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楚汉之争项羽为什么要自刎?

楚汉之争项羽为什么要自刎?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纪承来 访问量:3873 更新时间:2024/1/8 10:38:26

关于项羽为什么在还有生路的情况下依然选择自刎乌江,我也曾做过一定面的思考和总结,现就本人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与诸君互通有无,还望不吝赐教!

一:因为骄傲,死又何惧之有?

相比于出生低微的刘邦,项羽是毫无疑问的高富帅。煊赫的家族地位,高贵的家族血统,良好的贵族教养和仪态使他在那个群魔乱舞的大乱之世中显得如此卓异而突出。无论是刚刚喊着“侯将相宁有种乎”的而随即沉酣于醇酒美人之中的陈胜,还是号称手提三尺青锋,辗转奄有天下的刘邦,皆不足以与披坚执锐逐鹿中原的项羽相提并论。

换言之,陈胜的成功在于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刘邦的成功在于他遇到了一个尚有贵族遗范项羽。而项羽的失败则恰恰在于生活在廉耻丧尽的时代却依然保持着自己的风范和操守。所以,当传统贵族礼仪全盘崩坏,物欲至上取而代之的关键时刻,项羽的不适应和被淘汰自然也就是大势所趋的在所难免了。

所以,在楚汉相争之际,面对当初有志一同的革命战友在刘邦的利诱之下纷纷改旗易帜的时候,作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项羽又能如何?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与易之?想必在溃围垓下,败走乌江的项羽面对滚滚东去的江水时自然也是心潮澎湃难得宁静的。前有舟楫避江东,后有追兵蹑行踪。心有天下,矜骄自傲的项羽又如何愿意将兵燹战祸引向江东故地呢?此时此际,生死抉择自然也就一目了然了。

二: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

君子有其党,为志同道合也。虽说项羽算不得君子,但若从为人处世与行为风范而言,刘邦实不足以与之比肩继踵。犹记霸王攻破咸阳一雪故楚之仇。其豪迈气概岂不令人心神向往?至于戏下封王宰割天下之时,其人不慕独霸之威,至尊之雄,犹欲与天下英雄共治九州一反三代旧制的心胸气度岂不足以睥睨古今哉?

但千里奔波为稻梁的生活对于钟鸣鼎食的项羽而言终究太过遥远而不可想象。在大功抵定之际,戏下分王的举动虽然体现了足够的诚意,但向来高高在上,习惯了予取予夺的项羽终究没能兼顾到中低层将领和功臣的诉求。所以,兵罢戏下之际就是众叛亲离之始。人生的大起大落就发生在这种无声无息的转变之中。

与中低层将领关系的严重断层,不同军事集团的森然鼎立,内部矛盾的引而不发。在项羽式粗狂而暴烈的政治分割之后都逐渐显露出来。今古江山无定据,纵横千里买荒骨的悲剧在亡秦之战的烽火余烬之中再度熊熊燃烧。一场影响更为深远,斗战更为残酷而彻底的楚汉之战业已拉开序幕。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当“人生世上,权势禄位何可忽乎?”的思想成为主流;当不论道德如何,有权有势即为成功的观念深入人心。这个时代也就因之而病入膏肓了,而就当时客观史实而言,项羽和刘邦就恰好身处于这样一个普世价值观急剧变更的时代。统治神州数千年的贵族文化和道德早已在崇尚“以霸道经营天下”的强秦的金戈铁马之下灰飞烟灭。“重实利事功,轻廉耻利益”的流氓文化堂而皇之的高居庙堂,深入市井。

在我看来,即便项羽也曾暴虐的隳名城戮百姓,但他的死终究不是“战之罪”,而是而是变异的时代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了刘邦抛弃了项羽。换言之,项羽之死,不仅意味着项氏集团的灭亡,更代表着贵族道德的消亡,从此以后。在这片神奇的大路上在嗜血残杀的权谋术数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头顶灿烂的天空亦随之而越来越隐晦不明。呜呼哀哉,项羽之死!

标签: 项羽

更多文章

  • 项羽为什么要在鸿门宴放走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项羽

    关于项羽为什么会在鸿门宴上放走刘邦,这也是记载在史书上的一件事,所有一致性的评论都说项羽有勇无谋,鸿门宴中那么多人劝他杀掉刘邦,也能掉以轻心,其实不然,不论任何时候,在古代能做王的绝对不简单,更不会是愚蠢的人。表面上看这就是项羽的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放走了自己未来的心腹大患,但是如果你深入的分析下就会

  • 鸿门宴上项羽为什么不杀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写乎标签:项羽

    作者:李大奎"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诗中的霸王指的就是抗秦名将西楚霸王项羽,他因在古代有名的宴会"鸿门宴"上没有杀登门谢罪的刘邦,导致后来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打败,自刎乌江,留下"无颜见江东父老"、"妇人之仁"等千古骂名。以致唐代诗人杜牧在《题乌江亭》时感叹: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 刘邦最大的对手,不是项羽而是他

    历史人物编辑:野风信子标签:项羽

    在秦末汉初,有一员猛将于巨鹿之战中一马当先,让项羽得以威震诸侯;他截杀义帝,使天下陷入“无主”境地;他毅然起兵反汉,虽然失败被杀,但也让刘邦在战斗中受了箭伤,并于第二年一命呜呼。他就是淮南王英布——刘邦的真正对手。 英布剧照 一英布是六安(今安徽六安)人,出身于平民家庭,年轻时有人给他看过相,预言他

  • 若韩信投靠项羽,项羽会夺得天下吗?还会落个功臣被杀的下场吗?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项羽

    字符不匹配这东西有点像风水先生。可以排除一切风水先生的意外,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八字不合吧。简单的说,就是你不喜欢他,他也不喜欢你。韩信和项羽就是这种状态。韩信第一次见到项羽就非常高兴,认为自己遇到了绝世好汉,觉得自己以后有了自己的发展空间。于是韩信兴冲冲地追随项羽,希望能跟随项羽打天下。项羽见了韩信

  • 项羽自刎后,刘邦没杀他族人,却用了一阴招,估计项羽会死不瞑目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项羽

    垓下之战,曾经的楚霸王项羽在精锐丧尽又四面楚歌的情况下,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选择了拔剑自刎,终结了楚汉争霸的混战局面,最后天下便宜了刘邦。刘邦和项羽是完全不一样的战斗风格,项羽动不动就是屠城,杀降兵,而刘邦却是以怀柔为主。在项羽死后,楚国一直还有抵抗汉军的战争,一直到项羽兵败身死的消息传开来,楚国各

  • 如果韩信留在项羽身边,项羽会不会建立统一天下的霸业呢?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项羽

    当大汉王朝建立在这片大地之上,鲜红的旗帜迎风飘扬。刘邦对功臣的屠戮也在大风歌中缓缓拉开帷幕。开国元勋一个接一个的倒下,最让世人感到可惜的便是“汉初三杰”韩信的死。每当我们看到这一段时,我们总会展开想象,如果当初韩信一直留在项羽身边,项羽是否就会取得楚汉相争的胜利,而韩信是否便不会以反贼的名义死去?接

  • 项羽分封出那么多诸侯,为什么没人帮助项羽

    历史人物编辑:谏史标签:项羽

    项羽入关中灭掉秦国之后,大封十八路诸侯,然而在随后的楚汉争霸中,为何没有一个诸侯帮助项羽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在十八路诸侯返回封地不久就爆发了第一轮淘汰赛,直接被淘汰了十二位,剩下的大部分是项羽的敌人,仅有的几个原楚国阵营诸侯也因为项羽杀死义帝而对其离心离德,自然无人帮助他了。第一轮淘汰赛:项羽杀一位

  • 为何项羽死后,刘邦没有趁机抹黑项羽?这心机难怪项羽会输

    历史人物编辑:青年史观标签:项羽

    在项羽自刎乌江之后,有五个人在同一时间被封侯。这五个人就是获得项羽躯体的五个人。在历史中,刘邦确实没有借机抹黑项羽,但是也没有像大家所说的那样善待项羽的族人。刘邦这个人比较擅长作秀,在汉二年一出关就在义帝的坟前大哭,最后打着为义帝复仇的旗号开始对项羽进行讨伐,最后在项羽死后,还为项羽举行了葬礼,不知

  • 湖南出土一批“竹简”,内容颠覆历史,专家:秦始皇可能被冤枉了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秦始皇

    据史书《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始皇曾经西南渡过淮水,前往衡山和南郡,最后到达了湘山祠。在途中,他遇到了一场狂风暴雨,差点儿就被吹到江里去了。这让他非常生气,于是他询问了身边的博士:“湘君是何神明?”博士们答道:“据说这座山是尧女舜妻的葬地。”听到这个答案,秦始皇的脸色顿时变得阴沉起来。他觉得这个

  • 秦始皇嬴政与隋文帝杨坚相比,谁更厉害?说出来别不信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秦始皇

    美国著名学者麦克·哈特写过一本书,名字叫《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在这个排行榜上,共有8位中国人上榜,分别是:孔子、蔡伦、秦始皇、毛泽东、成吉思汗、老子、隋文帝、孟子。很明显就能看出,这8人只有2人是封建社会的皇帝,也就是秦始皇与隋文帝,可见在外国人心目中,秦始皇与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