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如果项梁不战死定陶,刘邦还能威胁到项羽吗?

如果项梁不战死定陶,刘邦还能威胁到项羽吗?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闲人一支烟 访问量:2179 更新时间:2024/1/31 3:13:58

布衣黔首显威名

项梁是秦朝末年乱世中很容易被人忽略的一个枭雄。项梁是战国时期的楚国贵族,世代为楚将,为楚国出生入死,其父项燕是末代楚国的大将,为国捐躯于秦楚战争。项梁是战国贵族和秦朝黔首的结合体,太史公司马迁并未在《史记》中为项梁专门立传。可在《项羽本纪》,在项梁战死定陶之前,项梁完全像是这本纪中的主角,项羽反倒是配角了。项梁战死后,项羽才在真正意义上登上天下舞台,为天下人所周知。项梁是六国遗贵,却在秦朝郡县活得相当滋润,即便是被株连和杀了人有案底,也在吴中地区吃得开。

吴中士大夫和官吏们以交好项梁为荣,每逢吴中有大事发生,他们便会寻来项梁主持。而在一次次的主持大规模仪式和活动当中,项梁将自己的兵法和谋略进行实践运用,并在交往和调动宾客子弟中,项梁了解到吴中绝大部分人的才干和品行,也在这种行动中得到了历练。史书中还记有这么一件事:“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项项羽叔侄是六国“余孽”,还违反过坐过牢和犯下杀人罪过,项梁还敢带着项羽前去看灭六国的秦始皇帝嬴政。这份气度,实属罕见。

心狠手辣真枭雄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天下云集响应时,会稽郡守找到表面兄弟的项梁,表示要拉项梁干票大的,称王称霸。项梁心中立马有了思量,安排侄子项羽迅速杀了会稽郡守起事。项梁也在解决完会稽郡守一事后,迅速搭建起领导班子,统治整个会稽,期间并未出现什么反抗项梁统治的过激行为。可见项梁人脉之广、人品之好和操守之公信力。“众乃皆伏。於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之后项梁开始了争霸之路。

当陈胜属下前来向项梁求援,项梁二话不说就渡江西进,而在西进过程中,原是东阳令史的陈婴带领两万青壮主动投靠项梁,而黥布、蒲将军也率军归附,项梁军一下子就膨胀至六七万人,虽是没经过多少训练的乌合之众,却好在全都是青壮年,上几次战场见见血就成精兵了。如此情景,颇有现代爽文小说中的,身带王霸之气的主角登场,各路人马纷纷前来投靠。项梁之威名和才干,可谓是响彻江南了。当时陈胜已死,陈胜旧部秦嘉便投机倒把,拥立楚国王室后裔景驹为新楚王。

景驹、秦嘉等人没什么实力,却有着佯装有着虚伪的大义名头,准备拿着这楚王名号号令原来的楚国人。可惜,这算盘打的噼里啪啦响,没料到项梁是位猛人。这假楚王想夺项梁的兵权,想领导项梁,项梁直接率军将其一网打尽,全部干翻,壮大了自己。之后,沛公刘邦主动归附了楚军。项梁是善于听良谏的枭雄,布衣之身的范增前去游说:“陈胜败固当。夫秦灭六国,楚最无罪。自怀王入秦不反,楚人怜之至今,故楚南公曰‘楚虽三户,亡秦必楚’也。今陈胜首事,不立楚後而自立,其势不长。今君起江东,楚蜂午之将皆争附君者,以君世世楚将,为能复立楚之後也。”

气运不足太可惜

项梁觉得甚有理,便派人寻得楚怀王散落在民间、正给人家放羊的熊心,立其为楚怀王,而项梁自称是武信君。明眼人都知道,楚怀王只是找来的傀儡,真正的话事人是项梁,整个新楚国朝廷上上下下,全部都是项梁一手任命和提拔的。楚国,是项梁的楚国。之后项梁率领的楚军,接连大破秦军:东阿秦军、追击秦军、定陶再破秦军。秦军感觉就像土鸡瓦狗,项梁领军攻之即溃。奈何,正值春风得意之时,章邯集结所有秦军,偷偷摸摸地给楚军来了记狠的,项梁运气实在差,当即战死。若是他有刘邦的一半运气,何至于此啊。

项梁未死,楚怀王熊心就不可能排挤项羽,刘邦也不会得到先向关中而去的差事。最最主要的是,项梁在世,项羽和刘邦都是项梁麾下的大将,分工合作,各战一方,有摩擦有矛盾,但肯定没有争权的必要;毕竟刘邦顶头上司是项羽的叔父,比不得比不得。项梁使沛公及项羽别攻城阳,屠之。沛公、项羽乃攻定陶。你看,就这,刘邦挑战项羽的地位,必须过了老练成熟的项梁这一关,这可能吗?项梁可不是项羽那种有妇人之仁的莽夫,说杀你就杀你,绝不含糊。如果刘邦威胁到项羽,项梁绝对会果断地挥起屠刀向刘邦军砍去,不死不休,不信你看楚假王景驹和大司马秦嘉的下场。

因此,若是项梁在定陶一战死里逃生,刘邦绝不可能威胁到项羽的地位。可惜啊,项梁气运不足。

参考文献:《史记》

标签: 项梁

更多文章

  • 在见识到了项氏集团强大的战斗力后,刘邦选择追随项梁并获得重视

    历史人物编辑:彭璐标签:项梁

    沛县大魔王、伟大的白斩杀蛇者、龙气环绕的著名亭长刘邦,在家乡沛县起义后,成为了当地一支小有规模的反秦力量。不过这支力量,却在规模有限的几次攻坚战中铩羽而归,导致这一结果出现的,正是刘邦那令人窒息的军事指挥能力。对于这种观点,自信心爆棚的刘邦表示了反对,他只是单纯地认为自己的部队数量还是稍显不足,为了

  • 史记:项梁接受陈胜的任命,不是迁就于他,而是遵循他内心的原则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项梁

    史记:项梁接受陈胜的任命,不是迁就于他,而是遵循他内心的原则公元前209年,陈胜起兵造反两个月后。会稽郡郡守殷通秘见项梁,“凡事快人一步,则占尽优势,慢人一步,则受制于人。现在大江以西,全部起兵反秦了,我也打算造反,让你和桓楚统领军队。”项梁说,“桓楚逃亡在外,只有项羽知道他的下落。”殷通赶紧让项梁

  • 项梁在反秦起义的战争中,为何力战身死?

    历史人物编辑:安昕史话标签:项梁

    说起项羽起兵,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在项羽的叔叔项梁刚要起义的时候,需要为她们的团体弄一个名号,这样的话能够师出有名。然后就开了一个会,开会的目的,研究咱们这企业还得继续搞下去,但是怎么搞,谁来领头? 然后有一个谋士范增举手发言。说陈王也就是陈胜他的失败是有道理的。因为什么?它是个农民,你要说他站

  • 项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项梁不死,刘邦没戏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项梁

    项梁何许人也?他的父亲是抗秦民族英雄项燕,他的侄子是西楚霸王项羽。 项梁有个很厉害的侄儿项羽,刘邦一辈子都没有打败过他,项羽“万人敌”的兵法能让刘邦吓破胆,战神项羽的军事能力跟他叔父项梁的栽培是密不可分的。项羽从小由叔父项梁抚养长大,从小就向项梁学习兵法,万人敌兵法就是项梁授教的。那么项梁有哪些过人

  • 秦灭六国时,韩信、张良、萧何、项梁、项羽、范增都在干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项梁

    秦始皇是从公元前230年开始消灭六国,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的。秦始皇统一天下只用了短短的九年,可以说是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取得了天下。上边提到的这些人,萧何、项梁、项羽、范增都是标标准准的楚国人,张良是韩国人,韩信有可能是从韩国逃亡到楚国的人。一我们先从年纪最大的范增说起,他出生于公元前277年

  • 历史证明:王绾从御史递补为丞相非常有助于嬴政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贺诗庆标签:王绾

    因为嬴政个人的素质,诸如历史使命感、精准的用人和海洋般的创造力以及胸怀天下、敢为天下先的魄力,才是他统一天下的关键要素。统一天下要靠人,要靠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还要靠哲学家、英雄和人才,更要靠人民。 秦统一天下的核心力量是秦人,丞相是嬴政统一天下的有力协助者,王绾从御史递补丞相是嬴政统一天下的有

  • 燕王韩广:秦末群雄之一,拒绝到辽东就藩,为何就被部下臧涂杀害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韩广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长,欢迎乘坐鹦鹉螺号,尼摩船长带你遨游知识的海洋。汉高祖元年八月(前206年9月),燕王韩广因为不愿到辽东当辽东王而被旧部新任燕王臧荼击杀。既然韩广已经是燕王了,为何项羽要改封他为辽东王呢,船长为你细细道来。一,带兵伐燕韩广是秦朝上谷郡人,早年参加县里的考试,当了一名小吏。秦二世元

  • 勇夺萧关斩杀韩荣的虎将樊哙,擒拿司马欣力战项羽的汉军第一猛将

    历史人物编辑:邓苹标签:司马欣

    平时与刘邦、周勃混迹于沛县的樊哙,也只是一位屠狗卖肉的人物,却在冲锋陷阵时格外的勇猛,战萧关身先士卒的他奋勇杀敌,夺关斩将的他靠着过人的实力,成为了汉军的第一猛将,面对西楚霸王也是毫无惧色,挺戟而出的他勇斗这位楚军中的无敌英雄。樊哙的这身本领是怎么学来的?他与项羽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沛县的市井高手】

  • 三姓家奴司马欣,劝说章邯投降项羽,死后被刘邦斩首

    历史人物编辑:沐雨说史标签:司马欣

    一提起三姓家奴,大家脑海中第一个浮现出来的肯定是三国时代的吕布,其实在秦汉之际,也有一个人可称为三姓家奴,最早是秦朝将领,后来投降项羽,后来又投降刘邦,最终再次投降项羽。他就是秦朝长史司马欣,而他的下场比吕布更加凄惨,自杀后被刘邦斩首,把头挂在司马欣的故乡栎阳(战国时秦国都城)城楼上示众。恩结项梁、

  • 大秦长城军团覆灭的原因,章邯王离将帅不和,分兵各自为战

    历史人物编辑:南极狼人标签:王离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沙丘暴病而亡,大秦帝国由此走向动荡,二世登基后不久,农民起义开始风起云涌,加上六国旧贵族的复辟,让天下形势一片大乱,但这些势力大多数都是乌合之众,此时距离秦始皇统一六国刚刚过去了十五年,虽然大秦的很多功臣宿将已经不在,但以秦国的实力扑灭六国旧贵族还是轻而易举的,可真正的史实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