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周勃因功拜丞相,赐五千金,封万户侯,门客提醒说:你大祸临头了

周勃因功拜丞相,赐五千金,封万户侯,门客提醒说:你大祸临头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梁娜 访问量:594 更新时间:2024/2/29 18:12:39

西汉的丞相周勃十分有趣,明明已经功高震主了,自己却浑然不觉,仍然沉浸在升官发财、封万户侯的美梦中。幸亏门客的提醒,才有所警觉,狱吏关键时刻的点拨,才保住性命。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周勃此人,那可是西汉的开国功臣,曾追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赫赫战功;吕后专政时,周勃与陈平两位股肱之臣隐忍不发,为革命保留了最后的火种;诸吕之乱时,周勃进入北军振臂一呼,士兵皆左袒,从而迅速扭转局面,诛灭吕氏,拥立代王刘恒为皇帝。

周勃自认为有拥立之功,又是三朝元老,开始在汉刘文帝刘恒面前摆起了老资格,每次下朝,皇帝还没起身,他便提前开溜。对此,刘恒也习以为常,每次都毕恭毕敬地目送周勃离去。

这时,有个叫袁盎的大臣实在看不下去了,便故意问汉文帝:“陛下觉得周勃此人如何?”

汉文帝无限景仰地回道:“他是社稷之臣。”

袁盎不屑地说:“他哪里是社稷之臣,顶多算一个功臣而已,陛下没必要对他这么客气。”

见汉文帝满脸困惑,袁盎接着向他解释了社稷之臣与功臣的区别:所谓社稷之臣,必须为社稷赴汤蹈火,吕后专政时,周勃为了保命,与诸吕苟且;诛灭诸吕时,他只是顺势而为。如今他凭着拥立之功,对陛下如此无礼,这样下去,如何得了。

经袁袁一番提醒,汉文帝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觉得是时侯给周勃一点颜色瞧瞧。从那以后,汉文帝看周勃的眼神不再恭敬,说话的语气也开始严厉起来。

周勃也很快感受到汉文帝前后态度的变化,觉得有人在背后做了手脚,连忙发动手下的人去调查,很快就查到了袁盎头上。

周勃怒气冲冲地找袁盎评理:“我拿你当兄弟,你为何背后说我坏话?”

哪知,袁盎根本不理他,扭头就走。好在,周勃也是一个仁厚的君子,事后也没有为难袁盎,此事不了了之。

不久,周勃因为平定诸吕之乱有功,被汉文帝任命为右丞相,赐金五千金,封万户侯,他的亲朋好友都来祝贺,唯有一个门客泼冷水说:“丞相,你大祸临头了。”

周勃愕然道:“我现在喜事连连,当上了大汉的丞相,封万户侯,何祸之有?”

门客解释说:“你想想看,君侯刚刚平定诸吕,拥立代王为帝,威震天下,还受到陛下的厚赏,身处高位,这已是功高震主了,时间一久,就危险了。”

门客的一番话让周勃吓出了一身冷汗,韩信英布彭越等人的例子殷鉴不远啊,看来这个丞相不能当,保命要紧。于是,周勃赶紧向汉文帝递交了辞呈。

汉文帝见周勃还算识相,顺势解除了他的职务,让他回老家安心养老。一年后,丞相陈平因年老而病故,汉文帝一时找不到合适的接替人选,再次请周勃出山,暂时出任丞相一职。

周勃不明所以,还以为朝廷少了他就玩不转了,便毫不客气地走马上任。果然没多久,汉文帝打算起用灌婴代替周勃,便故意对他说:“如今列侯们都留在长安,不愿返回封地,丞相不如为他们作个表率,回封地养老去吧。”

周勃两度拜相,又两度黯然离场,着实被汉文帝耍了一把,内心开始不淡定了:难道皇上真的要拿自己开刀吗?周勃什么也没说,灰溜溜地回到封地,从此不再过问政事。

由于疑心病太重,每当有朝廷的官员路过他的家乡时,周勃就吓得要命,以为是汉文帝派人来取他性命了,便让家丁全副武装严阵以待。

朝廷的官员来他家只是例行慰问,当看到明晃晃的刀剑时,吓得赶紧逃跑,回头就向汉文帝进行了举报:周勃反了。

汉文帝原本就看周勃不顺眼,听说他反了,想都不想,就把他扔到监狱,交由廷尉审讯。

周勃呆在阴森森的牢房里,想起曾经为大汉立下的汗马功劳,如今却落到这样一个下场,不禁悲伤得老泪纵横。

可能人老糊涂了,也可能是吓傻了,连如何自救都想不起来。其实,周勃那时还是有很多资源可以利用,比如,他的儿子娶了皇帝的公主为妻,想出来,还不是公主一句话的事?

周勃虽然糊涂了,狱吏却不糊涂,他很清楚周勃的身份,便想到了一条生财之道。于是,他对周勃说:“给我一千两黄金,我让公主为你作证。”

狱吏从周勃身上勒索了一千两黄金,果然兑现了承诺,他立即找到公主,公主找了薄昭,薄昭找到了薄太后。薄太后闻之大怒,当面把汉文帝大骂一顿:“当初周勃手持皇帝玉玺,统领北军,那时候没有反,如今跑到一个小地方竟然会谋反?”

汉文帝被骂得面红耳赤,也认为此事做得不地道,便派人释放了周勃,还恢复了他的爵位。

周勃从监狱中出来后,无限感慨地说:“我曾指挥百万大军,那是多么的威风啊,只有身陷囹圄时,才明白狱吏是何等尊贵。”说完这句话,周勃马不停蹄地赶回封地,从此夹着尾巴做人,一直活到汉文帝十一年才去世。

自古功高震主的功臣大多没有落一个好下场,如秦朝的白起,汉朝的韩信等。周勃身为两朝元老,为汉朝的开基立业立下赫赫战功,又在平定诸吕之乱中有不俗的表现,大功告成之日,他却恃宠而骄,引发君王猜疑而浑然不觉,以至有了牢狱之灾。

好在经此一劫后,周勃幡然醒悟,从此低调做人,得以善终。不过呢,他的儿子周亚夫却没有吸取老爹的教训,同样身居丞相高位,同样功高震主,在汉景帝的不断敲打下,仍然执迷不悟,最终落了一个绝食抗议,吐血而亡的悲惨结局。

标签: 周勃

更多文章

  • 吕后死后,到底是功臣在作乱还是诸吕在作乱?周勃为何被称为忠臣

    历史人物编辑:风云人物看历史标签:周勃

    先给大家出一道题:在桌子上放一块蛋糕,接下来由甲、乙、丙三个人来分。甲手急眼快,一刀切走了整块蛋糕的二分之一。剩下蛋糕由其他两个人继续分,结果乙又切走一多半,约三分之二,于是丙最终只得到的蛋糕最小。那么,三个人对这个结果满意吗?不用说,甲肯定心情非常愉悦;乙稍微有些不快,但还能自我安慰;而丙就愤愤不

  • 周勃因功拜丞相,赐五千金封万户侯,门客提醒说:你大祸临头了

    历史人物编辑:樊建科标签:周勃

    正所谓“伴君如伴虎”,历史上一些从底层做起来的皇帝都很喜欢肃清身边的肱股之臣,也许是来自于原生家庭的自卑感让他格外的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江山,所以才会变得疑心病很重。在我国有两位皇帝就是这样的例子,即刘邦和朱元璋。刘邦可以算是第一位草根皇帝,建国之后许多曾经追随他的功臣都落得个凄惨的下场,不过也有一些人

  • 绛侯周勃,诛灭吕氏,一生战功无数,却为何不得不发出狱卒之叹?

    历史人物编辑:赵玉平标签:周勃

    谈秦说汉(123)刘邦临终遗言:“然安刘氏者必勃也,可令为太尉。”也不知道冥冥中早有安排,还是刘邦的洞察能力真的特别强,绛侯周勃在大汉王朝即将改姓之际,以雷霆之势诛灭吕氏宗族、匡扶汉室,又延续了汉朝几百年国祚。但一生行事谨慎的周勃,却最终又为何沦落下狱,受尽狱卒之侮呢?周勃没有遭受吕后的清算,却被孝

  • 周勃想让汉文帝做傀儡,汉文帝连夜下3道诏书,为西汉续命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周勃

    古代历史当中存在了许多功高盖主的情况,有些功臣虽然帮助君王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他们在之后的日子里手握大权,犯上作乱,把持朝政,这种权臣在历史上屡见不鲜。秦始皇的太监赵高就是这样的人,他通过把持朝政改立秦二世胡亥为皇帝,使得大秦江山被他玩弄于鼓掌之中。曹操当年也是如此,他将汉献帝握在手里,通过汉献帝发

  • 陈平与周勃两大绝顶人物联手,樊哙为何还能逃过一劫

    历史人物编辑:刘中华标签:周勃

    “大将军,皇上要取你人头,陈平和周勃马上就到!“公元前195年5月16日夜晚,燕地汉军大营中,吕逢身穿便衣、满身尘土,嘴唇焦干地向樊哙禀报。半月前,卢绾在燕地作乱,刘邦因征英布受伤无法出生,樊哙以相国身份领兵出征。后方却有人向刘邦进谗言:樊哙与吕后勾结,想等皇上百年之后图谋不轨!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

  • 陈平周勃身为汉朝元老,为何纵容吕后分封诸吕为王?

    历史人物编辑:张骏飞标签:周勃

    陈平、周勃等人,曾是一同跟随刘邦打天下的兄弟;吕雉虽然残暴,却是刘邦明媒正娶的夫人。打个比方来说,出生入死的大哥挂了,做小弟的再看不惯他的遗孀,也不好把大嫂给废了。当然,陈平、周勃等人直至吕雉死后才动手,大概可以总结为两点原因:首先,当然,历史上的吕雉,其实比陈平、周勃更狠。吕雉虽为一介女流,但她在

  • 陈平周勃好机智,临势变策,没有得罪当朝的太后

    历史人物编辑:袁军标签:周勃

    汉朝是历史上让我们中国人骄傲自豪的朝代,也是最让人血脉喷张的朝代。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汉土,在中国的历史上,再也没有这么霸气的一个朝代。“明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这就是刘邦所建立的汉朝。从一个不起眼的乡镇小吏干起,一步步坐上了皇帝的宝座,刘邦确实有其过人之处。说起刘邦,最让我们津津乐道的并不

  • 汉文帝总是恭敬地目送周勃退朝,突然有人说:丞相要大祸临头了!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周勃

    汉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召集一众人跟随着他打天下和项羽争夺领土。这一众人中最令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韩信和萧何,实际上除了这二人之外,周勃也是赫赫有名的大忠臣。汉高祖刘邦对周勃的评价也是相当的高,甚至说出“安定刘氏天下的这个人一定是周勃”的话。刘邦即将驾崩之时,他告诉吕后一定要重用周勃。刘邦的种种行为都能看

  • 大功臣周勃却差一点不得善终,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周勃

    公元前174年,丞相周勃在大牢里捶胸顿足。一个狱卒看到后鄙夷地说:“堂堂元老,这么一点小事就能难倒你,真让人鄙视。”周勃慌忙向狱卒请教保命之法,并用重金做酬劳。于是,狱卒对他耳语了几个字。堂堂一国丞相因何会沦落至此呢?这还要从他剿灭吕氏,迎立代王刘恒为帝说起。01前180年,吕氏一族被周勃、陈平以及

  • 周勃、周亚夫的悲惨结局是皇帝与功勋集团之间的权力博弈造成的?

    历史人物编辑:旧城闲谈标签:周勃

    自古有名、有功绩的将领大多得不到善终,尤其是在汉朝时期,无论是西汉还是东汉,在他们手下的将领普遍的遭遇都不好,如西汉韩信,后世称他“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但在西汉建国之后他也免不了个兔死狗烹的下场,再如东汉时期的周勃、周亚夫父子,他们分别是汉文帝、汉景帝两朝的大功臣。其中周勃,他不仅是西汉的开国功臣,而