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为何项梁突然豪爽,给刘邦增拨五千兵马?这是一笔不为人知的交易

为何项梁突然豪爽,给刘邦增拨五千兵马?这是一笔不为人知的交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刘续 访问量:234 更新时间:2024/2/1 10:44:38

曾为兄弟、后为死敌

项羽刘邦是化不开的血海深仇,两人不是因为利益而从陌生人到一生之敌的,而是因为利益从兄弟战友到一生之敌的。楚汉争霸相持期间,项羽过得颇为憋屈,本是镇压天下的威势,手握雄兵数十万,追着汉军杀,没曾想越战越胜越不顺心,自己明明占有极大的优势,却被刘邦牵着鼻子走,任谁也不痛快。恼羞成怒之下,项羽命人准备下高高大大的砧板,准备将俘获的刘邦之父刘太公给烹杀了,没曾想刘邦反唇相讥:“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曰‘约为兄弟’,吾翁即若翁。”项羽大怒却没有否认,由此可见,刘邦和项羽是同朝为臣、结拜为兄弟、一同上过战场的关系,可是后来因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利益之争分道扬镳。

不仅是项羽与刘邦关系亲密,其叔父项梁与刘邦的关系也是好的不得了,有点匪夷所思了。定陶之战前,项梁突然豪爽,给刘邦增拨了五千兵马,顺带去的还有十位不大不小的将官,这让人看着有点摸不着头脑。虽然说项梁当时家大业大,俨然是反秦义军的实质龙头老大,但也经不得如此送军队。难道项梁也看出了刘邦的非常之处,以后能王天下?有道理,却只猜对了一小部分。乱世中说什么都是虚妄,项梁一代枭雄,怎会因这种无稽之谈,双手奉上五千兵马助刘邦。因此,其中定有隐情。

借兵之前发生的事

秦二世二年,距离秦朝灭亡还有一年时间,燕国、赵国、齐国、魏国等六国遗贵分封自立为王。而项梁项羽叔侄二人也在吴中起兵,响应反秦义军。去年刘邦刚自立为沛公,得到沛县父老的支持,拉起了一支两三千人的乡勇,厉害倒不是多厉害,但也好歹是两三千青壮年。刘邦等人的起义很快引起了秦朝官吏的注意:泗水郡郡监带领军队在围攻丰邑。没多久刘邦主动出击,大破秦军,之后便吩咐同乡的雍齿守卫好丰邑等待自己归来,刘邦本人则率大军乘胜追击扩大战果,准备大干一场。

当时泗水郡郡守在薛地战败,刘邦军追至,将其擒获杀害及收编散兵游勇,之后便准备班师回老家。与此同时,陈胜势力也在扩张,刚好触及丰邑。魏人周市听从陈胜之命攻城掠地,竟用三言两语让不服刘邦管辖的雍齿投降,枪口转向刘邦,为陈胜守城。刘邦赶回乡知道这件事,心情之复杂可想而知,便出军攻丰邑,若是夺不回,自己将是无根据地的丧家之犬。初战,未胜,备受身体和精神煎熬的刘邦生了一场大病,只得回到小小的沛县休养生息。“沛公引兵攻丰,不能取。沛公病,还之沛。”

刘邦等人清楚,如今凭借自己的力量是夺不回丰邑的,唯有寻求外援借兵一种办法。其实沛公刘邦最早中意的外援是楚假王景驹,但由于这群人泥菩萨过河,也根本不愿帮助自己,所以带着上百人前去求见兵强马壮的项梁。两人见面商量了什么,史书没有记载,只有“项梁益沛公卒五千人,五大夫将十人”的借兵记录。紧接着“沛公还,引兵攻丰”,应该是攻下丰邑,不然不会有“从项梁月馀,项羽已拔襄城还。项梁尽召别将居薛。闻陈王定死,因立楚後怀王孙心为楚王,治盱台”的记载,这时的刘邦已经摇身一变成为了项梁的部下。

结合史实得出的借兵缘由

首先,项梁当时兵马只有五六万左右,给刘邦五千,相当于给了自己总兵力的五分之一,给的还是战力不俗的精兵,这么大方资助刘邦,没有图谋是不可能的;其次,项梁未借兵给刘邦之前,刘邦打着的是楚假王景驹的旗号,即使依附景驹没给刘邦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再其次,刘邦成功借兵之前,刘邦已攻下砀县,得到五六千兵马,刘邦军已有近万人的规模;最后,刘邦成功借兵的前些日子,项梁和景驹开战,景驹战死的时间与刘邦前来借兵的时间差不多是一致的,不超过三天。“四月,项梁击杀景驹、秦嘉,止薛,沛公往见之。”

连贯起来就是:项梁以借自己总兵马数十分之一——五千兵马的代价,“收买”近万人的刘邦军不要参与到自己与景驹的战争中,战争尘埃落定之后,刘邦前来借兵,项梁很爽快地给,不过耍了个心机——借去的五千兵马全部由自己亲信的十个人统率(这样就不怕刘邦借走兵马后跑了),而刘邦也因此事顺理成章地成为了项梁部下。

所以说到底,项梁豪爽地借五千兵给刘邦,就是一场利益交易,这场交易没有公证人,但双方都诚信遵守了。

参考文献:《史记》《汉书》

标签: 项梁

更多文章

  • 项羽的叔叔项梁杀人案透露出秦朝灭亡的真实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陈辉寰标签:项梁

    秦朝给人们印象往往是铁血,法制深严,集权力度强。但事实上真的如此吗?其实可以从史料中记载的几件事来探明这一切。项梁大家都知道,是西楚霸王项羽的叔叔。秦朝时项梁因杀了人,在栎阳被逮捕,当时蕲县地方官曹咎给当时的栎阳地方官司马欣写了一封信,项梁的案子就解决了。案子虽然解决了,但是项梁仍在逃亡,并从关中跑

  • 他才是刘邦最应感谢的人,他坑死项梁,硬刚项羽,一人挑动天下反

    历史人物编辑:王公子讲史标签:项梁

    刘邦称帝后,曾在一次酒后向群臣自陈:“其实我也没啥本事,运筹帷幄我不如张良,保障后勤我不如萧何,攻城掠地我不如韩信,我能坐天下主要就是用好了这三个人”。刘邦这番话说得还算是比较中肯,不过除了刘邦所说的韩信、张良和萧何之外,小编以为刘邦最应该感谢的人是田荣。刘邦本来并没有什么势力,在秦末的起义大潮中也

  • 秦朝最后一位名将,攻灭陈胜、击杀项梁,他却背负“秦奸”骂名

    历史人物编辑:徐晓林标签:项梁

    秦朝末年,残暴的统治导致农民起义风起云涌,给了秦朝沉重的打击,不过秦既然能战胜六国,绝对强大的军队和名将是少不了的,今天要介绍的这个人物,他是秦朝最后一位名将,面对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他率兵镇压屡战屡胜,最著名的是攻灭陈胜、吴广建立的张楚政权,还有定陶之战中击杀楚国名将项燕之子项梁,这位秦朝最后的名

  • 项梁欲自立为王,有老者劝他不要称王,因为陈胜就是前车之鉴

    历史人物编辑:香堂姐美食标签:项梁

    楚汉争霸初期,项梁集团势力迅速扩大,听到陈胜已经死了,项梁准备自立为王。这时,一位老者前来献策,劝项梁不要自立为王,因为陈胜就是前车之鉴。项梁这位老者便是楚汉争霸时期楚国的重要谋士范增,当时他已经七十岁了,但他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爱好,就是喜欢出别人想不到的计谋。在大家得知陈胜失败后。范增就找到项梁并对

  • 楚王景驹:秦末群雄之一,正宗楚国王室后裔,为何项梁还要杀他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项梁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秦二世二年四月(前208年5月),项梁杀楚王景驹,立熊心为楚王。景驹是楚国王室后裔,有资格成为楚王。项梁出身世代效忠楚国的项家,理应忠于楚王,为何要杀景驹而另立新王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楚国宗室景驹出身楚国公族,是楚平王长子子西

  • 如果项梁不战死定陶,刘邦还能威胁到项羽吗?

    历史人物编辑:闲人一支烟标签:项梁

    布衣黔首显威名项梁是秦朝末年乱世中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个枭雄。项梁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世代为楚将,为楚国出生入死,其父项燕是末代楚国的大将,为国捐躯于秦楚战争。项梁是战国贵族和秦朝黔首的结合体,太史公司马迁并未在《史记》中为项梁专门立传。可在《项羽本纪》,在项梁战死定陶之前,项梁完全像是这本纪中的主

  • 在见识到了项氏集团强大的战斗力后,刘邦选择追随项梁并获得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项梁

    沛县大魔王、伟大的白斩杀蛇者、龙气环绕的著名亭长刘邦,在家乡沛县起义后,成为了当地一支小有规模的反秦力量。不过这支力量,却在规模有限的几次攻坚战中铩羽而归,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正是刘邦那令人窒息的军事指挥能力。对于这种观点,自信心爆棚的刘邦表示了反对,他只是单纯地认为自己的部队数量还是稍显不足,为了

  • 史记:项梁接受陈胜的任命,不是迁就于他,而是遵循他内心的原则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项梁

    史记:项梁接受陈胜的任命,不是迁就于他,而是遵循他内心的原则公元前209年,陈胜起兵造反两个月后。会稽郡郡守殷通秘见项梁,“凡事快人一步,则占尽优势,慢人一步,则受制于人。现在大江以西,全部起兵反秦了,我也打算造反,让你和桓楚统领军队。”项梁说,“桓楚逃亡在外,只有项羽知道他的下落。”殷通赶紧让项梁

  • 项梁在反秦起义的战争中,为何力战身死?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项梁

    说起项羽起兵,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在项羽的叔叔项梁刚要起义的时候,需要为她们的团体弄一个名号,这样的话能够师出有名。然后就开了一个会,开会的目的,研究咱们这企业还得继续搞下去,但是怎么搞,谁来领头? 然后有一个谋士范增举手发言。说陈王也就是陈胜他的失败是有道理的。因为什么?它是个农民,你要说他站

  • 项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项梁不死,刘邦没戏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项梁

    项梁何许人也?他的父亲是抗秦民族英雄项燕,他的侄子是西楚霸王项羽。 项梁有个很厉害的侄儿项羽,刘邦一辈子都没有打败过他,项羽“万人敌”的兵法能让刘邦吓破胆,战神项羽的军事能力跟他叔父项梁的栽培是密不可分的。项羽从小由叔父项梁抚养长大,从小就向项梁学习兵法,万人敌兵法就是项梁授教的。那么项梁有哪些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