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翦早有急流勇退之意并在伐楚时故意求田问舍故可避免悲惨结局

王翦早有急流勇退之意并在伐楚时故意求田问舍故可避免悲惨结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知识大赛场 访问量:460 更新时间:2024/1/25 10:02:50

俗话说:兔死狗烹,鸟尽弓藏。在历史上,因功高震主而被君主猜忌甚至处死者大有人在。比如所谓战国四大名将中的白起、李牧、廉颇三人,不是被杀就是流亡,而王翦父子在秦统一六国之战中,取得的巨大功劳是任何人都比不上的,但王翦却能够善终,这是为什么呢?

王氏父子在秦统一中国的丰功伟绩

在秦统一六国之战中,最难啃的两个国家,一个是赵国,一个是楚国,这两个国家都被王翦所征服。其余四国里,魏、燕、齐都是王贲所平定,只有韩国是内史滕所平。东方六大强国,有五个终结于王氏父子之手。可以说,王翦、王贲的功劳,是无人可以相比的。然而,这既是巨大的荣耀,又是极大的风险。一旦天下平定,皇帝不能不防着他,稍有闪失,很可能就要人头落地。

在伐楚之战前,王翦就想急流勇退

王翦是中国历史上智慧超群的一位统帅,他不仅会打仗,对政治套路也心里有数。秦王政在伐楚之战前,曾询问王翦与李信的意见。老成持重的王翦认为要征服楚国至少要六十万军队,而少壮派的李信则认为二十万就够了。秦王最初把伐楚的重任交给李信,很显然,他希望李信这位后起之秀能够对王翦起到制约作用。

王翦

明智的王翦立即意识到秦始皇对自己不放心,遂急流勇退,告老还乡去了。“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然而,李信在伐楚之战中大败而归,不得已之下,秦王重新起用王翦。王翦则以身体有病为由,拒绝出战。“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

王翦在担心什么呢?自统一六国之战拉开帷幕以来,王翦、王贲父子伐赵、攻燕、破魏,功勋远在他人之上。功劳越大,权力越大,只会令君王猜忌心、防患心更强罢了。可是,秦王要灭楚,非得请王翦出马不可,他以斩钉截铁、不容反驳的态度要求王翦重返军队,这事就没得商量了。

求田问舍是王翦自保的手段

王翦心里很明白,自己是秦王手中的一把利剑。秦王表面上重用自己,心里却又不能不防着。要是一位统帅手握六十万大军突然造反,那谁能吃得消呢?如何才能减轻君心内心的疑虑与防患呢?王翦想到一个办法。

秦始皇

临出征前,他提了一个特别的请求:“请美田宅园池甚众”。秦王不禁大笑:“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以请田宅为子孙业耳。’王大笑。”他对王翦这样的请求感到不可思议。军队出发后,王翦竟不死心,先后派五人到秦王那儿落实封田赏地的事。“王翦既行,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

老将军怎么这样小心眼,部将们也很纳闷。“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对众人说:“不然,王怚中而不信人,今空国中之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王坐而疑我矣。”众人听了皆大服,这就是所谓“求田问舍”的政治智慧。

王翦通过“自黑”的手段,让秦王认为他就想当个富翁,没有政治野心,这就避免于兔死狗烹的悲剧,这也是王翦的高明之处。

标签: 王翦

更多文章

  • 王翦守南中国的历史作用和秦始皇的决策逻辑:格局决定布局

    历史人物编辑:余泳宏标签:王翦

    公元前403年,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三家分晋”事件。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以此事代表着周礼崩坏,群雄逐鹿,因而将这一年定为战国。秦国身为“战国七雄”之一,自然粉墨登场。在战国局势中,秦国地处西方。而由于秦人早期与戎人交错而居,以至于秦人早期都是远离中原的。虽然各强国、各士人都看不起秦人,认为秦人乃“

  • 和王翦齐名的秦末大将,却选择背叛秦国,屡次未遇明主含恨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王翦

    公元前209即秦二世元年九月,刚一统天不下的秦国却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在这个危急时刻,一位秦国名将一直试图力挽狂澜,独自拯救秦国于危难之中,且屡战屡胜,此人就是秦末一代名将:章邯。当时秦国主力无法回援,是章邯率领着由罪犯和奴隶组成的二流部队,一举平叛陈胜吴广起义军,屡战屡胜,用短短6个月时间就消灭陈

  • 秦始皇亲自请王翦出战,却遭拒绝,王翦:除非能赏赐我良田和豪宅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王翦

    在战国历史上,能与杀神白起相提并论的,或许也就只有一代名将王翦了。王翦是何等人物,他是秦始皇的左膀右臂,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中,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就是这样一个为了秦始皇的霸业,可以抛头颅,洒热血的忠臣,却在秦始皇亲自请他出战的时候,不仅称病不出,还索要良田和豪宅,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王翦请辞

  • 历史上,王翦不断的索要赏赐反而善终,王翦真的是贪得无厌吗?

    历史人物编辑:揭秘文史真相标签:王翦

    中国的传统文化,比较让人头疼的一点是,书上说一套,实际做一套。书上说的都是孔孟之道,实际实行的都是申韩之道。上课的时候都要大家争做谦谦君子,按照君子的要求走上社会肯定到处碰壁。远的不说,曾国藩就是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因为在现实社会中,是要跟人打交道的。熟读圣贤书,不通人情人性,最后就是一个死字。像王翦

  • 秦朝灭亡后,名将王翦的后代分家避祸,不料造就了2个千年豪门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王翦

    王翦作为嬴政最信任的大将军,是战国时期十分有名的将领。他智勇双全,在指挥作战方面有着过人的天赋,为秦始皇的霸业立下了汗马功劳。在秦朝灭亡后,王翦的后人流落各地,重新建立起了两个千年的贵族门第。锋芒初露 王翦的生卒年岁并不详,根据史书记载,他的宗原可以追溯到周朝的太子晋。当时太子晋被周王赶出王室,沦为

  • 秦始皇爱将王翦祖孙三代不知所踪?太原王氏、琅琊王氏了解一下

    历史人物编辑:野风信子标签:王翦

    秦始皇一统天下,让战乱数百年的中国步入统一,在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的战争中,王翦王贲父子可谓第一功臣,除了早就被灭的韩国之外,其余五国均灭于王翦王贲父子之手,而王翦也因为其超乎常人的军事指挥天赋,被人们尊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作为秦帝国的开拓者之一,老将王翦和他儿子王贲,孙子王离本应该在史书中留下浓

  • 镇魂街:皇甫龙斗所剩时间不多,王百里守护灵王翦霸气登场

    历史人物编辑:秋婵说娱乐标签:王翦

    《镇魂街》最新话中,有一半的剧情是关于皇甫龙斗和应乘风的对话,另一半的内容则是关于王百里和他的守护灵王翦的事情。如今皇甫龙斗所剩的时间已经不多,不过只要能达到目的,皇甫龙斗并不在意这些。另外王百里的守护灵王翦霸气十足,可以同时操纵数量不少的傀儡,已经开始对神武灵团的士兵出手,目前神武灵团的武器库已经

  • 章邯手握20万大军却投降项羽,废丘之围时,他为何宁死不降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土家小伟伟标签:章邯

    人们对项羽的评价向来是两极分化,有人认为霸王勇猛无双,是世间真英雄,但也有人认为项羽残暴不仁、滥杀无辜。项羽的勇猛自然无需多言,说其残暴也并非空穴来风,比如巨鹿之战杀秦国降卒20万,进入关中后放纵手下烧杀抢掠。与项羽相比,刘邦虽然性格、行为有些放荡不羁,但名声显然要比项羽好得多,最起码进入关中后与百

  • 章邯在秦朝当将军时六国之内无人能敌!当了雍王后却被刘邦打败?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章邯

    在秦末时期有一个名将,相信有很多小伙伴对他都并不了解,不过他在当秦将的时候是非常厉害的,当初从长安城带领十万囚犯,经过一些简单的训练之后就直接上战场了,并取得了不俗的战绩!将当时想要攻占长安人数远超自己数倍,周文的起义军直接击败。虽然这个战绩看着很耀眼,但是周文的部队中大多都是寻常老百姓,没有经过训

  • 秦国14年章邯为何成统率,打天下的名将都去哪了,秦王做了什么

    历史人物编辑:徐慧说历史标签:章邯

    喜欢秦朝历史的朋友,会关注到一个细节问题,那就是当年秦王指挥灭六国时是何等威风,但为何在14年以后,与项羽对战的只有一个名气不算大的章邯呢?大家都想知道,当年那些名将都去哪里了呢?对于这个问题,经过多方查阅资料,现向大家介绍一下。那些名将,应该说有两个去处,一个是年纪大,已经不在人世了。另一个去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