气质,不管别人怎么看他,他永远都看得起自己。但他没有能力组织一次强大的军队,只能给别人领兵打仗。

也就是说,韩信在陈胜吴广起义之前什么都做不了,他只能做一个打工皇帝,而没有自己创业的能力。

标签: 项梁

更多文章

  • 历史证明:王绾从御史递补为丞相非常有助于嬴政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贺诗庆标签:王绾

    因为嬴政个人的素质,诸如历史使命感、精准的用人和海洋般的创造力以及胸怀天下、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才是他统一天下的关键要素。统一天下要靠人,要靠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还要靠哲学家、英雄和人才,更要靠人民。 秦统一天下的核心力量是秦人,丞相是嬴政统一天下的有力协助者,王绾从御史递补丞相是嬴政统一天下的有

  • 燕王韩广:秦末群雄之一,拒绝到辽东就藩,为何就被部下臧涂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韩广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汉高祖元年八月(前206年9月),燕王韩广因为不愿到辽东当辽东王而被旧部新任燕王臧荼击杀。既然韩广已经是燕王了,为何项羽要改封他为辽东王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带兵伐燕韩广是秦朝上谷郡人,早年参加县里的考试,当了一名小吏。秦二世元

  • 勇夺萧关斩杀韩荣的虎将樊哙,擒拿司马欣力战项羽的汉军第一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司马欣

    平时与刘邦、周勃混迹于沛县的樊哙,也只是一位屠狗卖肉的人物,却在冲锋陷阵时格外的勇猛,战萧关身先士卒的他奋勇杀敌,夺关斩将的他靠着过人的实力,成为了汉军的第一猛将,面对西楚霸王也是毫无惧色,挺戟而出的他勇斗这位楚军中的无敌英雄。樊哙的这身本领是怎么学来的?他与项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沛县的市井高手】

  • 三姓家奴司马欣,劝说章邯投降项羽,死后被刘邦斩首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司马欣

    一提起三姓家奴,大家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来的肯定是三国时代的吕布,其实在秦汉之际,也有一个人可称为三姓家奴,最早是秦朝将领,后来投降项羽,后来又投降刘邦,最终再次投降项羽。他就是秦朝长史司马欣,而他的下场比吕布更加凄惨,自杀后被刘邦斩首,把头挂在司马欣的故乡栎阳(战国时秦国都城)城楼上示众。恩结项梁、

  • 大秦长城军团覆灭的原因,章邯王离将帅不和,分兵各自为战

    历史人物编辑:南极狼人标签:王离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暴病而亡,大秦帝国由此走向动荡,二世登基后不久,农民起义开始风起云涌,加上六国旧贵族的复辟,让天下形势一片大乱,但这些势力大多数都是乌合之众,此时距离秦始皇统一六国刚刚过去了十五年,虽然大秦的很多功臣宿将已经不在,但以秦国的实力扑灭六国旧贵族还是轻而易举的,可真正的史实却

  • 秦时明月:剧情发展至新阶段,盘点农家与王离之争的四大精彩看点

    历史人物编辑:寒晓爱娱乐标签:王离

    《秦时明月之沧海横流》周更至今,剧情已经越来越精彩。目前主要讲到身为惊鲵的农家大小姐田言与帝国大将王离以及神农堂三方势力已经如弦上之箭,大战一触即发!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农家和王离之争的四大精彩看点。看点一:田言坐收渔翁之利的计谋能否成功剧中,身为农家女管仲的田言不仅善于计谋,揭开惊鲵身份后更是武

  • 沧海横流15集,走在木道上未发觉异常,王离大军清明谷损失3200人

    历史人物编辑:刘冬燕标签:王离

    秦时明月之沧海横流15集已经更新,这一集的剧情中王离大军走向了自以为的春分涧和惊蛰坡。但其实,他们所走的道路其实是位于春分涧和惊蛰坡中间的清明谷。韩信等人早知王离大军要攻击农家,因此他们从一开始便将王离大军引入了错误的地点,甚至连王离大军手中的地图其实也是假的。王离大军中了韩信的圈套,或者我们应该说

  • 王离带领的20万大军,是蒙恬的长城军吗?遇到项羽后为何不堪一击

    历史人物编辑:徐鹏元标签:王离

    巨鹿之战中,项羽以5万楚军,击溃了20万秦军,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那么这20万秦军到底是打哪儿来的呢?是不是当年蒙恬修筑长城时的那30万大军中抽调过来的呢?蒙恬被杀后,王离的确负责接管了长城军。在《史记》里的确有明确的记载,秦二世和赵高合伙,夺取了皇位以后。为了防止自己的哥哥扶苏闹事,所以就假

  • 指南 王离祖父逼杀了项羽祖父,项羽打败王离后,是怎么对待王离的

    历史人物编辑:花语媛暖标签:王离

    公元前208年10月至公元前207年7月,这场盛世浩大的“巨鹿之战”持续不到一年时间,就以项羽的“一战成名”而画上句号,秦朝名存实亡,主将王离被俘后遭坑杀。在世人的眼中,这不仅仅是两国之间的争斗,更是两个家族的宿命之战。因为项羽的祖父项燕,大败王离的祖父王翦,楚国就此被秦国灭国,他也自戕而亡。图源网

  • 王离究竟被项羽杀了,还是放了呢?

    历史人物编辑:美丽萌宠故事标签:王离

    有的时候啊,历史真的很奇妙,常常会兜兜转转回到起点。公元前224年,大将军王翦率领60万秦军伐楚,楚将项燕率40万楚军主力抵抗。两军相持一年后,楚军大败,项燕也在兵败途中自杀身亡。也可以说,项燕死在了王翦手上。17年后,公元前207年,秦楚爆发巨鹿之战,楚国上将军项羽仅率5万楚,大破了秦国上将军王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